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爸爸對我說,散步就要帶鴨子……
每當女兒唱起這首改編的歌,我倆就會墜入美麗的童年……
有一次,女兒放學歸來帶回兩隻鴨子,小巧可愛,我倆就熱心做起了它倆的保姆。小東西每天嘎嘎,演奏成了我倆喜歡的交響詩。它倆走起路來跩啊跩,李村人一看就說這不是英國來的紳士?
那時節,李村還是那麼美,小河清清,田野翠綠,空氣芳香,鄰居和睦。我沒有太多雜事,一下班就帶著女兒散步,女兒帶著鴨子,鴨子牽引著好奇人的目光。出門向北走,穿過一條公路,就是一大片開闊地,地裡種著莊稼,隨季節而五彩繽紛。小鴨子跟著我倆的腳步漸漸走進了青春期,嗬,它倆也長大了!
女兒每天回家的第一要務就是找食物餵鴨子,青菜饅頭餅乾,她見著什麼給什麼,鴨子來者不拒,看來消化系統很好。她小心翼翼的清掃著它倆的套一房,觀察它倆的親暱舉止,寫出了一些好文章。有時帶著它倆散步,即使是掉隊了跟不上我倆的暴走,它們也能嘎嘎叫著,伸長脖子張望,然後飛奔到我們前面。那樣子就像一個孩子落在母親身後,待發現後便直撲過去,異常興奮。看著它倆肥嘟嘟的跩樣,我倆相視而笑。
這老大的鴨子,好燉著吃了!鄰人驚嘆驚羨道。
女兒伸出雙手護著,瞪那人一眼,而後小聲嘀咕:把你給燉了!
的確是,這鴨子大了不由人,兩隻在一起總是樂得嘎嘎直叫,它倆的套一紙箱也嫌面積太小了,母親便接回家一隻。這裡的一隻我竟然忘記了它的命運如何,似乎是送人了吧。老家的那一隻一直留待過年回家,太大了,吃的也多,就宰掉了,成了愛的供養。
不知那時女兒作何感想,可能是瞞著她殺的吧,我也是失憶了。莫非我的大腦對那些悲慘的畫面都能進行黑白技術處理?反正那一幕我真是忘記了……
散步的秘笈:
1.必須有個主題。
我和女兒散步都有一個主題,極少是一次一個主題,多數是一個階段一個主題。
主題的確定因時間、地點、孩子的成長特點、當時事件等的不同而變,但至少要保持短暫時間的穩定性。
就女兒上小學期間喜歡買小動物一事,我們確定過一個主題——帶它們散步。我倆分別帶過小雞鴨子小魚倉鼠等散步,樂趣橫生,妙不可言。這個主題細化了孩子的觀察力,豐富了孩子的想像力,提高了孩子的寫作力,可謂一舉三得。小雞嘰嘰,自由瘋跑,女兒強健了雙腿去追趕;鴨子嘎嘎,定性十足,磨練了孩子的穩重;小魚託在手中,讓你跑不得急不得,還不能隨便放棄,強化了孩子的責任心;小倉鼠吱吱,一旦從籠中放出,你就必須追捕,能學習到捕獵的技巧……呵呵,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是一幕感人的宮崎駿風格的動畫。難怪我看到宮式動漫後覺得似曾相識,只因我和他有著相似的童年經歷啊。
這個主題,絕對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2.階段性培養。
在主題時間段裡,父母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舉手投足,培養其潛在的各種能力——我姑且稱之為X能。為何定這麼一個術語呢?因為X代表未知,其形又呈放射性,向著四個方向,象徵人生的多向性。而這多個方向,孩子有可能四個皆能,但多數孩子可能只鍾情於一個,那麼這一個方向就是父母在她幼時有意無意間影響了她的。這就是階段性培養的價值和意義。
一次兩次不會影響孩子形成習慣,三次四次則能讓孩子在習慣中受益。散步時說笑自如,可是主題的導向會使孩子像向日葵,在吸吮陽光時朝向自己的所愛。
孩子如白板,父母書寫的第一筆要正,孩子就會橫平豎直,橫豎都正。在散步階段,需要在玩樂中潛移默化,達到潤物無聲的境界。
3.主題的延伸。
主題不是單一的,就是一個主題也可以逆向多向思維,讓它演繹出多個小箭頭,向著孩子喜歡大人眷戀的小方向伸出觸角。
譬如,帶鴨子散步這個主題,其分支可以有:觀察被小動物吸引的行人特點,可以模擬練習鴨子的聲音步伐,可以運用記敘描寫說明抒情議論五種表達方式進行創作,可以和鴨子賽跑健身……
主題延伸的越多越好,能促使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