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飛彈危機:小炸彈險引發核戰,人類史上最接近核戰爭的一刻

2020-12-06 騰訊網

1962年10月27日是美國歷史上一個極度危險的日子,當年的「古巴飛彈危機」遠比人們所知道的要嚴重得多。美國驅逐艦向前蘇聯配有核武器的B—59潛艇發射的震蕩炸彈差點引發了一場毀滅性的核戰爭。幸虧B—59指揮官在最後時刻克制住了自己,否則蘇美雙方當時很有可能同歸於盡。 發生在1962年10月的古巴「飛彈危機」被認為是美蘇兩國在冷戰時期一次最嚴重的對抗。當時,蘇聯政府徵得古巴同意後,在古巴境內部署了攜帶核彈頭的中遠程和中程飛彈,以「保衛古巴革命和安全」和對美國進行威懾。1962年10月22日,甘迺迪總統下令派出200多艘軍艦和25萬軍人封鎖古巴周圍的海域,以阻止蘇聯繼續向古巴運送飛彈。美蘇兩國處於戰爭的邊緣。不久後蘇聯同意撤走飛彈,美國停止海上軍事封鎖,「飛彈危機」宣告結束。

上面所述是我們所熟知的,但經歷過那場危機的人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仍然心有餘悸,而且解密的文件所記錄的內容更是讓人感到後怕。 甘迺迪總統的3個主要顧問之一的索倫森11日參加了哈瓦那「古巴飛彈危機」研討會,他回憶說:「那時壞消息一直不斷地傳來,最壞的消息就是美國U2高空偵察機在古巴上空被擊落。」當時的泰勒將軍以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都建議對古巴採取全面進攻,但甘迺迪總統頂住了壓力。 不過,任何人都不知道美國的驅逐艦和蘇聯的一艘潛艇B—59當時正在上演「貓捉老鼠的遊戲」。最新公布的絕密文件顯示,1962年10月27日下午,美國兩艘驅逐艦向蘇聯的B—59潛艇發射了10枚震蕩炸彈。當時在潛艇上的奧爾洛夫回憶說:「就好像你坐在一個空油桶裡,突然有人用棍子在油桶上猛敲了幾下。」

當時的震蕩炸彈是專門設計用來在海面恐嚇潛艇的,但是,那次美國海軍的恐嚇行為卻差一點引發了一場核戰爭。因為當時美國士兵並不知道B—59潛艇配備了核武器,參加這次研究會議的皮特森(他當時是美國其中一艘驅逐艦上的軍官)說:「我們根本想不到他們配備了核武器,因為我們的軍艦都沒有配備(核武器)。」 奧爾洛夫說:「當時的情形讓潛艇指揮官薩維斯基處境艱難,他在極度緊張的精神狀態下下令啟動裝有核彈頭的魚雷發射系統。當這個命令下達之後,我們意識到一旦核武器派上了用場,也意味著我們將面臨滅頂之災。」 但現在揭示的材料顯示,不僅這些蘇聯官兵面臨生命危險,有幾百萬美國人和蘇聯人都面臨著死亡威脅。昨日公布的文件表明,當時美國國防部不僅命令美軍戰機做好核戰準備而且,已經命令位於古巴關塔那摩的基地做好作戰準備,當時關塔那摩已經部署了核武器。索倫森說:「(如果戰爭一旦爆發,)兩國將極其迅速地提升核打擊的規模,那麼很快兩邊都會被夷為平地。」

