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年杭州甲狀腺癌發病人數陡升 罪魁禍首是放射線和遺傳

2020-11-30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04月21日訊 (錢江晚報記者 丁潁鵑 鄭琪) 今年4月15日~21日是全國腫瘤宣傳周,我們特別關注甲狀腺癌,先請看右圖。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腫瘤近幾年發病呈陡峰上升。連續3年,甲狀腺癌已經成為杭州全人口發病率排第2位的惡性腫瘤,更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

  為什麼甲狀腺腫瘤發病這麼迅速?目前的醫療技術能否根治它?昨天,錢報記者採訪了來自我省大醫院的甲狀腺疾病專家。

  甲狀腺癌患者人數陡漲

  是否因為補碘過頭了

  體檢報告中,甲狀腺結節和腫瘤成為10大常見病之一。

  是因為補碘過頭導致的嗎?業界認為有關,但不盡然。

  採訪中,專家普遍認為,放射線和遺傳才是明確的高危因素。補碘等其他飲食習慣,以及環境汙染、藥物等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查證。

  如果你是30~35歲的女性,中招甲狀腺疾病,浙江省腫瘤醫院副院長葛明華教授說,「不妨從雌激素攝入上找原因,比如化妝品、保健品等。」

  浙醫二院甲狀腺外科主任王平介紹,橋本氏甲狀腺炎和甲狀腺癌有相關性。對一些伴有甲狀腺功能偏低的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來說,由於促甲狀腺素分泌偏高,會導致甲狀腺上皮細胞增長,因此容易誘發甲狀腺癌。

  顯然全民補碘與甲狀腺疾病上升無法劃等號,但對部分人來說,減少碘攝入很有必要。邵逸夫醫院頭頸外科副主任謝磊建議,已查實有甲狀腺結節的,如身處沿海地區,可以少吃富含碘的食物(海帶、紫菜等)。

  王平提醒,明確橋本氏甲狀腺炎的人,除了選擇無碘鹽,少吃海帶、紫菜、蝦皮等含碘高的海鮮之外,每年的複查也很重要。

  刀是不是白開了

  體檢還要查甲狀腺嗎

  「從往年數據來看,甲狀腺良性結節佔了95%,其中大部分是不需要處理的。」謝磊的說法,讓拿到「結節」報告的人吃了定心丸。

  而朋友圈中《從今往後,有一種甲狀腺腫瘤將不再被認定成癌症》的文章,讓很多查出甲狀腺癌的病人急了:刀是不是白開了?

  但錢報記者在採訪中,甲狀腺診治專家坦言此文太誤導人了!

  文章提到了最近發表在JAMA Oncology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最近一個由來自不同國家專家組成的國際團隊認為需要對濾泡型甲狀腺乳頭狀癌進行了重新分類。這類腫瘤此前被認定為癌症,但實際上它根本就不是癌症,大家根本不必擔心!」

  文章傳播很廣,王平主任告訴錢報記者:「甲狀腺乳頭狀癌有很多亞型,這篇文章對其中一種亞型的處理提出了意見,僅是一家之言,業內討論可以,但不適合廣泛傳播,因為這個亞型在甲狀腺癌中佔比非常少,一年也碰不到幾例。」

  採訪中,專家的共識是:一年一次對甲狀腺進行超聲檢查仍然有必要,發現結節或是腫瘤,該手術時還是要手術——

  前些天,王平做了兩例手術,病人一位81歲,還有一位28歲。

  81歲的老爺子,77歲時查出甲狀腺癌,當時家人考慮到年紀大了,決定不做手術;5年後,老人依然健在,身子骨也挺好,想做手術了,但此時癌細胞已出現肺部轉移。

  28歲是位年輕媽媽,早些年體檢查出甲狀腺結節,但沒有按醫囑定期複查,這次手術中,醫生不得不施行甲狀腺全切,因為她的結節已癌變並累及雙側喉返神經。

  謝磊副主任提到,甲狀腺癌有「家族遺傳化傾向」。他最近就遇到一對父女,先後被查出甲狀腺癌,都需要手術。

  女兒今年30歲,去年懷孕時做了檢查,查出甲狀腺結節。順利生下孩子後,她今年準備做手術,術前查出甲狀腺已經出現側頸淋巴結的轉移。查出甲狀腺癌後,女兒讓家裡人都做了檢查。結果父親也確診患有右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

  最靠譜說法是什麼

  診治方法有何新進展

  去年,省腫瘤醫院做了約2500例甲狀腺癌手術,其中微小癌手術佔2000例左右。錢報記者了解到,對於甲狀腺微小癌,一份由國內權威專家制定的診治共識,剛剛出爐。

  中國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專業委員會、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高明教授領銜的專家組,用一年多時間,起草和編寫了《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浙江省腫瘤醫院和邵逸夫醫院的專家都參與了制定。

