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秋風起,蟹腳癢
又到吃蟹的時節,每家每戶都會買上幾對大閘蟹,蘸著姜醋、配上黃酒,一邊賞月一邊品蟹,其樂融融。但總免不了在清洗螃蟹時被那橫行的小傢伙弄破手指,刺破皮膚。千萬不要小看這小小的傷口哦,因為一不留神可能會變成不可收拾的大問題!
三天前,王阿姨家裡買大閘蟹,她在清洗時一不小心被蟹鉗狠狠地夾了一下右手食指。當時忙碌著準備晚餐的她,只覺得一陣刺痛,看看只有一道小小的「口子」也就沒有在意。飯後洗刷餐具,洗衣拖地也沒發現有什麼問題。
第二天起床,王阿姨只覺得食指跳痛,食指上的傷口已經癒合了也就沒有在意。晚上臨睡前,發現右手食指腫了一圈,皮膚也略微有點紅,手垂下來的時候還有一陣陣的跳痛。等到第三天早起覺得腫痛更厲害了,指甲周圍的皮膚都變紫甚至發黑,手掌都腫了起來才急忙來就診。檢查後發現,右手食指中、遠節指骨皮膚壞死並明顯腫脹;指腹觸覺及刺痛覺消失,食指曲指不能;掌間隙腫脹、皮膚紅腫,皮溫升高。儘管後來及時行食指雙側切開減壓引流術,使用了金黃膏(嶽陽醫院自製藥物,可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外敷。48小時後,腫脹明顯消退,中節指骨皮膚由黑變紅,觸覺及痛覺恢復。但遠節指骨及甲床周圍皮膚仍無法恢復觸痛覺,皮膚發黑壞死。最後不可避免地進行了截指。
僅僅小小的一個手指外傷,因為忽視、不重視、不及時就診處理,進而演變成甲溝炎,膿性指頭炎,指頭壞死最後不得不截指。怎麼會這樣呢?其實,在受傷之初,雖然傷口很小,但肉眼難見的更小的細菌卻已經隨著這小傷口進入了皮膚下。雖然皮膚的傷口很快就能癒合,但皮膚下的細菌卻在豐富的血供和營養滋潤下瘋狂的滋長著,並不停地破壞著周圍的組織形成膿腔。膿液越積越多壓迫周圍的血管,最後導致末梢血管的堵塞和相應血供區域的組織壞死。
溫馨提示:
皮膚的完整猶如一塊堅固的護盾保護著人類不受細菌病毒的侵害。所以,無論是蟹蝦、魚刺,還是木刺、鐵屑,一旦皮膚破損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理傷口。清理後的傷口可以依靠清洗消毒達到隔絕大部分細菌的目的,剩下的就交給自身的免疫力。若是傷口比較深(>5mm)無法清洗乾淨,建議儘早去醫院處理傷口,避免細菌繁殖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官方微信訂閱號二維碼,歡迎掃碼關注!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官方微信服務號二維碼,歡迎掃碼關注!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秋深菊黃蟹正肥,切莫小恙成大病》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