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親人作文
又是一個浪漫的星夜,坐在校園河邊的草地上,微風徐徐,仿佛聞到了一種久違的清香。我探視四周,卻不見有一顆樹,亦或是一株小花。映著月光,只有幾粒沙子泛著純白的光。大概是陶醉於這靜謐的時光而出現了的幻影吧。
夏季的農莊人家,總愛在自家的小院裡乘涼。爺爺奶奶吃完晚飯,就會端著小板凳坐在庭院中間。而我喜歡倚著青石牆壁,盤坐在已被磨得光滑鋥亮的石頭上,聽著爺爺講他們的小時候。爺爺講的很有趣,我目不轉睛的聽著、看著。潔白如雪的鬍鬚在爺爺的嘴角動來動去,頗有趣味。逗得站在屋簷上的三兩隻麻雀也笑了起來,不時地發出悅耳的鳴聲。奶奶微微地搖著一把舊蒲扇,經歷了幾十年,蒲扇也漸漸發黃,還有一些小黑點,不知道是哪個調皮的小蟲咬過的,更不知道它現在又爬到了哪家的蒲扇上。蒲扇靜靜地搖晃著,陣陣清風飄來,訴說著我還未降生時它就曾看過的風景。
父親愛看書,是村裡僅有的幾個讀書人之一。每當這個時候,父親總喜歡借著堂廳裡透出來那微弱的橘黃色的光,靜靜地閱讀歷史書籍或者從村部借來的報紙。每當看到什麼重要的東西,就會突然走進屋內,拿起筆和紙孜孜不倦地抄寫起來。然後,又繼續在知識的宇宙中徜徉著,探索著。母親溫文爾雅,賢惠端莊。當我們吃完飯陸續來到小院的時候,母親總是很麻利地收拾碗筷,在廚房裡洗涮。聽著鍋碗瓢盆在一起碰撞發出的聲音,仿佛是母親在教它們一首動聽的搖籃曲,清脆響亮。忙完了活,母親就端著自己心愛的針線籮坐在我的對面,趁著屋裡透出來的光,一針一線不停的在縫縫補補。還不時地摸摸我的小臉蛋,微笑著。我的家境也還好,買新衣服的錢還是可以拿得出來的。可是從小,我穿的就是堂姐穿過的衣服,有的上面被母親打了很多的補丁。母親的手很巧,在那些補丁的地方,母親都會為我繡上一些蘭花。她說,勤儉節約是美德;她還說,做人要像蘭花一樣,冰清玉潔,高雅出塵。
不知過了多少年,兒時的玩伴都去了大城市漂泊闖蕩,我也離開家鄉去縣城讀書了。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父親的來信卻越來越多。父親的字很俊秀,每每都是母親在一旁叨嘮著要跟我說的話,父親一字一句記錄下來。母親向來不愛談論別人家的事,可是,最近的幾次來信她總說到誰家的孩子回來了,誰家蓋了新房。你說,咱家也要蓋新房,但是,得等到我回去,讓工匠師傅按照我喜歡的那樣建造。大概是操勞一天的父親想早點休息了,我總覺得母親還有好多話沒說,但來信的最後總是:爸媽身體都很好,自己在外面照顧好自己,安心念書,不用記掛家裡。早點休息。如此匆匆帶過的一兩句話,我知道,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他們都很愛我,我永遠是他們心裡那個最大的牽掛。
偶爾月考能放上一兩天假,從考場出來後我就飛奔到車站,寒冬臘月裡,大雪滿天飛。我顧不上已凍開裂的嘴唇,顧不上刺骨的寒風直往身子灌。掏出身上省下來的幾塊錢,扣除車費,我用僅有的幾毛錢在車站旁邊買了一個蔥花油餅。我記得母親第一次送我來學校報導的時候,給我買了一個這樣的餅,我讓她也嘗一口,她說,真的很好吃喲,然後急急忙忙將剩下的餅都塞到我手裡。後來聽父親說過我才知道,原來那天母親買完了餅,身上的錢就不夠坐車回家了。茫茫幾十裡的山路,她硬是一個人走回家了。剛開始她什麼都不說,直到晚上和父親在一起泡腳的時候,父親發現母親的腳又紅又腫,好多地方起了泡還磨出了血,連襪子也被染紅了一大片。父親看著於心不忍,母親卻只顧拉著父親的手,一再叮囑他不要跟我提起一個字。從那以後,我每次回家,都會帶一個餅。我知道,除了香味,還有濃濃的愛意也被包裹進去了。我希望母親也能品到甜甜的愛,希望可以稍稍撫慰一下留在她腳上的傷口。
