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10年,甲狀腺癌在世界範圍內的發病率呈逐年迅猛上升的趨勢,發病率每年以6%的速度逐年遞增。
目前國內平均甲狀腺癌發病率為7.7/10萬,在惡性腫瘤發病率排名中居第五位。
其中女性甲狀腺癌發病率為8.28/10萬,數量為男性的3倍。甲狀腺癌現已成為大城市女性中風險最高的癌症之一。
先來了解一下甲狀腺
甲狀腺是一個位於氣管前、蝴蝶形的小器官,它在調控人體的許多功能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甲狀腺能夠合成、分泌以及儲存甲狀腺激素,而甲狀腺激素擁有四大功能:
控制人體使用能量的速度;
促進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
促進人體生長發育;
調節人體對其他激素的敏感性。
如果甲狀腺激素分泌出現問題,身體就會產生變化:
1.分泌太多—甲亢
表現症狀為凸眼、脾氣易怒、吃很多、消瘦,並可能引起內分泌的變化,損害肝功能等;
2.分泌太少—甲減
表現症狀為虛胖、乏力、記憶力差,造成人體代謝慢,嚴重的會引起器官萎縮。
如果甲狀腺有結節呢?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內組織結構異常的團塊,像繩子打的結,所以叫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的發現率很高,其中約85%~95%為良性,大部分不需要治療。但需要提醒的是,良性的結節也有癌變的可能性,因此不能置之不理。
甲狀腺結節產生原因有多種:
長期的碘攝入不當(過多過少均會導致);
壓力過大(女性多見);
服用激素、利尿劑人群;
放射性檢查或治療;
不恰當的飲食等。
即便結節是惡性,也別慌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甲狀腺結節的大小與其是否為甲狀腺癌並無直接聯繫,也就是說結節的大小並不能決定其良惡性。
結節較小者可能為甲狀腺微小癌,而結節較大者也可能為良性的巨大腺瘤。
即便結節被確診是惡性的,也別緊張,雖然癌症兩個字聽起來很可怕,得了癌症也很不幸,但如果是癌症中的甲狀腺癌,那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因為甲狀腺癌的5年生存期總體在90%以上(胃癌的存活率僅為50%),醫療條件好的地區甚至達到97%,45歲以下患者5年生存期幾乎在100%,10年生存期也可以達到90%以上。
穿刺可以確診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在早期是沒有任何症狀的,通過甲狀腺超聲(俗稱B超)可以初步診斷。優秀的醫生通過B超確診的準確度能夠達到90%。
不過,最終對於甲狀腺癌的確診,要通過細針穿刺進行細胞學檢測。很多患者擔心穿刺會不會引起腫瘤破裂和轉移,或者激惹到腫瘤,造成腫瘤生長更快。
這些說法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目前不管是科學研究還是臨床觀察,都沒有發現細針穿刺會引起局部轉移或者腫瘤加速生長的現象,所以不必害怕細針穿刺。
術前細針穿刺可以更準確的診斷甲狀腺癌,為患者制定更精確的治療方案。
根據腫瘤起源及分化差異,甲狀腺癌又分為:
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
甲狀腺濾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
甲狀腺髓樣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
甲狀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
其中PTC最為常見,約佔全部甲狀腺癌的85%~90%,而PTC和FTC合稱分化型甲狀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
手術治療是最主要的方法
DTC的治療以外科治療為主,輔以術後內分泌治療、放射性核素治療,某些情況下需輔以放射治療、靶向治療。
MTC以外科治療為主,某些情況下需輔以放射治療、靶向治療。
未分化癌的治療,少數病人有手術機會,部分病人行放療、化療可能有一定效果,但總體來說預後很差、生存時間短。同時需要注意,腫瘤治療的個體化很重要,每一個病人病情、訴求不同,臨床診治有一定靈活性。
總結下來,是否能夠手術,最佳決策是指南+醫生經驗+患者需求。且有兩個問題需要明確:
01.明確是否是低危的甲狀腺腫瘤
甲狀腺髓樣癌和未分化癌肯定不屬於此類,前者可以通過測血液的降鈣素確診,後者有著迅速增大的病史,可以很容易的鑑別,剩下的就是由B超來判斷了,單發的、小於1cm、包膜沒有中斷的,並且沒有淋巴結轉移表現,都可以認為是低危的甲狀腺腫瘤。
02.明確是否有便於檢測的B超手段
明確是否有便於檢測的B超手段,包括好的B超機和有經驗的B超醫生,尤其是後者尤為重要,因為結節的判斷和淋巴結的轉移都是和B超醫生的經驗密切相關的。
如果能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條件,並且對於一些患者而言,手術治療給他們帶來的負擔要大於治療獲益,此時對於他們來講可以進行積極的監測,而非手術。
轉自:Doctor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