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護士查出晚期甲狀腺癌!這個「友善癌」,也會翻臉變惡魔

2020-11-30 健康界

今年援鄂抗疫期間,安徽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周國紅,因在方艙內隔空喊話12歲的女兒寫作業,意外成了「網紅」。

4月底,當周國紅從武漢凱旋並結束隔離期後,卻被診斷出患有甲狀腺癌,而且癌細胞已順著淋巴轉移至肺部、肝部、盆腔等多處器官。消息一出,牽動了萬千網友的心。

事實上,周國紅的甲狀腺癌轉移並非沒有前兆,在武漢抗疫一線,她曾先後兩次暈倒。後來,她在接受採訪時說:「整個3月份,我的嗓子不時喘不上來氣、咳嗽,那股難受勁,像有人掐著你的脖子一樣。」雖然當時身體已經非常疲憊,可周國紅依然向上級遞交了請戰書,轉戰到協和醫院重症醫學區奮戰。

據了解,5月8日,當地醫院的專家組會同來自上海的醫療專家,為周國紅成功進行了手術。目前,她已從ICU病房轉入普通病房。下一步,院方將通過同位素治療對周國紅進行術後輔助治療,幫助她更好地恢復。

這類甲狀腺癌看似「友善」,但也需警惕

近年來,我國甲狀腺癌發病率逐年增長。甲狀腺癌偏愛年輕人(30-40多歲),尤其是年輕女性。連桌球世界冠軍王楠、央視主持人朱迅等名人,都曾患甲狀腺癌。

發病初期的甲狀腺癌往往沒有什麼症狀,你也感覺不到異常,常常是在體檢時被發現,或者像周國紅這樣,腫瘤擴散轉移才發現。

甲狀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確,目前唯一明確的高危因素是兒童時期受到大劑量的輻射。其他可能與甲狀腺癌發生有關的風險因素包括:碘攝入過量或不足;甲狀腺癌的既往史或家族史;雌激素攝入過量;肥胖和精神壓力過大等。

好在,甲狀腺癌還有一優點:它是存活率和治癒率最高的癌症。

甲狀腺乳頭狀癌是甲狀腺癌最主要的病理類型,約佔90%,進展緩慢且預後良好,95%的患者可長期存活;而預後最差的甲狀腺未分化癌則相對罕見。

對於甲狀腺乳頭狀癌,通常建議進行密切觀察、定期隨訪,而不是在一開始就進行手術。但一項新的大規模研究結果表明,在將近20%的患者中,甲狀腺乳頭狀瘤病灶小於1釐米,其病理徵象表現為更具侵襲性,這增加了這些患者發生遠端轉移的風險。

這項研究表明,有必要開展複雜的檢查,以儘早發現具有這些病理徵象的患者,並就所有治療選擇(包括立即手術部分切除或全切)向他們提供治療建議。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PTMC)是甲狀腺乳頭狀癌的一個特殊亞群,佔所有甲狀腺乳頭狀癌的30%。甲狀腺微小癌患者預後良好;該病僅佔所有甲狀腺癌死亡病例的3%,佔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死亡總數的5%。

好醫友醫療網美國知名甲狀腺癌專家、西達-賽奈醫療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首席專家大衛·艾烈希教授(David M. Alessi,MD)指出,總的來說,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侵襲性不強,對總體生存率影響不大。

然而,它也並不能與低危癌劃等號,也有可能發展成危及生命的高危腫瘤。有些可能不到1釐米,但已發生了淋巴結轉移或遠端轉移。

對此,美國愛荷華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Zaid Al-Qurayshi博士團隊專門研究了甲狀腺微小癌患者的遠處轉移和病理學特徵。

高危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鑑定

以目前的醫學檢查手段,還難以準確鑑別出高危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懷疑有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患者,通常會接受術前超聲檢查或活檢。但僅在對手術時切除的組織進行全面檢查後,才能發現高危腫瘤的病理特徵。

