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教授訪談實錄(全文)

2020-12-04 搜狐網

  2005 年5月20日11:30—12:30

  香港的高等教育可以做得更好 現在彈性還不夠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在「科教興國」政策下,近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進步和發展,與此同時,「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為了更深入的關注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搜狐教育頻道「對話的邏各斯」將推出「名校校長系列訪談」。第一期呢非常榮幸邀請到香港科技大學朱經武校長。

  朱校長,歡迎您做客搜狐!

  朱經武:各位好,很榮幸到搜狐。

  主持人:朱校長,您就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的時候,已經是休斯敦大學天普科學講座教授、物理學系教授及德州超導中心主任,在科學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應該說好機會有很多,為何選擇香港科技大學?動因何在?  

  朱經武: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我想假如任何人要想把一間大學能夠推上更高一層樓的話,沒有學校比香港科技大學更好。原因是它沒有歷史的包袱,而且政府一心一意希望它能夠變成世界級的大學,而且學校的同事們也有同樣的共識,希望它能夠變成世界一流大學。

  第二個原因,香港經濟在轉型,他們希望以高科技幫香港社會順利通過經濟轉型,政府希望香港科技大學能夠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三個原因,我在美國住了30多年,很遺憾我發覺在太平洋兩岸、臺灣海峽兩岸,人們互相的認識還是不夠的。我是出生在中國大陸,成長在臺灣,在美國工作,再加上香港獨特的地理位置,也許我能夠幫忙各種不同的人,大陸人民、臺灣人民、美國人民互相增加了解。所以決定到了香港,希望能夠做點事情。

  另外還有一點,香港科技大學也是非常好的,他們也理解一個校長如果願意做研究的話,還會有機會,他們也給我這個機會,能夠繼續保持我的研究工作,相當於魚與熊掌可以得兼。所以我到了香港科技大學。  

  主持人:您上任的時候定下了長遠而宏大的目標,要將科大塑造成香港的麻省理工。當時就有媒體評論這個理想太狂妄!在做科大校長四年後的今天再來看這個理想,您有何感想?  

  朱經武:理想跟現實有一段距離,但整個來講的的確確往前進了一步。什麼叫世界性大學,怎麼變成像MIT這樣的大學?在香港不可能建立一個MIT,但是我們是向那個方向走近了一步。比如說我們的EMBA在《金融時報》的排名裡被列為全世界第六名,去年是第九名,一直在向前走。  

  整個學校來講,《泰晤士報》把我們學校的工程學院以及IT工程列為全球第20名,我們學校整個列名在42名,理學院是全世界第50名,人文以及社會科學來講是全世界57名。各方面都在往前走。這個還不夠,我們學校有自己的想法。我們的目標除了要變成在學術上面有一些貢獻之外,也希望能夠跟社會密切結合。我們做成的工作希望能夠轉移到社會上,我們也知道學校的最終目的不是賺錢,而是要培養人才。這上面我們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香港政府希望成立幾個特別卓越的中心做研發方面的工作,我們學校有一個納米中心,剛剛才批准了2.7億港元給我們學校,建立了納米中心。另外,我們跟美國矽谷一家公司有了合作,希望能夠在防老抗老的藥物上面用我們學校的研究成果。

  整個學校在往前走,當然還不是MIT,但是已經受到國際的注意,很多學生也都願意到我們學校去,很多國外的學者也都願意來我們學校看。走近了一步,當然我們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做。  

  主持人:香港科技大學在飛速進步,作為校長,您個人在改革過程中覺得最主要的貢獻在哪裡?最大的困難在哪裡?  

  朱經武:應該這麼說,我們這個學校很多人希望在理想狀態下面把一個學校建立起來,但是常常理想跟實際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我剛到香港的時候,當時我們的校委會跟我講,資源方面絕對不是問題,整個全球經濟衰退,顯然影響到我們的學校。在這上面我跟同事們想了一種方法,怎麼能夠在這種狀態下能夠把學校更繼續向前走一步。  

  比如說學校最重要的是人,是教授和學生,環境也很重要,這方面我們做得相當不錯。我們現在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怎麼酬勞這些有創作的老師,他們的工作有特殊表現該怎麼嘉獎,而且不受到當年公務員僵硬制度的影響,在這種變化下面我們推出一些很特別的制度來獎勵老師的創新、老師的工作,在這裡面顯然有成效,從學校在世界的排名上可以看得出來。  

