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將如何影響秋季?豔麗的秋天已經變了

2020-11-13 冬哥譜科


秋天無疑是最令人舒爽的季節。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秋天正在發生變化。

全球變暖是由於人類活動導致的地球溫度升高,從北極熊數量的減少到滑雪季節的縮短,許多事情都被歸咎於全球變暖。

最近的其他證據將全球氣溫上升與更致命的風暴和物種消失聯繫在一起,相比之下,這可能會使全球變暖對秋季的影響微不足道。

然而,對於我們這些享受大自然更迭的人來說,秋天的消失將是毀滅性的。

就科學而言,問題不再是全球變暖是否會影響秋季,而是如何影響。

由於地球相對於太陽的角度不同,世界各地的季節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關於全球變暖將如何影響未來的天氣模式和氣候的理論也是五花八門。

一些研究表明,阿梅松熱帶雨林可能在本世紀內變成沙漠,而其他模型則預測了即將到來的冰河時代

雖然可以肯定氣候變化正在發生,但不確定的是,在美國西部和喜馬拉雅北部等地,氣候變化會是什麼樣子。

雖然不可能討論全球變暖將如何影響秋季的所有可能情景,但至少可以知道最有可能發生的幾種後果--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已經發生的後果。

如果秋季是你最喜歡的季節之一,那就做好準備。

要適應秋天的變化,可能需要的不僅僅是買一條更長的卡其色裙子。

秋季較短,生長季較長。

在即將到來的秋天,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在梳理花朵,而不是落葉。


除了季節對你衣櫥的影響之外,你可能不會太注意季節。

但是,即使你沒有注意到每年秋季的不同之處--除了時髦的面料和下擺長度--科學家們肯定注意到了。

科學家們觀察到的主要區別是天氣變暖了。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北緯地區的秋季氣溫上升了1.1攝氏度。

在荷蘭,科學家們記錄到,2006年秋季的平均氣溫比長期平均水平高出3.4攝氏度,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

這些異常高溫可能只意味著一件事:更短的秋季和冬季。

許多研究表明,在許多地區,樹葉回歸的速度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快。

在歐洲和亞洲的部分地區,在過去20年裡,春天比往常提前了大約一周。

在其他地方,一些植物的花季提前整整一個月開始。

樹葉不僅回來得更快,而且落得也更晚。

但不同於與氣溫升高直接相關的落葉,科學家們認為落葉的延遲與大氣中二氧化碳水平的上升有關。

暴露在高濃度溫室氣體中的樹木保持綠色的時間更長,因為它們利用這種氣體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糖。

在過去的30年裡,歐洲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13.5%,導致每十年落葉的時間推遲1.3到1.8天。

雖然這看起來似乎是個好消息,畢竟植物的產量正在提高,但它也令人擔憂,因為它們需要結蕾,以便為即將到來的季節做準備。

如果它們等待的時間太長,植物就很容易受到霜凍和其他天氣事件的影響。

秋天越短,生長季節就越長。

2006年荷蘭的研究發現,有440種植物在12月開花,而正常情況下,開花植物的數量只有這個數字的2%。

在歐洲和亞洲的部分地區,生長季現在延長了18天;在北美,生長季延長了12天。

氣溫升高的不利之處在於,它可能會給那些期待一年中這個時候展示色彩的秋季度假者帶來麻煩。

這是因為顏色的變化--以及它們的強度--取決於初秋的天氣。

最重要的是涼爽的夜晚:沒有它們,樹葉只是繼續它們生產葉綠素和光合作用的業務。

只要高溫持續,葉綠素就不會消失,更晚揭示秋季特有的紅色和橙色。

如果全球變暖給秋季帶來寒冷多雨的天氣、嚴重的乾旱或早霜,也會影響秋季的顏色。

特別是為什麼樹葉會變紅?