那年夏天,村委會的李爺爺手裡拿著一份郵件,一路歡喜小跑到我家門口。母親正在院裡擇菜,我和父親正在樹下下象棋。見到李爺爺母親便連忙起身,準備去屋裡拿凳子出來給李爺爺坐。李爺爺滿眼激動的目光看著我,哪裡顧得上自己氣喘籲籲,拉著我,然後對父親還有母親說到:你們夫妻兩可真是養了一個爭氣的娃啊,你看,我們村裡第一個重點大學的學生就在你們家出了。然後便緊緊握住父親的手,表示真摯的祝賀。父親連連道謝,倒是母親,站在一旁,啥也沒說,只見豆粒大的淚珠就滾滾落下。父親覺得不好意思,就招呼母親進屋倒水給李爺爺。李爺爺也是個爽直的人,見到這情景,就拍拍母親的肩膀,高興地說道:孩子考上大學了,該樂呵呵的嘛,這掉眼淚可不吉祥了哦!我這個糟老頭子都跑來給你們送喜訊了,總得給口水喝喝吧。李爺爺這麼一說,還真的把母親給逗樂了,母親便輕輕抹掉眼淚,進屋泡茶去了。我小心翼翼地拆開郵件,一張紅色的通知書映入眼帘,幾千個日日夜夜從腦海慢慢浮現,我知道,一切都是值得的。感謝那段時光裡的我的堅強,更感謝如今收藏在我的抽屜裡那一疊疊的信,那是父母親給我最大的鼓勵與最溫情的陪伴。
每一個節假日,看著離家很近的同學拖著小小的行李箱滿臉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都是只能一個人在心裡默默地哭泣。在每一個月圓之夜,獨自一人坐在操場邊,抬頭仰望著那輪明月,祈求它能告訴我家鄉那頭的父母親此刻在幹些什麼。我不敢撥起家裡的電話,我怕還沒來得及和他們說聲節日快樂,就已經淚流成河。唯有雙手合十,在心裡默念,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如今的我,即將面臨著畢業。對父母來說,總算是快熬出頭迎來好日子了。我不知道在人潮擁擠的社會中,何處有我的一個安身之所。但是,我願意充滿希望。在大學裡的時光,還好沒有虛度。我是一個山裡的娃,沒有殷厚的家境,沒有出眾的外貌。我從來沒有埋怨這些,相反,我感激父母給予我的這一切。它讓我真正地成長起來。在每一間教室,我會認真聽著講臺上老師盡職地講述,在每一片草地,我會認真聽著旁邊好朋友真誠地訴說。是父母親教我做人要盡善盡美,我也會帶著他們諄諄教導,在以後的日子裡,更加茁壯。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最大的願望就是這句話不要在我身上顯現。我要用生命中未來的時光陪伴父母親。即使會因此需要付出一點點事業的代價,在我看來,已是稻糠換珍珠的幸福。
趁著父母未老,趁著我們還有力氣去歡笑,我想背著感恩父母的行囊,在離家不遠的地方,為我這個小小的可愛的家建一座理想廟堂。在每個閒暇的歲月,挽著父母親的胳膊,聽花開花落,夢如花歲月。
一陣風吹來,頓時打了一個寒顫,我才回過神來,原來,剛才做了一個夢。等我再回望四周的時候,行人已寥寥無幾。不過,不遠處的草叢裡,不知道什麼時候真的盛開了一株和家裡那個小院的牆角一樣的牽牛花。花芯映著月光,格外晶瑩剔透,像是母親思念我的淚。遠方的親人,感恩這麼多年你們的陪伴,期待,還有守候,剩下的時光,讓我來陪伴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