人老了,這些關係要處好,都是晚年的生活保障!

2020-11-27 騰訊網

一個人即使再厲害,也抵不過歲月的流逝,任你風華絕代,豔冠天下,到頭來也是紅粉骷髏。

任你一代天驕,坐擁萬裡江山,到頭來也終將化成一抔黃土。

「歲月不饒人啊」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閱歷的累積,對於人生會有更深的理解,常言道:「五十而知天命」,人越老越應該明白生活該怎麼走下去。

而日子不是只要能過就行,我們應該想辦法讓日子過得更舒坦,過得更順才對。

而處理好這些關係,都是為晚年鋪好道路,讓往後餘生的道路越走越順暢,都是晚年的生活保障!

和老伴處好關係

在大多數中國家庭裡,一般都是男人在外賺錢,女人在家負責打理家庭,在經濟和生活上女人對男人處於依賴的地位。

而在兩性關係裡,一旦一方經濟依賴別人,身份地位就會失去平衡,從而在對方面前顯得唯唯諾諾。

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中國家庭,男人可以對女人頤指氣使,女人卻常常只能默默流淚的原因,甚至男人背叛婚姻後,不少女人也會選擇原諒。

說到底,還是不夠獨立。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失,這種差距會慢慢縮小,直到男人回歸家庭的那天,一切又發生來變化。

這些年妻子已經慢慢的學會來自我獨處,而男人失去了社會屬性,在妻子這裡又得不到回應,就會陷入一種非常尷尬的局面。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男人對女人的這種依賴逐漸增加,而年輕時不對妻子好,如今會得到妻子的善待嗎?

特別是,很多老年夫妻中,都是女人在照顧男人,想要妻子老了善待自己,就要早早和妻子處好關係。

和兒女處好關係

現在很多父母嘴巴說著和兒女做朋友,但真正和孩子在一起時,還是放不下做父母的架子,這樣怎麼做朋友。

還有老一輩的人,對待孩子態度既不好,還各種要求和規矩奇多,父母和子女關係真的非常差。

更有父母年輕時對孩子極為不公平,有的孩子過分偏袒和照顧,有的孩子完全不管,就跟別人家孩子一樣。

但人都有老的那一天,都有走不動路需要別人來照顧的時候,雖說子女贍養父母是責任,但真有那些不贍養父母的。

因為原生家庭帶給他們的傷害,讓他們一輩子無法釋懷,更不願意面對父母,而這個時候很多父母會選擇道歉,但道歉又有什麼用呢?

不是每一句對不起,都能得到沒關係。

還有的子女,他們會贍養父母,但他們會把父母曾經施加給他們的傷痛,都一一還給父母。

人老了還是要學會和子女處好關係,能解開的心結就早點解開,不要積壓成疾,成為父母和子女之間越不過去的坎。

和鄰裡處好關係

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和鄰居處好關係,那真是百益而無一害。

如今,生活壓力都非常大,沒有誰有時間整天看著誰,大家都在努力的賺錢生活,很多老人都是自己在家。

如果和鄰居關係不好,在農村幫個忙都找不到人,有事沒事還會吵一架,這樣的生活自己也覺得不舒服。

在城裡,有些老人突發疾病,結果家裡沒人然後就去世了,還有的直接都發臭了才被人發現。

如果有幾個好朋友、好鄰居,大家時不時互相串一下門,這樣的事情是基本不可能發生。

就像前段時間,一個老奶奶被樓下的鄰居多次砸門的事情火了,就有很多人指責這個砸門的人。

但最後發現,是這個老太太過分在先,把汙水生活用水往別人家倒,這誰能受得了砸門都是畢竟和善的了,脾氣火爆的說不定要打人了。

和自己處好關係

不管是誰,都只能陪自己走過一段時間,父母只能陪我們走過前半生,妻兒也只能陪伴我們走過後半生。

能一直陪在我們身邊的,只有影子和自己。

但是,人都有個毛病,勸別人的時候頭頭是道,事到臨頭又明知故犯,很多人一輩子都在跟自己較勁。

人啊,最大的障礙就是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之所以痛苦其實就是你抱怨自己的無能為力,生氣難過的時候,會折磨自己跟自己賭氣。