更好地理解樹葉為什麼會變色。

當然,並不是世界所有地區都會以同樣的方式應對全球變暖,北歐的秋季可能會變短,而哥斯大黎加可能會迎來前所未有的秋季。

氣候變化以一種神秘的方式起作用,所以珍惜今年秋天帶來的一切,你可能再也見不到像這樣的秋天了。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將給地球和人類帶來複雜的潛在的影響
    最近這幾年,大家覺得天氣一下子就變熱了,原本涼爽的秋天現在幾乎要到10月下旬才開始,8月份最熱的天居然達到了40度以上。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人類自己惹的禍。導致全球變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是人類在近一一個世紀以來的工業化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 ,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種溫室氣體。由於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過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說的溫室效應", 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 英媒:全球變暖或致秋天提前落葉
    原標題:英媒:全球變暖或致秋天提前落葉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英媒稱,由於氣候變化,樹葉在秋天可能會更早掉落,而不是像人們之前認為的那樣會更晚。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1月26日報導,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的康斯坦丁·措納及其同事研究了從1948年到2015年近4000處地點的六種溫帶樹種(包括普通橡樹)的秋季落葉數據。隨後他們進行了兩項實驗,以研究二氧化碳和陽光在樹木落葉期所發揮的作用。
  • 湖南秋季詞典:一本寫滿秋天意象的書
    少雨的秋天,秋高氣爽。臨近十月的時候,湘西北深山裡的落葉喬木已開始變黃掉落。然而很多草本植物卻在低溫中依然處於花期。每次來到位於常德石門縣羅坪鄉的長梯隘,幾乎都是秋天。地質上的神奇造化讓這裡擁有獨特的氣候和植被特徵。除了看各種奇峰凸起的石林和溶洞,植物也是我們考察的重點。
  • 全球變暖將如何影響世界人口?
    全球變暖是科學界討論最多的自然現象之一。自1850年以來,我們星球上的平均氣溫每十年都在增加。這導致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許多種類的動植物無法適應新的環境,並且正在消亡。行星表面上有更多的沙漠,總的來說,地球並沒有變得如此宜人。全球變暖的後果是多種多樣的,並且隨著每一項科學研究的不斷增加。科學家最近查看了70篇科學論文的結果,發現夏季高溫會顯著影響生育能力。
  • 全球變暖,落葉反而早了
    科學家原本預計,秋季變暖將使樹木生長季延長,落葉時間比往年晚2~3周。但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近日刊文指出,由於氣候變化,樹葉在秋天可能會更早掉落。這一發現意味著,隨著氣溫升高,森林儲存碳的能力將大大低於預期,且提前落葉可能會對昆蟲和其他物種產生連鎖反應。
  • 變紅、變黃......秋天葉子掉落之前,為什麼要變色?
    當然這場秋季落葉變裝的勝景也不僅僅局限在溫帶,在亞熱帶甚至熱帶,也存在著季節性落葉變換秋裝的樹木。據保守統計全球範圍內有超過六百種植物會參與這場秋季的變裝,包括在北美與東西常見的各種楓樹(Acer),在歐洲常見的數種溫帶優勢喬木櫟屬(Quercus),它們由許多常綠的木本植物獨立演化而來。
  • 變紅、變黃……秋天葉子掉落之前,為什麼要變色?
    秋天來臨之際,許多木本植物葉子紛紛變成紅色、黃色或者橙色。由於變色時間的不同、變色程度的不一致,使整片林子呈現出多種多樣的色彩,喚醒這個星球上人們對秋天最直觀的記憶。尤其在暖溫帶落葉闊葉林中,大面積不同種的落葉性喬木葉子一起變色,構成一眼望去無邊無際繽紛的色彩,也在溫帶地區中形成一種典型的地帶性植被。
  • 秋天的葉子,變黃變紅到底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秋天的葉子,變黃變紅到底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葉片春季變綠而秋季又脫綠的原因。類胡蘿蔔素緊接著呢,再了解一下「類胡蘿蔔素」。這裡主要有兩個夥伴——胡蘿蔔素、葉黃素。它們同樣不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哦。光合作用中,它們主要吸收的是藍紫光,可輔助葉綠素捕獲光能。
  • 如何在秋天磁場變化中協調家裡的裝飾
    每一個季節都是美麗的,秋季裝飾帶來獨特的快樂和喜悅,秋季裝飾理念溫暖、多彩、舒適,喚起豐富的感官聯想。秋天的樹葉,美味的南瓜,清新、清新的空氣,秋天的第一感覺是涼爽的天氣,這是一個裝飾美麗的時刻,古代磁場(風水)秋季裝飾用華麗的紋理和顏色的代表收穫季節。
