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醫學診治甲狀腺癌的重要作用

2020-11-30 人民網

原標題:核醫學診治甲狀腺癌的重要作用

  甲狀腺癌是最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近年來以其發病率呈全球性增高趨勢而引人關注。除甲狀腺髓樣癌外,絕大部分起源於濾泡上皮細胞的甲狀腺癌保留了攝碘功能,這使核醫學的放射性碘-131(131I)成為甲狀腺癌術後的重要治療手段。

  核醫學在甲狀腺癌診治的作用

  甲狀腺癌的類型,有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未分化癌。其中,甲狀腺乳頭狀癌(PTC)及甲狀腺濾泡狀癌(FTC)能夠用131I治療,這主要是因為它們保留與濾泡細胞相近的攝碘功能。手術以後,殘留的腫瘤細胞,可通過131I治療,然後靶向性將腫瘤細胞殺死。

  一般而言,131I治療對PTC及FTC等分化型甲狀腺癌(DTC)較為有效,可作為術後清除殘餘甲狀腺組織以降低DTC復發率的輔助療法。此外,對於無法手術切除且具備攝碘功能的DTC轉移灶,包括局部淋巴結轉移和肺、骨等遠處轉移,可採用131I治療清除病灶或部分緩解病情。至於未分化癌、髓樣癌,由於病灶不攝碘一般不採用131I治療。

  採用131I清除DTC術後殘留的甲狀腺組織(簡稱「清甲」治療)的意義

  ①降低復發率並利於術後監測疾病進展。131I治療可清除殘留甲狀腺組織,有助於降低從殘餘甲狀腺組織復發的機率。由於甲狀腺球蛋白(Tg)組織學特異性高,因此,清除殘餘甲狀腺後,如無可疑殘留及轉移病灶,則Tg應近乎檢測不到;若Tg再次增高,提示可疑復發,所以清除殘餘甲狀腺後更有利於血清Tg來監測DTC的復發和轉移。此外,在沒有殘餘甲狀腺攝碘的影響下,131I全身顯像在診斷轉移灶方面的敏感性也相應提高。

  ②清甲治療是清灶治療的基礎。殘餘甲狀腺組織可影響DTC轉移灶對131I的攝取,清甲的完成有助於轉移灶有效攝碘。

  ③清甲後的131I全身顯像和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SPECT)/CT融合顯像等更有助於探查轉移病灶,有利於DTC術後的再分期。

  ④可能治療潛在的DTC病灶。

  哪種類型的患者適合術後清甲治療?

  並非所有的DTC術後均需要131I清甲治療。因此,對術後病理證實的DTC患者,應該就診於核醫學科,核醫學專科醫生可根據其病情需要判斷其是否需要進行131I治療。

  術後病理及相關檢查符合以下至少一項者具備131I治療指徵:

  ①腫瘤病灶最大直徑>1cm;

  ②腫瘤組織侵犯到甲狀腺被膜外(如浸潤甲狀腺周圍脂肪組織、包繞喉返神經等);

  ③腫瘤組織表現為侵襲性病理亞型(如實體亞型、高細胞型等),或伴有脈管侵犯等;

  ④頸部淋巴結轉移;

  ⑤遠處轉移;

  ⑥術後Tg水平尤其是停用甲狀腺激素後的Tg水平異常增高。

  相反,腫瘤體積較小(≤1 cm),無甲狀腺外侵犯、淋巴結轉移、遠處轉移及其他侵襲性特徵的患者,131I治療對進一步降低患者的復發及死亡風險意義不大。

  如果甲狀腺組織已經全切,從便於隨診的角度,也可以行131I清甲治療,當這些患者的殘留甲狀腺組織被清除後,在隨訪中可以通過監測Tg及131I全身顯像了解DTC的復發和轉移。

(責編:曾璐、羅帥)

