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今年的國慶電影檔最火的電影是哪部,《我和我的家鄉》可以說口碑票房雙節高。
而這部電影最給小康醫生留下深刻印象,莫過於就是《北京好人》這個單元故事,葛優還是那個葛優,一句「我看行」就帶我們十年前的集體回憶。
《北京好人》單元中,葛優飾演張北京是一個北漂,好不容易存夠錢買車。
結果碰到自家親戚--表舅來北京找他看病,結果查出了甲狀腺癌,手術費需要7-8萬,為了省錢,張北京與表舅上演一出「醫保卡借用」的好戲。
甲狀腺癌,為何手術費那麼貴?
事實上,作為發病率較高,但預後效果最好的癌種,甲狀腺癌的治癒率可達到95%。
但可別忘了,還有5%的概率,而這概率就是針對於病情較晚、又或者侵襲性較高的甲狀腺癌。
而對於這類甲狀腺癌患者而言,手術的難度就會加大,不僅需要全部切除甲狀腺癌,而且還需要做頸部淋巴結清掃術,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接受碘131的治療,因此這些治療就要比尋常的甲狀腺癌治療要多花一些,所以電影中的7-8萬還是有可能。
哪些甲狀腺癌,是侵襲性較高?
本身甲狀腺起源於甲狀腺的濾泡上皮或者是濾泡旁的上皮細胞,在頭頸部腫瘤中是最常見的。
因此,醫學上將這種腫瘤的起源以及分化的差異,分為多種類型,不同的類型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
第一,濾泡腺癌
濾泡腺癌起源於甲狀腺中的濾泡細胞,在老年群體中較常見。
一般診斷年齡為50-58歲,濾泡性腺癌病程長、生長緩慢,少數生長較快,且常缺乏明顯局部惡性的表現。腫瘤直徑在幾釐米以上,多為單發,少數可為多發或雙側,質地堅硬,邊界不清。
其癌腫較軟,有彈性,形狀有圓形,卵圓形、分葉結節形。切片呈紅褐色,可見鈣化、纖維化、壞死、出血。
高分化的濾泡腺癌在顯微鏡下與正常的甲狀腺相似,但包膜、血管、淋巴管會受到侵犯。低分化的濾泡腺癌,可見不規則的結構。細胞比較密集,多呈團簇狀狀著索狀,濾泡形成較少。
在播散過程中,經淋巴結轉移的較少見,但經肺、骨、肝等轉移的相對較多。
第二,甲狀腺的髓樣癌
RET的原癌基因突變是該類型癌症發生的主因。
這類甲狀腺癌會出現單側或是雙側的腫塊,呼吸困難,吞咽困難,類癌症候群,手足抽搐等症狀。
不過這種甲狀腺癌,多半出現在30至60歲之間,女性較多。而本身有甲狀旁腺與腎上腺腫瘤的家族史,易患此病,應加以預防。
第三,甲狀腺未分化癌
這類癌症是該種疾病中最惡性的,這種類型的發病率約佔所有甲狀腺癌的10-15%,其中大多數發生在40歲以上的女性身上。
早期可發生侵襲轉移,惡性的程度高,預後差,並產生局部壓迫表現,如呼吸困難、吞咽困難、頸靜脈、聲音嘶啞等。
這些表現是由於腫塊壓迫喉返神經與頸靜脈所引起的,其腫塊比較堅硬、固定、而且邊界不清。
甲狀腺癌,早期的症狀有哪些?
甲狀腺癌成人發病率為20~40歲,而且女性佔大多數,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在體檢進行甲狀腺觸診及頸部超聲檢查時,常會發現小腫塊。
部分患者以頸淋巴結的腫大為主要表現,隨著疾病的發展,腫塊逐漸增多變硬,吞咽運動減弱。晚期有壓迫症狀出現,常可壓迫氣管、食管,使其移位壓迫變形。
當癌細胞轉移到肺時,可能發生咯血和呼吸困難,如果轉移到骨頭上,就會有骨痛。
當然了,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癌症,患者都需及時進行治療。
不過絕大多數的甲狀腺手術花費都並不高,大概率在1萬元左右,而且正如這部電影的情節一樣,這種病也是在社保、新農保報銷之內,不必擔心自己生病會「一夜回到解放前」。
而在醫學上,針對甲狀腺癌通常可以通過藥物、手術來治。不過治療後可能會發生轉移或復發,因此患者需要密切留意自己的情況,定期複查,同時還要做好日常生活管理。
(文章部分圖片來自電影《我和我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