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家 「一個生命沒有夢想,是非常黯然的」一一世界級科學家朱經武的演講很勵志
朱經武是高溫超導研究的先驅者和液氮溫度超導電性發現者之一,是包括俄羅斯工程院、美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在內的六院院士,獲得包括美國科學家最高榮譽的國家科學獎及馬蒂亞士獎,工程界最崇高的約翰弗裡茨大獎(愛迪生、貝爾及費米等傑出科學家都曾獲此獎)。他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美國休斯敦大學德州超導中心首創主任、首席科學家。
-
李鴻忠會見華創會嘉賓朱經武鄧文中院士
湖北日報訊(記者黃俊華、張進)昨日下午,省委書記李鴻忠在武漢會見了美國科學院、美國人文及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科技大學前任校長朱經武先生,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林同棪國際董事會主席、國際著名橋梁建築工程大師鄧文中先生及夫人一行。 李鴻忠對朱經武、鄧文中表示歡迎,介紹了我省省情和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
-
出身湖南的外籍院士朱經武:留學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培養中國人才
美籍院士朱經武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朱經武院士是名義上的中科院外籍院士,但是他卻是一個在中國出生、在中國長大的人,由此他對中國的感情肯定比一些外籍院士更加深刻。說起來朱經武院士的經歷,真是讓人由衷地羨慕,因為他的學習能力一直在班級中名列前茅。自從1948年,朱經武院士隨父母遷移至臺灣,他便在臺灣開始了自己的學業,並在1962年畢業於臺灣成功大學。
-
中科院院士朱經武調研寧波材料所
6月19日,著名超導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寧波鋒成先進能源材料研究院(籌)首席科學家朱經武一行調研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調研期間,寧波材料所所長黃政仁介紹了寧波材料所建所背景和歷程、發展思路、組織架構、人才隊伍以及寧波材料所14年的建設發展中科研布局及項目進展等方面的情況;朱經武一行還認真聽取了石墨烯以及光電材料研發的工作匯報,詳細了解了科研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階段性成果、突破的關鍵問題、項目技術優勢以及產業化情況。
-
朱經武——無愧於父輩的科學家
大師的女婿、世界著名華裔物理學家、南開大學名譽教授朱經武,似乎象徵著一種傳承,既是對先輩人品的傳承,又是對先輩事業的傳承。 嶽父的教誨 朱經武常常問嶽父陳省身:「您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科學的樂趣在於走在別人前面,看別人沒有看到的風景,呼吸別人沒有呼吸到的新鮮空氣。」 陳省身一再囑咐他,從事研究不要走熱門,應該開創自己的路,而且要堅持,別一下子不行了就跳出來。這也是老人自己的深切體會。當年他在德國選擇了那時並不時髦的微分幾何作為研究領域,他的一生正是這種思想境界的寫照。
-
天津日報:朱經武:陳省身的校長女婿
朱經武走馬上任第二年就被評為香港最佳大學校長。與此同時,朱經武也成為南開大學名譽教授。 朱經武常常問嶽父:「您成功的秘訣是什麼?」這位睿智的長者親切地告訴他:模仿不能通向成功之路。一個人應該自始至終嚴於律己,了解自己的能力與弱點,不驕傲自滿,應當以自己的興趣與天性開拓自己,而不單為追求時髦做一些容易的事。
-
朱經武講述父輩抗戰:十三兄弟援華 僅一人倖存
中新社北京9月3日電 題:朱經武講述父輩抗戰:十三兄弟援華 僅一人倖存 作者 陶煌蟒 「站上城樓的那一刻,我不是一個人看閱兵,而是和我的父親,以及和他一樣不能到場的援華老兵們一起觀看。」著名超導體物理學家朱經武第一次現場看閱兵,從天安門城樓下來的111步臺階,他都用心數著,難掩內心的激動。
-
成功心理學——激情!避免帕金森定律
考察某人能否將事情做好,除了考慮才幹和能力,還要看一個人是否有激情。因為如果你有激情,幾乎就所向無敵了。要是一個人沒有能力,卻有激情,他還是可以使有才能的人聚集到他身邊來。假如他沒有資金或設備,若他有激情說服別人,還是有人會回應他的夢想的。激情就是成功和成就的源泉。人的意志力、追求成功的激情愈強烈,成功的機率就愈大。
-
生命只在于堅持(隨筆)
李家文:生命只在于堅持——荒院自語第六章過去的一年,我們無數次凝視著深淵,同時也被深淵所凝視著。不論經歷過的是美麗的記憶,還是惡夢般的回想,2021年都如期而至。時間的長河從來都是平靜自然,波瀾不驚的,驚慌失措的永遠是岸上的人們自己。
-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教授是大學的靈魂(圖)
他在臺灣和大陸科學院都獲得了院士的殊榮。按當時報章報導,他甚至成為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的熱門人選,但他沒有興趣。但對他而言,進實驗室就像別人周末郊遊一樣,具有療養功效。他覺得最困難的,是與不同政治理念的人打交道。他曾對記者說:「華盛頓許多政治家的政治理念與我的不盡相同,但我以事論事,只要他們支持科學,即使是些極右保守派,我也是樂意與他們合作的,別的不多考慮。」
-
朱經武:香港冷待科研失去發展良機