相關焦點

  • 揭開核醫學的神秘面紗
    這是很多人在第一次聽到「核醫學科」的時候的反應。核醫學科到底是做什麼的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核醫學科,一起來揭開核醫學的這層神秘面紗。核醫學科的核,指的是放射性核素,與核磁共振的「核」不是一碼事,也不同於核武器。核醫學是安全利用核素為人類醫學健康事業做出貢獻的典範,它利用核物理、計算機成像技術,生物生化等現代科學技術對疾病進行診斷、治療及研究。
  • 精準核醫 診療一體:核醫學科 | 新華醫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宣傳系列...
    特色創新放射性核素治療甲狀腺癌是全國首批開展甲狀腺癌規範診治的科室,在業界享有一定聲譽,是放射性碘治療甲亢、甲狀腺癌指南專家組單位。多個成果被美國甲狀腺協會(ATA)甲狀腺癌診斷治療臨床指南和中國甲狀腺癌放射性131I治療臨床指南等引用。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榮獲上海市醫學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
  • 馬寄曉教授與邢明照教授:甲狀腺癌與BRAF基因突變
    壹萬名核醫學工作者關注的微信公共平臺   近期,分別來自中國及美國的甲狀腺癌診治專家馬寄曉教授以及邢明照教授就甲狀腺癌與BRAFV600E突變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 陳永輝:精益求精 致力核醫學放射性核素治療
    核醫學不僅能夠診斷疾病,還能治療疾病。他們使學科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為治療各類疾病作出了突出貢獻。甲亢是內分泌病中的常見疾病,目前,核醫學中放射性碘(131I)可治療甲亢,並且是世界上公認的有效方法之一。為此,飛華健康網本期「專家訪談」欄目,特別邀請到了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陳永輝副教授,為大家講解甲亢相關知識以及核醫學放射性核素治療的原理與方法。
  • 走進核醫學丨神秘的核素治療,帶你揭開它的面紗~
    碘-131能釋放出放射性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這些射線(尤其是β射線)具有強烈的殺傷癌細胞的作用。分化型甲狀腺癌細胞(包括那些殘留在甲狀腺組織內的癌細胞和轉移到其他部位的癌細胞)在攝取和聚集放射性碘-131以後如同「自飲毒藥」,很快被射線殺滅。Three3. 哪些甲狀腺適合採用放射性碘-131治療?
  • 李思進:核醫學在冠心病精準診療中的重要作用
    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重要方法    冠脈造影是常用的冠心病有創診斷手段,通過上肢或下肢動脈把一個導管插入左或右冠狀動脈口,注入造影劑使冠狀動脈顯影,從而獲得冠狀動脈的解剖學影象,醫生可根據造影圖像分析冠狀動脈是否存在狹窄、狹窄的程度、部位和範圍。但是,患者的心臟是否缺血,通過冠狀動脈造影常常是無法判斷的。
  • 林巖松團隊向碘難治性甲狀腺癌發起挑戰—新聞—科學網
    近日,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林巖松教授團隊在碘難治性甲狀腺癌的研究上獲得突破,該團隊發現Braf基因V600E突變和TERT基因突變與碘難治性甲狀腺癌相關
  • 2019甲狀腺癌領域重要研究年度盤點
    ★點評超聲成像對於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鑑別以及後續診治方案的制訂具有重要意義,以上兩篇分別發表在《Lancet Oncology》和《Radiology》的文章顯示人工智慧在輔助判斷甲狀腺結節性質和做出臨床決策方面,目前已經可以達到有經驗超聲科醫生的水準,未來在臨床上的應用前景可期。
  • 核醫學:精準醫學時代的最大籌碼
    什麼是「核醫學」?核醫學是利用放射性核素髮出的核射線進行疾病診斷、治療和研究的學科。在我國許多醫院已獨立成科,稱為核醫學科。在我國,核醫學步入醫院之初,也曾被稱為「同位素室」、「同位素科」。專家團隊由核醫學與影像醫學專業人員組成,由多年從事專業診斷且經驗豐富的專家領銜。
  • 甲狀腺癌131碘治療,7個問答一次解答
    原創 核醫學科 張茜 尤醫生聊甲狀腺1. 甲狀腺是什麼?甲狀腺是我們體內的內分泌腺體之一。它位於頸部前方正中位置,成「蝴蝶狀」,甲狀腺的主要功能是產生甲狀腺激素,包括TT3,TT4,FT3,FT4。甲狀腺對碘有很強的聚集作用,它可以從血液中攝取碘,並利用碘合成甲狀腺激素。
  • 2015ATA兒童甲狀腺結節與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指南
    基於上述原因,2015年ATA出臺了針對兒童及青少年人群的甲狀腺結節與分化型甲狀腺癌(DCT)診治指南。同時,對兒童及青少年DCT的評估、治療與隨訪進行了概述,包括術前分級、手術治療選擇、術後分級、放射性碘治療的作用及促甲狀腺素(TSH)抑制治療的目的等。
  • 帶您走進「神秘」的核醫學科,讓您不再「談核色變」!
    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核醫學科這「神秘」的面紗,深入了解它到底能幫助廣大患者做些什麼。核醫學科是一門新興的臨床前沿學科,它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所發出的射線(如β、γ射線)診斷和治療疾病的臨床前沿學科,由具有醫學影像學及臨床醫學診療經驗的專業人員組成,是醫院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標誌和未來醫學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學科,是醫院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
  • 重慶市人民醫院兩江新院核醫學科正式投用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兩江新院核醫學科正式投用 重慶市人民醫院兩江新院供圖該院核醫學科歷史悠久,成立於1975年,是重慶市較早成立核醫學科室的單位之一,擁有核醫學門診、病房、實驗室及SPECT
  • 核醫學科2020年發表的SCI論文大數據分析
    導言:在我們做大數據分析時,很少能夠看到像核醫學領域這樣,中國學者在其中佔有重要位置。1,核醫學科論文概況核醫學反應科領域已經發表了76,465篇Medline收錄文獻,其中2020年發表了10,282篇,我們對其做一大數據分析。
  • 甲狀腺癌怎麼辦?碘131了解一下
    核心提示:  提起癌症,我們想必都會「瑟瑟發抖」,害怕自身罹患此病,甲狀腺癌也是一種惡性腫瘤,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等於判了患者「死刑」,很多年輕患者都可以在規範的治療下長期存活。現在就來了解下甲狀腺癌的「剋星」。
  • 走進核醫學 | SPECT-CT有這麼多功能,你了解幾個?
    當今世界,醫學診斷的四大影像技術是X-CT、MRI、超聲成像以及核醫學成像技術。儘管目前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型檢查儀器是前三者,但是核醫學成像技術正以其強大的功能逐漸被人們所了解。
  • 治療甲狀腺癌有哪些方法_更好的方法是
    核心提示:近年來,全球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1]。2018年全球新增甲狀腺癌病例數約為56.7萬,在所有癌症中發病率排名第9[2]。我國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也大大增加。在上海和杭州等城市,它已上升為女性惡性腫瘤的個位。
  • 外科規範化診治是關鍵
    文章轉載自:東上海之聲 甲狀腺結節的外科規範化診治 近年來,甲狀腺結節及甲狀腺腫瘤的發病率明顯上升,越來越多的人被檢出患有甲狀腺結節,嚴重困擾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工作生活。對於甲狀腺結節規範診治也提出了相應的需求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