研究人員回顧性分析了美國國家癌症資料庫(NCDB)中,2010年至2014年間接受治療的30,180名成人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的記錄。在這些患者中,有5,628名(18.7%)表現出晚期疾病的病理徵象,如中央淋巴結轉移(8%),外側淋巴結轉移(4.4%),甲狀腺外的微觀疾病(6.7%),甲狀腺外的嚴重疾病腺體(0.3%),淋巴管和血管侵犯(4.4%)和遠處轉移(0.04%)。

這些病理特徵的存在,往往意味著腫瘤擴散轉移或較低的存活率。

研究者指出,當發生甲狀腺外擴散時,淋巴結轉移的風險增加了5倍,遠端轉移的風險增加了9倍;發生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死亡率增加了3倍,同時遠端轉移風險增加了3倍;而遠端轉移或肺轉移的患者,死亡率增加了6倍。

這項研究讓我們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預後有了總體了解。不過,還需要更詳盡的臨床數據,才能更深入認識高危癌的危險因素,並積極開展術前檢查,識別出這類患者。

研究人員目前正在檢測一組基因,這些基因有望鑑別出那些高侵襲性腫瘤。

好醫友提醒:目前尚無準確的手段來鑑別甲狀腺癌的未來走向。讓患者充分意識到高危甲狀腺癌的潛在風險並告知所有的治療選擇,這點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47歲女子,體檢意外查出甲狀腺癌,醫生:甲狀腺癌往往有4個表現
    王女士自己覺得沒什麼,認為變瘦是件好事,直到上個星期朋友和自己去體檢,卻查出來甲狀腺癌,這時才意識到不妙,心想平時也覺得不舒服,最大的異常就是脖子上長了個疙瘩,不過也不痛不癢的,怎麼就得病了呢?什麼是甲狀腺癌?甲狀腺位於頸部,在喉結下方兩指處,外觀看起來像蝴蝶,呈左右對稱形狀。當甲狀腺細胞發生癌變時,就成了甲狀腺癌。
  • 甲狀腺瘤就是甲狀腺癌嗎?
    當甲狀腺功能出現問題時,往往會引起一些疾病,甲狀腺瘤就是其中之一,只不過,一些人聽到甲狀腺瘤,會以為是甲狀腺癌,於是便天天惶恐萬分,心亂如麻。甲狀腺瘤既包括了甲狀腺良性腫瘤還有惡性腫瘤,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良性腫瘤有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高功能腺瘤等; 而甲狀腺惡性腫瘤就是甲狀腺癌,臨床分型具體可分為甲狀腺乳頭狀癌、甲狀腺濾泡癌、甲狀腺髓樣癌、甲狀腺未分化癌等。因此,查出甲狀腺瘤時,不要過度緊張,先進一步查明具體情況,再根據實際情況採取針對性的治療。
  • Pralsetinib「精準靶向治療」甲狀腺癌,有效率超7成
    但是當RET基因發生致病性突變(點突變或融合突變)時,就會引起細胞過度生長、增殖等,「天使變惡魔」,引起腫瘤的惡性生長。 RET基因點突變常見於甲狀腺髓樣癌;而RET基因融合突變常發生於肺癌、甲狀腺乳頭狀癌、食管癌等腫瘤中。(圖1)。
  • 什麼方式能治療甲狀腺癌?專家指出多數是用這個方式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漸發生變化,人體也會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而發生一些變化,若是長期處於壓力大、高度緊張的狀態下,無法很好地調節自己的情緒,這類人群則很容易被癌症「盯」上。
  • 為什麼有人本來沒事,查出癌後很快就去世了?醫生:可能是因為這4個...
    以胰腺癌為例,大部分胰腺癌患者在半年內死亡,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02發現晚無論是何種癌症,到了晚期才被診斷,大部分是沒有治癒機會的。大部分腫瘤終末期,廣泛轉移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只有半年左右。還有一些患者,本身基礎病較多,做手術或者放化療的時候,對身體可能會出現一個打擊,有可能會死於治療的併發症。總之,癌症要早發現早治療,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如果到了癌症晚期,總體的治療效果是不盡如人意的。
