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註:創業者遭遇「中年危機」,如何轉型?中國公司如何出海?如何發現異國他鄉的藍海市場,並用中國市場的經驗站穩腳跟?5miles CEO 盧亮就用今天這則自述來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創業經歷。5miles 是一個位列美國移動電商前十名的平臺,月總成交額預計在年底將破1億美元。本文轉自IDG資本,微信號idg_capital,以下為文章內容。
「我的中年危機,創業是解藥」
2014年初,我從蘭亭集勢CTO崗位上離開之後,有一段時間很焦慮,晚上常常失眠,因為面臨著幾個人生選擇:第一是提前退休,到處旅遊,兼職做個不專業的天使投資人,過「好山好水好無聊」的悠閒日子;二是加入風投成為職業投資人,從被投資方變成投資人;第三,是在90後CEO 滿天飛的年代,以40歲的「高齡」再次創業。
像一個標準的理科生一樣,我畫了兩個圓來比較交集,幫助自己思考。第一個圓是我十多年網際網路從業經驗的積累:從美國拿到物理博士,2004年我成為中國第一家博客網的創始人,然後跟隨馬雲創業,做淘寶移動的總經理,再到專做海外電商的蘭亭集勢的CTO,並帶領蘭亭美國上市。我想我個人的優勢在於技術驅動和有資本邏輯的商業變革。並且因為蘭亭集勢當時是谷歌亞洲區的第一大廣告主,做的是全世界發達國家的生意,所以我對效果類的海外營銷很精通。
這讓我發現了另一個圓,就是大的趨勢--「風口」,我看到幾個重要的點。第一個當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流量已經大規模遷移到手機端,新的紅利正在產生,但很多巨頭並沒有很快行動。第二,ebay 也已經像淘寶一樣變成了大賣家的樂園,個人賣家已經無法在ebay 上創業或偶爾賣貨了。
這樣的情況推導出一個新的移動平臺模式的可行性,挑戰ebay 的霸權。
高能物理博士盧亮給自己畫了兩個圓做決定
第三,作為一個經歷了中國15年電商起起伏伏的「電商老兵」,我發現這些年中,大洋彼岸的美國的競爭倒相對弱一些,在ebay 和亞馬遜兩家巨頭上市之後,只有4家電商上市企業,幾乎沒有人敢於挑戰這兩家的霸權,而企業變大之後自然會有很多破綻。
結合這兩個圓的分析,我覺得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出海到美國去做一個C2C的電商平臺的機會已經成熟,所以產生了很強的創業衝動。很快就和以前的同事、同學一起組建了團隊,開始做5miles 這個項目。
「5miles 是做什麼的?」
其實中國公司出海的很多,不過多數是遊戲公司和獵豹這種工具類軟體,像我們5miles (www.5milesapp.com )這樣徹底融入海外用戶衣食住行和生活服務的項目很少。對沒有使用過的人來說,可以把5miles 想像成一個手機版的淘寶和58同城的合體,手機一掃就可以買賣商品、服務、甚至找工作。
可以把 5miles 想像成一個手機版的淘寶和58同城的合體
而5miles 也沒有辜負我的判斷,從2014年底開始推廣以來,5miles APP從紐約到洛杉磯到達拉斯的全美各大城市都有大量用戶,在一些大城市的滲透率已經接近8%,預計年底的月交易流水有1億美金,而每筆交易的客單價在350美金左右。而在平臺上交易的商品也像淘寶那樣不所不包,從童裝、手機、家具、二手汽車到到家服務、找工作的服務都有。
5miles典型用戶來到公司參加調研後合影留念
目前創業都講情懷,我認為最大的情懷莫過於親眼看見你給客戶提供的巨大價值,親眼看到大量普通的美國人通過5miles 改變了生活。
前段時間我們在客戶走訪中發現有一個小賣家一家10口全靠在5miles 上獲得收入,對於我們的登門拜訪喜出望外,眼睛中閃著晶瑩的「淚花」;還拜訪了一個賣車的商家,他在2個月之內在5miles 賣了170輛車,握著我們的手都不願意放開了。
「美國『屌絲』市場巨大」
