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乘無人車上路引熱議:違規違法?出事故找誰?

2020-12-07 和訊科技

  中新網北京7月6日電 (記者 程春雨 種卿 吳濤)5日,百度AI開發者大會現場連線視頻中「李彥宏乘坐無人駕駛汽車上北京五環」的消息引發關注和疑問。針對「目前我國法律是否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違法與否、會不會被處罰」等問題,中新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進行解讀。

  現場還原

  ——李彥宏乘坐時駕駛座有沒有人?

  在5日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集團總裁兼營運長陸奇和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現場連線,當時李彥宏正乘坐無人駕駛汽車在北京五環上,往國家會議中心方向行駛。

  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在大會現場觀看連線視頻注意到,無人駕駛汽車駕駛座上有人,但手並未放在方向盤上。視頻連線中,李彥宏也提到了顧維灝(百度智能汽車事業部業務總負責人)在他身邊,手沒碰方向盤,同時稱「車處在自動駕駛的狀態,很平穩,感覺非常不錯。」

  李彥宏到達大會現場後介紹,在前往會場的途中他分別搭乘了兩種類型的百度無人車,一輛是百度與博世共同開發的、適用於高速公路行駛的無人駕駛汽車。另一輛則是進入會場的無人駕駛尋跡車。

  據中新網了解,李彥宏視頻連線中乘坐的這輛無人駕駛汽車來自美國矽谷的AutonomouStuff公司,藉助Apollo 1.0 能力,花了三天時間改裝而成的。Apollo是百度一項開放平臺計劃,已與奇瑞、一汽、長安、長城、博世、大陸等超50家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開發者藉助Apollo可快速搭建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

  

百度AI開發者大會李彥宏現場視頻連線時稱正乘坐無人駕駛汽車在北京五環上。 吳濤 攝

  疑問

  ——無人駕駛汽車可否上路?

  北京青年報報導稱,在就「李彥宏乘坐無人駕駛汽車上北京五環」一事撥打122電話諮詢相關情況後,工作人員表示,交管部門已經獲悉相關情況,正在就此展開調查。有交管局內部人士表示,現行法規並不允許無人駕駛上路。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交通管理工程系教授丁立民向中新網記者表示,無人駕駛汽車能否上路是個有爭議的話題,目前暫不允許。從交通法來講,機動車上路必須有駕駛人,車輛符合標準。

  北京交通大學中國交通運輸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紅昌也向記者表示,按照現行規定,是不可以的。因為車輛需要在交管部門登記註冊才可以,而目前我國沒有無人駕駛汽車的相應立法,故只能適用既有管理法規。

  ——尚無立法,上路是否違法?

  根據我國現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李紅昌說,目前國內機動車上路行駛需要有相關證件,包括懸掛機動車號牌、放置檢驗合格標誌、保險標誌、機動車行駛證,駕駛員需要有駕駛證。

  而目前國內對機動車登記、檢驗是否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能不能通過檢驗,並沒有法律規定。

  「李彥宏的無人駕駛汽車如果無手續駛上公共道路(如果是內部實驗線路則不違法),肯定違反既定法律。」李紅昌表示,我國現在法律和機動車管理法規,要求有人駕駛,同時有相應牌照。國際上看,美國加州立法也要求,即使是無人駕駛,也得有駕駛員和相應的人工駕駛裝置,不允許完全無人駕駛。

  2016年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曾宣布,其無人車獲得美國加州政府頒發的全球第15張無人車上路測試牌照,這意味百度無人車也必須可由人工接管進行駕駛。

  資料圖:百度首款純電動無人車亮相科技創新展。

  ——若違法,或受何種處罰?

