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團隊發現新型氫水化合物,成果登上《物理學評論快報》
記者29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固體物理所計算物理與量子材料研究部極端環境量子物質中心團隊利用金剛石對頂砧高壓實驗技術,結合原位拉曼光譜實驗技術、原位X射線衍射實驗技術以及第一性原理,計算研究了一種新型氫水合物的形成過程以及結構性質。
-
研究發現新型氫水化合物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所計算物理與量子材料研究部極端環境量子物質中心團隊,在高壓科學研究取得新進展,研究利用金剛石對頂砧高壓實驗技術,結合原位拉曼光譜實驗技術、原位X射線衍射實驗技術及第一性原理,計算研究了一種新型氫水合物的形成過程以及結構性質。
-
我科學家發現新型氫水化合物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合肥12月29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29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固體物理所計算物理與量子材料研究部極端環境量子物質中心團隊利用金剛石對頂砧高壓實驗技術,結合原位拉曼光譜實驗技術、原位X射線衍射實驗技術以及第一性原理,計算研究了一種新型氫水合物的形成過程以及結構性質
-
合肥研究院發現新型氫水化合物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所計算物理與量子材料研究部極端環境量子物質中心團隊,在高壓科學研究取得新進展,研究利用金剛石對頂砧高壓實驗技術,結合原位拉曼光譜實驗技術、原位X射線衍射實驗技術及第一性原理,計算研究了一種新型氫水合物的形成過程以及結構性質。
-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科學家發現新型氫水化合物
科技日報合肥12月29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29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固體物理所計算物理與量子材料研究部極端環境量子物質中心團隊利用金剛石對頂砧高壓實驗技術,結合原位拉曼光譜實驗技術、原位X射線衍射實驗技術以及第一性原理,計算研究了一種新型氫水合物的形成過程以及結構性質。
-
冰表面水分子呈無序結構排列
研究小組利用可以觀察物質表面原子的原子力顯微鏡(AFM),在原子水平捕捉到了冰表面的凹凸。由此發現,冰的表面並不像預測的那樣——晶體內部構造呈規則有序的結構,而是呈水分子位置發生移動的無序結構。實驗發現在多種條件下製作的冰的表面全部呈無序結構,因此確認這種無序結構才是冰表面的真正構造。
-
...重要蛋白結構、新型氫水化合物、大蜜蜂、「人造太陽」、血紅蛋白
今日科技話題:火箭發動機、阿爾茲海默重要蛋白結構、新型氫水化合物、大蜜蜂、「人造太陽」、血紅蛋白 2020-12-31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120萬大氣壓和298K溫度下,純氫與純水形成一種新型水合物
在120萬大氣壓和298K溫度下,純氫與純水形成一種新型水合物 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0-12-31 09:53:22 記者29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固體物理所計算物理與量子材料研究部極端環境量子物質中心團隊利用金剛石對頂砧高壓實驗技術,結合原位拉曼光譜實驗技術、原位X射線衍射實驗技術以及第一性原理,計算研究了一種新型氫水合物的形成過程以及結構性質。
-
「新型冰」或將解決氫燃料存儲問題
新型籠狀氫水合物的分子結構。冰是一種高度複雜的物質。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陸續發現了各種狀態的冰。冰的物理性質在不同條件下也有顯著區別,例如,氫鍵會在高壓作用下變得對稱,讓人無法區分出單個水分子;而低壓條件則會引起質子紊亂,使晶體結構中的水分子表現出多種空間取向。
-
npj: 固溶體的奇異點—具有有序化合物性能的無序固溶體
然而凡事有利則有弊,合金由於原子無序佔據,載流子發生局域化,導致輸運性能惡化。該研究通過計算預測了一種兼具固溶體和有序化合物特徵的新奇固體相。他們首先提出了一種用於描述短程有序的參量,基於該參量構建了描述該化合物形成焓的經驗表達式。進而基於該能量表達式開展蒙特卡洛模擬,由此獲得所有固溶體組分(0<x<0.5)能量最低的結構,並開展密度泛函計算精確計算這些結構的能量。有趣的是,他們發現x=0.25成為所謂「幻數」組分。在該組分材料中,混合焓隨組分變化的曲線出現明顯奇異點。
-
固溶體的奇異點:具有有序化合物性能的無序固溶體
來自美國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團隊基於綜合利用多種計算模型,即固溶體模型、蒙特卡洛模擬和第一性原理,針對雙亞晶格混合半導體合金(ZnSnN2)1-x(ZnO)2x的相結構開展了研究。該體系可以看成是由O和N四面體組合而成。他們首先提出了一種用於描述短程有序的參量,基於該參量構建了描述該化合物形成焓的經驗表達式。
-
觀察冰,「水」了5篇Nature/Science及子刊
當溫度降低至冰點之後,液態及氣態水分子分別通過凝固和凝華作用變成冰。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人們已經發現了18種不同的冰晶結構,圖1是不同冰晶的相圖,圖2是不同冰晶內部氫鍵網絡結構。這些研究結果顯示,自然界中的立方相冰(Ⅰc)純度很低,大部分都是與六方相冰(Ⅰh)形成堆砌-無序雜化冰晶(stacking disordered ice,Ⅰsd),結構如下圖所示
-
關於冰,你真的了解嗎?觀察冰,「水」了5篇Nature/Science及子刊!