創業開始,我們團隊就看中了美國的「屌絲」市場,並決心把這個人群作為重點突破對象。
為什麼呢?不了解的國人往往認為美國是一個橄欖球型社會,相對中產階級巨大,其實根據美國統計局2014年的統計,大約4500萬的美國人屬於貧困人口,而高達三分之一、近一億的的美國人屬於低收入群體(家庭年收入低於5萬美金),也就是三分之一的人口並不富裕,這是一個典型的M型社會(參考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這部分人每個月把衣食住行的基礎花銷花完就不剩多少錢了,也得精打細算過日子。為了方便理解,我們把這部分人群定義為美國的「屌絲」群體。
而且過去十年發達國家的情況是富得越富,窮的越窮,經濟增長乏力和危機頻現的情況下窮人要實現「美國夢」越來越難。數據顯示,美國1%的富人攫取了95%的經濟發展成果。
《破產的美國》這本暢銷書就仔細描述了美國中下層的生活
《破產的美國》這本暢銷書就仔細描述了美國中下層遭到合法的高利貸盤剝的事實。貧窮社區經常能看到的當鋪,Payday Loan 等,形成了的所謂"窮人產業",這些針對屌絲人群所提供的服務產業每年的營業額有幾百億美金,Payday Loan 行業裡面的領頭公司如Cash America ( NYSE: CSH ) 也已經上市,每年的成長性比那些矽谷的科技公司也是毫不遜色。
「美國『屌絲』長什麼樣」
經過1年多的實踐和實地調研,我們發現美國的低收入人群和中國低收入人群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也有不同之處。相同的是:
1願意用時間去省錢(中美「屌絲」相同之處)
中美兩國的「高帥富」都會用錢買時間,而「屌絲」願意用時間去省錢,譬如5miles 的用戶屬於願意開車20公裡去買一隻比零售價格便宜100美元的手機。他們沒有富人那麼忙,所以會在手機上消磨時間,5miles平均每個用戶每天花20分鐘時間手機逛店,這個時長甚至超過了在美國最火爆的圖片社交應用instagram。
2容易受廣告和親友圈影響(中美「屌絲」相似之處)
這部分用戶普遍受教育程度較低,容易受廣告影響,也容易受親友圈的影響,會去嘗試新的APP。他們屬於對Facebook、谷歌上的廣告或親友的轉發會點擊下載的那部分人。
3大件購買只能選擇二手貨(副中美「屌絲」相似之處)
普遍信用較差,無法從正規金融機構貸款,又沒有積蓄,有些連銀行帳戶都沒有,所以在車、3C 類大件產品的購買上只能從性價比高、現金交易的二手貨中選擇,5miles 這樣實用又免費的平臺是他們的首選。
當然,美國「屌絲」和中國也有很多差異。
1美國的「品牌降級」
中國城市藍領多數都是異地就業,所以對車、房這樣的大宗耐用品基本不會去買或沒戶口無法買,而美國屌絲階層對車和房都是剛需,只是預算多少的問題。例如在買車上面,他們不會去買新車,而會去淘5000-10000美金之間的二手車。所以這個群體的整體消費意願和消費額是很高的,與白領的不同只是「品牌降級」而已。
2美國低收入群體普遍沒有積蓄
美國的這個群體普遍沒有積蓄,導致短期消費金融的普及率很高。前面提到的,美國針對藍領階層的「發薪日貸款」的月息高達20%,是一個460億美金的行業。
3美國的營銷體系成熟
從營銷上看,Facebook 和Google 的廣告系統和監測都非常成熟,而且也能相對較低成本觸及到最大規模用戶,配合上地面推廣,電臺廣告等手段,追蹤用戶的活躍度等指標,不斷調整廣告形式和物料,獲得用戶成本較低,而用戶也活躍度極高,交易量也就迅速起來了。
「建一個美國版的『淘寶』是有機會的」
美國沒有像中國這麼多的中小製造業企業和流通類的企業,所以照搬淘寶模式是不行的,但是做一個類淘寶的以C2C為主,兼顧本地化服務的海量交易平臺則是有可能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資料顯示,每個美國人家裡平均有7000美元的二手商品可以交易,而garage sale 車庫銷售或周末跳蚤市場的模式也在西方文化裡深入人心。這一批線下交易的網絡化這促成了ebay 早期的成功。但隨著ebay 離開了當初C2C 的初心,這塊領域就變成了一片藍海。
