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甲狀腺腫瘤學術大會精彩實錄】之百辯MDT——楊明:中國人群乳頭狀甲狀腺癌特異突變譜和新型抑癌IncRNA

2021-02-23 中國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專委會

腫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以遺傳變異檢測等為代表的精準治療帶來了一些腫瘤診斷及治療方式的轉變。在第七屆全國甲狀腺腫瘤學術大會上,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基礎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楊明圍繞「中國人群乳頭狀甲狀腺癌特異突變譜和新型抑癌IncRNA」分享了其最新研究成果。


(楊明演講視頻20秒精彩集錦)

1. 惡性腫瘤發病及治療關鍵因素:(1)DNA層面:先天變異的單核苷酸多態(SNP)和後天基因突變(mutation);(2)RNA層面:小RNA和IncRNA。

 

2. 遺傳變異檢測在癌症精準防治中的應用:可以從兩方面概括,即體細胞突變和種系變異。這些變異都可以作為癌症不同階段的分子標記物,能進行預防和早期診斷篩查;另外有些還可以作為生物治療靶點或是預後標誌物來發揮它的作用。

 

3. 甲狀腺癌的腫瘤遺傳諮詢:(1)缺乏有效的臨床檢測分子標誌物:腫瘤組織層面,除BRAF突變,會否有其他標誌物?血液層面能否有標誌物進行檢測?(2)預後相關標誌物。

 

4. 全外顯子組甲狀腺癌突變譜研究介紹。

 

5. 新型抑癌IncRNA GAS8-AS1的發現。

 

6. 癌基因LPAR4的功能鑑定。

更多大會精彩視頻,請通過「閱讀原文」登錄「中國甲狀腺腫瘤網」觀看。

本文中的專家演講視頻版權為「中國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專業委員會」及其官方平臺「中國甲狀腺腫瘤網」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中國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專業委員會