  • ...要謹防三種銷售誤導|重疾險|新規範|原位癌|甲狀腺癌|惡性腫瘤
    下列疾病不屬於嚴重惡性腫瘤,不在保障範圍內:1、ICD-O-3 腫瘤形態學編碼屬於 0(良性腫 瘤)、1(動態未定性腫瘤)、2(原位癌和非侵襲性癌)範疇的疾病,如:a.原位癌,癌前病變,非浸潤性,非侵襲性, 未侵犯基底層,上皮內瘤變等,不典型性增生等;b.交界性腫瘤,交界惡性,低度惡性潛能,潛在低度惡性腫瘤等;2、TNM分期為Ⅰ期或更輕分期的甲狀腺癌
  • 最近3年杭州甲狀腺癌發病人數陡升 罪魁禍首是放射線和遺傳
    浙醫二院甲狀腺外科主任王平介紹,橋本氏甲狀腺炎和甲狀腺癌有相關性。對一些伴有甲狀腺功能偏低的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來說,由於促甲狀腺素分泌偏高,會導致甲狀腺上皮細胞增長,因此容易誘發甲狀腺癌。  顯然全民補碘與甲狀腺疾病上升無法劃等號,但對部分人來說,減少碘攝入很有必要。
  • 女子咽喉不舒服,到醫院查出甲狀腺癌,醫生:3個信號不能輕視
    如果將咽喉不舒服跟癌症連到一塊,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很詫異,但作為醫生,真的要提醒大家不容忽視。有位女性甲狀腺癌患者,因為咽喉不舒服前來就診,沒想到經過檢查,最後卻確診甲狀腺癌。甲狀腺癌的信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錯過,若能早點重視並治療,治癒的可能性還是非常高的,接下來就具體向大家說說關於甲狀腺癌的那些事。咽喉不舒服跟甲狀腺癌有什麼關係?
  • 甲狀腺癌診斷、治療及副作用,一篇文章解決你所有疑惑
    前兩天又聽說身邊的一個朋友被查出了甲狀腺癌,感覺甲狀腺癌在人群中都已經司空見慣了,主要是發病率真的越來越高。也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問我關於他們的甲狀腺結節會不會變成癌,以及甲狀腺癌怎麼治療的問題。 甲狀腺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目前對於微小癌的檢出率有著很大的進步,也使得甲狀腺癌的發生率有了很大增加。有研究發現,從1975到2012年,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發病率從每10萬人4.8例增至每10萬人14.9例。
  • 甲狀腺癌從早期到晚期有哪些症狀
    隨著環境變化、飲食習慣改變和篩查的普及等,如今甲狀腺癌患病率逐年增加。不過,早期甲狀腺癌惡性程度低,且病程發展慢,預後較好,經過手術治療後,幾乎90%可以長期存活。但由於甲狀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很多人沒有重視,等到晚期預後相對較差。漢鼎好醫友為您總結了甲狀腺癌的早期、晚期症狀,供您參考。
  • 關於檢查和診斷甲狀腺癌的方法你知道嗎?
    對於甲狀腺癌的危害我們都心知肚明,我們只有及時的檢查出甲狀腺癌的存在,才會在治療中佔領先機,那麼你都知道哪些關於檢查和診斷甲狀腺癌的方法呢?了解甲狀腺癌的檢查方法對治療很有用處。下面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些甲狀腺癌的檢查方法。
  • 五姐妹四個同時查出甲狀腺癌!剩下一個……醫生感嘆:有件事一定要做!
    點擊播放 GIF 0.0M浙江浦江的一家五姐妹竟同時被查出有甲狀腺癌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甲狀腺疾病診治中心同一個病房裡住著43歲的王五姐(化名)、50歲的王四姐(化名),她們是甲狀腺癌病友,也是親姐妹。更令人驚訝的是,王家有五姐妹。除了老四、老五兩姐妹外,其他三個姐姐也在同一個時期查出甲狀腺相關的嚴重疾病。王家大姐查出惡性淋巴瘤從此五姐妹癌症噩夢開始!