  覺得失望的地方,人一定要有失望才能進步,假如非常滿意的話就沒有進步。香港的高等教育可以做得更好,老實講政府的資源相當充足,缺乏的一點是彈性還是不夠。但是有一點最好的是:我們學校同事們大家想方法怎麼讓學校能夠上去。

相關焦點

  •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教授是大學的靈魂(圖)
    2001年,60歲的朱經武被香港科技大學聘為校長。這位生在湖南,長在臺灣,工作在美國的華人物理學家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裡程。為了能把他留在香港,時任特首董建華專門出面,直言香港經濟轉型與升級要靠科技進步。此前,他從沒擔任過任何純粹的行政職務。他是享譽世界的超導學者、多項世界級科學大獎的獲得者、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熱門候選人。
  • 天津日報:朱經武:陳省身的校長女婿
    文/龍 飛   ■朱經武簡介  世界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42年生於湖南,在臺灣長大,1962年留學美國,1968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79年任休斯頓大學教授。1987年成功發現新超導材料,開創了高溫超導研究的新紀元。2001年至今出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
  • 朱經武——無愧於父輩的科學家
    大師的女婿、世界著名華裔物理學家、南開大學名譽教授朱經武,似乎象徵著一種傳承,既是對先輩人品的傳承,又是對先輩事業的傳承。  嶽父的教誨  朱經武常常問嶽父陳省身:「您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其實,沒有拿到諾貝爾獎的朱經武,其名氣甚至要高於許多諾貝爾獎得主。  香港的「最佳校長」  2001年7月,朱經武開始擔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同校方籤訂了5年合約。  為什麼要去香港做校長?他說:「我生為一個科學家,願死為一個科學家。我在大陸出生,在臺灣長大,在美國工作了很長時間。
  • 朱經武:香港冷待科研失去發展良機
    P styl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 TEXT-INDENT: 2em">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近年銳意發展科研,創新科技更列為「六大產業」之一。但即將卸任的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臨別贈言,指出香港對科研的支持仍有不足之處。
  • 邱勇校長分別與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
    邱勇校長分別與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會見  清華新聞網12月17日電   12月14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與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舉行會談。陳繁昌詳細介紹了香港科技大學的2020戰略與重點發展的學科領域,並表示希望兩校加強在有關領域的合作。邱勇介紹了清華大學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進展。
  • 中科院院士朱經武調研寧波材料所
    6月19日,著名超導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寧波鋒成先進能源材料研究院(籌)首席科學家朱經武一行調研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調研期間,寧波材料所所長黃政仁介紹了寧波材料所建所背景和歷程、發展思路、組織架構、人才隊伍以及寧波材料所14年的建設發展中科研布局及項目進展等方面的情況;朱經武一行還認真聽取了石墨烯以及光電材料研發的工作匯報,詳細了解了科研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階段性成果、突破的關鍵問題、項目技術優勢以及產業化情況。
  • 史維教授將出任香港科技大學第四任校長
    史維教授,1955年生於中國臺北,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及航天工程學系講座教授,2010-2017年擔任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將於2018年9月1日就任香港科技大學第四任校長。史教授1977在臺灣的清華大學取得理學學士學位,並分別於1981及1982年在密西根大學Ann Arbor分校取得航天工程學的碩士及博士學位。1983年至1988年,他在位於紐約的通用電器研發中心任職研究科學家。
  • 香港科技大學
    學校領導  校長朱經武教授朱經武教授於2001年履任科大校長兼物理學系教授。朱教授於1941年生於中國湖南,1962年在臺灣成功大學取得理學士學位。1965年,他在紐約霍涵大學取得理學碩士學位,並於1968年在聖地牙哥加州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三個學位的專業都是物理學。
  • 出身湖南的外籍院士朱經武:留學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培養中國人才
    朱經武出生在1941年12月2日的中國湖南長沙,是世界著名的超導體物理學家,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也是中國科學院的著名院士。他曾任美國休斯敦大學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第二任校長,以及臺灣綜合大學系統首屆系統總校長 。
  • 獨家 「一個生命沒有夢想,是非常黯然的」一一世界級科學家朱經武的演講很勵志