但最終還是理智戰勝了衝動,核彈頭魚雷被撤下。奧爾洛夫說:「薩維斯基冷靜了下來。」

這也給了美國總統甘迺迪迴旋的餘地,他派他的弟弟前往蘇聯駐美國大使館,向蘇聯大使傳達了他的口信:如果蘇聯飛彈撤出古巴,那美國也將撤除在土耳其的飛彈。

第二天早晨,莫斯科電臺報導說,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同意撤走飛彈。而美國總統甘迺迪則去了教堂。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10月24日上午,人類世界最接近核戰的時刻
    雖已過去58年之久,對人類來說,1962年10月的那13天危機,是整個人類歷史上最接近毀滅的一刻——古巴飛彈危機。 世界核平,對如今的年輕人來說更像是個梗,而在那13天,這柄達摩克裡斯之劍卻是實實在在地即將落下,全世界都籠罩在核戰陰影之下。
  • 人類史上最接近毀滅的13天,核戰爭一觸即發
    在二戰結束後,在世界各國都忙著進行戰後重建的同時,美蘇兩國卻在勢力範圍的劃分上出現了矛盾,再加上意識形態的對立,美蘇兩國為了避免引發熱戰,便開啟了長達45年的冷戰。美蘇兩國對霸權的爭奪,讓世界再次處在冷戰陰影下,因為美蘇兩國都是擁核大國,幾乎所有國家都在擔心兩國會突然爆發核戰,進而波及到全人類。
  • 古巴飛彈危機:美蘇曾這樣接近核戰爭
    古巴飛彈危機是冷戰中最富有戲劇性的事件。這場危機將兩個大國最大限度地拖到了核戰爭的邊緣,因此它成為人們推斷兩個大國的對抗究竟達到何種程度的界石,同時也告訴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來防止核戰爭。50年代末古巴革命勝利後,蘇聯終於有一次機會,試圖將「冷戰」推進到西半球美國人的眼皮底下。赫魯曉的這次冒險不僅沒有成功,而且引發了美蘇在「冷戰」期間一場最大的較量--加勒比海危機。然而,這場幾乎將世界推到了熱核戰爭的危機緣何而發又怎樣得以解決等問題,長期以來若明若暗,並不為人所清楚了解。
  • 吳徵宇:冷戰史上最接近核戰爭邊緣的一場危機
    摘要:1962年爆發的古巴飛彈危機,在冷戰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這場危機,是世界歷史上人類經歷的首次真正意義上的核戰爭危險,美蘇兩國乃至整個世界都切切實實地感覺到,人類正站在核戰爭的邊緣,及由此而造成的各種風險。
  • 人類歷史最接近消亡的13天,核戰爭一觸即發
    不過在這過程中還是出現了接近戰爭的時刻。幸虧雙方保持住了最後一點理智,但是這次是世界難忘的一次危機,那次危機將世界推向了會面的邊緣,歷時13天的古巴飛彈危機成為了二戰後世界噩夢,也是人類存亡最危險的那幾天。這也是美蘇兩個爭霸的結果。核武器是人類擁有的最強大的武器,在飛彈成為載體之後,有形成了戰略武器的概念。
  • 古巴飛彈危機:你永遠不知道這13天,世界隨時都有可能毀滅
    發生於 1962 年的古巴飛彈危機又被稱為加勒比海危機,它是在蘇聯和美國之間爆發的,差點將世界帶到核戰爭邊緣的一次危機。蘇聯出於種種目的,將核飛彈運到古巴,美國發現之後立即對古巴實行了軍事封鎖,要求蘇聯撤出在古巴設置的核飛彈。
  • 人類滅絕危機下的意外發現——古巴海底金字塔
    作為地球上最神秘的文明之一,曾經的科技與文化的高度繁榮,為瑪雅人帶來不可估量的財富與權力,給世人留下的遺蹟也讓後人研究不輟。在瑪雅文明的鼎盛時期,奇琴伊察城的中心就建築有一座聳立於熱帶叢林空地中的巨大金字塔,名為庫庫爾坎金字塔。
  • 太陽風暴曾險釀核戰
    【新華社華盛頓8月9日電】冷戰期間,蘇聯把飛彈運進古巴,差點導致美蘇發生核戰爭,這一事件被看做冷戰的頂峰,史稱「古巴飛彈危機」。但鮮為人知的是,同樣是冷戰期間,一場強烈的太陽風暴也曾險些導致美國對蘇聯發動核戰爭,這一事件直到9日才首次由研究人員對外公布。 1967年5月23日,一場強烈的太陽風暴對美國軍方位於北極的雷達與無線電通信造成強烈幹擾。
  • 人類最接近滅亡一次,80顆核彈部署美家門口,5分鐘就能打到紐約
    人類有史以來一共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這兩次世界大戰讓世界的工業水平得到了非常大的發展,尤其是二戰。在二戰中,因為美國對日本使用了原子彈,讓世界各國都看到了核武器的威力,所以在二戰結束之後,一部分國家開始投入到了核武器的研究當中去了,其中就包括蘇聯。
  • 在日本部署中程飛彈,美國是想在中國周邊重演「古巴飛彈危機」嗎
    這種飛彈的歷史相當久,在冷戰時期就已經研製成功,但受到《中導條約》的限制,陸基戰斧飛彈最終全部退役銷毀,直到如今才正式「復活」。美國試射陸基「戰斧」飛彈(圖源:Wikimedia Commons)BGM-109「戰斧」飛彈的大名,相信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
  • 人類距離滅亡最近的一次,只差23分鐘,蘇聯的一位將軍拯救了地球
    近日,由於中東局勢的緊張,外界一直處於恐慌的狀態,第三次世界大戰也成為大家最關心的話題,因為一旦爆發核戰爭,就不再是兩個國家之間的事情,直接關乎全世界人類的生存。其實,之前還有過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事情要追溯到古巴飛彈危機,那是冷戰時期兩大巨頭最為激烈的一次衝突。
