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教授是大學的靈魂(圖)

2020-12-03 中國僑網

    在大學的問題上,我從來都有一個觀點:必須先找大師,再建大廟

  對於一個大學來說,第一要有明確的宗旨,再就是要有良好的制度——嚴格、公平、透明。確立制度要非常小心,要和教授們仔細商量。

  2001年,60歲的朱經武被香港科技大學聘為校長。這位生在湖南,長在臺灣,工作在美國的華人物理學家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裡程。為了能把他留在香港,時任特首董建華專門出面,直言香港經濟轉型與升級要靠科技進步。此前,他從沒擔任過任何純粹的行政職務。他是享譽世界的超導學者、多項世界級科學大獎的獲得者、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熱門候選人。

  2007年,他獲得了香港地區大學校長排行第一的榮譽。事實上,自從他擔任校長以來,除2005年排行第二以外,每年他都被選為「最佳校長」。

  2006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全球200最佳大學排名中,香港科技大學排在第58位。

  與此同時,他還以非受薪形式與休斯敦大學德州超導中心保持聯繫,指導那裡20多名搞高溫超導的研究人員。

  若干年前,時任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到美國訪問,他為宋健爭取到榮譽博士學位。這樣的舉動,無疑有助於他與中國科學界的合作。

  他在臺灣和大陸科學院都獲得了院士的殊榮。按當時報章報導,他甚至成為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的熱門人選,但他沒有興趣。但對他而言,進實驗室就像別人周末郊遊一樣,具有療養功效。他覺得最困難的,是與不同政治理念的人打交道。他曾對記者說:「華盛頓許多政治家的政治理念與我的不盡相同,但我以事論事,只要他們支持科學,即使是些極右保守派,我也是樂意與他們合作的,別的不多考慮。」

  他的嶽父是一代數學宗師陳省身先生,他的婚姻介紹人是楊振寧。他太太陳璞原先也是一名物理學者,但太太覺得「一家兩個物理學家嫌太多」,便轉行去做了銀行業。

  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2007年,朱經武被美國總統布希委任為美國國家科學獎評審委員會委員,是評審委員會12名成員中惟一的華人。20年前,他曾獲得這項大獎。

  朱經武的人生關鍵詞是「超導」——物理學界在1911年首次發現具有零電阻及反磁特性的超導材料,但只能在4.15K(0K=-273℃)的極低溫下存在。科學家一直尋找更高溫的超導體,1987年以前大家只能把臨界溫度提至 35K(等於-273℃+35℃)。超導現象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如果中國能把高壓輸電的電纜換成超導電纜,至少可以節省出一個三峽工程。

  1986年夏天,在休斯敦大學擔任物理學教授的朱經武預言,如果自己3年內不能發現高溫超導體,就將放棄這項從事多年的研究。

  沒過多久,德國人柏諾茲和瑞士人穆勒發表了有關高溫超導的論文。由於很多人沒有看到他們的論文,即使看到也不相信,因此沒有引起重視。但是朱經武和他的學生吳茂昆對他們的結果敏銳地做出了肯定的判斷,並分別與自己的研究小組加緊了研究工作。

  他們用高壓方法使La-Ba-Cu-O材料的超導轉變溫度提高到了40.2K,接著又提高到52.5K。他們對結果進行深入分析,得出新的結論,推翻了以前的定論——轉變溫度不能超過30多K。

  1987年1月29日,朱經武等人首次宣布得到了90K以上電阻消失的超導體。這是超導物理史上的又一個裡程碑,人類首次發現突破了液氮溫區(77K)的超導體。

  出於研究工作的保密需要,朱和吳的論文沒有公布新材料的化學成分。兩篇論文中出現了打字錯誤(代表釔的元素符號Y被列印成代表鐿的元素符號Yb)讓外界難以捉摸。

  1987年,諾貝爾評審委員會把物理學獎授予「在發現陶瓷材料的超導性方面有重大突破」的兩位合作者——柏諾茲和穆勒,美籍華人朱經武卻被評獎機構因科學以外的原因忽視了。

  2001年,美國能源部找到朱經武和他的同事,與他們討論一個宏大的工業計劃——建立北美地區超導輸電網絡,估計要花費5000億美元,用10到50年時間完成。如果該計劃得以實現,將會使世界的能源工業得到革命性的改觀。

