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很危險,還是回火星吧~ 但火星上的家......

2021-02-11 英倫房產圈

物價飛漲、通貨膨脹、空氣不好、世界好亂、貧富差距大、房子買不起.

地球這麼危險,還是回火星吧.

火星和咱們的地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現在的火星還不適宜居住:天氣太乾燥,氣溫很低,有輻射。然而人類的腦洞無窮大,相信不遠的將來,大概人類還是有機會在上面建房子的。

那麼,如果真在火星上住,房子長成怎麼樣呢?

上面這個房子,就是最近在倫敦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近日展出世界上首個火星模型住宅,向人們展現出未來移民到火星的生活狀態。

畢竟要移民火星了. 水、日照時間、地表溫度等都是要有高要求的。

所以,我們就來看下在火星上的家,究竟有多厲害。

Dr Marek Kukula,是倫敦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的一名天文學家,他認為在這裡生存的最大的挑戰是,怎麼才能要自己擁有幸福感,保持快樂。

他認為:「在各種科技層面上來說,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唯一真正的難題是這些太空人怎麼才能生存下來,意志力很重要。」這些太空人將會在遠離家人的遙遠星球居住,居住空間不再是寬敞的,而是狹窄的;不在是鄰居圍繞的,可能只有他們自己。

走進這間火星住宅,這裡擁有一個健康的人類在火星上生存所需要一切東西。

房子裡,日常大家都會使用到的生活設施,例如微波爐,可放置個人用品的架子等等統統都要有

無聊?枯燥?嗯,在火星上的每一間房子都配置了工作室,有電視機,3D印表機,以及一些高科技娛樂設備。這個3D印表機從數字工具列印、到設計廚房用具和玩具,能做到的事情可多了。

房子裡,一切重要的電器設備都完善具備。在火星上居住的太空人大概需要居住1-2年來工作和做實驗。當然也可能有些人移民火星後,就再也不回來了.

家裡會種植像土豆啊、西紅柿等等植物

這是在房子一樓的單人床,有點兒窄.

要出門了,穿好太空衣、太空服,很簡單,因為火星上的壓強和地球完全不一樣,大氣層比地球的要輕薄。

哦對了,火星上的房子沒有窗戶。因為這裡的輻射很大

但有天窗,能夠迎接陽光到屋內

這就是簡易版的火星房子的模型,看完之後,你是不是覺得,還是咱們地球的房子最實用、最漂亮、最宜居、最寬敞?

更重要的是,地球多熱鬧多親切啊!在地球可以玩的東西多著吶!

火星的事情,以後再想吧!

