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宇宙洪荒,看見世界未來 22:00【天眼】

2020-12-01 騰訊網

Tian Yan

天 眼

《天眼》是一部耗時2年製作的長篇單集科學紀錄片。該片講述了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這一具有重大科研價值的大科學裝置以及它背後的故事,旨在介紹中國的科技創新,同時傳遞了中國在基礎研究方面不斷探索和開放包容的科學精神。

每一個大科學裝置都不僅僅是一個科研設施,它在推動科技進步,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背後還承載著很多的人物、故事和人文情懷。除了大科學裝置本身的複雜性和前沿性,這些人和事同樣對受眾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本片以中國科學家創造的,世界獨一無二的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為代表,從最細微,到最遙遠,講述這些具有全球重大科研價值的大科學裝置背後承載的一個個溫暖卻又令人驚嘆的人和事,告訴觀眾它們是如何釋放創新之光,探索未知的微觀世界和宇宙洪荒,看見世界的未來;如何突破極限、開創新模式,為世界科技進步做出不可替代的卓越貢獻。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時任北京天文臺臺長南仁東為代表的幾位中國天文學家,第一次提出了要在中國建設一個直徑500米的射電望遠鏡的設想。提議一出,石破天驚,在當時,中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也就六七十米,而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美國的阿雷西博不過三百多米。

在英文中,FAST是快速的意思,但實際上,南仁東帶領著他的團隊,花了22年的時間,才把腦子裡的這口鍋,搬到了貴州的山坳裡。就在FAST落成之前,病痛的折磨影響到南仁東的聲帶,以至於在接受我們採訪時,他一直聲音沙啞。即便如此,他仍然帶領一眾科學家,在艱苦和枯燥的環境裡奮鬥,並樂在其中。2016年9月, 一個直徑500米的射電望遠鏡在中國西南邊陲的一片青山綠水中落成。在世界天文領域,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FAST。而在中國,它還有一個很文藝的名字——天眼。

建成後的FAST,以其25萬平方米的巨大反射面,當之無愧地成為了世界最大單體射電望遠鏡,而且在未來的二三十年,恐怕都無法被超越。

對於FAST將為人類帶來怎樣的天文發現,我們盡可以憑藉其觀測優勢而展開想像,脈衝星、中性氫,或者地外文明?一切皆有可能。

而僅就FAST的建設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工程奇蹟,是凝聚了幾代中國天文人智慧、雄心、抱負的一段艱辛的修建故事和科學的傳奇。FAST的價值和意義早已跨越了國界,它是一個世界領域內的科研平臺,它屬於全世界、全人類。