人這一輩子會遇到很多的人,會做錯不少的事情,會有很多的遺憾,會有很多無法釋懷的人和事。

但是,孔子有言:「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無論我們如何的無法釋懷,我們都沒法回到過去,那些已成定局的時候,我們永遠無法改變。

既然不能改變,那我們何不試著去接受它的存在,人不能一直活在過去,要學會和自己和解,把自己的心放在當下,過好現在的每分每秒。

有些老人心眼特別小,老是因為別人的一點問題,就生悶氣,但別人還不知道他生氣了,這不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嘛。

這些都沒有必要,和自己處好關係,尊重世間的規律,過好我們後半生。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坦然接受自己的老去,把自己的心態放平,去迎接自己的老年生活。

調整自己的認識與態度,管好自己就好,不要過多的去摻和兒女們的事情,別做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兒女們都長大來,要學會放手去她們自己去生活。

如果不知道怎麼和這些人處理好關係,可以買一些口才,情商方面的書籍,很多時候只需要一句玩笑,就可以融化一座「冰山」。

其實,不只是老了要和這些人處理好關係,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為以後的美好生活打下基礎。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就是一本很不錯的書,可以看看楊絳先生是如何處理這些關係的,看看她如何經營婚姻和人生。

作者:蘑菇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END

感謝閱讀:你還有什麼獨特的看法?歡迎留言

我是小蘑菇,一顆滾燙的靈魂,希望我的文字能帶給陌生的你一點幫助,帶給你一點在我眼中的情懷、知識與魔力。

點擊上面『關注』,持續接受這份魔力吧。

相關焦點

  • 一個75歲老人的感悟:年過60的人,要想晚年幸福,必須做到這四點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能過得舒坦、過得幸福,然而,希望是一回事,能不能實現又是一回事。 有的人,晚年生活過得確實是順心如意,可有的人,晚年生活過得卻是悽涼鬧心。 而之所以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局,就在於兩者具備的思想和所作所為的不同。
  • 人老了,到底要不要找個伴?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老人追求愛情,那麼會不會受到周圍人甚至是自己親人的蔑視呢?我想大概會的,但是愛情是每個人都應該享有的權利,無論這個人多大年紀,但是正是因為我們世人的偏見,很多年齡很大的人也不敢去追求自己的愛情。
  • 人到晚年,兒子和女兒誰更靠譜?過來人告訴你,差別太顯著!
    文丨千贊導語:人到晚年,兒子和女兒誰更靠譜?過來人告訴你,差別太顯著!一周後出院,張阿姨不但沒有瘦,反而胖了,並直言:有兒女在身邊照顧的晚年,真的很幸福!很多人都想要個兒子,特別是在農村,在重男輕女思想的引導下,男孩才是家庭傳承、光宗耀祖的唯一人選。甚至在城市裡,有些家庭,追生二胎,也要做B超察看孩子性別。
  • 中年人學會「浪費」時間做這三件事,晚年會更加幸福
    其實,人根本沒有必要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該放慢腳步的時候,就別總是腳步匆匆。人到中年以後,早就已經過了年輕的時候,一味地向前拼搏,只是在透支自己的未來,不妨學著浪費時間,做做這三件事,晚年反而更有保障。
  • 人到晚年,錢和子女哪個更靠得住?3個退休女人說出了心裡話
    下面我們就來聽聽三個退休女人的心裡話,看看人到晚年,錢和子女,到底哪個靠得住。 所以,我真心奉勸大家,老了之後,一定要捂好自己的錢袋子,因為錢才是晚年的依靠。
  • 當這些我們從小看到大的卡通角色也老去了,誰的晚年最幸福
    所以,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這些「兒時夥伴」也成了耄耋老人,該是什麼樣子。一位名叫Andrew Tarusov的俄羅斯畫師創作的一組系列,就勾勒了這個場景。在他筆下,老年的米老鼠夫婦看起來生活得相當富足(想想憑它起家的迪士尼爸爸,不富才怪呢?)