  葛明華教授是專家組副組長,他介紹了「共識」的部分要點——

  1、對於一些低危的甲狀腺微小癌,即病理類型良好,腫瘤小於等於5mm,腫瘤位於腺體中央,沒有甲狀腺被膜侵犯和淋巴結轉移,沒有家族史等甲狀腺癌高危因素的微小癌,可以考慮三到六個月複查一次。如果病灶在進展,則建議切掉。

  這等於解答了業界一直爭論的「小於1cm的甲狀腺微小癌到底要不要手術」的問題。

  2、超聲檢查是早期排查甲狀腺微小癌的最可靠診斷方法。CT、磁共振檢查也可作為輔助診斷方法,但不推薦PET-CT用於早期排查;

  3、手術是治療甲狀腺微小癌的主要手段。術後是否需要進行碘131治療,需要根據惡性程度而定。

相關焦點

  • 甲狀腺癌是怎麼引起的?
    甲狀腺癌是怎麼引起的? 時間:2020-12-15 10:01北京天健醫院 甲狀腺癌是發生在甲狀腺上皮細胞上的惡性腫瘤,主要分為濾泡狀和乳頭狀癌。前者癌細胞生長速度快,一般會根據血液運行轉移。甲狀腺癌早期症狀並不是很明顯,只是偶然發現頸部甲狀腺有質地堅硬且高低不平的腫塊,一般沒有自覺症狀。
  • 中國甲狀腺癌人數突然飆升,到底為什麼?
    下圖是中國女性2000年到2014年的癌症發病率變化曲線。從中可以看出,女性最常見的三個主要癌種:乳腺癌、肺癌和結直腸癌,不僅發病率較高,而且都還在持續上升。但真正增長最突兀,看起來最恐怖的,是那條紅色的線!那是啥東西?甲狀腺癌!甲狀腺癌在中國曾經是很少見的。
  • 出現這3個症狀,當心甲狀腺癌「找上門」,很多人還不當回事
    1、甲狀腺出現腫塊甲狀腺癌出現原因多種多樣,放射線傷害、碘元素的獲取過少或者過多、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都會讓甲狀腺癌有機可乘,而在發病過程中早期信號不明顯,隨著病情的發展會有甲狀腺腫塊形成,會發現甲狀腺內腫塊體積逐漸增大。
  • 越來越多孩子被甲狀腺癌盯上!11歲少年確診甲狀腺癌,3年後抗癌成功…
    甲狀腺癌 今年6月,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Network Open》發布了一項「1990-2017年全球甲狀腺癌負擔」研究報告,匯總了全球195個國家、21
  • 教你如何遠離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是頭頸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近 20 年,我國甲狀腺癌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而且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咱們的近鄰——韓國,女性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更是躍居全球首位。人們為什麼會得甲狀腺癌?有沒有辦法預防?接下來昆明中研甲狀腺醫院就給大家講解一下吧!
  • 甲狀腺癌很「狡猾」,出現這3種情況,勸你找醫生
    為了避免甲狀腺癌出現應該做好預防措施,有甲狀腺部位的病變出現馬上採取應對措施讓甲狀腺功能提高,還要穩定控制情緒,防止內分泌紊亂而影響甲狀腺功能,當然,遠離放射線,定期檢查都很重要,否則會讓甲狀腺惡性腫瘤形成影響著身體健康。
  • 廣東甲狀腺癌發病率增速最快
    最近,「中國癌症地圖」在網上瘋傳,平時鮮為人關注的甲狀腺癌竟在全國各地高發。在湖南,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僅次於宮頸癌,高於乳腺癌,成為危害湖南人身體健康的「二號殺手」。廣東也未能倖免,據了解,甲狀腺癌已經成為廣東發病率增速最快的癌症。
  • 治療甲狀腺癌有哪些方法_更好的方法是
    核心提示:近年來,全球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1]。2018年全球新增甲狀腺癌病例數約為56.7萬,在所有癌症中發病率排名第9[2]。我國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也大大增加。在上海和杭州等城市,它已上升為女性惡性腫瘤的個位。
  • 甲狀腺癌有什麼症狀?出現這3種況狀,別以為只是嗓子不舒服
    甲狀腺惡性腫瘤一旦形成人體健康會受到威脅,因為甲狀腺是人體十分重要的器官,很多不良因素的影響會導致甲狀腺惡性腫瘤產生,例如飲食方法不正確,持續的放射線損傷,內分泌功能紊亂,這些因素都容易導致甲狀腺癌產生,而在甲狀腺部位惡性腫瘤形成之後許多信號會產生。
