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智子
智子不僅是一個典型的日本女子的名字,也是一個神奇的技術產品。
通過《三體》三部曲,劉慈欣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把微觀粒子通過技術手段,野蠻修改,為自己服務的超級技能,它就是「智子」,對於公元世紀的人類來說,「智子」簡直就是神跡,當然,在那個時候,智子的確展示了一下「神跡」給汪淼看。
在普通人的人之中,原子核已經是不可再分的東西了,小到令人絕望的程度,組成原子核的粒子,對高中學歷以下的人來講,就是神話地帶。進入到大學物理,才知道,不但原子核可分,組成原子核的粒子也是可分的,甚至這些基本粒子的組成部分,還能夠分下去。似乎物理學家們不把微觀世界徹底掀翻誓不罷休的。好在,出現了一個普朗克常量(h=6.62606896(33)×10^(-34) J·s),讓科學家們暫時停止了將世界繼續細分下去的願望。
距離我們4.22光年的鄰居,三體人,就掌握了把一顆質子碾平了的技術,這可不是碾成煎餅大小,而是比地球還大的球面,並在其內部刻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成為一臺超級計算機,隨後再將其縮小到11維度狀態,重新變成質子大小。這臺做好的「質子計算機」,保持了量子屬性,摧不垮,打不爛,運動接近於光速,簡直無所不能,你說不是神跡,誰信呢?劉慈欣給它起了一個動聽的名字:「智子」。
同時造兩臺這樣的質子計算機,用一種叫做量子糾纏的機制把它們配對,這就是相當於繫上了神仙結節,距離再遠,它們都能夠瞬間通信。光年這樣的距離算不了什麼,哪怕是放在宇宙兩端,也能保持。
這就是技術代差帶來的優勢,如同我們將華為P40穿越給黃帝、炎帝去看一樣,一臉的懵逼。
三體的科技領先人類不過200年,大體還是沒有什麼質的區別的,還不能隨意縱橫宇宙,屬於小兒科。
02 高等文明視之如草芥
對於高等文明來說,可能智子只是玩具,探測它應該非常方便。因為量子糾纏屬於一種普遍的微觀量子現象,對於一個超級文明來講,應該可以看成基礎物理中的基礎課。既然有能力將兩個量子賦予糾纏態,那麼高一級文明就可以解除它!
書中第三部提到了「智子盲區」,就是因某種不明原因導致一對量子,被解除了量子糾纏態。量子糾纏是一種物理現象,一對粒子在震動、自旋或者其他什麼方面,形成配對關係,只要一方的某個狀態改變了,另一方就會瞬間跟著改變,且不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衰減,比心靈感應還要神奇,究竟什麼原因引起的,頂級科學家都會兩手一攤,聳聳肩膀,然後說:「天知道!」
目前人類能夠用於實驗的量子糾纏對,其距離可以跨越上千公裡,當然這在宇宙尺度中根本就察覺不到。量子之間的信息傳遞是超光速的,而三體人主要的信息搜集、宇宙觀察還是以光為主,因此存在察覺不到的東西。
從《三體》的設定來講,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屬於一個檔次,都是銀河系原生文明中的細菌級別。不同的是,人類的科技發展是爆炸似的,而三體文明的科技發展是累加式的。
就連歌者文明、邊緣世界這樣的,可能也只是中等文明,也就是在銀河系折騰幾下而已,要知道,據人類的觀測,可見宇宙內,銀河系級別的星系,還有數萬億個。
能夠使用智子探索,對於高等文明來講,仿佛黑猩猩拿著一根草棍,去探索蟻丘,畢竟智子的本質是一個質子,具有靜止質量,不能達到光速。
可以毫不誇張地講,可能三體世界的毀滅,也有他們亂發「智子」的因素,要不然,飛向他們的「光粒」,為什麼來得那麼快呢。187J3X1,距太陽49.5光年,我們按照50年算,危機8年發送了咒語,危機154年187J3X1被毀,危機204年人類掛內測到187J3X1被毀滅,那麼有高等文明花了好幾十年時間趕去滅了187J3X1。
我們看三體星系的毀滅,
