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說法: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提到吃蒲公英可以治療甲狀腺瘤,這是真的嗎?
較真要點:
目前沒有科學依據證明蒲公英可以治療甲狀腺結節或者腫瘤,發現惡性腫瘤這類重大疾病還是需要到正規醫院就醫。
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正在熱映,其中有一個電影情節調侃式地提到吃蒲公英治療甲狀腺瘤。電影為了劇情需要,有時候有誇張的成分,但是生活中確實有很多腫瘤患者喜歡在網上查一些偏方。蒲公英真的有效嗎?治療甲狀腺瘤的科學方法是什麼?
沒有科學依據證明蒲公英可以治療甲狀腺結節或者腫瘤
蒲公英治療甲狀腺瘤的說法可能涉及傳統醫學或者民間偏方,不過從循證醫學的角度來看,目前為止,並沒有具有信服力的研究報告證實蒲公英可以治療甲狀腺結節或者腫瘤。
除了治療甲狀腺瘤外,網上還流傳很多蒲公英神奇作用的說法,比如「科學家發現:蒲公英48小時可殺死98%的癌細胞」。國外確實有相關的研究,但只限於體外癌細胞和部分動物,人體臨床試驗雖正在進行,但也沒有最後結論。研究者提醒,和不確定的抗癌效果相比,蒲公英對癌症患者的副作用更值得注意。
不光是蒲公英,其他很多偏方也沒有明確的治療效果,發現惡性腫瘤這類重大疾病還是需要到正規醫院就醫。
甲狀腺結節是不是癌?
回到甲狀腺的話題。甲狀腺位於人體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是非常重要的內分泌器官。
通常所說的結節大多是結節性甲狀腺腫,是良性的情況,並不是腫瘤。我們把甲狀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的,而惡性的甲狀腺瘤就是我們所說的甲狀腺癌。
甲狀腺結節比較常見,女性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大多數為良性。一部分結節可以摸到,大部分通過超聲檢查才能發現。如果自己摸到甲狀腺腫塊,應該及時就醫。
影像學檢查通常是明確甲狀腺結節性質的第一步。最常見的影像學檢查是甲狀腺超聲,如果超聲顯示腫塊完全是囊性的,而不是實性的,那麼結節是良性的可能性就更大。
如果懷疑甲狀腺結節惡性,強烈建議通過細針穿刺活檢(FNA)來確定結節究竟是良性還是惡性。
甲狀腺癌篩查到底該不該做?
目前甲狀腺癌已經成為增長率最高的惡性腫瘤,過去10年來,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每年增加4.5%,遠超其他腫瘤,但是死亡率並沒有相應變化。 因此美國學者認為,甲狀腺癌篩查和治療的整體益處不大,可能導致過度診斷和治療。而這項建議是否符合中國國情還需進一步研究。
甲狀腺癌發病率的升高,除了與放射線、不良生活習慣、家族史等因素有關外,也與檢出率的提升有一定關聯。如今,影像學技術的不斷提高,B超解析度大大提升,很多體檢機構也將甲狀腺癌的篩查列入常規項目。 再加上體檢人群逐年增加,許多小至1-2毫米的早期腫瘤都能及時被發現。
雖然甲狀腺癌惡性程度低,但不等於惡性程度為零。多數專家認為對於高危人群即使沒有症狀,定期篩查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應避免過度治療。所謂高危因素包括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接觸射線較多、居住在沿海地區的人群。如果頸部出現無痛腫塊,並在短期內迅速增大,同時出現聲音嘶啞、吞咽障礙、呼吸困難等症狀,提示癌變的可能性很大,應儘早到醫院診治。
得了甲狀腺癌一定要做手術嗎?
甲狀腺癌預後非常好,復發率不到3%,俗稱「懶癌」。一般腫瘤計算5年生存率,而甲狀腺癌可以計算20年生存率。
那麼得了甲狀腺癌,是否要立即進行手術切除才可放心。其實,答案是不一定的。雖然目前國際上公認的主要的治療手段是外科手術,但有兩種情況可以例外:
一是小於5mm的微小癌,且位於腺體內,同時沒有頸部淋巴結轉移等危險因素,此類患者如果不願意手術也可以考慮密切動態觀察(需要注意的是:不手術不等於不隨訪及密切觀察);
二是對於不能耐受麻醉、心肺功能有異常、高齡及患有其他癌症等嚴重疾病的患者有治療禁忌症等情況,也可以暫時不做治療,因為甲狀腺癌絕大部分生長比較緩慢,短期不會導致腫瘤進展或併發症發生。
醫生介紹
田麗軍
和睦家啟望腫瘤中心 腫瘤內科醫生
◆1998年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之後於2002到2005年從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獲得醫學碩士學位。
◆擁有超過20年的臨床實踐經驗,熟練掌握常見腫瘤的綜合治療,主要包括乳腺癌、肺癌、胃腸道腫瘤、卵巢癌、甲狀腺癌及惡性淋巴瘤等,熟悉腫瘤生物靶向治療,也很擅長血液科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如各種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以及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等。加入北京和睦家醫院之前,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腫瘤中心做國際訪問學者,熟悉各種神經系統腫瘤的綜合治療。
◆除專注於診斷和治療各種常見腫瘤及血液系統疾病,在著名醫學期刊,如《癌症進展》上發表過數篇學術文章。持有腫瘤內科及內科醫生執照,是中國抗癌協會會員。持有基礎生命支持(BSL)培訓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