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的大便稍稀,因為母乳中含有乳糖多,乳糖進入腸道後,多被乳糖酶分解利用,小部分未被分解的,要麼留在腸道,要麼被細菌分解變成乳酸,這些都可以導致腸道內滲透壓升高,導致水向腸道內移動,刺激腸道蠕動,導致大便稍稀,次數較多;
●母乳餵養的大便有時綠色,因為大便排的快,帶著膽汁的顏色就排出來了,還有因為母乳餵養時,大便多呈現酸性,在此環境下,腸道菌群能氧化膽紅素變成淡綠素,膽綠素是綠色的;
●因為奶粉中的蛋白質(酪蛋白)多,所以奶粉餵養的奶瓣多。而且味道也臭,未被吸收的蛋白質在腸道內被細菌分解後產生氮氣、硫化物等,產生臭味。
●奶粉餵養的顏色是淡黃色因為大便呈鹼性,在此環境下,腸道菌群能還原一小部分膽紅素成膽素原,膽素原沒有顏色,所以黃色就變淡了。
◆新生兒胎便排除後,開始排自己消化母乳或者配方粉後形成大便,但孩子的腸道剛開始啟用,功能沒那麼完善,加上吃多吃少的控制權多在母親這邊,通常會導致孩子吃多,導致腸道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蛋白質,形成奶瓣。這不代表孩子腸道有問題,是腸道開始工作時,正常的適應階段。
◆從母乳餵養改為配方粉餵養的孩子,出現奶瓣多,也是正常的,配方粉中蛋白質,尤其是酪蛋白多,腸道一時沒能跟得上消化的步伐,出現點奶瓣也不為過。
◆如果寶寶大便一直有奶瓣、大便較稀,但孩子生長、發育、飲食等都是正常的,可以繼續觀察;但如果孩子出現生長發育落後,需要去醫院檢查,這提示孩子消化功能有損傷。
泡沫樣便提示著大便中有氣體,氣體怎麼來的呢?是沒被吸收的糖在大腸中發酵形成的,發酵時除了有氣體產生,還有酸味產生。
好些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大便會出現這種樣子。如果寶寶僅有幾次這種情況,不用太理會,自己就能調整好,如果腹瀉嚴重,可能是寶寶需要服用乳糖酶。
●如果寶寶出現黏液便,僅有數次,飲食、精神都是正常的,沒有腹痛,可能就是腸道受到一過輕度刺激後的反應,屬於身體的自行調節,無需擔心。
●但是如果大便中有血,或者膿液(腥臭味);腹痛、腹脹;頻繁嘔吐,需要注意了。這是嚴重腸道疾病的表現,要帶寶寶去醫院查看。
◆大家有時會發現在孩子便秘的時候,開始的時候是硬便,後面有軟便,可能還有黏液在最後;有時在硬便中間能看到黏液,這是腸道為了讓硬便容易排除而多分泌的,或者是便便太硬啦,把黏液刮下來了。
文章轉載自兒科醫生專業資料庫 (微信ID:peds-date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