有人會說了,那Craigslist 呢?的確,58同城的鼻祖-- Craigslist 是矽谷的一個傳奇,這家分類信息網站在2014年的收入達到了有3.8億美金,單個員工的營收可謂是矽谷最高。但這家公司因為一直創始人為大股東,而創始人Craig Newark 先生年事已高,無心進取,所以在移動時代連APP 都沒開發,給創業公司留下了很多機會。這兩年移動電商平臺也是資本的寵兒,2014-2015年風險資本在這個領域投資超過2億美金。
「我們為什麼自信可以做好這件事」
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自從我創立5miles 第一天開始,就不停地有這個質疑。對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看的:
美國的創業者多數都是中產階級或富人出身(從蓋茨到小扎都是這樣),所以往往瞄準著基數更大,他們也更熟悉的中產階級,而忽視了龐大的屌絲人群。
美國極客們對科技創新很痴迷,對運營上的強執行卻不是很厲害,例如在需要強執行的團購行業,美團和點評就做的比美國的鼻祖Groupon 要好很多,前者的估值早已過百億美金,而後者目前估值只有區區19億美金。我們認為像5miles 這種需要本地化、精細化操作的平臺,淘寶和蘭亭的經驗是非常有價值的,我們有專門的運營指標來評估一個市場的商品豐富度,平衡度,對買家賣家進行分層對待,而美國的一些同行還處於讓市場自生自滅的階段。
還有,經常用美國網際網路產品的朋友們可能會發現一個網站或APP幾年不升級的現象,「微創新」現象在美國比較少,他們更傾向於維護一個「足夠好」的產品,而中國公司相信產品永遠會有提高的空間。
例如今年夏天,為了滿足西班牙語用戶和英語用戶之間的交流,我們在IM裡面增加了西班牙語和英文翻譯;為了促進線下交易,我們增加了類似微信的地址發送;而為了增加買家賣家的信任,我們增加了買家賣家互評。這些在激烈競爭的中國行業裡司空見慣的產品更新,到了美國就可能變成一個贏得用戶青睞的差異點。
5miles打造的移動端交易平臺吸引了大量美國年輕人
另外,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探索出來的「羊毛出在豬身上」的免費商業模式也是值得出口的,美國人比較直接,要賺錢就會收費,例如在ebay 上賣東西是要付上架費的。而我們會一直堅持對消費者免費上架的策略,而未來會嘗試對B端提供增值服務,這樣來完成商業變現。
「5miles 要做中國創業出海的急先鋒」
中國網際網路優勢的出海是真正的機會,從下面的圖可以看出,在每個行業裡,國際化的公司才能享受最大的市值。美國由於二戰結束七十年來充當世界警察的經驗,美國公司很善於國際化;隨著中國國力的壯大,國際化也必然是中國公司未來十年最大的紅利。
中國公司在國際化上已經有了不少積累。老一輩的巨頭裡面,聯想、華為的國際化非常成功,其他像中興或TCL 在硬體領域擅長利基市場。BAT的國際化戰略都在進行中,阿里巴巴網的出身就是一個外貿工具,目前海外直銷的aliexpress 增長也很迅猛;微信海外的用戶相對還是很少(主要在5000萬海外華人群體中),而百度在海外的用戶群更是寥寥。
移動網際網路這一波的企業要承擔起這個歷史責任來。遊戲和工具類企業已經先走了一步,獵豹、Apus 都有億級的國際用戶;現在是電商類發揮運營優勢的時候了,從市場機會和在中國積累的經驗來看,中國創業者都可以在「屌絲」生意裡做大做強。5miles 在這個領域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非常願意和眾多創業者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