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把尿」正毀掉孩子排便系統,年輕家長卻前赴後繼

2021-01-08 彤彤媽媽育兒經

家長們平時是怎麼為孩子把尿的呢?據說很多家長都會這樣對孩子做。對於孩子來說,別說蹲著上廁所了,就連站立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以孩子在小時候上廁所的事,就都交給孩子的父母家長了。

孩子在小時候不會蹲著上廁所,很多時候都需要大人「把尿」。談到「把尿」,每個人小時候都是經歷過的,以至於在眾多人眼裡,都覺得這種「把尿」法是很正常的事情,並無大礙。

但是在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傳統的「把尿」法存在很多的錯誤,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泌尿系統。很多時候,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正常排便排便。

傳統的把尿法,就是將孩子兩腿抱開,讓孩子的屁股懸空在大人的腿前,據說這樣會激發孩子想要上廁所的意念。

小王是一個新晉的寶媽,由於家庭的原因,寶寶尿不溼的支出對於小王家來說也是一件很惱火的事。在一次聊天中,小王與鄰居處了解到把尿法可以將孩子的屎尿都給逼出來。

只要是大人在有空的情況下,就給孩子把尿,這樣讓孩子將自己的大便小便排出來以後,在短時間內就不會再進行排便排尿了。

小王一聽這個方法可以節約很多的人民幣,就想著嘗試,再加上小王也想到自己曾經也看到很多家長就是這樣將孩子拉扯大的,應該沒有什麼問題。於是小王也這樣做了。

但是經過幾次的試驗過後,小王發現,最開始孩子雖然很聽話,每次小王把尿的時候,孩子都會聽話的將大小便排出來,但是時間長了,孩子排尿排便的次數反而增加了。小王也在思考是不是因為最近孩子可能是吃多了。

沒想到這種症狀持續了很久。最終,小王發現是這個把尿法搗的鬼。寶寶在一歲半前自主排尿的功能是沒有發育完全的,也就是說,寶寶是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排尿系統的。如果經常對寶寶進行把尿的話,會對寶寶的泌尿系統造成很嚴重的傷害。

這種把尿法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傷害?

1、影響寶寶的脊椎和脊柱關節的發育。

寶寶在小時候,他的關節和脊柱都是沒有發育完全的,如果長時間讓寶寶保持同一種姿勢的話,就會很容易導致寶寶的脊椎和脊柱畸形發育。

長期讓寶寶長期保持同一個姿勢的話,會很容易造成寶寶的關節和骨骼都發生錯位。有一些孩子在小時候就畸形發育,往往就是家長對其把尿導致的。

2、可能會造成寶寶經常尿頻,尿不盡的症狀。

寶寶的膀胱經常人為性地進行排尿的話,不利於寶寶規律性的排尿的發展。寶寶在小時候身體的各方面的發展都是循序漸進的,不能依靠父母人為的來操作。如果父母經常對寶寶進行把尿的話,對於寶寶的大小便的規律性發展是特別不好的,很容易造成膀胱容量的縮小。

造成寶寶憋不起尿和不能憋尿的習慣。如果寶寶養成了不能憋尿的習慣的話,尿頻和尿不盡的習慣可能會伴隨寶寶很久,甚至一輩子。

3、父母在對寶寶進行把尿時,很容易造成寶寶的肛裂和肛脫。

各位父母們,千萬不要覺得肛裂和肛脫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其實它們對於寶寶身體的傷害是特別大的,對於寶寶今後的影響也是特別大的。父母在對寶寶進行把尿的時候,寶寶的腹部會受到巨大的壓力和擠壓。

寶寶肚子裡面的直腸就會受到巨大的壓力和影響。如果長期對寶寶進行把尿的話,很可能會導致寶寶的肛裂和肛脫。

很多新手父母在早期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對寶寶進行把尿,這是因為他們缺少正確的科學方法的引導,導致他們往往很容易跟隨著老一輩思想的方法進行帶娃。