  • 11歲小孩竟患上甲狀腺癌!哪些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可最近小明總是覺得自己的喉嚨處不舒服,有時候會有一絲疼痛。#小明告訴了父親自己的症狀,父親覺得也許是最近太累了,感冒導致的吧。在調查中,他們發現768位女性和388位男性患甲狀腺癌。與體重正常的人比,超重和肥胖的人更容易患甲狀腺癌。因此得出結論:超重和肥胖與人患甲狀腺癌的風險相關。
  • 女子咽喉不舒服,到醫院查出甲狀腺癌,醫生:3個信號不能輕視
    有位女性甲狀腺癌患者,因為咽喉不舒服前來就診,沒想到經過檢查,最後卻確診甲狀腺癌。甲狀腺癌的信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錯過,若能早點重視並治療,治癒的可能性還是非常高的,接下來就具體向大家說說關於甲狀腺癌的那些事。咽喉不舒服跟甲狀腺癌有什麼關係?這就要說到甲狀腺的位置了,甲狀腺在頸部的前端,從大體上說,反正是在脖子部位,距離咽喉比較近。
  • 上海疾控中心:甲狀腺癌等確實高發 第一還是肺癌
    不過,結直腸癌、甲狀腺癌和乳腺癌的確是上海的三種高發癌症。  12月18日,記者從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獲悉,網傳的「最新版中國癌症地圖」,是媒體根據此前發布過的2012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繪製而成,「目前新的癌症地圖編制項目已經啟動,項目成果預計於2017年或2018年出爐。」  根據網傳的「最新版中國癌症地圖」,上海的高發癌症是結直腸癌、甲狀腺癌和乳腺癌。
  • 研究進展∣779例甲狀腺癌患者基因分析
    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平均每年增長4.5%。雖然大多數DTC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得到治癒,但與遠處轉移和間變性轉化相關疾病有較高發病率和死亡率。間變性甲狀腺癌(ATC)是一種罕見但具侵襲性的甲狀腺癌,預後很差。 目前來看,一般給予晚期DTC和ATC患者全身治療方案,而關於該疾病的基因表達譜知之甚少。
  • 甲狀腺癌如何診斷,甲狀腺癌的症狀有哪些
    很快,B超檢查結果出來了:頸部兩側都有多個甲狀腺結節,右側較大的腫塊約為2.3釐米,邊界不清楚。當他們從醫生那裡得知「小女孩可能患有甲狀腺癌,將其送往省內一家醫院」時,這對夫婦幾乎暈倒了。小鶴的父母帶女兒去了浙江省癌症醫院。測試結果顯示:甲狀腺癌。專家說,目前,兒童和青少年甲狀腺癌的病因仍不清楚。
  • 【全國甲狀腺腫瘤學術大會精彩實錄】之百辯MDT——楊明:中國人群乳頭狀甲狀腺癌特異突變譜和新型抑癌IncRNA
    腫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以遺傳變異檢測等為代表的精準治療帶來了一些腫瘤診斷及治療方式的轉變。
  • 中國報告:2018年我國B肝病毒發病人數、死亡人數統計情況分析
    我國是病毒性肝炎的高流行區,近20年來,死亡率一直居於我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的前列。2018年1-6月中國病毒性肝炎發病數為790595例,死亡人數為307人;2017年中國病毒性肝炎發病數為1283523例,死亡人數為573人。
  • 甲狀腺癌來襲,脖子或先知?醫生:還需伴隨3個症狀,別忽視了
    ,因為甲狀腺是在脖子部位,所以在甲狀腺癌來襲的時候,脖子就會表現出一些異常的症狀。如果之前一直有甲狀腺腫大的情況發生,最近腫塊突然出現了轉移,就要高度懷疑可能是出現了癌變的前兆,因為良性的結節,是不會出現轉移情況的,所以需要及時就診。
  • 二氧化碳曾導致末次冰期地球氣溫陡升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 英國科學家最近發現,在距今最近的一次冰期裡,地球氣溫多次急劇上升的事件,可能是大氣二氧化碳含量達到臨界值導致的。在氣候變暖階段,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氣溫在短短幾十年裡急劇上升了15攝氏度。此前科學界一般認為,這是由大量淡水突然灌入北大西洋造成的。英國加的夫大學研究人員用氣候模型分析冰川期各種物理因素的作用後發現,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會使部分海域海水升溫,促使中美洲一帶季風增強。季風從大西洋帶走大量水蒸氣,表層海水含鹽量上升、密度增加,導致洋流急劇增強,氣溫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