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慢舞:前段時間在娘家養胎沒吃什麼水果,喝水也比較少,便秘的有點厲害,最長的一次7天都沒有上出來!大前天早晨去廁所感覺不太對,一擦發現有點小肉肉,查了下說是痔瘡,現在每次拉大便都出血,每次都擔心會不會影響寶寶。
懷孕中的持續便秘,很容易引發痔瘡;再加上懷孕增大的子宮會壓迫肛門,妨礙血液循環,引發瘀血而造成痔瘡。要避免長時間便秘,痔瘡嚴重,除了日常注意飲食和運動調節之外,還要注意正確的治療方式。
其實從孕媽感覺大便不順暢開始,就應該注意清淡飲食了,這是一個緩慢的調節過程,但當孕媽顯露出一些痔瘡的症狀,如瘙癢、疼痛、出血等症狀,就已經不能用「輕微」來形容了。這個階段,可以通過外塗孕婦痔瘡膏,每天早中晚堅持並注意肛周清潔和飲食,一般恢復的速度都較為穩定,即使是脫出這種程度的,也能在一個月內回復。
防治便秘和痔瘡,孕媽媽在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這幾點:
1、多吃纖維類食物。如雜糧玉米、小米、番薯、豆類、各種水果蔬菜等。
2、每天早晚做輕微的運動,如散步、體操等。
3、多喝水。清晨是腸蠕動最為活躍的時期,可以起床後喝一杯清水,有助於促進腸蠕動。一天中大約需要攝取1000ml的水分,才會達到緩解便秘的效果。
4、忌食辛辣、燥烈的食物。
5、維持定期排便習慣,例如在早飯前或是睡前排便等,使生物鐘記住這個時間行為,之後身體自然就會在相同的時間段排便了,排便時不要用力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