公元2270年,威懾紀元62年11月28日下午16時 「萬有引力」號的引力波宇宙廣播系統啟動
公元2277年,廣播紀元7年 三體世界被摧毀
這個期間只有7年多,在宇宙尺度上,這就是微米的差距。考慮到萬有引力發送的位置距離三體星系有3光年的時間,也就是說,高等文明收到廣播,沒幾天就直接飛過去就把三體給幹掉了,他們的飛船應該就在三體星系附近蹲守,巡航。甚至這個高等文明的飛船介於三體與萬有引力號之間巡航。
考慮到引力波發射技術僅僅比恆星級電磁波稍微提高了一丁點,高等文明可以肯定,周圍幾光年內的恆星生面具有原生文明了。考慮到自己的飛船通過光粒不能夠一次性摧毀太陽系,或許這艘飛船玩了個借刀殺人,自己也公布了太陽系的目標,回去領賞去了。
況且,高等文明很可能會通過捕捉糾纏態粒子,倒推出另一個粒子的位置,這就比較恐怖了。
一般來講,人類要是想阻止蚊蟲,不需要每個都去消滅乾淨,而是用紗窗,我們相信,高等級文明也是如此,他們布置了一些小機關,讓草根文明伸出來的小觸手被剪斷,如果這些小玩意還要發送智子,那麼就不要怪我了,直接滅掉。
歌者文明的探測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沒有使用什麼智子這種定向探測,而是「大眼睛」,應該類似一種掃描裝備,直接將具有文明符號的各種引力波、可見光波、電磁波等搜集起來,交給AI去分析,通過他們自身億萬年的發展,已經儲存了幾百萬個文明編碼,那些幼稚文明發出來的所有「聲響」,對於他們來講,就是一串字符,解譯系統可能在一個微秒內就可以破解。
智子可能被他們看作蟲子伸出來的觸角,碰到了高等文明的籬笆牆,直接就被剪斷了。又或者,乾脆經過大眼睛掃描的區域,都會存在智子盲區。
對於這些文明來講,探測到個把智子,簡直易如反掌,就如同我們用雷達波去探測一隻飛鳥一樣,又或許,有一種機制,可以探測到具有量子糾纏的微觀粒子的特徵,歌者文明只是笑笑,太原始了!
同樣,也可以看得出來,我們所屬的宇宙空間,可能是經歷過好幾次星際戰爭留下來的,銀河系本身有兩個主懸臂,還有幾個副旋臂,根據推論,這是有幾個星系在相互融合拉扯中形成的,天知道在銀河系形成之前,這些零散的星系內部,是不是早就存在文明了?
就好比我們在某地噴灑了殺蟲劑,但無法根除蟲卵,過一段時間,蟲子又出來了,一些小文明開始萌發,但是殺蟲劑的威力有殘餘,這些蟲子被幹掉。
03 科技是一道無形的牆
科技的發展,在於微觀世界的操縱,因為一道微弱的電磁,在這些微觀世界看來,可能就是滔天巨浪。
從戰爭的角度來看,有時候,越是原始落後的東西,越能夠收到奇效,邊緣世界與歌者文明這樣的戰爭,有時候會動用低級手段來探測一些東西,反之亦然,那麼這些中等文明,可以在某些地區設置障礙,防止這些低級招數的滲透,恰好,智子就是這一類的東西。
在人類看來,至於引力波、中微子、恆星級電磁波這樣的東西,沒有探測功能,這些中級文明就不會對其設置障礙。到現在為止,人類也沒想出編寫電磁波來搞什麼探測吧,況且電磁波在宇宙尺度上,衰減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從三體「透露」最遠的智子只飛了7光年來看,高等文明似乎已經將這片星域劃作了危險區,採取了一定的布防。從技術角度來看,能夠二維展開亞原子粒子的文明,距離研究出光速飛船,遨遊浩瀚宇宙,應該只是時間的問題。
也就是說,智子的存在,也如同廣播一樣危險,必須立即消滅掉!
可以肯定,就算沒有「萬有引力號」的小廣播,三體星系也是在劫難逃的。
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如果人類的科技沒有被智子封鎖,發展100年後也有能力展開質子,開始四處亂發射的話,也會被高等文明截獲,找到發射源,從而遭到降維打擊。
總結:
不僅僅光速飛行階段的加速會留下可觀測的航跡,質子這樣的經過人工編輯的探測微粒子,也會被觀測到。總之,我們要多方位看待這個技術,給三體帶來便利的同時,間接害死了自己。
謝謝閱讀,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