  當時美國財政預算相當充盈,一年後的「9•11」事件以及伊拉克戰爭,使得美國財政預算逐年吃緊,這項龐大的工業規劃只能擱淺。

  打造「東方普林斯頓」

  1987年,朱經武拒絕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校長一職。14年後,他來到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前特首董建華曾高度評價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成立,對香港營造學術文化居功至偉」;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金耀基盛讚科大是「香港最近10年來最有成就的大學」;沙烏地阿拉伯的KAUST大學將香港科大當作典範,沙特國王準備投入幾十億美元打造中東的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在香港主持一所科研大學,不足以成就朱經武的理想,他決心在自己的第二任任期內建立高等研究院,打造「東方的普林斯頓」。

  2006年秋,朱經武帶著這個宏願到北京拜訪了科學院、工程院、教育部、科技部等,各部委領導都非常支持並看好高研院的作用,希望相互合作,香港政府更是全力支持,很快批准了建設經費和3年的激活經費。

  2007年,香港科大內地博士生葛煒煒自殺。儘管有同學表達了對校方的不滿,但朱依然贏得了學生的尊重。

  他親率兩位主管行政和學術的副校長,邀請科大的內地學生對話,向同學們通報葛煒煒最近在學術研究和生活中的情況,回答學生的「質詢」。談到葛煒煒,他說他是將其當作一家人,校方也一直在給他力所能及的幫助。

