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報告】「大尺寸膜模型的電磁波光壓算法」主題報告

2020-11-30 西北工業大學

時 間:8月30日 9:30-11:30 

地 點:航空樓A706 

報 告 人:法國魯昂大學 任寬芳教授 

邀 請 人:史愛明副教授 

報告題目:大尺寸膜模型的電磁波光壓算法

摘要:

基於經典電磁波理論,介紹米氏散射模型和高斯束腰模型的粒子光壓計算研究結果。並討論經典電磁波光壓預測方法拓展至大尺寸膜模型所遇到的問題。重點討論近期發展的波振面曲率引入射線模型,及解決大的非規則物體的光散射流體測量的瓶頸問題。研究結果表明,理論模型簡單、計算快速、結果精確。最後將介紹幾個光學測量技術在流體(液滴、氣泡等)測量研究中的最新進展。

報告人簡介:

任寬芳(Kang Fang Ren),本科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物理系,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無線電物理碩士學位後公派赴法國留學,並獲魯昂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現為法國魯昂大學一級教授。

截止目前,任寬芳教授在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九十餘篇,在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一百餘篇,開發科技軟體六個。提出並完成橢圓形高斯波理論描述公式、數學證明和數值計算方法;提出並完成柱形粒子對有形波束的平面波展開的理論和數值計算。近期提出的「波的射線理論模型」,為研究非規則目標與波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個有力工具。先後主持和參加了多項歐共體及法國的科研項目。現主持法國科研總署的「複雜粒子先進光學測量技術」項目,參加單位有法國科學研究院的四個重要研究所。