  • 信奉科學的愛因斯坦,為何在晚年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信奉科學的愛因斯坦,為何在晚年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提起愛因斯坦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很多人認為愛因斯坦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他一生所做的貢獻可以影響整個科學界。直到現在我們提起科學家,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愛因斯坦。
  • 《蕃薯澆米》曝正片片段 聚焦女性晚年生活狀態
    ,意識到自己不被家人需要,既迷茫又困惑,唯有楊貴媚飾演的沒有血緣關係的老姐妹青娥相知相伴,幫助秀妹重新找回自我與存在的價值。雖然電影聚焦的是閩南女性的晚年生活狀態,但也折射出大部分處於晚年的女性會面臨的精神焦慮,以及無數家庭聚少離多的問題,讓離家在外的遊子重新審視父母的物質與精神需求,適合全家老小走進電影院一起回味溫情。
  • 五位過來人真實體驗,晚年生活令人揪心
    講述人2:李大娘我和我們家那口子快70了,今年找了很多個養老院,人家都不收,說是沒有送養人,現在真是有錢也養不了老。這一觀念的人認為對孩子生而不養,其實是最大的悲劇,孩子無法選擇要不要來到這世上,但很多的父母都不盡其責,如改編自真實電影的《何以為家》中的12歲小男孩就把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大人,別再生了。」與其這樣,還不如丁克,對大家都好。B:丁克只是一種人生選擇,我需要為自己負責。
  • 妻子是這些屬相,天生旺夫命,晚年生活富裕幸福
    一家人都充滿了溫馨,這是肖蛇女最幸福的時刻。一個家裡能有肖蛇女把持,總會得到很好的發展,所以能夠娶她們回家,將會是非常幸福的。 她們徹底放棄了婚前對生活質量的某些要求的犧牲,另一半被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所感動。有了這樣強大的支持,丈夫們自然會努力工作,兩個人晚年都會更加富有。
  • 寫給奔六的60後:人到六十,記住這四句話,晚年生活才能更幸福
    在這個年齡階段,我們很多東西,都要懂得放下了,特別是錢財權力地位這些生不帶來死不起的東西。但是,放下,不等於放棄,有些東西,我們還是必須要給自己留點餘地,特別是金錢方面的東西。人到六十,我們基本會停止一些強度大的勞動的了,所以,我們的收入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卻是往往不能的。金錢,作為我們美好生活的載體,我們不得不依託它進行運轉。
  • 彭德懷逝世後,浦安修晚年生活:不以彭總夫人自居、單身到老
    浦安修在這後半生都在不斷的整理彭德懷生前的作品,她也將這份執著的工作進行到底,為的就是能夠彌補這半生兩人充滿戲劇性的夫妻生活。 她很久都沒有這麼高興了,這些年的歲月中,浦安修總是不能原諒自己當初的做法,她也一直都在彌補自己當年所犯下的錯誤。 這一次,浦安修偶爾也會在之後出現在親朋好友的家中,看著他們幸福洋溢的笑臉很是感動,但一回到家中浦安修還是會感到落寞、孤獨。因為在這些次的交談中難免不會談論到彭總,浦安修卻不能避而不談。這件事也是浦安修晚年的一塊心結,自從與彭總離婚後就沒有解開過。
  • 別讓黃昏戀變成「黃昏怨」:擁抱拉手送禮物 老夫妻相處也要儀式感
    製圖:吳薇回歸家庭要適應角色轉換有一對老夫妻,老頭兒之前是部隊的師長,退下來之後,跟老伴兒說話也像過去跟下屬一樣,總是用命令的語氣,態度強硬,居高臨下。在家裡你是我愛人,夫妻是平等的,什麼事都要商量著來。你要想讓家庭和和睦睦,就要放下你的官架子!」老太太說得在理,老頭兒只能默默地聽著,無言以對。後來,老頭兒也想通了,老伴兒說得一點沒錯,地位改變了,身份也要改變,說話的語氣也要改變,很快就將夫妻關係處理得很好。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心理學家王極盛說,人的一生的角色時有變更,進入老年時期的人,角色更要變更。