  • 「末日鍾」撥快20秒,到設立以來最接近世界末日點
    這家雜誌於1947年設立「末日之鐘」,由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科學家和政策專家負責調整,指針越靠近午夜,表明人類文明所面臨的威脅越大,旨在呼籲人們關注威脅人類文明的諸多重大問題。《原子科學家公報》負責人雷切爾·布朗森23日在一份聲明中說,核戰爭和氣候變化仍然是人類面臨的重大風險,而網絡信息戰增加了新的風險。
  • 古巴飛彈危機:差點毀滅世界的13天,到底危險到了何種程度?
    這就是美蘇冷戰時期最真實的寫照。美國與蘇聯私下悄悄的進行著軍備競賽,兩國各自手上都準備好了大量的武器。在世界歷史中,有這麼13天,雖然時間不長,但是世界卻差點毀滅,而造成這一切後果的,正是美國與蘇聯手中的核按鈕。這就是上世紀的古巴飛彈危機。在1962年的時候,美國在歐洲部分國家部署了中程彈道飛彈,由於這個國家離蘇聯眾國非常的近,蘇聯本土的安全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 核戰爆發後哪裡最安全?南極成為臨時庇護所,非洲或成輪迴之地
    眾所周知,核武器是當前人類能夠製造的威力最大的武器系統,載具類核武器(彈載核彈頭)最大投射當量達到了3000萬噸,而由轟炸機投放的核武器最大當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5000萬噸,威力相當於2500枚廣島原子彈。如此巨大的威力,換成像日本這樣領土大小的國家,基本上一枚就能滅國。
  • 假如有一天,人類因核戰而終結,地球要過多久才能重新誕生文明?
    可是科技永遠都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帶給人類美好的同時,也同樣能夠給我們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就拿人類現在的終極武器核武器來說,未來有一天一旦全球爆發核戰爭,地球將有可能迎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那個時候人類有可能也會被終結。有人曾經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人類因核戰而終結,地球要過多久才能重新誕生文明?
  • 5000噸核潛艇故障險致核戰,8位蘇聯水兵冒死搶修,多人當場犧牲
    在二戰末期,核武器首次登上了人類歷史舞臺,當時世界各大國在見證到核武的威力之後,都準備大力發展這款武器。戰爭結束後,世界形成了兩極格局,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都為對方準備了美味的「核彈大餐」。古巴飛彈危機是我們世人熟知的一件我們離核戰爭最近的歷史事件,但實際上在古巴飛彈危機之前,就有一場危機險些誘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當蘇聯完成人造衛星、洲際飛彈試射後,美國意識到自己的對手已經擁有了遠程核打擊能力,在這樣的基礎上,美國開始研發屬於自己的彈道飛彈核潛艇。
  • 專家預測人類十危機
    >   專家預測人類十危機最糟糕的可能就是某些地區的氣候會發生徹底的轉變。而這將對現有的社會體系造成破壞性影響:那些自然條件惡劣的地區人們會大規模地遷徙他處,針對糧食和資源的衝突將更加激烈。氣候變化雖不至到威脅人類生命的地步,但其潛在的破壞性卻不可忽視。」
  • 蘇美冷戰時期因為古巴差點引起核戰爭,大戰一觸即發,想想都有點後怕!
    另外也會引起海嘯或者是地震,對於人類來說都是毀滅性的災難。所以說這樣的毀滅性武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輕易的使用,除非是本土的重要建築設施受到了打擊,或者重要的城市受到了安全的威脅,這樣擁核大國才會互相使用核武器。就在1962年10月16到10月28,古巴飛彈危機的13天,現在想起來還是令人毛骨悚然,差一點整個世界都被毀滅。
  • 局部核戰爭也會引發世界大災難(圖)
    據報導,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地區性核戰爭不僅會對當事各國造成毀滅性打擊,而且核彈爆炸所引發的災難性後果至少將籠罩整個地球10年之久。  據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教授麥可·米爾斯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介紹,與南極臭氧洞不同,由核戰引發的臭氧洞將對地球諸多方面造成嚴重影響,除了對動植物造成嚴重危害外,數百萬人還將遭受皮膚癌、眼睛損傷以及其它負面影響的傷害。米爾斯教授的研究小組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核戰爭為假想目標,利用先進的電腦程式模擬出雙方爆發戰爭時大氣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