相關焦點

  • CIIS 2020丨學術支撐技術引領,7大主題報告打造AI產業盛宴
    在這場充滿前瞻性和洞察力的產業盛會上,李德毅院士、戴瓊海院士、陸軍院士、何友院士、何積豐院士、周斌博士、周伯文博士將貢獻7場主題報告,分享AI理論基礎研究及產業應用研判,為科研創新、政策制定、企業轉型提供建設性方案。主題報告環節將由蔣昌俊教授、張立華教授擔任主持。
  • 科普知識:探索宇宙暗物質與電磁波理論
    原始電磁波以電磁風暴的形式構建起質子和中子「星球」,質子、中子構成原子核、原子核與電子構成了原子,電子在運動中發送光子,實際上微觀的原子結構就如一個宏觀的宇宙模型。宇宙時空起源完美的球形光磁能量體的膨脹,然後通過意識構建起宇宙時空。
  • 田森平教授學術報告
    報告題目:迭代學習控制問題探究與應用報告時間:2019年10月24日下午15:00報告地點:J9-525 泰山學者實驗室報告人簡介:田森平教授1999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設計與理論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1999年10月至2001年11月在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通信博士後流動站從事非線性系統迭代學習控制理論與算法的研究工作。
  • 光和WiFi信號都是電磁波,光可以用凸透鏡聚焦,WIFI信號可以嗎?
    光是一種電磁波這個概念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我們平時說的光其實指的就是某一段特殊的電磁波,由於我們眼睛中的視錐細胞只能感受到這一段頻率的電磁波,因此,這部分電磁波能夠被我們的人眼所見到,於是我們稱之為「可見光」,而人類所看見的光僅僅只是電磁波中的一小部分。
  • 2017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大會報告(下)
    學術年會為期三天,吸引了近900人來自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單位的代表出席。學術年會旨在幫助大家了解電子顯微學及相關儀器技術的前沿發展,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最新進展的交流。接著,朱溢眉主要講解了其團隊利用超快電子顯微鏡技術研究電荷密度波、電荷、強相關電子系統的軌道和框架耦合等方面的進展。
  • 2017第三屆全國樣品製備學術報告會特邀報告及大會報告(二)
    >  細胞分析具有獨特的樂趣與難點:活的,能成長會變化;尺寸微小(微米級),難於操縱;細胞內待測物含量少,需要高靈敏度檢測;細胞內生物學容量大,需高通量分析。-離子色譜技術,朱巖教授為大家做了報告,內容包括在線膜蒸餾-離子色譜法簡介、膜蒸餾裝置的設計和優化、以及應用該方法對生物樣品中的氟離子、分析水體中的銨根離子的分析。
  • Sperax團隊論文被頂級國際學術會議分會錄用並獲邀做主題報告
    5月21日,Sperax團隊創作的論文《Sperax: An Approach To Defeat Long Range Attacks In Blockchains》被計算機科學領域頂級國際學術會議IEEE INFOCOM EdgeBlock分會錄用,Sperax研究員餘舟將受邀參加2020 IEEE INFOCOM做主題報告。
  • 驚人的發現-光與電磁波
    你只要隨便翻看一本講物理學或者科學史的書,基本上都會提到麥克斯韋方程組是數學美的典範,無數大科學家都被它的美所震撼,單從它的表現形式之美來說,它就不可能是錯誤的(事實上直到今天,所有經典物理學中的公式除了麥氏方程組以外,都被相對論所修正。唯獨麥氏方程組仍然保留著他那簡潔優美的形式,似乎添加任何一筆都是多餘的)。
  • 可見光不屬於電磁波
    並且球拍與桌球之間的傾斜接觸角度越大,桌球反彈出去的折射率(角)也越大。當大量光電子一起被反彈出來後,其中的電子流密度因傾斜角度的存在而出現衍射(電子密度梯度分散現象)。這就是可見光的電子能成為可見光的原理所在。
  • 各種電磁仿真算法的優缺點和適用範圍(FDTD, FEM和MOM等)
    先說結論,FDTD算的快但是不精確,可以用來算電大尺寸的物體,要是一個物體的尺寸大於10個波長,一般的服務站是跑不動FEM的,那必須得用FDTD了。FEM最經典的電磁仿真軟體就是海飛絲(HFSS),一般都是拿來算電小尺寸物體的,貼片天線、各種小天線肯定是要用FEM算的。
  • 是誰第一個確定光就是電磁波?
    作者張祥前交流微信zhxq1105974776現在的教科書都說麥克斯韋第一個在理論上確定光是電磁波, 赫茲第一個在實驗上確定光是電磁波
  • 新技術可使電子產品天線尺寸大幅縮小
    新華社北京8月24日電 美國科學家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報告說,他們設計出一種新型天線,尺寸可縮小到目前常用金屬天線的百分之一,可望應用於電子產品和神經醫學等領域。  金屬天線靠電磁共振運作,其尺寸通常必須大於所用電磁波波長的十分之一,因而微型化的餘地較小。
  • 為什麼說光不等於電磁波
    ,這個加速變化電場又可以產生垂直方向的變化磁場,這個變化磁場又產生垂直方向變化電場,這樣交替下去,就有電磁波輻射出去。輻射的電磁波波動速度是光速,在這個基礎上,麥克斯韋認為光是電磁波。光是一種電磁波的認識被人們廣泛的接受,可是不久以後的光電效應使人們又不得不承認光的粒子性。這樣,人類對光的認識就比較暈,是粒子?是波?統一場論【百度 統一場論(6)版 可以搜到】的出現,使人們徹底的認識到了光的本性。
  • 電磁波會對環境和健康帶來哪些危害
    打開APP 電磁波會對環境和健康帶來哪些危害 發表於 2019-03-29 14:15:52 最近,看了一些關於各處電磁波對健康所帶來的危害的報導和新聞
  • 電磁輻射與電磁波應用介紹
    無線電波是一種電磁波。電磁波每秒鐘振動的次數,稱為頻率(單位為赫茲Hz);每秒鐘傳播的距離,稱為速度(單位為米/秒);每個周期內傳播的距離,稱為波長(單位為米)。電磁波具有很廣的頻譜範圍,無線電頻譜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目前人類對 3000GHz以上頻段還不能開發利用。
  • 集智俱樂部學術年會:5場主題報告+3場分論壇,一起因果糾纏!
    如何開發對數據變化具有穩定性和魯棒性的學習模型,對於學術研究和實際應用都是至關重要的。因果推斷是一種強有力的統計建模工具,用於解釋和穩定學習。在這次分享中,崔鵬老師著重於因果推理和穩定學習,旨在從觀察數據中探索因果知識,以提高機器學習算法的解釋性和穩定性。
  • 光壓理論基礎
    當物體完全吸收正入射的光輻射時,光壓等於光波的能量密度;若物體是完全反射體,則光壓等於光波能量密度的2倍。這個關係可以由經典電磁理論得到,也可以直接由光的量子理論得到。麥克斯韋依據經典電磁理論首先指出了光壓的存在。1899年,俄國物理學家列別捷夫用實驗測得了光壓,證實了麥克斯韋的預言。
  • 手機電磁波會致癌?腫瘤科醫師破解
    核心提示:關於手機電磁波致癌的傳言層出不窮,電磁波真的會致癌嗎?專家指出,現今關於手機致癌與否的論述,大多是根據流行病學研究報告而來。然而,這些研究,通常是回溯性且伴隨許多幹擾因素,無法確認其因果關係。
  • 清華大學康重慶教授牽頭完成的國際大電網委員會工作組技術報告...
    11月12日,國際大電網委員會(Cigre)工作組C1.39歷時4年完成的題為「強不確定性環境下的電力系統優化規劃」(Optimal power system planning under growing uncertainty)的技術報告(Technical Brochure)正式得到Cigre批准並在其網站發布。
  • 大咖雲集 | Research 兩周年學術報告紀念會·鈣鈦礦和鋰電池9月5日見
    兩周年學術報告紀念會為國際上鈣鈦礦LED研究的開拓者之一,提出了自組裝多量子阱鈣鈦礦與微結構鈣鈦礦實現高效發光的學術思想,多次創造效率記錄。報告摘要 信息顯示豐富著現代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未來顯示技術提出了高效率、高亮度、柔性可穿戴等新的要求。傳統無機發光二極體難以獲得大面積柔性器件,而有機發光二極體因其激子特性難以在大電流下實現高亮度和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