。。。END。。。

紀錄片《天眼》

CCTV-9

22:00檔

敬 請 期 待

相關焦點

  • 長篇單集科學紀錄片《天眼》,探索宇宙洪荒,看見世界未來
    由中央新影集團北京發現紀實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長篇單集科學紀錄片《天眼》國慶期間在CCTV9播出,該片講述了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這一具有重大科研價值的大科學裝置以及它背後的故事,旨在介紹中國的科技創新,同時傳遞了中國在基礎研究方面不斷探索和開放包容的科學精神。
  • 推薦||長篇單集科學紀錄片《天眼》,探索宇宙洪荒,看見世界未來
    由中央新影集團北京發現紀實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長篇單集科學紀錄片《天眼》國慶期間在CCTV9播出,該片講述了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這一具有重大科研價值的大科學裝置以及它背後的故事,旨在介紹中國的科技創新,同時傳遞了中國在基礎研究方面不斷探索和開放包容的科學精神。
  • 「中國天眼」與世界共「見」未來
    為世界科學界提供中國智慧,為全球工程界提供中國技術,為人類外空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貢獻和中國發展經驗……「中國天眼」邀請各國科學家攜手走向星辰大海,共「見」未來。  遙望未知宇宙,全球科學家在未來若干年間將因「中國天眼」變得更為「火眼金睛」。從宇宙星辰,到基本粒子,人類重大科學發現往往離不開尖端科研儀器。天文學界通常認為,宇宙中只有不到1%是人類能看見的發光物質。
  • 看見宇宙邊緣:「中國天眼」讓全球科學家大開眼界
    藉助「中國天眼」超高的靈敏度,國家天文臺已經將脈衝星的計時精度提升至世界原有水平的50倍左右,這將有可能使人類首次具備極低頻的納赫茲引力波的探測能力。FAST也是中國近年來深空探索最受全球矚目的大科學裝置。
  • 《中國天眼》探索宇宙奧秘的射電望遠鏡
    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喀斯特窪坑中的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是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
  • 羅弗巧樂卡幫助孩子們開啟「天眼」,踏上宇宙探索之旅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先生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它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十倍。
  • 中國天眼可探測宇宙深處信號,看見深處的宇宙,為何外國反對修建
    在中國對太空進行探索的過程中,"中國天眼"的出現使得中國對宇宙的探索事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而在天眼的幫助之下,我們也能夠看到更深層次的宇宙。但是,面對著這樣的先進技術,外國方面卻提出了反對意見。
  • 《閃耀的平凡》震撼實拍 「中國天眼」!歷時22年建成的超級工程
    在貴州省山區,有著全球知名的「中國天眼」,它是當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能夠捕捉宇宙中更微弱的信號,探測到更暗弱的天體。22年來「中國天眼」團隊付出了無數汗水和精力,才在山坳裡建成了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超級工程。本期節目中,歐生·優麗來到貴州,走近「中國天眼」及其背後的科學團隊。
  • 「超級天眼」睜開眼 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又邁一大步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楊昌鼎 徐昆)9月25日,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平塘喀斯特窪坑中落成啟用。由此,人類關於宇宙新知的探索又邁進了一步。 「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正式啟用  浩瀚星空、廣袤蒼穹,自古以來寄託著人類的科學夢想。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由我國天文學家於1994年提出構想,從預研到建成歷時22年,是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 為什麼中國天眼被稱為世界第一?對宇宙探索速度已經超越了美國!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是屬於中國的,它在中國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天眼"。也正是它的存在,讓中國在天文研究領域從過去的追趕,變成了現在的超越,一下子就讓我們從落後躋身為世界天文學的強者之列。
  •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宇宙洪荒是什麼意思
    之前寫過一篇文,討論「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有朋友說,我只講了天地玄黃,還有宇宙洪荒沒講。這裡就試著做一下補充。「宇宙洪荒」,可以分為兩部分,即「宇宙」和「洪荒」。換句話說,宇,講的是空間,宙,講的是時間,宇宙即是最早的時空觀念。這和我們現在所講的「宇宙」不太一樣,我們現在講的,多數代表的是空間上的概念,而不含時間的概念。
  • 歷時22年建成的「中國天眼」究竟可以看見什麼?有多厲害
    人類探索神秘莫測的宇宙的腳步從來都沒有停止,並不斷藉助先進強大的科學工具來觀測宇宙萬物。天文望遠鏡做為觀測天體的重要神器,給人類帶來很多重要發現。在貴州省黔南平塘縣群山深處有著一座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它還被賦予了「
  • 超越美國,天眼成世界最大單孔徑望遠鏡,探索宇宙就靠它了
    在繼我國嫦娥五號成功帶回月球土壤之後,另一個好消息也剛剛官宣,我國的「貴州天眼」將於4月1號向科學界開放。探索外太空,尋找隱藏的外星生命,一直是人類的夢想,如今天眼的建成意味著這一切都將成為可能。
  • 「中國天眼」開啟世界之眼,面向世界開放,中國天眼景區!
    讓我們跟著青春的腳步去探索未曾了解的奇幻旅行。中國天眼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是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前後歷時22年建成,並於2016年建成。它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 三問「中國天眼」:探索宇宙奧秘方面有何作用?
    三問「中國天眼」:探索宇宙奧秘方面有何作用?在傾聽宇宙深處聲音、探索宇宙奧秘方面將發揮什麼作用?請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望遠鏡核心部件研製建造方)的專家為你解讀。  一問:射電望遠鏡是不是口徑越大越好?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可不是肉眼觀測的普通望遠鏡,是世界最頂尖級的太空望遠鏡。」中國電科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王楓介紹,面板和饋源是決定FAST探測威力和探測精度的核心要素。
  • 中國天眼到底多先進?能探索137億光年之外宇宙
    宇宙太大了,單銀河系內像太陽系這樣的星系就有數千億個,每一個星系都有數量不等的行星。可我們目前派出的飛船或探測器到目前都沒有走出太陽系發現外星文明,那還有沒有其它的方法可以探索尋找外星文明?答案是肯定的,科學家想到了另外一種尋找外星文明的方法,那就是用射電望遠鏡搜索接收宇宙中可疑的無線電信號。
  • 「宇宙洪荒」,古人對時空概念的提出,比西方早了2000多年!
    洪荒「洪荒」這兩個字,在現代早已充斥了人們的眼球,這個功勞主要歸功於網絡小說。在2006年,夢入神機的一本《佛本是道》開創了洪荒流小說的時代,讓洪荒走入人們的視野,此後大多數修真類的網絡小說都開始引入洪荒的概念。當然,用洪荒來指代原始世界,並不是由現代的網絡小說開始。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累計發現脈衝星超過240顆;基於觀測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取得了不凡的成績。2020年1月,「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它於2016年落成,反射面面積相當於大約30個標準足球場,是世界上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 曾是世界最大「天眼」,如今卻成「垃圾場」,我國天眼會怎樣?
    人類探索宇宙離不開天文望遠鏡,在2016年前,全球僅僅只有一個天眼,那便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2016年之後,我國天眼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眼。我國天眼承擔著全世界探索宇宙的厚望,大家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也漸漸淡忘,如今這個天眼已經完全沉沒在也沒有當年的盛世了。
  • 美國「天眼」報廢,世界只剩中國一隻「天眼」
    冷戰產物,為研究反導而建 冷戰後轉為民用 從1963年落成到2016年,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始終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雖名義上被用於深空科學研究,但實際上在冷戰中是為反導研究而生的 。中國FAST綜合性能超阿雷西博 四年發現超240顆脈衝星 如今,隨著阿雷西博退出歷史舞臺,人類探索深空的重擔就落到中國望遠鏡的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