  • 走進文物裡的「秋天」 瀋陽故宮館藏秋季題材書畫展舉辦
    走進文物裡的「秋天」 瀋陽故宮館藏秋季題材書畫展舉辦 2020-11-04 15:38:52「秋聲無盡—瀋陽故宮館藏書畫展」4日在瀋陽故宮師善齋、協中齋開展,30餘件館藏明清及近現代秋天題材的書法繪畫作品讓展廳內也切換至深秋時節。  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介紹,瀋陽故宮春、夏、秋、冬系列書畫展已經舉辦了以春季和夏季為題材的書畫展,深秋之際,再次策劃了體現秋季之美的館藏書畫展。
  • 在全球疫情影響下,2020年國外大學秋季入學會受到影響嗎?
    2020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國外大學積極採取措施,紛紛暫停了線下授課,大部分學校採取網絡授課的形式。近期有一些在國外讀書的同學擔心疫情會耽誤學業,也有一些考慮申請2020年秋季入學的同學擔心2020年秋季無法入學。
  • 秋季牡丹怎麼養?教你3種養護小妙招,噴灑一點它,消除褐斑病
    > 在花草界中,有很多花草值得我們去養護,而就拿牡丹這樣的花草來說,牡丹素來就有「花中之王」的美譽,牡丹它的品種繁多,在開花的時候花色比較豔麗那麼在秋季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養護好牡丹花呢?下面就教大家三種養護牡丹花的小妙招,對於喜歡養牡丹的花友們來說值得收藏一下。
  • 走進文物裡的「秋天」 瀋陽故宮舉辦館藏秋季題材書畫展
    「秋聲無盡——瀋陽故宮館藏書畫展」近日在瀋陽故宮師善齋、協中齋開展,30餘件館藏明清及近現代秋天題材的書法繪畫作品讓展廳內也切換至深秋時節。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介紹,瀋陽故宮春、夏、秋、冬系列書畫展已經舉辦了以春季和夏季為題材的書畫展,深秋之際,再次策劃了體現秋季之美的館藏書畫展。
  • 全球變暖將導致秋天來得更早,只因森林不是吸收碳的...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溫帶樹木的落葉時間會晚一些,因此隨著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秋天也會晚一些。早期的觀察似乎表明,這種情況在過去幾十年裡一直在發生——導致了更長的生長季節,從而減緩了氣候變化的速度。
  • 秋天裡的彩色植物2——黃櫨
    單葉互生,倒卵形或卵圓形,葉全緣,秋季變紅色。大型圓錐花序頂生,有柔毛,小而黃色,花期5—6月。 秋季去香山看紅葉是北京人的一個習俗,黃櫨為著名的紅葉植物,又名紅葉,是「香山紅葉」的主要樹種。 這裡小編就不得不說很多人去香山看紅葉的感受是:路途遙遙(堵車很嚴重),上下山的纜車也需要排很長時間的隊,關鍵是根本看不到什麼紅葉。
  • 落葉季,走入「秋天的童話」
    落葉增添了城市的詩意,從滿地紅黃中我們如何感知城市的深秋?為何有的落葉變黃,而有的變紅?秋天落下的葉子,你能認出多少種?  秋葉是城市的「寵兒」  這段時間,全國各地陸續進入「賞秋模式」。「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古人知秋意,從木葉和雲天中感知。落葉,是秋天最美的詩。落葉景觀道,成了城市裡「秋天的童話」。
  • 寒露時節稻黃蟹肥,秋季作物進入成熟階段
    受訪者供圖氣候:九月授衣,古人如何禦寒進入公曆十月、農曆九月,氣溫驟降,連續多日,北京氣溫在20℃以下,夜間氣溫甚至降到10℃,大街上人們已經穿上長袖長褲,夜裡關窗閉戶,不再敞著窗戶睡覺。在城市裡,人們對氣候的變化不那麼敏感,因此穿毛衣的人少,但在鄉村,因為和大自然接觸更密切,對氣候也更敏感,換上秋季衣服的人會更多。」《詩經》中說「九月授衣」,到了九月,絲麻等織物已經收穫,當家的女性開始為一家人準備冬衣,在外工作的男性,也開始做過冬的準備。古人沒有羽絨服,但他們禦寒的衣物同樣花樣繁多。
  • 研究:全球變暖將滅絕一半物種
    英國科學家最近公布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成果:全球變暖將會導致地球上的動植物大量滅絕。儘管人類可能最終逃過這一劫,但地球上有一半的物種將會消亡。
  • 科學家預測「全球變暖」將停止,地球要開始變「涼快」了
    關於「全球變暖」這個話題可有幾個年頭了,好像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讓我國越發重視看待環境問題。近幾年還出臺了很多環保政策,如機動車限號、尾氣排放檢測、秸稈焚燒禁止,過年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等等。只要是對環境有很大影響的行為幾乎都進行了規範。咱們言歸正傳。近期有相關專家表示,地球變暖將要停止,地球接下來要開始降溫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小編這邊也去查詢了一些資料,在這簡單說一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