  • 甲狀腺結節距離甲癌有多遠?
    該院甲狀腺外科副主任袁凱為他做了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FNA),診斷為甲狀腺癌早期。他及時做了手術,很快恢復如初,一場甲狀腺癌變就像沒有來過。  不是每一位甲狀腺癌患者都能像張警官這樣,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大約90%的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但剩下的10%落在個人頭上都意味著100%。」袁凱指出,近年來甲狀腺癌發病率增長迅速,相當一部分因為拖延發展為危重症晚期。
  • 甲狀腺癌是小癌症,為何《我和我的家鄉》中表舅卻要花7、8萬?
    而這部電影最給小康醫生留下深刻印象,莫過於就是《北京好人》這個單元故事,葛優還是那個葛優,一句「我看行」就帶我們十年前的集體回憶。 結果碰到自家親戚--表舅來北京找他看病,結果查出了甲狀腺癌,手術費需要7-8萬,為了省錢,張北京與表舅上演一出「醫保卡借用」的好戲。
  • 2019甲狀腺癌領域重要研究年度盤點
    02、甲狀腺未分化癌(ATC)的特殊轉錄組特徵和通路激活有助於靶向治療ATC與晚期DTC(分化型甲狀腺癌,包括乳頭狀癌PTC和濾泡性癌FTC)預後不良。Yoo等對ATC和晚期DTC進行了基因組和轉錄組測序。
  • 癌症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唯有這個癌不影響患者壽命
    都說談癌色變,這一點都不誇張。國際抗癌聯盟發布的數據表明,2008年,全球有1270萬人患癌,死亡人數高達760萬。世界範圍內因癌症死亡的人數,比愛滋病、瘧疾和結核病加起來還要多。雖然說癌症的死亡率很高,但是有一種癌症的發生卻不影響患者的壽命,它就是甲狀腺癌。甲狀腺癌不可怕。許多患者的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存活率,都可以達到95%以上,根本不影響日子和壽數。患有甲狀腺癌,並不意味著生命即將終結。甲狀腺癌的治療,多數都是手術治療,目前沒有太好的藥物可以治療甲狀腺癌,甲狀腺癌中有95%是惡性度較低的分化型甲狀腺癌。
  • 甲狀腺癌俗稱「幸福癌」,因為它是不幸中的萬幸!
    在過去的10年,甲狀腺癌在世界範圍內的發病率呈逐年迅猛上升的趨勢,發病率每年以6%的速度逐年遞增。 目前國內平均甲狀腺癌發病率為7.7/10萬,在惡性腫瘤發病率排名中居第五位。
  • 創新靶向藥RET抑制劑擴展適應症獲批 用於治療甲狀腺癌
    目前,美國FDA已批准該款藥物3個適應症,分別為用於治療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12歲以上需要全身治療的晚期或轉移性RET突變甲狀腺髓樣癌(MTC)患者和需要全身治療且放射性碘難治性晚期或轉移性RET融合陽性甲狀腺癌患者。此外,普拉替尼已被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認定」。
  • 甲狀腺微小癌,到底要不要緊?國內權威專家的說法來了!
    「如果一定要得一種癌的話,我寧願是甲狀腺癌!」不知從何時起,這句話在腫瘤圈內盛傳。 甲狀腺癌,一直被稱為「最善良的癌症」,因為它的死亡率低,幾乎不會影響壽命,不過,當查出甲狀腺癌時,還是有很多人會擔心不已。
  • 晚期癌症要不要治?醫生:試著與癌「和諧共處」,或能長期生存
    浸潤癌:當位於原位癌的癌細胞突破了上皮組織層,浸入基底膜後,就從原位癌變成了浸潤癌。當然,這個過程一般要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早期的浸潤癌一般不會出現轉移,癌灶擴散很慢。我們所說的癌症,例如胃癌、肺癌、甲狀腺癌其實都屬於浸潤癌。浸潤性癌分為早中晚期浸潤性癌,早期浸潤性癌,一般只需要手術治療,不需要放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