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凌晨的發布會上發布了9.7英寸iPad Pro和4英寸iPhone SE兩款新品,但許多人也已經注意到,蘋果現在正陷入一種十分危險的境地,那就是開始無法掌控消費者如何更好的理解蘋果產品的命名,而造成這種狀況的罪魁禍首就是蘋果在產品命名上變得越來越複雜。無論是新發布的4英寸iPhone SE和9.7英寸iPad Pro,還是原有的產品,現在當我們想購買一款蘋果的產品時,突然發現居然有「無數種」選擇。
對於iPad Air 2和新的9.7英寸iPad Pro、或者iPad Mini 2以及iPad Mini 4,除了鐵桿果粉或者科技數碼愛好者之外,似乎普通用戶很難區分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而在這一點上做的很好的是Apple Watch的錶帶,普通用戶只需要知道是什麼材質、售價多少即可。
而接下來的狀況看著也並不簡單。如果蘋果延續iPhone SE產品線,那麼接下來還將推出iPhone SE 2?而iPad Pro會完全代替iPad Air系列而讓後者的名稱消失?對於Apple Watch來說,下一代某一款產品,很有可能會出現黃色運動錶帶Apple Watch Sport 2 38mm Silver這樣冗長的名字。而現在,對於iPad Pro來說,我們同樣也要區分是12.9英寸iPad Pro還是9.7英寸iPad Pro,不僅非常麻煩,同時未來還有可能在iPad Pro後面還得加上數字。
目前蘋果引以為傲的五大產品線,包括iPhone、iPad和Apple Watch在內,都出現了這樣的問題。而很快之前蘋果曾經嘲笑三星Galaxy S II Epic 4G Touch這樣名字「又臭又長」的狀況,就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而蘋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找到最受歡迎的產品,然後以這款產品為基礎名稱,在錶帶、顏色、存儲容量甚至屏幕尺寸等方面進行區分。同時,對於之前的產品,蘋果要學著適當的放棄,畢竟現在還有四年前分發布的產品依然在售,而這些都是造成蘋果產品線命名越來越混亂的原因。
蘋果還可以嘗試根據屏幕尺寸來區分每個產品,比如現在的iPad Mini 4、iPad Air 2或9.7英寸iPad Pro。而對於iPhone來說,則需要將三種尺寸的屏幕產品進行簡化,簡單易懂重新開始。
當然,這需要保證所有的設備都處於一個相同的硬體競爭環境。目前在蘋果的產品線中,選擇購買一款產品,就意味著需要放棄另外一種特性。比如iPhone SE無法體驗到3D Touch、12.9英寸iPad Pro則無法擁有1200萬像素攝像頭等。
或者蘋果還可以反向思維,完全以複雜性為主,停止簡單的單一產品陣容。而蘋果如何選擇,還要看未來產品如何發展。畢竟當我們在明年看到iPhone SE 2和iPhone 7這樣的名字同時出現時,的確會感到奇怪。而我們相信到了明年春天,消費者可以更明確的看到究竟有哪些產品可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