———

我們是英國房產圈,一個靠譜,有料,不忽悠的英國房地產公眾號。


如果你對英國房產投資感興趣,就戳下面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地球太熱了,我要回火星!
    我是火星人生規劃局局長:陳Sir很高興,在這一期的火星人生規劃中見到你!最近受太陽系恆星-太陽影響,地球地表溫度持續上升,導致了很大一部分火星小夥伴有了想回火星避暑的衝動 *^_^*。地球還是太熱了,我也想回火星!看來我也的抓緊時間,儘快幫助火星小夥伴完成人生規劃和定位, 早日回火星做界王。
  • 火星生存攻略:地球太危險,火星更安全?
    既然地球如此危險,當我們放眼宇宙,火星作為地球的近親,是否會成為人類下一片充滿希望的應許之地?而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建立的「藍色起源」,更是志在讓人類在太空中長久生活,還有網紅公司 Space X,馬斯克承諾在 2022 年把人類送上火星。 看起來,人類在移民火星這件事上,前途一片光明。只是看起來。
  • 洞察者又發回照片,最清晰火星照,網友:那塊石頭我在地球上見過
    洞察者又發回照片,最清晰火星照,網友:那塊石頭我在地球上見過前幾天的時候NASA就已經公布了一次,洞察者機器人發回的圖片,不過在那次的圖片裡面,似乎在火星上面開始掛起沙塵暴了,照的很不清晰,而且在鏡頭上面,有很多的塵土
  • 為何月球土壤能帶回地球,火星卻不行?事關人類存亡!
    目前,人類只登陸過一個地外天體,那就是離地球最近的月球。1969年,美國宇航局發射了阿波羅11號,飛船中一共攜帶著三位太空人,最終這三名太空人成功的完成了探索月球的任務,並且安全回到了地球。大家可能不清楚的是,美國這次登月計劃完成後,還曾進行了多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完成相應的探索任務之外,登月的太空人們還有一個特殊的任務,那就是採集月球的土壤回地球。
  • 馬斯克:首批進行火星移民的人,很有可能死在火星,回不了家
    ,通過天文望遠鏡看到多姿多彩的星空,原來世界是如此美麗,當我們登上其他星球的時候會發出感嘆:「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而現如今在快速發展的航天技術下,我們把目標朝向了地球的姊妹星——火星。在馬斯克眼中,把人類送往火星已經不是夢想,而接下來最重要的則是如何能夠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居住下來,在提出這個目標期間,馬斯克甚至說出利用核彈來改變火星的氣候等措施,只不過在最近參加「人類前往火星」峰會上,建設能夠自給自足的火星城市將是「非常困難的」,在發展銀河文明的同時,定居者可能會面臨許多危險。
  • 美帝花24億美元想把把火星巖石搬回地球 值嗎|火星|火星巖石|火星...
    科學家們表示,收集這些信息是理解火星演化的關鍵。畢竟,地球上已經有上百個來自火星的巖石了,但是現在的樣本無法體現火星的地質背景。這些隕石是在數百萬甚至數億年前,火星被撞擊時,碎裂的塊體變成隕石被帶來地球的。探測器飛向火星後,是在原地鑽取巖石,這能確保樣品可以保留原始的背景信息,不被摩擦燃燒或者別的因素幹擾。這樣,研究者們就能通過破譯樣品中的信息,拼湊火星的演化過程了。
  • 《死在火星上》:人在火星,地球沒了,怎麼辦?
    其實,在起點上,科幻有專門的分類,也有很多腦洞大開,或者嚴謹科學的佳作。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非常非常非常硬核的科幻小說——《死在火星上》。簡介:我叫唐躍,我在火星上。我剛剛看到地球炸了。據說這些參考論文在網上下載需要50多美刀,也不知道作者現在回本沒有。硬核的《死在火星上》講的是一個令人絕望的故事。2052年,人類把科研站修到了火星表面,男主唐躍就是到崑崙站的一名科研人員。就在唐躍即將打包回地球的前一天,地球消失了。
  • 火星探索,未來火星上的孩子們如何展望地球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有自己的繞行軌跡,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約有5500萬公裡。從1962年起,地球上的人們開始對火星進行了探索,逐漸揭開了火星什麼的面紗。1965年美國的水手4號發現火星上有大量的環形山,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1969年「水手5號和6號」探測到火星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高達百分之95。
  • 探索火星遇到的4個未解之謎,為什麼人類不能在火星上生存!
    人類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探索火星以來,在這顆紅色星球上收集的資料甚至比月球還要多,由於火星與地球類似的一年四季和每天24小時的時長,由於「好奇號」探測器傳回了許多火星上的高清照片,讓許多人覺得火星與地球如此相似,似乎未來能移民到火星上並不是誇張的幻想
  • 八卦 準備好,和馬特·戴蒙一起去火星旅行吧
