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醫學診斷的四大影像技術是X-CT、MRI、超聲成像以及核醫學成像技術。
儘管目前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型檢查儀器是前三者,但是核醫學成像技術正以其強大的功能逐漸被人們所了解。
與常規檢測手段不同,核醫學成像技術以基礎醫學、實驗醫學、臨床應用以及核技術為基礎來對疾病進行診斷、治療和研究疾病的一門特殊技術。它是核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化學、物理學和生物學等現代科學技術與醫學相結合的產物。可從機體功能、代謝和分子顯像等方面對多種疾病進行實時觀察從而做出早期診斷,目前已廣泛應用於科研、教學、臨床疾病診斷等諸多方面。
SPECT-CT,是將高端SPECT和多排螺旋CT結合成一體化的設備,即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加 X 線計算機斷層掃描儀。
除提供SPECT功能信息外,還能提供CT的解剖信息,精確的配準和同機融合進一步增強了疾病診斷的準確度,通過斷層圖像融合技術,使SPECT圖像在CT圖像上得到精確定位,功能圖像與解剖圖像疊加重合,實現SPECT與CT的優勢互補的功效。
SPECT-CT的診斷效能遠遠大於單獨的SPECT或單獨的CT,達到1+1>2的效果。這臺儀器對於腫瘤骨轉移、甲狀腺疾病、泌尿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等疾病的醫學研究及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具有重要作用,將會有更多的患者從中受益。
我院核醫學科開展的SPECT-CT顯像常規檢查多項,主要檢查項目:
骨骼顯像
是早期診斷惡性腫瘤骨轉移的首選方法。可進行疾病分期、骨痛評價、預後判斷、療效觀察和探測 病理骨折的危險部位。
腎動態顯像及腎圖檢查
了解腎動脈病變及雙腎血供情況;對腎功能及分腎功能的判斷;了解上尿路通暢情況及對尿路梗阻的診斷;監測移植腎血流灌注和功能情況;以及了解糖尿病對腎功能的影響。
肝膽動態顯像
用於鑑別梗阻性黃疸和 肝細胞性黃疸;鑑別先天性膽道閉鎖和嬰肝症候群及療效觀察。
甲狀腺顯像
異位甲狀腺的診斷和定位。具有獨特價值。甲狀腺結節功能的判斷和良惡性鑑別,具有較高診斷價值。高分化甲狀腺癌轉移灶的定位和診斷。甲狀腺大小和重量的估計。
甲狀旁腺顯像
對甲狀旁腺腺瘤的診斷和定位。
心肌灌注斷層顯像
心肌缺血的診斷。在評價冠狀動脈血供,診斷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判斷心肌細胞活力等方面具有獨特的臨床價值。
SPECT-CT & CT
SPECT-CT和CT有何區別?
很多年前,公眾對CT的了解程度可能就像現在對SPECT/CT的了解程度一樣,知之甚少。然而,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於CT檢查越來越熱衷,不再恐懼它的輻射,檢查價格也不再那麼昂貴。
目前,浦東醫院引進了世界先進的SPECT-CT,為了讓浦東老百姓更了解這一最新武器,今天小編帶您了解一下兩者究竟有什麼區別?
首先,帶大家了解一下CT,CT是指X線穿透式計算機斷層顯像,是在放射科CT室完成的。它是利用射線束對人體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由CT機接收穿透過該層面的X射線,CT圖像以不同的灰度顯示,表現出器官組織對射線的吸收情況,經過計算機處理以後成為圖像,醫生即可通過觀察這個圖像,來進行診斷。
而SPECT-CT,是一種利用放射性核素顯像的檢查方法。將放射性核素引入體內,利用靶向原理很快被某個組織器官或病灶攝取,根據它在體內的分布差異,通過SPECT-CT靜態或動態探測,根據攝取顯像劑分布的差異來了解疾病。事實上,SPECT儀器本身不發出射線,它能夠反映出器官的血流,代謝和功能。
兩者相比之下,在某些方面SPECT-CT顯現出了它獨特的優勢,如骨掃描顯像能比普通X線拍片或CT檢查可提早3~6個月發現病灶,因此,對一些容易骨轉移的癌症有很好的檢查必要,就算沒有症狀也應定期做此項檢查,以期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此外,SPECT-CT檢查對早期了解大腦,心肌等的血供,以及腎臟,甲狀腺,腮腺等疾病的診斷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SPECT-CT和CT檢查互為補充,二者不可相互替代,臨床醫生會根據不同病情選擇不同檢查方法,但無論哪一種,建議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要做,其餘所有年齡段的患者均可選擇。
供稿:核醫學科
原標題:《走進核醫學 | SPECT-CT有這麼多功能,你了解幾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