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不見,大家好,我是橙子老師,之前的文章咱們分析了「材料作文」的寫作思路,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理論懂了,實際操作不一定會沒問題,我選出了3個材料作文考題,具體分析寫作思路,加上滿分作文鑑賞,希望可以幫助學生們理解更透徹些,從而寫出好作文!
1.(2014·衢州、麗水)閱讀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說:「愛鳥不養鳥。」美國某國家公園就禁止遊客給野生動物餵食,理由是一旦餵食就把野生動物變成了乞丐,因此,他們的告示上醒目地寫著:「讓野生動物野!」
上述材料引發了你哪些聯想與思考?請你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可以講述經歷,闡述觀點,也可以編寫童話,還可以……
要求:不少於600字,不要出現含有考生個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思路分析】題中所述材料可以引發哪些聯想與思考?可以考慮敬畏自然,回歸自然,順其自然,可以想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係,可以反思人們想當然徵服自然帶來的惡果,可以考慮如何確立自立自強、自尊自重的人格等。
思路一:由原來的綠水青山變成「髒」水「禿」山,如何回歸綠色,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思路二:動物不僅是「嗟來之食」不可吃,就連「禮貌性的施食」也不可以接受,一旦接受慣了,就立刻變成乞丐,由此引出「做人要有尊嚴」的道理。
思路三:編寫一則童話故事,小松鼠被人捉去養在籠子裡,失去自由,通過與主人的對話,讓主人恍然大悟,接受了「讓野生動物野」的理念。
思路四:「養鳥解悶」是一種臨時措施,而植樹造林,引來眾鳥歌唱,才為長遠之計。說明處理問題,既要顧及眼前利益,更要面向未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思路五:「養鳥」只能求得暫時「解悶」,而「種樹」則可以綠化環境,引鳥入林,這說明了解決問題要「治本(根本)」,不能僅僅是「治標(事物的表面)」。
滿分作文鑑賞:
讓自然回歸綠色 麗水一考生記憶裡那個地方山清水秀、無限風光,那片林子鳥語花香、鶯聲悅耳,那條河碧波如水,那塊地遍地黃花,蓬勃的生機,雀躍的鳥兒,淳樸的鄉親,那是我的曾經是「綠」水青山的家鄉。曾幾何時,山不再是青色,水不再清澈,空氣中到處瀰漫著一股餿臭味。煙塵蕩滌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奔馳的汽車,聳立的工廠,生活富足了,日子過好了,只是家鄉已經不再「綠」了。錦衣玉食的生活衝昏了太多人的頭腦,他們忘記了這塊曾經美麗的桃源。他們一味地掠奪索取,以虐待大自然的方式換取自己優越舒適的生活。奄奄一息的自然艱難的喘息聲卻無人問津,脆弱的「綠」顯得那樣不堪一擊。中國,這塊960萬平方公裡綿延的土地,這裡曾經有著動人的故事,這裡曾經有著一段「綠」色的傳奇歷史。只是往事如煙!今天,需要「讓自然回歸綠色」。「十八大」,用智慧和心血為祖國繪製美好藍圖——綠色中國,「綠」的曙光點亮這個故事新的篇章。「綠」色中國,就是讓人民群眾在享有豐富的物質文化的同時,通過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為祖國大地披上美麗「綠」裝,實現中華疆域山川秀美的願望,讓我們的國家山更「綠」、水更「綠」、天更藍、空氣更清新。是的,山要「綠」水要「綠」。貧窮落後不是美麗中國,山「禿」水「黑」亦不是綠色中國。自改革開放,科技迅猛發展,豐富的物質生活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可伴隨著高速發展的列車走來的是齒輪碾過的傷口,是汽笛中滾滾的「黑」煙,是被砍伐的狼藉。安逸的生活,沉迷在幸福和希冀中的人們,將「白色汙染」「生態破壞」「資源浪費」這些敏感的話題悄悄地帶進了我們的生活。自然在怒吼,地震、洪水、泥石流,一場場自然災害拉響了生態保護的警鳴,舞動的黃沙、匱乏的資源都告訴我們:必須「讓自然回歸綠色」。21世紀,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在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間做出抉擇,在物質財富與精神文化間做出權衡?中國,泱泱大國,在謀求經濟、政治、科技、軍事地位的同時又如何能夠更好地展現自己的人文魅力?生態文明、環境保護,在這個全球焦點的問題上時不我待。清風明月,奇峰羅列,百花齊放,蜂飛蝶舞。碧水青山,可愛的人,和諧的社會,文明的禮儀。既要「讓野生動物野」,也要「讓自然回歸綠色」!