但即將卸任的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臨別贈言,指出香港對科研的支持仍有不足之處。朱經武指香港本地科研專利多流入其它國家和地區,令香港錯失發展高新科技良機,未來香港應研究如何將科研成果商品化,「可學習日本逆市反增科研經費,也可借鑑臺灣設立工業研究員,將科研商品化。」他還寄語香港對科研切忌心急,「高科技屬長遠投資,不應著眼實時回報。」
-
盤點從中專到院士的科學家,英雄莫問出處,成功在于堅持
院士是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能夠當選院士,獲得最高學術稱號,他們為我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絕大部分院士擁有碩士、博士以及海外的留學經歷。然而有這樣幾位院士,他們的學歷不高,起步只有中專學歷,卻靠著超常的努力,不斷攀登科研高峰,一步步最後逆襲成院士。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他們的勵志故事。
-
生命的價值在於燃燒,生活的意義在於奮鬥(哲思好文)
生命的價值是什麼?生活的意義又是什麼?這是一個人生的終極之問。其實,只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存在,每一種生活也都是有意義的體驗。特別是人的生命,由於智力的支持、反思的習慣和自我更新、自我成長的能力,一旦經過切實的努力,人人都會使生命變得更有價值,使生活變得更有意義。人的生命的價值在於燃燒,在於盡情的無拘無束的徹頭徹尾的燃燒;而生活的意義則在於奮鬥,在於有目的的興致勃勃的全力以赴的奮鬥。
-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教授訪談實錄(全文)
第一期呢非常榮幸邀請到香港科技大學朱經武校長。 朱校長,歡迎您做客搜狐! 朱經武:各位好,很榮幸到搜狐。 主持人:朱校長,您就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的時候,已經是休斯敦大學天普科學講座教授、物理學系教授及德州超導中心主任,在科學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應該說好機會有很多,為何選擇香港科技大學?動因何在? 朱經武:主要有三個原因。
-
宋繼志:生命不間斷,遊泳不停止|《每天動起來 我是這樣堅持的...
因為遊泳鍛鍊讓我保持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幾乎每天都去遊,幾十年來便這般堅持了下來。如今我已經64歲了,沒有三高,心跳,血壓值都是年輕人的指數,吃飯、睡覺也從不困擾。前年的時候,我還遊過了瓊州海峽,通過遊泳讓我覺得自己還很年輕,仿佛變老離我還有一段距離。人們常說,凡是最怕「認真」二字。因為喜愛遊泳,所以我總認真對待,而這份認真的熱情感染了許多我身邊的人。
-
為什麼說生命在於運動?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某村一位老中醫四十五歲時突發口腔潰瘍,經過多方尋醫問藥都未能徹底治癒,他心情非常糟糕,因此也經常莫名發脾氣,生命幾度垂危,在別人看來最多兩年之內生命即將終結,但是他硬生生憑藉自己多年積累的治病經驗,通過中醫療法和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以及經常登山運動,生命卻奇蹟般地讓他安全度過了一年又一年,二十多年過去了身體卻奇蹟般地恢復了正常,因此他曾幾度對別人說「生命在於運動,
-
中科院院士鄧子新:今天的宜賓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
10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鄧子新做客宜賓學院臨港校區,開展專題報告。報告會後鄧子新就對宜賓的印象接受了記者的採訪。鄧子新院士評價宜賓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宜賓新聞網 陳憶 攝)「今天的宜賓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各方面的產業都非常重視,到處都是繁榮的景象,如宜賓學院所處的大學城,目標非常宏大,前景值得期待。」採訪過程中,鄧子新介紹,他研究的內容對當今生物專業的覆蓋面很廣,願意通過宜賓學院的合作、聯繫,推動宜賓的教育發展。
-
李蘭娟院士:北京「戰疫」成功關鍵就在於……
(北京青年報) 【李蘭娟院士:北京做好這兩項工作,疫情就能得到遏制】 6月17日,對於此次北京疫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院士表示,當前全市各項疫情防控工作都非常及時和得當。
-
武大成功引進鄧子新院士——系著名微生物學家(圖)
武大成功引進鄧子新院士系著名微生物學家 擔任藥學院院長鄧子新。 7月6日,在湖北省生物產業發展暨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暨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理事會會議上,武漢大學黨委書記、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理事會理事長李健介紹,成功引進鄧子新院士擔任院長,落實了首批入駐團隊18個,隨著院長到位和團隊陸續入駐,意味著研究院從籌備階段正式進入運作階段。 在武漢大學2010年報考指南上,鄧子新進入武大的12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