相關焦點

  • 【全國甲狀腺腫瘤學術大會精彩實錄】之百辯MDT——滕理送教授:BRAF基因突變與甲狀腺癌
    其中,從基因分子水平尋找高相關性的腫瘤標誌物變得尤為重要,而BRAF基因突變便是甲狀腺癌研究的熱點之一。在第七屆全國甲狀腺腫瘤學術大會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腫瘤中心主任兼腫瘤外科主任滕理送教授圍繞「BRAF基因突變與甲狀腺癌」這一話題做了精彩解析。(滕理送教授演講20秒精彩集錦)1.
  • 都說甲狀腺腫瘤是「懶癌」 為何發起病來進展很快?
    首席記者 陳中秋 攝中國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專業委員會主委葛明華: 下一步仍要全方位提升我國甲狀腺癌防治水平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王屹峰 鄭傳銘 曹君 全國最高水平的甲狀腺腫瘤會議——第八屆全國甲狀腺腫瘤學術大會暨第四屆浙江(國際)甲狀腺腫瘤學術大會在杭州召開。
  • 甲狀腺腫瘤會基因突變你知道嗎?
    前幾天一個網友在微信上和我聊天,說他是穿刺良性但基因檢測是突變,問東姐是不是就確定是乳頭狀癌了?關於甲狀腺癌基因突變,東姐略有了解,我們熟悉的醫院好像也很少有做這種檢測的。今天就一起學習學習!甲狀腺腫瘤的突變基因都有哪些?
  • 精彩推薦│劉志豔:分化性甲狀腺癌形態學譜系與分子生物學特徵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甲狀腺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西醫結合學會甲狀腺與甲狀旁腺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病理學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甲狀腺學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病理學雜誌》通訊編委國際甲狀腺學會委員國際細胞學會委員Endocrine,BMC
  • 甲狀腺癌亞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風險譜
    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甲狀腺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類型,約佔甲狀腺惡性腫瘤的80%。雖然PTC淋巴結轉移率為55%左右,但是絕大多數PTC患者預後良好,10年生存率超過90%,遠處轉移率為4%。
  • 原癌基因BRAF突變檢測的價值
    日前,在「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第二十一次學術會議暨第五屆中國病理年會」期間,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病理科教授應建明表示:「在病理診斷中,BRAF V600E在多種腫瘤中均有表達,其對於多種腫瘤的預後管理、鑑別診斷及治療等都有很好的臨床價值,BRAF突變檢測對腫瘤預後評估、靶向治療等均意義重大。
  • 【醫學科普】甲狀腺癌危險分層修訂 ——2015ATA甲狀腺癌指南重大更新
    低危患者   § 甲狀腺乳頭狀癌§ 無局部或遠處轉移§ 所有肉眼可見的腫瘤已被切除§ 局部組織或結構無腫瘤侵犯§ 無侵襲性病理組織學類型(如高細胞、小島狀、柱狀細胞癌)§ 無血管侵犯§ 臨床分期N0或病理分期N1微轉移(≤5個淋巴結受累,腫瘤最大直徑<
  • 中國甲狀腺癌人數突然飆升,到底為什麼?
    從中可以看出,女性最常見的三個主要癌種:乳腺癌、肺癌和結直腸癌,不僅發病率較高,而且都還在持續上升。但真正增長最突兀,看起來最恐怖的,是那條紅色的線!那是啥東西?甲狀腺癌!甲狀腺癌在中國曾經是很少見的。
  • 甲狀腺結節會是癌嗎?需要做哪些檢查?基因檢測有什麼用呢?
    甲狀腺結節的大小與良惡性關係不大,惡性結節可能很小,良性結節卻有可能很大。良性結節邊界清楚,有些更精細的超聲或能提示有沒有包膜?包膜有沒有浸潤?邊界不清、包膜浸潤是惡性結節的徵象。 良性甲狀腺結節縱徑和橫徑之比小於1,而惡性縱橫比多大於1。惡性結節內部或可見微鈣化,呈沙礫樣,良性鈣化多粗大。
  • 甲狀腺結節距離甲癌有多遠?
    「比如父母患有甲狀腺結節,子女患這個病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群更高。」袁凱說,缺碘也是導致甲狀腺結節的因素,但這種情況近年來已經比較少見。  慶幸的是,大多數情況下,甲狀腺結節良性可能性更大。而且,良性結節轉為惡性的機率並不大;大部分惡性的結節,從一開始就是惡性的。  「甲狀腺是體表的器官,位於氣管的前面,像只蝴蝶張開翅膀趴在那兒。」
  • 最近3年杭州甲狀腺癌發病人數陡升 罪魁禍首是放射線和遺傳
    浙江在線04月21日訊 (錢江晚報記者 丁潁鵑 鄭琪) 今年4月15日~21日是全國腫瘤宣傳周,我們特別關注甲狀腺癌,先請看右圖。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腫瘤近幾年發病呈陡峰上升。連續3年,甲狀腺癌已經成為杭州全人口發病率排第2位的惡性腫瘤,更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
  • 甲狀腺癌俗稱「幸福癌」,因為它是不幸中的萬幸!
    甲狀腺結節產生原因有多種: 長期的碘攝入不當(過多過少均會導致); 壓力過大(女性多見); 服用激素、利尿劑人群; 放射性檢查或治療; 不恰當的飲食等
  • 甲狀腺癌壽命多長時間?答案可能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甲狀腺乳頭狀癌,這是最常見的甲狀腺癌,佔到全部甲狀腺癌的70-80%,這種類型的甲癌預後非常好,女性更多見,以30-40歲的女性為主,惡性度低,發展緩慢,很少發生遠處轉移,治癒率非常高,多數可以治癒,甚至發生遠處轉移也有爭取治癒或長期生存的機會,通常大家所說的甲狀腺癌怎麼怎麼好治,治癒率多高多高,指的基本上是這種類型的甲狀腺癌。
  • 援鄂護士查出晚期甲狀腺癌!這個「友善癌」,也會翻臉變惡魔
    甲狀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確,目前唯一明確的高危因素是兒童時期受到大劑量的輻射。其他可能與甲狀腺癌發生有關的風險因素包括:碘攝入過量或不足;甲狀腺癌的既往史或家族史;雌激素攝入過量;肥胖和精神壓力過大等。好在,甲狀腺癌還有一優點:它是存活率和治癒率最高的癌症。
  • 馬寄曉教授與邢明照教授:甲狀腺癌與BRAF基因突變
    壹萬名核醫學工作者關注的微信公共平臺   近期,分別來自中國及美國的甲狀腺癌診治專家馬寄曉教授以及邢明照教授就甲狀腺癌與BRAFV600E突變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 應該擔心GLP-1受體激動劑的甲狀腺癌風險嗎?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因為存在多種類型的甲狀腺癌,因此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很難證明。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可以安全應用於所有源於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乳頭狀和濾泡狀甲狀腺癌)的甲狀腺癌患者。4種甲狀腺癌類型這四種類型的甲狀腺癌有:髓樣癌(禁用GLP-1受體激動劑)、乳頭狀癌、濾泡狀癌和未分化癌。甲狀腺髓樣癌相對罕見,1992-2006年美國共診斷976例。
  • 研究進展∣779例甲狀腺癌患者基因分析
    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平均每年增長4.5%。雖然大多數DTC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得到治癒,但與遠處轉移和間變性轉化相關疾病有較高發病率和死亡率。間變性甲狀腺癌(ATC)是一種罕見但具侵襲性的甲狀腺癌,預後很差。 目前來看,一般給予晚期DTC和ATC患者全身治療方案,而關於該疾病的基因表達譜知之甚少。
  • Pralsetinib「精準靶向治療」甲狀腺癌,有效率超7成
    但是當RET基因發生致病性突變(點突變或融合突變)時,就會引起細胞過度生長、增殖等,「天使變惡魔」,引起腫瘤的惡性生長。 RET基因點突變常見於甲狀腺髓樣癌;而RET基因融合突變常發生於肺癌、甲狀腺乳頭狀癌、食管癌等腫瘤中。(圖1)。
  • 2019甲狀腺癌領域重要研究年度盤點
    01、人工智慧助力甲狀腺結節的評估決策2019年2月天津市腫瘤醫院團隊進行了一項多中心回顧性多隊列診斷研究,利用三個中心的17627例病人和25325例正常人的超聲影像數據建立了深度卷積神經網絡(DCNN)模型,以期提高甲狀腺癌診斷的準確度,並進行內部和外部驗證
  • 熱血外科 | Dr.Liu聊科普之「甲狀腺癌術後和優甲樂那些事兒」
    ,包括乳頭狀癌、濾泡狀癌、Hǔrthle細胞癌和低分化癌,分化型甲狀腺佔所有甲狀腺癌的90%左右,其中最常見的又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乳頭狀癌。因此,口服優甲樂可謂是一箭雙鵰,既可以補充甲狀腺癌術後病人所缺乏的甲狀腺激素,另一方面抑制甲狀腺癌復發或轉移。TSH一般在甲狀腺功能檢查中的第三項,當然,每個醫院的化驗單排列會不同,但一定會有這一項。甲狀腺癌術後TSH<2mU/L者較>2mU/L者DTC(分化型甲狀腺癌)相關死亡和復發減少,因此,對於甲狀腺癌術後的患者,至少應將TSH水平控制在2mU/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