【作文賞析】選材:生態文明其實就是把可持續發展提升到綠色發展高度,為後人「乘涼」而「種樹」。應如本文作者一樣放眼現實,關注社會。「努力建設綠色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立意:本文題目為「讓自然回歸綠色」,是根據材料中「讓野生動物野」的觀點引申出來的。開篇針對眼前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指出問題的關鍵,並且提出忠告——「讓自然回歸綠色」,以及改革現狀的措施,接著描繪出「綠色中國」的宏偉藍圖,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最後歸納成:既要「讓野生動物野」,也要「讓自然回歸綠色」!
語言:本文運用不少短句,或者把本來可以用長句表達的意思變成短句,使語言顯得短促、明快有力,使文章富有節奏感,具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
結構:本文思路清晰,讓讀者一目了然;結構流暢,環環相扣,緊緊吸引住讀者的注意力。結尾點明題意,升華主題。
2.(2014·杭州)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國氣象視頻網「@中國氣象」發了一條微博,用氣象學解讀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也是一個氣象圈,有晴有陰,有風有雨,有暖流也有寒流。而每個人的氣象又是相互影響、相互塑造的,你把自己變成南極冰川,別人回報你嚴寒;你把自己變成副熱帶高壓,別人回報你炎熱。所以,多給人家溫溼氣流,人家也會回報你充沛的降雨、暖和的天氣。
請根據上述材料的含義,寫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題目自擬,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得抄襲、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現你所在學校的校名,以及教職工、同學和本人的真實姓名。
【思路分析】2014年杭州卷中考作文是一則材料作文,選擇富有象徵味道的「氣象」話題作為材料,富有深意。材料作文的特點是,出題人沒有直接給學生們所寫的話題,而是學生自己從材料中提煉可寫的話題,有向高考作文的材料作文靠攏的趨勢。這類材料作文較之通常的話題作文、命題作文更為寬泛,更有利於學生寫自己熟悉的生活,理論上也更容易出彩。不過如何從諸多可寫的方面選擇最準確、最適合自己寫的話題,還得看考生的思維能力與組織能力。
在這則材料中提到人際關係就如氣象萬千,借用了生活中的日常事例,諷喻、勸誡、啟迪人們,我們應該挖掘其中隱含的深意,從中悟出與生活相關的道理,作為寫作的切入點。從氣象現象入手來解讀人際關係,生動形象,具體可感。同時,這則作文材料所涉及的還有人與人的關係,這無疑提醒考生要關注當今很複雜的人際關係,從積極的、富有正能量的角度去思考,有利於學生關注社會現實,做一個知冷暖、懂遠近的人。從這點出發,還可以引導學生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構築和諧的人際關係——如與父母的關係,與鄰居的關係,與親友的關係,與長輩的關係,甚至是與陌生人的關係,這些都是實實在在存在於現實生活當中的,與學生成長密切相關的事物,學生在寫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時,也一定能寫出真情實感來。
滿分作文賞析:
人際氣象 杭州一考生世上沒有偶然的行為,我們都是聯繫在一起的,你無法將一個生命和另一個生命分割開來,就像風和微風緊密相連一樣。——題記這無法分割的生命之間,編織成了一張人際關係的無形之網。有人欣賞「駿馬秋風冀北」的豪爽,有人偏愛「杏花春雨江南」的細膩。愛清風,就請撫平他人燥熱的心;戀細雨,便請滋潤他人饑渴的靈魂。萬不可只顧自己的小氣候,要懂得,「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必窮矣」。如果有人無緣無故地羞辱你,你立即怒不可遏地羞辱他——你們不比忍耐力,而是比衝動易怒;如果有人刻薄地嘲諷你,你馬上尖酸地回敬他——你們不比寬容,而是比尖酸刻薄。如果每個人都是如此,都將自己的垃圾心情隨意施予別人,每個人又同時承受著別人垃圾心情的攻擊,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易糞相食」,生活中如此多的「異常天氣」,我們又如何去憧憬美好的未來呢?我們渴望的是「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的和諧與平等,是「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的尊重和感恩。還記得農夫與青黴素的故事嗎?因為心中長存「暖溼氣流」,農夫救起了後來帶領英國在二戰中取得勝利的邱吉爾,為了回報給農夫「明媚的陽光」,貴族資助農夫的兒子,使其成為了著名的細菌學家、青黴素的發明者。又恰恰是青黴素,第二次拯救了邱吉爾。由此可見,人與人的氣象都會相互影響,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如果海浪衝掉了一塊巖石,大陸就減少。因此,我們只有把人際關係織成一張和諧友愛的網,它才能承擔得住社會穩定發展的重量。別再拘泥於自己的小氣候,敞開心扉,吞吐八百裡洞庭,九百裡雲夢。每一個小氣候相通相依,方可不斷更新、融合。