  除了5日李彥宏乘坐無人駕駛汽車上北京五環外,2015年百度無人駕駛汽車就曾首次在北京五環進行測試,實現了多次跟車減速、變道、超車、上下匝道、調頭等複雜駕駛動作。

  人民網(603000,股吧)5日報導稱,北京市交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無人駕駛車輛若未辦理測試車上路的相關準許手續就駛入五環的行為應屬於違反交通法規。

  不管無人駕駛汽車上路後是否有駕駛員或駕駛員必要時候可進行手動操作,對於「目前在中國無人駕駛汽車無手續上路是否會被處罰的問題」,李紅昌表示,處罰與否,要看在哪裡駕駛,公共道路上就要給予處罰,可以參照無證駕駛(車無證)處罰,至少警告處罰。處罰力度上,如果沒有傷亡後果,則處罰適當減輕。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罰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暫扣或者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拘留;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

  百度AI開發者大會阿波羅展區的無人駕駛汽車。

  ——若發生事故,如何定責?

  丁立民認為,無人駕駛汽車更深層次的牽扯到汽車倫理,推崇現代科技就是為了減少交通事故,但也會產生其他社會問題。目前,無人駕駛汽車上路主要的弊端是牽扯到事故責任問題。

  「如果發生交通事故或者車輛輕微剮蹭,是誰的責任?駕駛人能相互協商,但無人駕駛卻無法協商。」丁立民建議,由於道路環境有差異,法律法規仍需完善,重點是出現問題的責任歸屬,未來制定相關政策應向各界人士廣泛徵求意見。

  記者注意到,2016年3月,李彥宏曾建議加快制定和完善無人駕駛汽車相關政策法規,為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測試和商業化應用提供制度保障;同時加快推進無人駕駛汽車相關技術標準的建立和完善,積極組織開展無人駕駛汽車測試的試點工作。

  ——民用無人駕駛轎車3年內能實現普及?

  展望未來,丁立民認為,特定路段(比如固定線路、公交車、高速公路等)或產業用途領域可以先行探索使用無人駕駛汽車,宗旨還是服務於人。

  從百度AI開發者大會現場公布的Apollo開放路線圖中可以看出,百度將循序漸進地開放自動駕駛能力。百度計劃在今年7月開放封閉場地循跡自動駕駛能力以及 Apollo數據開放平臺,在2020年之前實現高速和城市道路全路網自動駕駛。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科技園區內低速行駛的特種車輛在兩三年內就可以普及,但民用轎車要想實現無人駕駛則需很長時間,儘管無人駕駛理論上已經可行,但實操上,還需交通規則、道路基建的配合。

(責任編輯:彭雙 HX016)

