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用於可見盲區紫外光探測的原子薄ZnO

2020-11-05 石墨烯聯盟


成果介紹

原子薄2D半導體已成為未來光電子學中合理的候選者,它們在縮放工藝方面具有更高的性能。然而,當前報導的2D光電探測器在紫外線尤其是可見盲區波長上仍然存在巨大的缺點。

有鑑於此,近日,北京科技大學張躍院士和張錚副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報導了一種簡單且無毒的表面活性劑輔助合成策略,可以實現尺寸為3至30 µm的原子薄(1.5至4 nm)ZnO納米片的可控生長。得益於短碳鏈和十二烷基硫酸鈉(SDS)的水溶性,合成的ZnO納米片具有較高的晶體質量和清潔的表面,從而與傳統的微納製造技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並且對紫外線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用ZnO構造的光電探測器在254 nm的可見盲區波長下顯示出最高的響應率(高達2.0×104 AW-1)和探測率(D*=6.83×1014 Jones),並且通過400 ℃退火處理優化了光響應速度(τR=3.97 s,τD=5.32 s),因此2D ZnO可以作為有希望的材料來填充用於深紫外光探測的間隙。本文開發的方法為可控地合成2D非層狀材料開闢了一條新途徑,並加速了它們在高性能光電器件中的應用。

