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秘吃什麼好
嬰兒及兒童期癲癇及癲癇症候群的西醫治療中不同類型原發病因不同,方法和預後不同,具體如下:
1、原發性閱讀性癲癇
口面或下頜肌剛出現陣攣時,停止閱讀可終止發作,但多數病人需用規範的抗癲癇發作治療(AEDs),苯妥英或卡馬西平有效。
2、Kojevnikow症候群
安定靜脈注射可終止發作,AEDs療效及預後與病因有關,許多病例療效不滿意,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療效果不肯定。手術治療短期效果較好。Rasmrssen症候群治療困難,AEDs難以控制發作,預後不良。可試用大劑量皮質類固醇或免疫球蛋白靜脈滴注(Hartetal,1994)。早期行半球切除術可中止發作,阻止智力減退,遠期療效可能較好(Viningetal,1993)。
3、偏側抽動
偏癱症候群(HHS)治療困難,對症處理,AEDs難以控制發作,預後不良。
4、顳葉癲癇、額葉癲癇、頂葉癲癇及枕葉癲癇
需用規範的抗癲癇發作治療(AEDs),苯妥英或卡馬西平有效。
5、肌陣攣-站立不能發作癲癇
需用規範的抗癲癇發作治療(AEDs),多數病例療效較好,也有未經治療停止發作者,部分病例治療困難,約1/3病人需用藥4~5年以上。
6、早期肌陣攣腦病
AEDs及ACTH療效不明顯,常早期死亡。
7、大田原症候群
大田原症候群治療困難,AEDs無效,少數病例用ACTH可能有效,多數病例有重度智力低下及體格發育障礙,多數患兒早期死亡。
8、Landau-Kleffner症候群
卡馬西平、苯妥英(苯妥英鈉)常可控制發作,但不能改善語言功能。病程早期應用皮質類固醇可使EEG正常,長時間緩解失語和癲癇發作;安定靜脈注射可使EEG恢復正常,患兒語言功能恢復需語言訓練。
9、常染色體顯性夜間額葉癲癇
卡馬西平通常可有效地預防本病發作。
10、室管膜下灰質異位
AEDs治療無效,外科切除結節可能治癒,提示臨床難治性癲癇患兒常規AEDs治療無效者需行MRI檢查。
便秘吃什麼最快排便
照顧寶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由於寶寶的腸胃生長還比較脆弱,如果飲食不注意就會出現腸胃問題,比如便秘等等。便秘也是很多寶寶會出現的一種情況之一。作為媽媽,我們應該怎麼去照顧寶寶。寶寶在便秘的過程中可以吃什麼東西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紅薯和花生:把紅薯和花生煮熟,做成花生白薯泥給寶寶吃,對緩解便秘有很好的作用。
2、蜂蜜與香蕉:早晨起來,給寶寶吃一根香蕉,然後喝一杯蜂蜜,可有效地緩解便秘。
3、菜泥:芹菜、菠菜、韭菜等綠葉蔬菜煮熟剁成泥,可單獨吃,也可和在麵條或粥中。
4、水果:香蕉、西瓜、葡萄、荔枝、獼猴桃、白梨等可用於便秘寶寶。
5、黃豆:黃豆、芹菜、花生、胡蘿蔔放在一起做成菜食對緩解便秘有很好的作用。
6、小米粥伴紅糖:小米粥伴紅糖是過去月子飯,寶寶吃了有緩解便秘的效果,媽媽不妨試一試。
寶寶便秘護理注意事項
1、4個月以上的寶寶,可喝些果汁或菜汁。如蘿蔔、胡蘿蔔、芹菜等煮水喝,橙子、蘋果、西瓜榨汁喝。寶寶太小,應先喝1-2勺,如沒有異常,再逐漸加量。
2、寶寶滿5個月,就應增加輔食,最好將菠菜、捲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放入米粥或麥片內同煮,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可以促進腸蠕動,達到通便的目的。還可餵點香蕉、蘋果等水果泥,有利於促進腸蠕動。
3、養成定時排便好習慣。一般來說,寶寶3個月左右,媽媽就可以幫助他逐漸形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早晨餵奶後,媽媽就可以幫助寶寶定時坐盆,並發出嗯嗯聲,讓寶寶形成條件反射。
4、做做寶寶操。運動量不夠也會造成腸蠕動減慢,導致排便不暢。媽媽可以常幫寶寶做做寶寶體操。對於大些的寶寶,可鼓勵其自己練習翻身、爬行,或給寶寶一個球,和他一起玩。
一個健康的寶寶離不開父母的悉心照顧。媽媽在寶寶的飲食上需要多花一點功夫,照顧好寶寶的腸胃就可以避免很多情況的發生。在寶寶便秘的過程中媽媽要多了解寶寶自身的情況,給寶寶調理好飲食,使寶寶便秘情況得到緩解才是媽媽們重要的事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