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李彥宏在百度生態大會中提出了企業級軟體並非新東西的理念。時至今日,其市場規模及技術開發也驗證了當初李彥宏的後兩句話——但未來會變得很新,會是非常大的市場。
自2015年開始,國內市場成為企業服務的試煉爐,既有外來的企業服務公司不斷調整跟上國內的標準規則,也湧現了一批新企業服務的公司,更有傳統企業追趕市場進行企業軟體的研發。
2020年1月19日,工信部公布了2019年中國軟體百強名單,百強企業2018年軟體業務收入為8212億元,比上屆增長6.5%,收入增長超20%的企業達三成多;共創造利潤總額1963億元,比上屆增長14.6%,平均主營利潤率為11.3%。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已經連續18年蟬聯軟體百強榜第一。產品線跨越不同行業、不同國家和地區市場,在多種生態合作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這也是ThoughtWorks中國區總經理張松認為華為引入不同領域優勢企業成為合作夥伴的原因,各取所長,共生共贏。華為與Thought Works合作了近12年的時間,認可ThoughtWorks在敏捷開發方法上的實踐經驗,以及現代軟體架構上的領先能力,希望能夠將這些方法和能力引入到鯤鵬的生態合作體系中。
敏捷開發「連結」多贏局面
提及敏捷開發,張松腦中首先想到的是軟體工程的歷史,「大概在九十年代末,業界一些做了多年軟體的從業者,從各自不同的研發經歷裡看到了當時流行的開發方法與軟體本質特徵相牴觸,於是分別做出了探索總結。後來其中的一些人聚集在一起撰寫了敏捷宣言這一標誌性的文件,以此便成了敏捷軟體開發方法的開始。」其次,張松提到了與敏捷相對應的瀑布式軟體開發方法。「瀑布式的軟體方法所依據的模型更像是建築行業的管理,一個項目的不同開發活動分成一個個裡程碑,各個階段的產出物在流程裡單向流動,但實踐者會發現軟體開發和建築工程有著很大的區別。」
基於與ThoughtWorks的多年合作,華為希望將敏捷開發方法和能力引入鯤鵬的生態合作、生態體系當中。這中間不僅包括華為和ThoughtWorks,還涉及到與其他軟體廠商的協作,「我希望大家都是使用敏捷的軟體開發方法,適應鯤鵬生態的快速發展和變化。」張松如是說道。
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華為與ThoughtWorks之間存在有一定的差異。比如,ThoughtWorks是全球軟體及諮詢公司,更加強調定製以及貼近客戶的需求。相對而言,華為更關註標準化,希望以相對完整的產品體系,來覆蓋不同客戶方方面面的需求。其次ThoughtWorks更強調快速響應,靈活衍進,華為則是側重於中長期的規劃,制定目標之後,通過強有力的執行,達成目標。
華為與ThoughtWorks之間,雖然存在有差異,但卻存在著相同的目標,希望以先進的技術和方法,來惠及更多的企業和大眾。
在某省廳部門數位化轉型項目中,ThoughtWorks的諮詢團隊觀察到政府公共服務領域的轉型,規模龐大,涉及的廠商和系統繁多且獨立,難以做到跨領域的數據一致性完整性,基於全域數據分析的智能化就成了停留在紙面上的藍圖。而且,不同廠商有著自身不同的用戶體驗設計標準和要求、風格,以至於從最終用戶的角度看,體驗很不一致,難以應用。由於上述這些問題,當政府的項目投資建設之後,後續需要長時間的磨合升級,維護調整的投入巨大。
因此,ThoughtWorks在面臨鯤鵬生態的挑戰時,希望開發的過程能夠快速相應變化,基礎設施和系統架構做到靈活彈性,能夠隨著業務的發展與時俱進。打通數據資源,最大化發揮現代分析技術、智能算法的威力。更重要的是讓用戶在使用的時候方便易學,體驗流暢。更進一步的是,IT投資在後續的進程中儘可能被重用,以此達到整套體系長期的演進。
當對整個建設的出發點有了考慮之後,就可以看到華為鯤鵬基礎設施可以滿足硬體資源上的靈活應用及調配,支持容器化的動態擴容和縮容。在節約資源的同時,一旦出現需求爆發的時候,也能夠迅速擴展,從而有效防止響應周期過長的問題。而在PaaS層中,使用了高效的研發測試構建流水線,以及資源調度和管理工具,保證了華為Paas層基礎設施能夠支撐快速的產品交付以及部署上線。
