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天排便幾次最科學?看頻率不看次數,新手媽媽學學吧

2021-01-14 IF枕邊育兒

「媽媽,我今天拉了紅色的便便!」

5歲的大寶剛放學就跟我匯報自己今天在幼兒園拉便便的情況,把我嚇了一跳。寶爸接著說,今天幼兒園吃了番茄,我這才安下心來。寶寶的排便顏色和期身體健康息息相關,這要不是寶爸說吃了番茄,可真的把我嚇到了。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寶寶的吃喝拉撒都非常重要,尤其是排便問題,每天排幾次正常,排便顏色和氣味,都會讓爸媽非常緊張。寶寶一天排便幾次最科學?看頻率不看次數,新手媽媽學學吧。

寶寶一天排便幾次?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六版對這一現象是這樣解釋的:一些母乳餵養的孩子,可能每隔3~4天才會大便一次,甚至還有少數完全健康的母乳餵養的孩子,每周才大便一次。只要孩子飲食狀況良好,體重增長正常,且大便沒有過幹或過稀,你都不用對孩子大便頻率的下降過度緊張。

小月齡寶寶由於胃部比較小,身體也在快速發育期,排便量會多一些。但在醫學上,並沒有明確的數據可以表明寶寶每天排便多少是正常的。只要寶寶沒有排便困難、腹脹的情況,一天排便一次,兩天排便一次,甚至三天以上排便一次都是正常的(可能是在攢肚)。

家長不應通過寶寶的排便次數來看寶寶的健康狀況,而應該是通過排便規律來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

比如有的寶寶平時都是一天一次大便,但最近忽然增加到一天2~3次,這可能是和飲食有一定關係。可以檢查下,最近是不是吃了什麼,讓寶寶消化吸收不良或腹瀉。

寶寶排出哪些便便,可能是不正常?

《崔玉濤圖解寶寶成長3》中指出,寶寶的排便不正常的顏色大致有三種:

黑色:吃下的食物、藥物或消化道出血引起的(需要專業辨別誘因後再解決)。

Ps:寶寶吃豬血、鴨血類的食物,會排黑色的便便。二寶有次吃了豬血,拉了黑色的便便,結果把自己嚇哭了。

綠色:大多數綠色便便都是正常的,但也不排除餵養過度、腹瀉、鐵元素過多或服用特殊配方的奶粉導致的。

有些寶寶吃的是部分水解配方奶粉,也會拉綠色便便。這是由於分解後的營養不能全部被身體吸收,過剩的部分就會導致大便發綠。

紅色:出現紅色便便可能是由於食物顏色中的色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便便帶血,家長要觀察下血液是在大便內還是外,這樣排除是胃腸出血還是痔瘡(肛裂)的原因。

紅色的水果或蔬菜也會導致紅色便便,比如文章開頭我家大寶的情況,就是吃了番茄的原因。還有紅心火龍果、西瓜等,其中的花青素容易將大便染成紅色。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便便是金黃色或棕黃色的。如果孩子的便便短時間內發生較大改變,但孩子自身沒有什麼不舒服的表現,那可能就是由於飲食的原因造成的。只要調整下飲食,很快就會恢復正常了。

什麼情況下寶寶可能是便秘了?

雖然個體存在差異,但如果寶寶有以下表現,可能就是便秘了:

1、寶寶連續幾天不排便,且排便時表情痛苦、哭鬧不止;

2、寶寶排便憋紅了臉且便便的形狀乾結;

3、寶寶腹脹,小肚子鼓鼓的。

如果出現以上的情況,建議家長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通便或其他方式的緩解,但不能自行用藥,這樣會傷害到寶寶嬌嫩的腸胃。

也可以在家給寶寶按摩腹部,順時針或逆時針在腹部打圈,或給寶寶做被動操、排氣操。

枕邊育兒寄語:

寶寶排出哪些「便便」,可能是不正常如果有上面這幾種情況或許是便秘了,寶寶便便也有很多「學問」,媽媽們在照顧寶寶時要多觀察,不僅關注排便量還要看排便的顏色和規律,是否影響寶寶的睡眠、吃奶情況等。如果自己拿不定主意,可以及時諮詢專業醫生,不要私自用藥哦!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什麼時候給寶寶換紙尿褲?看到這三種表現,新手媽媽就要注意了
    想要把寶寶照顧好,吃喝拉撒一樣都不能少!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照顧新生兒,難度係數很高,想要照顧好,還要多練習才行。執筆:安野風編輯:安野風定稿:歐陽比文對於新生兒這位「小主」,當媽媽的都要小心翼翼的「伺候著」,有一點照顧不到,這位「小主」都會哭給你看,讓你心疼的。
  • 一天排便幾次,最合適?醫生提醒:比起頻率,滿足這幾點才算健康
    注重養生保健的朋友,一般對身體出現的任何症狀都會關注,這包括了飲食、排便等方面。因為排便雖然是排出了對人體沒益處的食物殘渣,但同時還能帶走少量體內代謝廢物。且通過大便的形態、規律等,還能初步判斷腸道健康與否。從某種角度上來看,排便和進食相同,都是人與生俱來的功能。但同樣時一天三頓飯,有人卻並不會一天內有大便排出!
  • 寶寶幾天不排便,就是便秘嗎?這7大原因媽媽們要了解
    很多媽媽存在一個錯誤的概念,只要孩子沒有每天排便一次,就認為是便秘了,其實這是錯誤的。其實每個孩子的排便規律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可能是一天排幾次大便,有的孩子是幾天排一次,只要孩子便便是正常的,軟便,便便排便不困難,那麼就是正常的,無需擔心。
  • 新手媽媽:看母乳足不足,除了聽「吞咽聲」,還看寶寶這幾個表現
    生了娃,都知道母乳才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在添加輔食之前,媽媽們也都願意堅持給寶寶純母乳餵養,但在餵養的過程中,不少媽媽總會糾結寶寶是否吃飽的問題,那怎麼看寶寶是否吃得飽呢? 不少媽媽在給寶寶餵奶時,會聽寶寶是不是有「吞咽聲」,聽寶寶的吞咽聲來判斷寶寶吃奶的情況。
  • 吃少了怕餓,吃多了怕撐,判斷寶寶是否吃飽要看這3點!
    其實我特別理解小麗,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吃的多點,長的胖點,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但是「過猶不及」聽說過吧,什麼都要適量,包括寶寶的食量,吃少了不行,吃多了也不行,適合寶寶的才是最好的。作為新手媽媽,總是很糾結寶寶到底吃飽了沒,吃撐了沒。那麼,寶寶的食量究竟是多少,新手媽媽又該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沒有呢?
  • 爸爸發現寶寶拉粑粑後的反應,讓人笑噴,網友:這動作絕了
    孩子是一個維繫家庭幸福生活的關係紐帶,當一個家庭中充斥著寶寶的歡聲笑語,父母是看在眼裡樂在心裡,但是對於一些新手爸媽來說,除了這樣的歡樂之外,也伴隨著一定的憂愁,尤其是當寶寶餓了,尿了,拉了之後,更會讓一些新手父母措手不及。
  • 新手媽媽別慌 常見護理問題的權威解答來啦
    科學適合的護理是養育寶寶的重要環節,尤其處於後疫情時代,做好家庭護理能更好地為寶寶健康保駕護航。,新手媽媽可能會有許多疑問和誤區。訓練要慢慢地來,不要著急,寶寶做對的時候給予鼓勵, 寶寶沒有成功的時候忽略它,有一天就會發現驚喜。
  • 了解新生兒這些發育特徵,新手媽媽快速上手,淡然應對寶寶護理
    新生兒順利從媽媽的肚子裡來到一個完全嶄新又陌生的世界,親自獨立生活,但由於她的生理調節和適應能力還不夠成熟,容易發生一些情況。對於我們的新手媽媽來說,寶寶出生後,常常會遇到一些陌生的情況而手足無措。其實,多了解新生兒的發育特徵,新手媽媽也能做好寶寶的護理。
  • 掌握寶寶胃腸道發育特點,理想排便不用愁
    很多媽媽都問:「寶寶到底應該多長時間大便一次?」不同餵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次數、性狀也不盡相同。比如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一般每天會有2~4次,在添加輔食後大便次數會減少。每個寶寶都會存在個體差異,只要大便性狀正常,寶寶生長發育符合規律,大便次數與別的寶寶有所差別是正常現象。
  • 告訴你正常的排便頻率
    然後在小腸停留3到7小時,在大腸的停留時間長短則需要看個人的排便習慣。所以概略推算的結果,一個人吃完一餐、經過消化吸收後,最快約10小時左右才能將剩餘無法利用的廢物排出體外,如果你習慣是在早晨排便的話,可能排出的糞便就是昨天中午前所進食的。
  • 新生寶寶吃喝拉撒睡,新手爸媽趕快get起來
    新生兒的護理,無外乎寶寶的吃喝拉撒睡。今天我們就新生寶寶的這幾大問題簡單的聊一聊,新手爸媽趕快get起來!Part1.新生兒護理之餵奶篇問:新生寶寶怎麼喂,餵多少?新生兒胃容量小,吃奶不規律,此階段的餵養應堅持按需餵養。
  • 兩個月寶寶拉幾次正常
