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輝:精益求精緻力核醫學放射性核素治療
專訪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陳永輝副教授
說起英雄,總會令人肅然起敬。而在我國的醫學領域內卻有著許多在幕後默默推動著事物向前發展的英雄,正是在他們的努力和奉獻下,我國的核醫學診斷及治療技術才取得了飛速的發展與進步。核醫學不僅能夠診斷疾病,還能治療疾病。他們使學科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為治療各類疾病作出了突出貢獻。
甲亢是內分泌病中的常見疾病,目前,核醫學中放射性碘(131I)可治療甲亢,並且是世界上公認的有效方法之一。為此,飛華健康網本期「專家訪談」欄目,特別邀請到了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陳永輝副教授,為大家講解甲亢相關知識以及核醫學放射性核素治療的原理與方法。
飛華健康網:陳教授,您一直從事臨床核醫學治療及研究工作,擅長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疾病的診斷及鑑別診斷。甲亢是內分泌病中的常見疾病,請問陳教授,什麼是甲亢?甲亢對人體有哪些影響?
陳永輝教授: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該類疾病發生的原因是由於甲狀腺功能亢進,合成並分泌了過多的甲狀腺激素,使人體處在一種高代謝、神經系統興奮的狀態。下列三種疾病是引起甲亢的常見原因:瀰漫性甲狀腺腫(也稱作Graves病)、甲狀腺腺瘤、結節性甲狀腺腫。甲亢對人體多個系統造成不良影響,最突出的表現在心臟,如:心率過快、心律失常(比如房顫),甚至於心室擴大,最終導致心力衰竭。另外對神經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生殖系統等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飛華健康網:醫學檢查技術在不斷進步,人體檢查範圍不斷擴大,診療水平也不斷提高,並且還可對某些疾病進行治療,核醫學中放射性碘(131I)就是一種。請問陳教授,放射性碘(131I)是一種什麼樣的藥物?
陳永輝教授:放射性碘(131I)是通過原子能反應堆生產的一种放射性藥物,它在衰變過程中同時發射兩種射線,γ射線能穿透人體,用來診斷疾病。β射線產生的電離輻射能使組織壞死,用於治療疾病。
飛華健康網:目前,核醫學中放射性碘(131I)可治療甲亢,並且是世界上公認的有效方法之一。陳教授,請您介紹一下,為什麼131I能治療甲亢?
陳永輝教授:甲狀腺濾泡細胞有一種天然的裝置,我們把它叫做鈉/碘轉運體。它能把血液裡的碘離子,包括我們飲食裡的普通碘(也叫穩定碘)和放射性碘(包括131I、123I等),轉運到甲狀腺濾泡細胞內。功能亢進的甲狀腺組織生長了更多的鈉/碘轉運體,當患者口服了131I,經胃腸吸收到血液,經過這種裝置把大部分131I攝取到甲狀腺組織,β射線引起的電離輻射使甲狀腺組織部分壞死,甲狀腺合成的激素減少,甲亢得到了控制。
飛華健康網:放射性碘(131I)治療甲亢,被稱為是不開刀的「手術」。因為不開刀,不會留下難看的疤痕。請問陳教授,什麼樣的甲亢適合131I治療?
陳永輝教授:放射性碘(131I)治療甲亢,藥物只作用在甲狀腺,對甲狀腺周圍組織沒有影響。同手術治療相比,它只需服用藥物,就能使甲狀腺縮小,且不留下疤痕。如果甲狀腺太大,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治療。由於甲狀腺在氣管的第三個環狀軟骨前方,如果甲狀腺腫大到壓迫人的氣管,會導致部分人出現呼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還是建議患者選擇手術治療。
懷孕和哺乳的女性得了甲亢,不能採用131I治療甲亢;慢性腎功能不全的人患有甲亢,也不能用這種方法。下列患者最適合131I治療:用抗甲狀腺藥物(如甲巰咪唑、丙基硫氧嘧啶)療效不好的患者、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後又復發的患者、抗甲狀腺藥物有不良反應的患者、手術後復發的患者以及合併甲亢性心臟病的患者。值得一提的是,是否使用放射性碘(131I)治療甲亢,醫師一定要尊重患者的意願。
飛華健康網:核醫學放射性核素治療的發展運用,使得學科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為治療各類疾病作出了突出貢獻。放射性碘(131I)治療甲亢也有很多年,請問陳教授,131I治療甲亢的治療效果怎麼樣?
陳永輝教授:2011年,美國甲狀腺協會組織眾多專家編寫了《甲亢和其他病因甲狀腺毒症診治指南》,其中明確提出診治的指南方針。在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國外在對放射性碘的劑量採用要比我們採用的劑量大。所以,相較之下,國外的治療效果更好一些。我們通過較大的樣本調查,發現一次性服用放射性碘,甲狀腺功能正常的可達到40%左右。甲減的發生,可達到30%~40%。還有10%左右的患者需要第二次治療,甚至第三次治療。採用放射性碘治療,大部分的患者只需要服用一次藥物。整體來講,治癒率大約達80%~90%。放射性碘(131I)治療甲亢至今73年,可謂是歷史悠久,安全、簡便、療效顯著。
飛華健康網:為了讓患者積極治療,早日康復。患者在進行131I治療前,應做哪些準備?
陳永輝教授:首先,是飲食方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含碘豐富的食物,特別是海產品,例如海帶、紫菜,裡面的穩定碘含量比治療用的碘含量要高出許多倍。所以,患者在治療之前,需要低碘飲食。其次,患者近期沒有使用造影劑做過增強CT,因為造影劑也是含碘的,以上是兩點要求。
除此之外,大部分患者在治療甲亢的時候,會用到抗甲狀腺藥物,這種藥物減低放射性碘的攝取,降低治療效果。所以,建議患者停用這種抗甲狀腺藥物,時間一般在2~4周內,然後再去做檢查,選擇放射性碘治療。
飛華健康網:陳教授,在核醫學放射性碘(131I)治療甲亢,您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請您介紹一下,131I治療甲亢有何副作用及併發症?
陳永輝教授:放射性碘(131I)在治療甲亢時,碘的化學含量低,放射性活度(可以理解為劑量)也不大,幾乎沒有副作用。131I治療甲亢常見的併發症為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國外甲減發生率較高,大約80%,國內甲減發生率較低,治療後3年大約40%。我們一般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採用個體化治療,一方面是提高治療效果,另一方面是降低甲減的發生。
【專家簡介】
陳永輝,男,生於1965年1月12日。2003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獲醫學碩士學位。現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臨床核醫學治療及研究工作,擅長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疾病的診斷及鑑別診斷,客觀公正的依據病情及患者意願對甲亢病人進行131I及合理的抗甲狀腺藥物治療,使甲亢長期治癒率達90%。精通分化型甲狀腺癌的臨床分期,因人而異地採用最佳劑量法對分化型甲狀腺癌病人進行診斷及131I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參加多項國內、國際臨床研究,因北京協和醫院多科協作項目「北京地區血友病綜合診治和管理協作體系的建立及相關應用」,獲2010年中華醫學科技叄等獎。因出色的門診工作,2011年獲得北京協和醫院頒發的「門診優質服務獎」,2014年獲北京協和醫院「優秀員工」稱號。自2011年起擔任北京協和醫學院八年制本科生臨床核醫學部分教學任務,並擔任實習帶教指導教師。
(來源:飛華健康網傑然石玲蘭郭晶晶)
(版權聲明:本文系飛華健康網獨家專訪,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