相關焦點

  • 電動三輪車、老年代步車重拳治理,違規上路最高罰兩千,別不聽勸
    、四輪車,這不,近日電動三輪車、老年代步車重拳治理,違規上路最高罰兩千,別不聽勸啦; 電動三輪、四輪違規上路最高罰兩千 上面也提到,電動三輪、四輪都屬於機動車管理範疇,所以如果處罰,也遠比兩輪電動車處罰的嚴重,比如,如果電動三輪、四輪未掛牌上路行駛,就將會面臨暫扣車輛以及200元的罰款,如果無駕駛證無牌照違規上路行駛,就要面臨
  • 騎馬上路?臨沂三輪車裡安憋氣爐? 這都是「交通病」
    [現象1]  三輪車裡裝憋氣爐  「誰都不服,就服山東臨沂的蹦蹦車,憋氣爐是真暖和。」近日,一條炫耀三輪車裡安裝憋氣爐的視頻在網上走紅。視頻中三輪車駕駛員旁邊狹小的空間內硬塞進一個煤爐,還有煙管通向車外。  「臨沂的三輪蹦蹦真是刷新我的三觀,大爺還在爐子上燒著水。」一名外地網友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憋氣爐三輪乘坐體驗。
  • 涉五類車交通事故下降50% 番禺人逐步減少「打摩的」
    文/圖 金羊網記者甘韻儀,實習生李嘉慧,通訊員番宣番禺整治五類車一度鬧得紛紛揚揚,不知不覺已滿一年,到底成效如何?記者獲悉,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番禺區涉五類車交通事故死亡4人,比去年同期下降50%;而今年1-7月,全區涉「五類車」交通事故死亡36人,同比下降52%。
  • 探秘廣州番禺「五類車墳場」
    文/圖 金羊網記者 甘韻儀實習生 李嘉慧 通訊員番宣 番禺整治「五類車」一度沸沸揚揚,不知不覺已滿一年,成效如何?番禺近日通報,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番禺區涉「五類車」交通事故死亡4人,比去年同期下降50%;而今年1-7月,全區涉「五類車」交通事故死亡36人,同比下降52%。
  • 自製太陽能車上路被罰 市民狀告交警遭駁回
    自製太陽能車上路被罰 市民狀告交警遭駁回   開太陽能車上路被罰  陳某自製的太陽能汽車與普通轎車大小相似,車頂覆蓋著太陽能板,最高時速60公裡,陳某說,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屬於正宗的環保節能車輛。2008年,陳某自製的太陽能汽車獲得國家專利,全國多家媒體以《我的汽車不用油》為題進行了報導。
  • 交警四大隊開展「五類車輛」交通違法行為集中整治行動
    為進一步規範城鄉結合處道路交通秩序,努力減少因「五類車輛」的交通違法行為導致的各類道路交通事故,近日,交警四大隊開展「五類車輛」集中整治行動。 整治中,大隊結合轄區道路交通實際情況,科學部署警力,合理安排勤務,農村城市同部署,採取流動巡邏和設點執勤相結合的方式,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管控模式,重點圍繞麵包車、三輪摩託車、二輪摩託車超員超載、無證無牌、闖紅燈、逆行、不按規定佩戴頭盔駕駛等違法行為進行集中整治,確保整治行動不留死角,同時對違法駕駛員進行面對面進行宣傳教育,教育與處罰並舉,形成整治影響力,達到了警示一人
  • 李彥宏再提智能駕駛第一天條 安全是最高標準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發表演講,在談及智能駕駛安全問題時,他再次強調了智能駕駛的安全規則,李彥宏表示,安全永遠是智能駕駛的第一天條。在演講中,李彥宏分享了今年7月份實現量產的自動駕駛小巴阿波龍的最近進展:目前,阿波龍已經安全運營了超過一萬公裡,服務超過一萬人次,在20個場景落地應用,到目前為止,實現了零事故率運營。
  • 每周四浙江交警統一行動 移動測速儀全部上路
    移動測速儀會全部上路,現場抓拍交通違法,並且他們會在高速路服務區、重要出入口和部分施工改道點等設置主線執勤點,前腳剛違法,後腳馬上現場處理。  重點整治道路:  全省高速路,特別是高速路特長隧道和長下坡路段;  交通流量大、重點違法行為多發的國省道、重點旅遊線路,農村地區客運班線道路;  省級掛牌治理的事故多發點段和危險路段。  整治理由:今年前4個月,白天事故多於晚上事故。
  • 無人駕駛+車路協同+智能城市,百度ApolloL4自動駕駛「新物種」明年...
    而在近期業界熱議的車路協同領域,百度Apollo同樣公布了最新的落地進展:將開始面向高速公路、停車場、城市道路的三大典型場景,並很快在2019年底正式落地長沙,讓智能交通成為現實。最後,百度發布了AI城市核心「ACE王牌計劃「,讓人工智慧走進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 上海交警發布安全提示 老年代步車等6種通行工具不可上路行駛