這裡不是說老一輩的思想和方法是錯誤的,而是有一些時候他們的意思想方法存在一些偏差。有些時候,他們的方法也有是正確的,但是有些方法就比較的缺乏科學依據。各位新手爸媽們在教育自己的寶寶時,一定要注意判別這些來自民間的育兒方法。不要總是所有的依照老一輩的方法來帶娃,也要根據一些新的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新型把尿」悄然蔓延,易對孩子造成傷害,年輕家長還渾然不知
    「新型把尿」出現,年輕家長不過是自欺欺人本以為現在的年輕人講究科學育兒的方式,可能會棄用把尿的方式,但是為了省紙尿布的錢,一些年輕人採用了所謂的「新型把尿」。但是家長這樣做,還是沒有正確地認識到把尿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他們只是覺得傳統的把尿是強迫孩子上廁所,因此造成身體和心理的傷害。但是新型把尿是按照時間表來的,不會造成傷害。可不管是新型的,還是傳統的方式,本質上都是強迫孩子上廁所,屬於揠苗助長。因為小便是沒有規律的,孩子自主排便的能力在一兩歲後才可能發育完全。「新型把尿」具體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傷害呢?
  • 「新型把尿」悄然興起,正在傷害孩子排尿系統,家長們卻沾沾自喜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家長照顧孩子的時候,都會遇到許多困難,比如幫孩子把尿。孩子的排便時間不固定,穿紙尿褲孩子身上又容易不舒服,所以很多家長又有了新方法。最近有一種「新型把尿」正在悄然興起。
  • 為省錢而流行的「新型把尿」,正在摧毀孩子的泌尿系統,別大意
    很多年輕人初為父母,養娃也是一邊學習一邊實踐,結果手忙腳亂還照顧不好孩子。這時家裡老人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年輕父母沒經驗,老一輩人來幫忙,不過這也存在弊端。想想我們的父母,帶孩子至少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的環境條件都和現在沒法比,育兒觀念也在不斷更新,老人堅持舊習俗有時可能會影響娃的健康。
  • 別貪便宜去嘗試「新型把尿」,很可能會毀掉你孩子的一身
    前言初為父母的我們生娃容易養娃難,如果家裡有老人過來幫忙,還會存在一些帶孩子和教育孩子的異議。隨著時間的改變,育兒的觀念也在不斷加強,如果老人依然堅持用舊習俗去帶孩子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前陣子看了一個寶媽的帖子,說懷孕期間婆婆過來照顧,到孩子出生後婆婆也幫了不少忙,但是老人家過習慣了節儉的日子,對於幾塊錢一張的紙尿布覺得很浪費,於是就偷偷的給孩子把尿。後來孩子還是不大對勁了,以前是三個小時把尿一次,現在是半個小時都不到,有時候還會直接尿到床上。去醫院檢查後被告知這樣把尿已經照成孩子的泌尿系統出問題了。把尿的危害可真的不容小視!
  • 有種「錯誤」叫做新型把尿,農村正流行,看起來省錢卻傷娃不小
    簡單在於,過去那麼艱苦的條件下,孩子們依然活蹦亂跳的長大,難在於,想要把一個孩子護理好,保障孩子健康平安的長大,實在不容易。所以,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因為缺乏帶娃的實踐經驗,往往就需要有人幫忙。也因此,老人帶娃,成為了一種主流趨勢,不但能夠讓年輕爸媽,在實踐與學習中成長,還能減輕年輕家長的壓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 「新型鴉片」正慢慢侵蝕孩子健康,家長再不幹預,孩子一生就毀了
    前言現如今,很多家長都共同面對一個難題,那就是孩子手機成癮導致的無心學習,甚至廢寢忘食、鬥志消沉,看到孩子一天天的低頭看手機,無心其他,很多父母都感到很擔心,一是長時間的低頭,視力和大腦都會受到傷害,而是整天埋在手機裡,孩子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甚至對身邊的生活也不在關注,看到孩子淪落成這樣
  • 接送孩子是從搖籃到墓地的溺愛?專家:接送孩子是毀掉孩子的毒藥
    現在的家長們對於孩子們的安全問題尤為關注,尤其是在新聞和影視作品中,報導了關於人販子的事件後,家長們時刻都將視線放在孩子的身上。擔心孩子會在某一個沒有關注的瞬間消失了。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家長們做到了全方位的守護。
  • 孩子7天不排便,是攢肚還是便秘?主要觀察這1點,就可辨別開
    成為孩子的父母后,最令人擔憂的問題是孩子的身體問題。但是,孩子只會使用哭泣來反饋自己的情緒,最近,許多父母都在評論區留言說:孩子排便的問題使許多寶媽媽感受到了焦慮。1歲寶寶7天未排便鄰居的母親小米最近遇到了這個問題,她的孩子才剛滿一歲。
  • 還在把屎把尿嗎?你不是在愛他是在害他!
    「把尿」會讓孩子喪失根據尿意排尿的能力嬰兒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3歲左右才完全發育成熟。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礎。有些寶寶在把尿的時候能尿出來了,更多的原因是一種條件的反射。久而久之這種條件反射會限制了寶寶大腦發育去控制排便的功能,於是有可能會讓膀胱功能無法發育成熟,再有,頻繁地把尿更是會影響膀胱儲存功能的健全。2.