當溫度降低至冰點之後,液態及氣態水分子分別通過凝固和凝華作用變成冰。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人們已經發現了18種不同的冰晶結構,圖1是不同冰晶的相圖,圖2是不同冰晶內部氫鍵網絡結構。這些研究結果顯示,自然界中的立方相冰(Ⅰc)純度很低,大部分都是與六方相冰(Ⅰh)形成堆砌-無序雜化冰晶(stacking disordered ice,Ⅰsd),結構如下圖所示。
-
關於冰,你真的了解嗎?觀察冰,「水」了5篇Nature/Science及子刊
當溫度降低至冰點之後,液態及氣態水分子分別通過凝固和凝華作用變成冰。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人們已經發現了18種不同的冰晶結構,圖1是不同冰晶的相圖,圖2是不同冰晶內部氫鍵網絡結構。這些研究結果顯示,自然界中的立方相冰(Ⅰc)純度很低,大部分都是與六方相冰(Ⅰh)形成堆砌-無序雜化冰晶(stacking disordered ice,Ⅰsd),結構如下圖所示。
-
結晶冰中,如何讓無序的水分子「聽令」?
冰是一種具有獨特性質的迷人物質。與大多數物質不同的是,即使在極低溫度下,冰也無法達到預期中的有序狀態。《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期發文稱,義大利國際高等研究院(SISSA)、阿卜杜斯 薩拉姆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和物理研究所(IFIR-UNR)在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CNR-IOM)的支持下,對導致造成冰的奇異無序現象的原因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在特定條件下,冰能夠恢復部分有序性。研究人員描述了有序狀態下低溫冰的鐵電性。
-
星雲形成星系,從無序到有序,是否是熱力學熵增理論的反例?
說明一個孤立系統不可能朝低熵的態發展即不會變得有序。這個理論通常會被數理性泛化理解,將其擴展到熱力學以外的範疇,甚至人文領域。星雲形成星系,就是一個從無序到有序的一個過程無論是太陽系形成假說,還是星系形成假說,都是從原始星雲這種無序的狀態,最終形成相對有序的狀態。
-
劉錦川院士《Science》:納米級無序界面,助力超高強韌超晶格合金
界面無序是由多元素共偏析驅動的,該元素在相鄰的微米級超晶格晶粒之間形成了獨特的納米層。該納米層充當可持續的延展性來源,通過增強位錯活動性來防止脆性晶間破裂。同時,在室溫條件下,該新型超晶格材料擁有高達1.6GPa的超高斷裂強度,在環境溫度下具有25%的拉伸延伸率,且無任何晶間脆化現象發生。此外,在高溫下也能實現可忽略的晶粒粗化,從而提高了高溫穩定行。
-
從熵的角度看生命是什麼,死亡是有序到無序的結果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讓我們知道了許多人體的結構,我們的身體是由大量的原子來構成的,人體百分之七十的質量是水,每個水分子帶有兩個氫原子。而其他有機分子也帶有多個氫原子,在人體內氫原子最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從質量上看自然是氧的含量最多了。據科學家大約估計,人的身體中約含有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個原子。
-
新型氫水合物:氫燃料存儲和運輸的潛在解決方案
新型籠狀氫水合物的分子結構。冰是一種高度複雜的物質。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陸續發現了各種狀態的冰。冰的物理性質在不同條件下也有顯著區別,例如,氫鍵會在高壓作用下變得對稱,讓人無法區分出單個水分子;而低壓條件則會引起質子紊亂,使晶體結構中的水分子表現出多種空間取向。
-
熵值會增加,帶領系統走向無序和死亡,只有耗散結構才能對抗熵增
因為宇宙真正是一個孤立的系統,宇宙中的物質、能量都是恆定的,不與外界進行交換,在這樣一個孤立的系統中,熵值會一直增加,宇宙會從有序走向無序,最終宇宙中不再有任何天體、也不會有山石樹木以及任何生命形式,宇宙中任何一個位置的物質量都變得相同、溫度都變得一致,這就是物理學家克勞修斯所提出的「熱寂說」了,它描述了宇宙的最終結局,一種絕對的熱平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