圖文導讀

圖1. SDS輔助合成的2D ZnO納米片的製備和形態。

圖2. SOS和SDS輔助合成的ZnO納米片的表徵。

圖3. SDS輔助合成ZnO FET的能帶結構和電子性能。

圖4. 以Au為電極的2D ZnO的光電性能。

圖5. 不同2D半導體的電磁頻譜和響應率總結。

來源:低維 昂維

相關焦點

  • 深度解讀紫外光通信技術
    紫外光通信基於兩個相互關聯的物理現象:一是大氣層中的臭氧對波長在200nm到280nm之間的紫外光有強烈的吸收作用,這個區域被叫做日盲區,到達地面的日盲區紫外光輻射在海平面附近幾乎衰減為零;另一現象是地球表面的日盲區紫外光被大氣強烈散射。 日盲區的存在,為工作在該波段的紫外光通信系統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通信背景。
  • Small:基於原子薄hBN的單原子量子點接觸開關
    成果介紹電阻式開關器件中量化電導的觀察,提出了開發用於邏輯電路和存儲器件的單原子開關的可能性
  • 普林斯頓大學研發出新系統 用雷達幫助探測車輛盲區
    車東西(chedongxi)文 | 小路車東西6月28日消息,近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發團隊公布了一項自動識別系統,該系統可以幫助汽車探測到拐角盲區處的行人和物體。▲自動識別系統工作原理示意一、普林斯頓大學發布自動識別系統 幫助解決車輛盲區問題近日,普林斯頓大學發布了一項車載自動識別系統,可幫助解決車輛的拐角盲區問題。此項自動識別系統使用都卜勒雷達作為探測手段,該型雷達常被用在車速探測器上和飛行速度很快的球類比賽中。
  • 合肥研究院高性能紫外光探測器研究取得進展
    在實際應用時,由於自然環境的不確定性,待測目標的紫外光強度通常不高,環境中存在著大量對紫外光具有強吸收和散射能力的氣體分子或塵埃,導致最終到達探測器可檢測的紫外光信號非常弱。因此,提高紫外探測器對弱光的探測能力至關重要。探測率(detectivity)是衡量探測器件對弱光檢測能力的重要指標,探測率由響應度(responsivity)和暗電流密度共同決定。
  • 紅外光可轉為紫外光和可見光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學院生物工程系的研究人員研製出一種新技術,能夠通過納米粒子將紅外光轉化為紫外光和可見光,為深層腫瘤的非侵入性療法鋪平了道路
  • 誰能看見紫外光+綠光?
    不過,一些動物可以看到更寬的光譜,比如鳥類就擁有除上述三種視錐細胞之外的第四種視錐,這種額外的視錐細胞不僅將鳥類的可見顏色範圍擴大到了紫外光,還使得這些鳥兒可以感知到紫外光+綠光、紫外光+紅光這樣的組合顏色。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想要了解鳥類究竟是如何感知多彩的世界的。
  • Sci.ZIF-8用於可見光降解甲醛
    這個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眾多的技術例如吸附和光催化被發展用於除去室內空氣中的甲醛。吸附是去除甲醛最直接的策略,但是不能對甲醛實現全部去除。而另一方面,光催化可以完全將甲醛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在適當的光照條件下。
  • 紫外光電二極體SG01D-5LENS在紫外光固化方面的應用
    採用大功率LED晶片和特殊的光學設計,是紫外光達到高精度、高強度照射;紫外光輸出達到8600mW/m2的照射強度。這些特性使SiC成為可見盲區半導體紫外探測器的上佳使用材料。SiC探測器可以一直工作於高達170°C (338°F)的溫度中。信號(響應率)的溫度係數也很低,< 0,1%/K。
  • 紫外線傳感器用於天然氣燃燒火焰探測
    天然氣燃燒火焰探測 天然氣蘊藏在地下多孔隙巖層中,包括油田氣、氣田氣、煤層氣、泥火山氣和生物生成氣等主要用作燃料,也用於製造乙醛、乙炔、氨、碳黑、乙醇、甲醛、烴類燃料、氫化油、甲醇、硝酸、合成氣和氯乙烯等化學物的原料。天然氣被壓縮成液體進行貯存和運輸。煤礦工人、硝酸製造者、發電廠工人、有機化學合成工、燃氣使用者、石油精煉工等有機會接觸本品。主要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屬單純窒息性氣體。濃度高時因置換空氣而引起缺氧,導致呼吸短促,知覺喪失;嚴重者可因血氧過低窒息死亡。高壓天然氣可致凍傷。
  • 荒野行動陀螺儀盲區是什麼意思 水平和垂直科普
    荒野行動陀螺儀盲區是什麼意思?在設置裡面包括了水平和垂直盲區調整,下面帶來荒野行動陀螺儀盲區的科普介紹,看看都有哪些作用。
  • 易縣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復施工隊【吉時通】
    易縣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復施工隊【吉時通】1.管道修復套裝----用於管道和軟管的帶壓修復 這種套裝用於管道裂縫或破損的帶壓快速維護和修復,可以在地上或者地下甚至水下修復。 用於金屬,塑料,PVC,玻璃,橡膠,混凝土陶瓷管道和軟管上;無需混合。
  • 《三體》中的智子盲區,揭示了更為殘酷的宇宙生存本質
    02 高等文明視之如草芥對於高等文明來說,可能智子只是玩具,探測它應該非常方便。因為量子糾纏屬於一種普遍的微觀量子現象,對於一個超級文明來講,應該可以看成基礎物理中的基礎課。既然有能力將兩個量子賦予糾纏態,那麼高一級文明就可以解除它!書中第三部提到了「智子盲區」,就是因某種不明原因導致一對量子,被解除了量子糾纏態。
  • 光學科普 | 在可見光和紅外波段下,漫遊獵戶星雲
    在可見光和紅外波段下,漫遊獵戶星雲。其中可見光由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紅外光由斯皮策空間望遠鏡拍攝。
  • 短波通信盲區及其解決方法
    3、 通信盲區   上面已介紹了地波和天波兩種傳播方式。一般來說,地波的傳播距離可達20~30公裡,而天波從電離層第一次反射落地(第一跳)的最短距離約為80~100公裡,可見20至100公裡之間這一段,地波和天波都夠不到,形成了短波通信的「寂靜區」,也稱為盲區,如圖 1-3 所示。盲區內的通信大多是比較困難的。車載 臺由於天線的限制,均存在通信盲區問題。
  • 固體紫外測試/紫外-可見漫反射/(UV26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型號:UV-2600生產廠家:日本島津公司主要技術指標:1)波長檢測範圍:185-900nm2)吸光度範圍:-5-5Abs功能: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是每個化學分析實驗室必備的常用儀器設備之一島津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產品線非常豐富,從最普通的單光束分光光度計到測量範圍可以擴展到深紫外、近紅外區域的UV-VIS-NIR分光光度計。
  • 【材料】ACS AMI┃全可見光調控的聚集誘導發光型二芳基乙烯螢光分子開關用於超分辨成像
    Photoswitching of AIE-Active Diarylethenes for Super Resolution Imaging通訊作者:李衝,華中科技大學;朱明強,華中科技大學作者:Chong Li, Kai Xiong, Ying Chen, Cheng Fan, Ya-Long
  • 紫外光固化修復_北京潤木生
    紫外光固化修復,北京潤木生,    北京潤木生市政排水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位於北京業務發展全國業務,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市政工程排水、航空發達,滿足業主應急搶險需求。紫外光固化修復, 軟襯法的施工方式有2種,翻轉浸漬樹脂軟管內襯法和CIPP拉入法樹脂內襯法。將浸有樹脂的軟管一端翻轉並用夾具固定在待修復管道的入口處。
  • 《家禽科學》:脈衝紫外光殺菌優勢更大,可代替當前部分抗菌技術
    一項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顯示,脈衝紫外光可以有效替代家禽行業目前用於殺滅蛋殼上病原體的一些抗菌技術。該研究已發表在《家禽科學》(Poultry Science)上。研究人員表示,脈衝紫外光更有效,因為它向蛋殼表面傳遞更高強度的紫外光。
  • 我科學家如何克服「地球是圓的」理論,來發現躲在盲區的美航母?
    雷達同樣是通過向前方射出電波來探測物體,而曲率以下的則成為了盲區。美軍航母就可以通過躲在盲區裡,實行突然打擊,因此發現盲區的航母對於維護我國海防安全至關重要。 要針對盲區,傳統的方法大致有:提升雷達高度,利用預警機與雷達進行偵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