  最後,他呼籲全體師生向煒煒默哀1分鐘。

  對於校長任期結束後的生活,他說:「我生是科學家,死亦科學家。老兵永遠不死,只是慢慢隱去。」


相關焦點

  •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教授訪談實錄(全文)
    在「科教興國」政策下,近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進步和發展,與此同時,「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為了更深入的關注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搜狐教育頻道「對話的邏各斯」將推出「名校校長系列訪談」。第一期呢非常榮幸邀請到香港科技大學朱經武校長。  朱校長,歡迎您做客搜狐!  朱經武:各位好,很榮幸到搜狐。
  • 天津日報:朱經武:陳省身的校長女婿
    文/龍 飛   ■朱經武簡介  世界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42年生於湖南,在臺灣長大,1962年留學美國,1968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79年任休斯頓大學教授。1987年成功發現新超導材料,開創了高溫超導研究的新紀元。2001年至今出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
  • 邱勇校長分別與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
    邱勇校長分別與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會見  清華新聞網12月17日電   12月14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與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舉行會談。陳繁昌詳細介紹了香港科技大學的2020戰略與重點發展的學科領域,並表示希望兩校加強在有關領域的合作。邱勇介紹了清華大學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進展。
  • 朱經武——無愧於父輩的科學家
    大師的女婿、世界著名華裔物理學家、南開大學名譽教授朱經武,似乎象徵著一種傳承,既是對先輩人品的傳承,又是對先輩事業的傳承。  嶽父的教誨  朱經武常常問嶽父陳省身:「您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其實,沒有拿到諾貝爾獎的朱經武,其名氣甚至要高於許多諾貝爾獎得主。  香港的「最佳校長」  2001年7月,朱經武開始擔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同校方籤訂了5年合約。  為什麼要去香港做校長?他說:「我生為一個科學家,願死為一個科學家。我在大陸出生,在臺灣長大,在美國工作了很長時間。
  • 香港科技大學
    學校領導  校長朱經武教授朱經武教授於2001年履任科大校長兼物理學系教授。朱教授於1941年生於中國湖南,1962年在臺灣成功大學取得理學士學位。1965年,他在紐約霍涵大學取得理學碩士學位,並於1968年在聖地牙哥加州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三個學位的專業都是物理學。
  • 朱經武:香港冷待科研失去發展良機
    P styl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 TEXT-INDENT: 2em">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近年銳意發展科研,創新科技更列為「六大產業」之一。但即將卸任的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臨別贈言,指出香港對科研的支持仍有不足之處。
  • 校長周玉會見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和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
    哈工大報訊(閆明星/文 蘭銳/圖)10月12日,校長周玉在「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2018」暨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舉辦期間分別會見了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林文怡,對他們來校交流訪問表示歡迎,並對校際間相關合作情況進行了回顧和展望。
  • 史維教授將出任香港科技大學第四任校長
    史維教授,1955年生於中國臺北,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及航天工程學系講座教授,2010-2017年擔任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將於2018年9月1日就任香港科技大學第四任校長。史教授1977在臺灣的清華大學取得理學學士學位,並分別於1981及1982年在密西根大學Ann Arbor分校取得航天工程學的碩士及博士學位。1983年至1988年,他在位於紐約的通用電器研發中心任職研究科學家。
  • 中科院院士朱經武調研寧波材料所
    6月19日,著名超導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寧波鋒成先進能源材料研究院(籌)首席科學家朱經武一行調研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調研期間,寧波材料所所長黃政仁介紹了寧波材料所建所背景和歷程、發展思路、組織架構、人才隊伍以及寧波材料所14年的建設發展中科研布局及項目進展等方面的情況;朱經武一行還認真聽取了石墨烯以及光電材料研發的工作匯報,詳細了解了科研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階段性成果、突破的關鍵問題、項目技術優勢以及產業化情況。
  • 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滕錦光將出任香港理工大學新校長
    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滕錦光將出任香港理工大學新校長 澎湃新聞記者 徐路易 2019-03-27 10:06 來源:澎湃新聞
  • ...廣州)全球招聘|香港科技大學|倪明選|廣州南沙|智慧校園|教授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豪通訊員 羅瑞嫻圖/廣州南沙發布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以下簡稱港科大(廣州))首階段將培養4000名研究生,計劃於2022年9月正式開學。未來5年內將在全球招聘400名博士後、研究助理教授、800名行政崗位職員。
  • 出身湖南的外籍院士朱經武:留學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培養中國人才
    朱經武出生在1941年12月2日的中國湖南長沙,是世界著名的超導體物理學家,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也是中國科學院的著名院士。他曾任美國休斯敦大學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第二任校長,以及臺灣綜合大學系統首屆系統總校長 。
  • 香港科技大學委任汪揚教授為副校長(大學拓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宣布委任汪揚教授為下任副校長(大學拓展),自本年10月1日起生效。汪揚教授現為科大理學院院長及數學系講座教授。汪教授是國際知名的學者,研究範疇廣泛;他在純數學及跨學科數學兩大範疇發表的研究論文超過100篇,當中不少刊載於頂尖的科學期刊。他曾於2006至2007年間擔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課程主任。科大經嚴謹的全球招聘程序委任汪教授。
  • 香港大學如何選校長
    10月4日,香港大學選出了新的校長——英國醫學教授馬斐森。這次任命卻引發了激烈的爭議——有的港大教授批評他「能力平庸」,有的拒絕對任命表達「祝福」,甚至還有教授「強烈反對」這一任命。
  • 獨家 「一個生命沒有夢想,是非常黯然的」一一世界級科學家朱經武的演講很勵志
    朱經武嘉興學院百年校慶,今天上午的「省身講堂」請來了一位重量級嘉賓——嘉興學院名譽院長、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朱經武。朱經武是高溫超導研究的先驅者和液氮溫度超導電性發現者之一,是包括俄羅斯工程院、美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在內的六院院士,獲得包括美國科學家最高榮譽的國家科學獎及馬蒂亞士獎,工程界最崇高的約翰弗裡茨大獎(愛迪生、貝爾及費米等傑出科學家都曾獲此獎)。他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美國休斯敦大學德州超導中心首創主任、首席科學家。
  • 朱善璐會見沙特國王科技大學校長施春風教授
    5月22日上午,校務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朱善璐教授在博雅國際會議中心會見了沙特國王科技大學校長施春風教授一行,雙方就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北大研究生院院長、工學院院長陳十一教授、國際合作部副部長李洪權陪同會見。
  •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訪問山東科技大學
    華夏經緯網訊:8月下旬,新上任的臺北科技大學校長李祖添博士專程來山東科技大學訪問,受到山東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曹書剛、校長王春秋、校黨委副書記李曙光的熱情接待。     山東科技大學校長王春秋向李祖添校長介紹了學校的總體情況和青島校區建設的歷程,特別介紹了學校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社團活動、對外對臺交流等方面的優勢和成就。李祖添校長介紹了臺北科技大學的辦學情況,表達了進一步加強兩校交流與合作的強烈願望,並由衷地讚嘆山東科技大學建設青島校區的勇氣、決心和魄力。
  •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全球招聘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全球招聘金羊網  作者:張豪 羅瑞嫻  2020-10-30 未來5年內將在全球招聘400名博士後、研究助理教授、800名行政崗位職員。
  • 李行偉將出任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明年1月履新|廖澤雲|香港科技大學|...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12月1日,澳門科技大學發布公示稱,該校校監廖澤雲委任李行偉為澳門科技大學第四任校長,將於2021年1月履新。圖片來源:澳門科技大學官網公開資料顯示,李行偉出生於上海,在香港接受中小學教育,後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讀,獲得理學學士、理學碩士及博士學位。
  • 陳旭訪問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
    陳旭訪問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推進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清華新聞網10月8日電(通訊員 陳懇) 國慶假期期間,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副校長楊斌一行訪問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進一步推進校際戰略合作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