【作文賞析】這是一篇閱卷中考滿分作文,有以下幾點特色:
1.條理清晰,論證充分。本文首先由米奇阿爾博姆的話作為題記引入,揭示出了人與人之間的密切關係,亮出自己的觀點。主體部分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正面舉了邱吉爾助人助己的例子,反面假設了人們為什麼會變得面目可憎,通過對比突出了人際關係的影響是巨大且微妙的,最後順理成章地得出結論:人際關係像一張網,敞開心扉,便能更新融合。本文思路非常清晰,起承轉合見功力。
2.舉例典型,引用豐富。本文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亮點就是它的舉例和引用。邱吉爾的例子和《喪鐘為誰而鳴》的巧妙化用,顯示出考生閱讀積累的豐富,而古文的引用,更可以看出考生是有一定的文化功底的。「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的對比,形象生動。借他人妙筆,生己文之花。
3.(2013·衢州)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一篇文章。
6歲的小琪琪和媽媽一起去爬山,到了山頂的時候突然下雨了,可是她們什麼雨具也沒帶。旁邊的一位叔叔將僅有的一件雨衣給了他兒子,這位男孩看到她們後又將雨衣給了小琪琪。琪琪問媽媽:「為什么叔叔將雨衣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我呢?」媽媽回答道:「因為叔叔比哥哥強大,哥哥又比你強大呀。他們都在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而且你看,這種幫助、這種愛都是可以傳遞的呀。」琪琪左右看了看,跑過去將雨衣擋在了一朵於風雨中飄搖的嬌弱的小花上面。
請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思路分析】作文考查學生積累感悟生活並利用文字綜合表達的能力。這是一個材料作文,要抓住材料中「強大的保護比自己弱小的」和「這種幫助、這種愛都是可以傳遞的」來立意、選材。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寫具體、寫生動。可以把「愛的傳遞」作為主體方向。
滿分作文賞析:
幫助他人,傳遞愛心 衢州一考生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學會幫助他人。 ——題記生活中總有一些事、一些人在感動著我們,有時候雖然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是他們無價的愛心給予我們溫暖和光明。有的人,雖然自身並不富裕,卻將自己辛苦攢下來的積蓄全部拿出來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有的人為他人獻的血是自己身體血液的十倍之多;有的人自己收入不高,但是他能在30年內撫養8位孤寡老人;有的人在得知自己的病無法治癒時,做了一個讓世人感動的決定,將別人捐贈給他的醫療費拿去幫助更多的人,自己卻欣然面對死亡。還有許多人都是這樣,他們像微塵一樣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人,溫暖世界。禪宗說:「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在這個世界上,因為有愛所以世界更加美好,接受一份幫助,投去一份笑容,然後讓這種愛心傳遞,溫暖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正擁有著最美好的年華。如何讓生命之帆高揚?如何讓生命之路坦蕩?如何讓生命之輝永放?也許我們只需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和一份坦誠的愛心。用自己的感恩之心去感謝曾經幫助過你的人;用坦誠的愛心去幫助需要你幫助的人。奉獻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用真愛回報社會,用真心幫助他人。愛心,是夏天裡的清泉,是冬天裡的陽光,是雨天裡的一把傘,是烈日下的樹陰。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記住別人的幫助,同時還要學會幫助別人。人生是一趟苦旅,用愛的大傘撐起,裝著我們共同的感動,盛著我們共同的歡笑。愛需要複製,愛心需要粘貼。我相信,滴水之恩也能得到湧泉相報。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作文賞析】1.立意準確。材料通過「讓雨衣」傳達出「保護弱小」「傳遞愛」的主題,據此文章提出了「幫助他人,傳遞愛心」的立意,採用題顯主旨的方法,一目了然。
2.善於說理,層層深入。文章標題即是論點,開篇以題記的形式進一步對論點進行闡釋,接著通過事實和道理層層深入地論證「幫助他人—感恩回報—構建美好世界」這樣一個「傳遞愛心」的主題。
寫好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平時要不斷地去積累,和對日常生活的思考,這樣在面對作文題目的時候,才會有思路,有內容去寫!
我是橙子老師。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