當張松提到商業銀行轉型案例時,特別強調了商業銀行轉型中第三方業務量多且分散運營在不同地區的問題。尤以市縣的運營格局不同,導致業務多樣且複雜。針對多樣化的細分場景提供服務,運用的其實是相似的核心能力。以此為基本的問題挑戰,商業銀行需要建立中臺體系來提升數位化水平,加強統一管理核心資產,將其抽象包裝成可重用的核心能力,供針對不同場景和環境定製的各種業務前臺所使用,從而減少核心資產的重複建設,鼓勵系統的適應性擴張和一線業務的創新。
ThoughtWorks最近在跟華為的合作中,發揮鯤鵬體系的IaaS和PaaS資源靈活調度和擴展能力,運用DDD(Domain-Driven Design 領域驅動設計)方法,設計了合理標準化的API,幫助銀行建立了一個基於微服務的中臺架構。在雲原生架構體系上,打通數據,減少了重複代碼,提高了上線速度。
恰到好處的中臺建設增強了銀行應對業務多樣性挑戰的能力,大幅提升了對業務變化的響應,並精簡了投資預算。中臺的應用更像是數位化轉型中為不同的前臺業務項目建設所搭建的基座,保障了業務的穩健、便捷、易通。
「ThoughtWorks和華為鯤鵬體系的商業合作,其實發揮了雙方的各自優勢。華為在底層基礎設施有非常大的投入,建立了完善的體系。ThoughtWorks則以工程能力、架構能力的優勢,能夠幫助客戶充分發揮華為鯤鵬體系的力量。並且,ThoughtWorks擅長新興技術的學習和把握,能夠儘快把適合的新技術投入到鯤鵬生態體系當中,在具體的工作和項目中,為整個生態產生價值,其中不僅僅是華為和ThoughtWorks,還包括其他的獨立軟體開發商和客戶。我認為這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合作基礎,一個多贏的局面。」
技術拓展「把握」數字動向
駕馭技術與時代並行,ThoughtWorks不僅對中臺這樣企業架構技術的應用,以及用敏捷方法打造數位化產品有著深刻理解,對於市場環境下的5G應用,也有著自己的看法。張松表示:「5G與其它突破性應用技術相結合,會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如果人工智慧、AR、VR等技術能夠在2020年取得進一步的發展,那麼將會創造出巨大的新需求和市場預期。」
在他看來,這些技術在某種程度上體現的是數據收集、分析、呈現方式的突破,5G則是數據運輸的載體,通過5G載送數據到雲端,這些數據可能帶來浸入式的商務或是消費體驗,可能會成為某一場重要遠程手術的關鍵、也可能是偏遠地區電網線路、通信線路設備巡查的關鍵,更可能是遠程探險、救災的關鍵。
對於技術卓越的追求,是ThoughtWorks的核心價值觀。據張松介紹,ThoughtWorks內部有著濃厚的學習型文化,對於員工而言,學習掌握並打磨技能已融入到基因當中。此外,ThoughtWorks還一直有著總結和分享的氛圍,員工把實踐中好的想法和經驗教訓提煉出來,推動新技術和新方法的運用和發展,為社區和行業帶來有益的變化。
所以,ThoughtWorks對於人才的需求有幾個重要的標準。首先是對技術卓越的追求,即是否有不斷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是否能夠跟隨業界技術最新的發展,是否能夠通過實踐和總結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然後是協作精神,幫助他人,讓身邊的人成功。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特質是對客戶成果交付的關注。「作為專業服務公司,我們存在的意義是要讓我們客戶成功,我們所作的事情都應該圍繞客戶的成效所展開。同時,我們不想人云亦云,而是希望成為一個有觀點的組織,勇敢地說正確的話,做正確的事情。這樣才能為客戶創造獨特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