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光伏發電技術與應用專業國家級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不畏嚴寒,在團隊負責人、學院副院長李雲梅的帶領下,開展了2021年首次團建活動。團隊成員在活動中精神飽滿、熱情高漲,與室外零下17℃的氣溫形成鮮明對比。
本次團建活動的第一階段在天津海河教育園區管理委員會進行,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呂景泉教授,社發局馬海寧老師一同接待了大家。
李雲梅首先簡要介紹創新團隊的成員及團隊的建設發展情況。自2019年8月學院光伏發電技術與應用專業教學團隊成果入選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立項建設單位以來,已成功申報創新團隊課題研究項目2項,牽頭成立新能源與環保技術專業領域創新團隊共同體,承擔主課題的研究任務並負責組織協調共同體內其它5個子課題和2個實踐課題的研究工作。團隊主要成員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姚嵩院長從創新團隊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國際交流與合作、文化傳承與創新等方面對創新團隊的主要目標、建設內容、發展路徑以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進行了詳實的匯報。
呂景泉對學院創新團隊的建設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揚,並對下一步開展工作提出了四點指導性意見。
第一、守正創新、標新立異。團隊建設要牢牢把握住新時代、專業領域、團隊教師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和實踐這幾個關鍵詞,充分利用天津已取得的優秀職業教育成果,將EPIP教學模式作為重要的創新點,通過EPIP教學模式打通國內與國際教育銜接壁壘並形成成果。
第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成果要開展深度探索,對專業領域團隊協同機制要堅持「共建、共用、共研、共享、共贏」的「五共」原則,探索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實現「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的五業聯動,構建「政行企校研」協同機制。
第三、高舉高打,精耕細作。在項目建設中要注意成果的積累,要在泛中有精,要有亮點成果。企業命題、教師揭榜、師生共研。將產業創新需求與高校創新供給深度融合,實現企業命題、院校揭榜、師生解題。
第四、動態遴選,優化組合。創新團隊建設作為教師教學建設以及學院雙高建設的重要支點,要進一步吸納好的企業、好的項目、好的需求、好的資源,要有底線和原則標準,因地制宜。
李雲梅表示,團隊要做到「想得好,做得好,寫得好,說得好」,既要做好頂層設計,也要做好實踐探索。最後,李雲梅副院長向呂副主任頒發了聘書,正式聘請呂副主任為學院創新團隊建設指導特聘專家。
本次團建活動的第二階段在津南區海棠眾創大街進行,創新團隊成員在創業教育指導中心主任翟鴻萱主任的帶領下參觀了多家入駐眾創空間的企業並與企業代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團隊成員首先參觀了海棠眾創大街A區中科國際科創園。海棠空間投資總監姚望對海棠眾創的運行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講解,讓團隊成員對新能源、新材料、信創等新型戰略產業的創業創新發展有了耳目一新的了解,同時對海棠眾創大街的空間布局、產業結構、運行機制、運行成效等有了更深的認識。
參觀結束後,團隊成員與海棠眾創空間內的孵化企業代表進行了座談,就導師創業、校企合作、培養人才、學生就業等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通過座談我們對行業發展、政策支持、企業發展及用人需求、就業創業運營模式等方面有了進一步了解,同時企業也對學校以及團隊成員研發能力有了更詳盡的認識,通過交流為下一步的校企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訊員: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朱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