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 Yan
天 眼
《天眼》是一部耗時2年製作的長篇單集科學紀錄片。該片講述了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這一具有重大科研價值的大科學裝置以及它背後的故事,旨在介紹中國的科技創新,同時傳遞了中國在基礎研究方面不斷探索和開放包容的科學精神。
每一個大科學裝置都不僅僅是一個科研設施,它在推動科技進步,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背後還承載著很多的人物、故事和人文情懷。除了大科學裝置本身的複雜性和前沿性,這些人和事同樣對受眾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本片以中國科學家創造的,世界獨一無二的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為代表,從最細微,到最遙遠,講述這些具有全球重大科研價值的大科學裝置背後承載的一個個溫暖卻又令人驚嘆的人和事,告訴觀眾它們是如何釋放創新之光,探索未知的微觀世界和宇宙洪荒,看見世界的未來;如何突破極限、開創新模式,為世界科技進步做出不可替代的卓越貢獻。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時任北京天文臺臺長南仁東為代表的幾位中國天文學家,第一次提出了要在中國建設一個直徑500米的射電望遠鏡的設想。提議一出,石破天驚,在當時,中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也就六七十米,而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美國的阿雷西博不過三百多米。
在英文中,FAST是快速的意思,但實際上,南仁東帶領著他的團隊,花了22年的時間,才把腦子裡的這口鍋,搬到了貴州的山坳裡。就在FAST落成之前,病痛的折磨影響到南仁東的聲帶,以至於在接受我們採訪時,他一直聲音沙啞。即便如此,他仍然帶領一眾科學家,在艱苦和枯燥的環境裡奮鬥,並樂在其中。2016年9月, 一個直徑500米的射電望遠鏡在中國西南邊陲的一片青山綠水中落成。在世界天文領域,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FAST。而在中國,它還有一個很文藝的名字——天眼。
建成後的FAST,以其25萬平方米的巨大反射面,當之無愧地成為了世界最大單體射電望遠鏡,而且在未來的二三十年,恐怕都無法被超越。
對於FAST將為人類帶來怎樣的天文發現,我們盡可以憑藉其觀測優勢而展開想像,脈衝星、中性氫,或者地外文明?一切皆有可能。
而僅就FAST的建設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工程奇蹟,是凝聚了幾代中國天文人智慧、雄心、抱負的一段艱辛的修建故事和科學的傳奇。FAST的價值和意義早已跨越了國界,它是一個世界領域內的科研平臺,它屬於全世界、全人類。
。。。END。。。
紀錄片《天眼》
CCTV-9
22:00檔
敬 請 期 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