    考慮到人類或許在火星上安家,飛船得運載可觀的特殊建材,它既要能適應那裡的晝夜溫差,還要抵擋住像電影中的放射性物質襲擊,以防大家變成流浪狗。火星上的引力只有地球的3/8左右,所以人員的裝備必須要夠重!不排除大家可以學習軍官約翰·卡特的穿搭,直接身負盔甲鋼刀登陸,再帶上一瓶氧氣筒。
  • 地球可是很危險的,趕快回火星去吧你
    其實大可以不用拼的頭破血流,對於依賴水當能源的物種(智商有待開發),只要表明下自己此番入侵的來意,我們還是很願意和平共處的,海水嘛,分一點無妨。《明日邊緣》就是這樣死活都滅不了的宇宙飛船居然敗在了脆弱的防火牆上!事實證明,彪悍的硬體條件並不足以制霸一方,軟體思維跟上了才是真爸爸!不知道20年之後,這位BOSS有沒有長點記性?
  • 西班牙的「紅酒河」: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有著致命的危險!
    我們都知道西班牙的紅酒在世界上是很有名的,而在西班牙還有一條很像是紅酒的河流「紅酒河」,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卻有著致命的危險!這條河位發源地是西班牙北面一百公裡外的山上,山中富含的豐富的黃鐵礦和銅礦把從中流出的河水染上硫磺和紫銅的色澤。
  • 如何在火星上給你家供電?
    "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關注我們吧 " 在火星上,弄到電要比在地球上難。 其中一大原因顯然是:沒有電網。但就算我們在火星上建了個電網,地球上常用的電力來源在火星上也沒那麼好用。
  • 馬斯克的火星殖民計劃,登陸火星不是問題,但建基地或有潛在危險!
    據《每日星報》9月3日報導,「科學狂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周一(1日)的火星峰會會議上提及「前往火星的星艦(Starship)」研發進度,並表示登陸火星不是問題,真正的挑戰是在火星建立根據地。
  • 馬斯克:首批火星殖民者很可能死在那裡,回不了家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終極目標是殖民火星,他認為將人類送上火星已經不是問題,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生存下來才是更大的挑戰。在最近參加「人類前往火星」峰會上,馬斯克分享了SpaceX星際飛船和火箭的進展情況,但也對在火星上建立基地表示擔憂。馬斯克認為,建設能夠自給自足的火星城市將是「非常困難的」,在發展銀河文明的同時,定居者可能會面臨許多危險。
  • 馬斯克:首批火星殖民者很可能死在那裡,回不了家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終極目標是殖民火星,他認為將人類送上火星已經不是問題,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生存下來才是更大的挑戰。在最近參加「人類前往火星」峰會上,馬斯克分享了SpaceX星際飛船和火箭的進展情況,但也對在火星上建立基地表示擔憂。馬斯克認為,建設能夠自給自足的火星城市將是「非常困難的」,在發展銀河文明的同時,定居者可能會面臨許多危險。馬斯克表示:「我想強調的是,這是一件非常艱難和危險的事情,不適合膽小的人。
  • 火星是「自由星球」在火星上地球法律將不被承認
    (肯定有很多人看到馬斯克這麼囂張就很氣憤,你算什麼,還來制定火星主權,不過你再厲害,在地球也是有人類的法律做保障,但是出了地球,在宇宙裡的事情就不好說了)隨著科技進步,人類已經把目標看在看太陽系,而太陽系中火星被許多科學家(其中也包括史蒂芬·霍金)認為是一個殖民的理想行星。
  • 這6個人在地球上行走,卻過上了火星上的生活
    還記得去年的《火星救援》電影吧。。。電影裡作為太空人的男主角一個人在火星上生存了四年,對抗食物短缺和孤獨,最後獲得營救的故事。去年八月的時候,美國宇航局啟動了第三輪的火星生存實驗,他們選了6名不同領域的科學家進入一個在地球上模擬的火星基地,生活一年的時間。
  • 火星上有水有空氣又在太陽系宜居帶,人類能移民去火星生活嗎?
    這個問題和人類移民火星一個道理,我認為目前來說為時過早,過於樂觀了。咱們不說人們能否造的出宇宙飛船飛往火星,就借著這個問題比較一下火星和地球環境的差異吧!首先,先說一下火星上發現的水。今年火星上終於發現了科學家們孜孜以求了30年的液態水。既然發現了第一個湖泊,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一致更多的地下水。但是火星上的溫度平均零下70多度。
  • 這些「火星使者」為人類探索火星提供資料基礎,快來看看吧
    「旅居者」號是人類送上火星的第一臺火星車,大約相當於一個微波爐大小。旅居者」號在其著陸點附近探索了火星的部分區域,分析了由沉積物形成的各種巖石。在向地球發回約500張圖片後,該任務在83個火星日(85個地球日)後結束。機遇號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在火星上執行勘測任務的兩個探測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