  • 在大學裡面如何與室友處好關係?這幾點一定要記住!
    很多人在高三的時候都很期待大學裡面的生活,有的人期待的是大學裡面的自由,有的人期待的是大學裡面的活動,也有的人期待的是大學裡面的友誼。然而,大學裡面的同班同學除了上課之外是很少見面的,所以在大學裡面與自己關係最好的還是室友。
  • 「一切都是設計好的」?愛因斯坦晚年發現了什麼要銷毀自己手稿?
    愛因斯坦曾經預言只要達到光速就可以讓時間停止;只要超越光速就可以讓時間倒流,雖然愛因斯坦說光速不可達到或者超越,但是愛因斯坦卻找到了超越光速的辦法,不過愛因斯坦擔心的是,如果把這種辦法透露給人類,那麼人類就可以隨意的讓時間停止或者讓時間倒流,這樣整個世界的秩序都將被打亂,不利於人類文明的發展,所以他為了人類文明能夠健康的發展,不得已把記載著超越光速的手稿給燒掉,以免讓人類掌握這種方法擾亂世界秩序
  • 愛因斯坦晚年發現什麼?為啥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想表達什麼?
    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句話聽起來像是街邊算卦人經常使用的口吻:小夥子命中注定,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就不要掙扎了!難道愛因斯坦晚年發現了什麼?覺得一切都是註定?因為人們覺得這些人都有一種未知的神秘力量,有時瞎貓碰見死耗子確實能被這些人猜中一些事。算得準了,人們覺得這些人真行,確實厲害,就廣泛流傳;算的不準了,人們也不喜歡傳這麼沒意思的事,也就漸漸被人們遺忘。而現在看來這些都毫無科學依據。
  • 人老了才醒悟:想要女婿幫自己養老,必須滿足這三個附加條件
    人到晚年才醒悟,想要女婿幫自己養老,要有以下三個附加條件。明事理,不插手女兒女婿的生活。「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與兒孫做馬牛。」子女長大後,會有自己的想法,父母的強行幹涉只會讓他們感到膩煩。面對成年的子女,父母就應該得體地退出。如果還像孩子小時候那樣事事幹涉,也會惹得子女心中生厭。
  • 男人過了60歲,想要晚年幸福,就不要再做這4件事情,真的錯不了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我們60歲的男人來說,就要真正的審時度勢,不僅要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目前的這種現狀,更多的時候也要早做打算和安排,為即將跨入的老年生活做好準備。 很多時候,我們有些人覺得,會有這麼誇張嗎?這有什麼好準備的?或許在我們更多60歲男人的心裏面,一直以來秉承的就是那種:「該吃吃該喝喝,遇事別往心裡擱」的生活理念。
  • 李清照晚年最抒情的一首詞,短短的48個字,把生活描寫得活靈活現
    其實中國古代有無數的才女,但是論起名氣來還是李清照最大,這也正是與她的文學才華有關,她一生寫過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優美詞作,而且她的這些詞作,大部分也都流傳了下來;其中有一些比較經典的句子,更是膾炙人口,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是會頻繁地引用,這也正是李清照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 探尋「社會保障之謎」: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關係辨析
    學者們努力尋找破解難題、提振經濟的藥方,不出意料地,一些人又把矛頭指向社會保障,認為社會保障制度拖累了經濟發展,降低了企業競爭力。事實上,只要「社會保障之謎」得不到破解,每當經濟遭遇困難之時,社會保障制度都會遭遇質疑。關鍵的問題是,社會保障制度已經成為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支柱,關係著公眾的生活福祉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對於如此重大的制度安排,關於其興廢的討論必須建立在科學的理論研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