    朱經武嘉興學院百年校慶,今天上午的「省身講堂」請來了一位重量級嘉賓——嘉興學院名譽院長、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朱經武。朱經武是高溫超導研究的先驅者和液氮溫度超導電性發現者之一,是包括俄羅斯工程院、美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在內的六院院士,獲得包括美國科學家最高榮譽的國家科學獎及馬蒂亞士獎,工程界最崇高的約翰弗裡茨大獎(愛迪生、貝爾及費米等傑出科學家都曾獲此獎)。他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美國休斯敦大學德州超導中心首創主任、首席科學家。
  • 校長周玉會見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和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
    哈工大報訊(閆明星/文 蘭銳/圖)10月12日,校長周玉在「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2018」暨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舉辦期間分別會見了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林文怡,對他們來校交流訪問表示歡迎,並對校際間相關合作情況進行了回顧和展望。
  • 李鴻忠會見華創會嘉賓朱經武鄧文中院士
    湖北日報訊(記者黃俊華、張進)昨日下午,省委書記李鴻忠在武漢會見了美國科學院、美國人文及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科技大學前任校長朱經武先生,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林同棪國際董事會主席、國際著名橋梁建築工程大師鄧文中先生及夫人一行。  李鴻忠對朱經武、鄧文中表示歡迎,介紹了我省省情和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
  • 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滕錦光將出任香港理工大學新校長
    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滕錦光將出任香港理工大學新校長 澎湃新聞記者 徐路易 2019-03-27 10:06 來源:澎湃新聞
  • 朱經武院士:生命充滿激情、成功在于堅持
    11月24日晚,集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院士等學術榮譽於一身的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作客小洪山講壇,為武漢教育基地的廣大師生奉上了一場題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能源與高溫超導」的精彩報告。    朱經武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解釋了什麼是超導材料,讓同學們輕鬆跨越了對這一陌生概念的理解障礙。
  • 香港科技大學:高考成績不是唯一考慮因素
    香港科技大學鄒枳榆老師和兩位優秀的學生代表做客「2013全國重點高校招生訪談」暢聊2013年香港科技大學的招生計劃以及科技大學的發展。:香港科技大學本科招生及入學處的副處長 鄒枳榆香港科技大學學生代表  吳喬潔、宋舒然熱點聚焦:1、特色優勢專業介紹 報考不佔高考志願香港科技大學是專門的研究型大學,這和其它的綜合大學有所不同,我們沒有很大的文學院、醫學院和法學院,但我們有的四個學科,包括理學院、工學院、商學院和人文社會科學院,這四個方向我們香港科技大學都是做得比較好的
  • 朱經武講述父輩抗戰:十三兄弟援華 僅一人倖存
    中新社北京9月3日電 題:朱經武講述父輩抗戰:十三兄弟援華 僅一人倖存  作者 陶煌蟒  「站上城樓的那一刻,我不是一個人看閱兵,而是和我的父親,以及和他一樣不能到場的援華老兵們一起觀看。」著名超導體物理學家朱經武第一次現場看閱兵,從天安門城樓下來的111步臺階,他都用心數著,難掩內心的激動。
  • 香港大學如何選校長
    10月4日,香港大學選出了新的校長——英國醫學教授馬斐森。這次任命卻引發了激烈的爭議——有的港大教授批評他「能力平庸」,有的拒絕對任命表達「祝福」,甚至還有教授「強烈反對」這一任命。
  • 「光纖之父」、諾獎得主、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錕逝世,享年84歲
    高錕於1948年移居香港;1954年赴英國攻讀電機工程,並於1957年及1965年獲倫敦大學學士和哲學博士學位;1970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籌辦電子學系,並擔任系主任;1987-1996年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0年被《亞洲新聞周刊》選為「二十世紀亞洲風雲人物」;200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010年獲頒香港特別行政區大紫荊勳章。
  • 香港科技大學委任汪揚教授為副校長(大學拓展)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日宣布委任汪揚教授為下任副校長(大學拓展),自本年10月1日起生效。汪揚教授現為科大理學院院長及數學系講座教授。汪教授是國際知名的學者,研究範疇廣泛;他在純數學及跨學科數學兩大範疇發表的研究論文超過100篇,當中不少刊載於頂尖的科學期刊。他曾於2006至2007年間擔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課程主任。科大經嚴謹的全球招聘程序委任汪教授。
  • 朱善璐會見沙特國王科技大學校長施春風教授
    5月22日上午,校務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朱善璐教授在博雅國際會議中心會見了沙特國王科技大學校長施春風教授一行,雙方就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北大研究生院院長、工學院院長陳十一教授、國際合作部副部長李洪權陪同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