  • 寶寶7天未排便以為生病,醫生卻說很健康,可能是「肛欲期」
    可是大人對於排便這回事有自己的規律,那年紀小的孩子們,對自己排便的規律時間也摸不清楚,這就需要家長們的幫助了。最近小莫因為孩子沒有排便這件事很苦惱,一直都很正常的,這一周都沒有排便了,每次看孩子想要排便拉屎,但是每次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原因忍住了,昨天自己在角落裡排出來了。
  • 孩子排便拉出小蟲 竟是開襠褲惹的禍
    為什麼家長喜歡給孩子穿開襠褲呢?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開襠褲涼快、方便,但是殊不知常穿開襠褲危害有不少。起先,小女孩感覺屁股癢並且不停抓撓,家長只給孩子塗了點護臀膏,直到拉出蟲子,才趕緊把孩子送去醫院,經檢查,病因是感染了蟯蟲,使孩子受到感染的罪魁禍首竟然是開襠褲!原來,孩子之前一直是由孩子奶奶帶的,老人覺得穿開檔褲上廁所方便,不會尿溼褲子,喜歡給孩子穿開襠褲,但是平時孩子玩耍後,往往不洗手直接吃飯。
  • 家長:孩子身上有尿味
    還有一個來自河南的家長娟娟則是被該康復中心「園長」張力發布的康復視頻打動,就在今年二月將孩子送去了明聲,當時張力承諾,孩子學習一個月便能開口說話、分辨五官。事發後,家長們也各自檢討自己的一時輕信。但實際上,當機構的「託兒」混入焦慮的聽障兒童家長群,偽裝成「成功康復孩子的家長」,或者是「專業從事聽障兒童康復的善良女教師」,外地的家長很難不動心。還有許多家長給中國新聞周刊提供了與該康復中心「園長」張力的微信對話。在與家長的聊天中,張力儼然一位「愛心媽媽」。
  • 比把尿更嚴重是尿少、尿黃、有異味!有這6種情況小心感染!
    此時需要家長耐心引導,緩解孩子的擔憂和顧慮,必要時在醫師指導下用藥治療。 頻次減少寶寶排尿次數比正常排尿頻次減少,並不一定說明腎臟出了問題。 偶爾出現,家長不用擔心。經常出現,就要當心了。若寶寶尿分叉的同時,尿道充血、腫脹、分泌物增多,則可能感染急性尿道炎、前列腺炎,此時需要就醫用藥。
  • 「把屎把尿」已經被新標準淘汰?這個年齡前危害大,不建議這麼做
    編輯:微夢媽咪審核:貝貝豆數據調查顯示:7%的人會在孩子一出生就把尿,73%的會在孩子3個月左右大的時候把尿,13%的人會在孩子5個月後把尿。人們常形容孩子是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尤其老一輩的人,他們都是用這樣的方式帶大孩子的,由以上數據來看,現如今大部分人也還是會採用把尿的方式,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發現,過早地把屎把尿對於孩子並不好。
  • 孩子多飲多尿 需要警惕3種可能
    當小兒患上糖尿病時,血糖升高後因滲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繼而口渴多飲。除此之外,外周組織對葡萄糖利用障礙,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質代謝負平衡,小兒還會疲乏、日漸消瘦。為了補償損失的糖、維持機體活動,孩子又常會吃得很多。所以,糖尿病兒童會有一個很特別的臨床表現:「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下降。
  • 毀掉一個孩子,可能只要一句話
    其實,現實生活中,一句話足以毀掉一個人。與在乎的人生氣發火時,永遠不要說出那句最傷人的話,因為你不知道它的殺傷力有多強,就算當時未造成嚴重後果,但是會在對方心裡留下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尤其在親子關係中,孩子一旦被父母的語言暴力傷害,就會像被「詛咒」了一般,朝著父母最不希望的方向發展。
  • 毀掉孩子的是誰?
    先來看看這位家長是如何欺負老師的這位小朋友是被老師罰跑步,監控顯示孩子還是走走停停完成的,回家時狀態良好。但是家長心疼了!我們看看這位劉姓家長的一波波操作吧:第一波:該家長發了大量孩子在醫院走廊的照片,照片上孩子看起來有氣無力,還發了大面積帶血的紙巾照片。
  • 寶寶尿出這種顏色就危險了…一泡尿告訴你孩子身體健康的狀態!
    年齡越小,新陳代謝就越旺盛,熱能和水的代謝就越活躍,而且因為新生寶寶膀胱較小,食物又多是流質,所以尿量尿次較多。因此,不同年齡的寶寶,尿量和尿次都是不相同的。當然,這也與寶寶的飲水量、氣溫、溼度、食物種類、活動量及精神因素有關。一般剛出生至5天的新生兒,尿次較少,每天只有4-5次,當然這與體液攝入較少有關。
  • 吸食毒品「喵喵」身上會散發貓尿味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2月9日報導,研究表明,新型興奮劑甲氧麻黃酮(mephedrone)可導致吸食者發生一系列突發症狀,包括體重驟降、情緒突變等,吸食者身上甚至會散發出類似貓尿的奇怪氣味。據悉,甲氧麻黃酮是一種俗稱「喵喵」的興奮劑,2010年4月被列為B類管制型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