    以電力等動力驅動的老年代步車上路行駛的,交警按照「其他通行工具未按規定註冊登記上路行駛」違法行為進行教育處理,對車輛採取先予扣留措施後通知違法人員到指定地點接受處理。電動獨輪車、老年代步車等違法上路行駛行為,本市公安交警部門將繼續加強對此類通行工具違法性、危害性的社會面宣傳告知,並在「廣而告之」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街面執法教育嚴管,並積極協調強化源頭治理。
  • 誰在開?啥危害?怎麼管?——三問北京老年代步車亂象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 題:誰在開?啥危害?怎麼管?——三問北京老年代步車亂象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魯暢  日前,新華社客戶端「全民拍」欄目曝光了一組老年代步車在北京違法上路的視頻和照片,引發網友關注。
  • 違規作業 中毒後溺亡 有限空間又出事故致3死 17人被追責!
    19時38分,打撈出第一名失蹤作業人員,19時42分,打撈出第二名失蹤作業人員,19時55分,打撈出第三名失蹤作業人員。經現場醫護人員檢查後確認無生命體徵,宣布3人死亡。公安機關屍體檢驗結論:三名死者為溺水死亡,三人血液中均檢出甲硫醚成分(甲硫醚是硫化氫中毒者體內代謝成分)。
  • 每8分鐘就有1人死於車禍!交通事故率最高的是這些行為
    但與此同時,全國每年有數萬人喪生於交通事故,幾乎平均每8分鐘就有1人因車禍死亡。數據顯示,除了酒駕醉駕、「三超一疲勞」等違法違規行為,一些不文明駕駛行為也嚴重威脅著道路安全!  中國平均每8分鐘就有1人因車禍死亡  中國有多少機動車?
  • 媒體就河南大橋坍塌事故事故提五大疑問(圖)
    原標題:橋之殤,誰為禍首?連霍高速公路義昌大橋事故背後,五大疑問求解閱讀提示昨天,連霍高速公路義昌大橋發生爆炸、橋梁坍塌。事故發生後,很多網友關心的是:事故原因到底是什麼?記者從現場救援指揮部獲悉,初步勘查:事故系因運輸煙花爆竹車輛爆炸引起橋面坍塌,造成車輛墜落。截至目前,已吊出大貨車6輛、小汽車2輛,其中1輛為拉載商品小汽車車輛,沒有客車墜落;已搜救出20人,其中9人死亡,11人正在醫院進行救治,傷員中重傷4人,輕傷7人。事故情況正在進一步核實。大橋何日恢復通行?
  • 贛州一女子出了事故,還找親戚頂包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沒有取得駕駛證,卻開著自家麵包車去「練車」,豈料剛出家門,就因為太緊張錯把油門當剎車導致事故發生,事發後還找親戚「頂包」……事情發生在江西贛州尋烏縣的丹溪鄉。
  • 發生事故如何快速處理?別慌!記住接下要做的這幾個步驟
    特別是大城市早晚高峰期,上下班擁堵開車是事故高發期,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輕微磕磕碰碰的場景。如果雙方駕駛人在原地等待交警或保險人員到場處理的過程,事故車輛就已經佔去一兩條車道,導致事故路段發生擁堵的情況出現。其實在輕微磕碰的情況是可以自行解決的,不浪費自己時間也不影響別人通行效率。哪些是輕微情況呢?
  • 海南日報數字報-誰來拉住「脫韁的野馬」?
    然而當電動自行一旦成為洪流,隨之而來的拼裝、改裝亂象叢生,電動自行車隨意穿行「爭路」,交通違法事故頻發,又使它成為城市交通管理的痼疾。  在電動車保有量一再攀升的情況下,種種亂象卻迅速捲土重來,形成了屢禁難絕的局面。
  • 飯店8次違規擴建、煤礦晝停夜開違法生產——應急管理部披露2020年...
    原標題:飯店8次違規擴建、煤礦晝停夜開違法生產——應急管理部披露2020年多起重大生產安全事故詳情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題:飯店8次違規擴建、煤礦晝停夜開違法生產——應急管理部披露2020年多起重大生產安全事故詳情 新華社記者劉夏村 農房8次違規擴建「變身」飯店、本該停產的煤礦卻晝停夜開
  • 高速上開車直播出車禍,妻女當場死亡!男子事故現場跪地痛哭
    最近直播玩法興起,不少人選擇在日常生活中開啟直播,但是"開直播"也要分場合,如果在駕車行駛途中直播,一不小心就容易釀成大禍,甚至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 近日,"男子開直播出車禍痛失妻女"的話題引發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