    孩子在不同的月齡時有不同的表現,其中排洩的情況各位家長也是非常注意的,比如孩子拉肚子或者正常時會有明顯的不同,那麼兩個寶寶拉幾次正常 兩個月的寶寶還處於襁褓期,基本每天都處於睡眠中,每天的排便次數隻要在2到5次內都沒問題。或者孩子吃的是母乳,可能排洩的次數會更少,母乳有很高的吸收率,而吃奶粉的孩子就容易出現大便乾燥或者便秘的情況,要根據不同的餵養方式來判斷孩子的飲食消化情況。
  • 0~12個月寶寶:每天喝多少奶合適、如何看是否吃飽,新媽媽需知
    文/笑雪育兒思考作為女人,一旦寶寶出生後,自己身上就又多了一層身份:新媽媽。面對這粉嫩的小嬰兒,沒有經驗的新手媽媽都會面臨同樣的困擾,那就是寶寶每天喝多少奶合適,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沒呢?有時候明明看著寶寶吃著吃著睡著了,結果剛把他放床上,寶寶就開始哭鬧起來,只有繼續吃才能緩解。因此,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也是考驗新手媽媽是是否合格的一項標準,判斷不準,讓寶寶吃太多,影響腸胃功能;吃太少,營養跟不上,影響發育。新媽媽們真是好為難!
  • 寶寶7天未排便以為生病,醫生卻說很健康,可能是「肛欲期」
    排便就是一件特別有成就感的事,網上之前有一個當代年輕人最具幸福感的十件事,裡面排便拉屎就穩居前三,不得不說,排便是多麼重要且備受關注的一件事。最近小莫因為孩子沒有排便這件事很苦惱,一直都很正常的,這一周都沒有排便了,每次看孩子想要排便拉屎,但是每次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原因忍住了,昨天自己在角落裡排出來了。
  • 寶寶便秘吃什麼好 寶寶便秘吃什麼好排便
    便秘吃什麼最快排便照顧寶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由於寶寶的腸胃生長還比較脆弱,如果飲食不注意就會出現腸胃問題,比如便秘等等。便秘也是很多寶寶會出現的一種情況之一。作為媽媽,我們應該怎麼去照顧寶寶。寶寶在便秘的過程中可以吃什麼東西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1、紅薯和花生:把紅薯和花生煮熟,做成花生白薯泥給寶寶吃,對緩解便秘有很好的作用。
  • 新手媽媽進階必備!您確定不看?
    如果用持續、溫和的聲音在離寶寶耳朵10~15釐米處進行刺激,寶寶會轉動眼球甚至轉過頭來。當然,寶寶最喜歡聽的還是媽媽的聲音,聽到母親的聲音就能停止哭聲,安靜下來,這是因為在母體內時聽慣了媽媽的聲音。(2)視覺:新生兒出生時,視覺模糊,但有光感反應。以強光照射會引起瞬目,但眼的運動尚不協調,可有一時性斜視及眼球震顫,生後3~4周即消失。
  • 「新型把尿」正毀掉孩子排便系統,年輕家長卻前赴後繼
    很多時候,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正常排便排便。傳統的把尿法,就是將孩子兩腿抱開,讓孩子的屁股懸空在大人的腿前,據說這樣會激發孩子想要上廁所的意念。小王是一個新晉的寶媽,由於家庭的原因,寶寶尿不溼的支出對於小王家來說也是一件很惱火的事。在一次聊天中,小王與鄰居處了解到把尿法可以將孩子的屎尿都給逼出來。
  • 科學餵養:新手媽媽要掌握奶水是否充足的4個標準,並避免4個誤區
    褚主任解釋,母乳最適合嬰兒的胃腸道,有利於各種營養物質的良好吸收和利用,而且很少引起便秘、腹瀉等不適。●餵養母乳也要講究科學而在母乳餵養過程中,新手媽媽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影響母乳餵養的成功。近期,一名快要崩潰的寶媽向褚主任求助:新生寶寶吃奶時間不固定,帶來很多困擾,嚴重影響作息,有時候寶寶吃著奶就睡著了,那就只能等睡醒了再喂,一天要餵奶二三十次。不知是否應該把寶寶喊醒,讓寶寶在這個時間段吃夠再睡,讓寶寶有固定吃奶時間。褚主任表示,這名寶媽的煩惱很多新手媽媽都會遇到。3個月之內的寶寶,特別是新生兒,胃比較小。
  • 寶寶即將出生,準爸買玩偶練手,媽媽看後吐槽:願原力與你同在
    導語:很多新手爸媽在有了寶寶之後總感覺力不從心,原因就是他們沒什麼育兒經驗,只能憑感覺帶娃,用「兩眼一抹黑」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甚至於有些新手爸媽連標準的抱娃動作都不會,這對寶寶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事。但是有些準爸媽就比較精明,在寶寶出生之前就找好了寶寶的替代品,開始了練手。
  • 寶寶出生頭一個月要用多少尿不溼?分量分號,新手媽媽別囤錯了
    就比如,老一輩父母,孩子小的時候總有洗不完的尿布,大冬天還得給孩子烤尿溼的褲子。但是,現在的父母,只用一件「育兒神器」——尿不溼,就搞定了。表妹家寶寶剛出生,她就給寶寶囤了半個屋子的尿不溼了。她說,她才不做傻寶媽,她要做省心省力的懶寶媽。所以,從孕期開始,只有哪裡有活動,她就去給寶寶囤尿不溼。但最近她發現,自己囤了那麼多尿不溼,有很多要「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