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公司大老闆,一個合同不籤,公司的業績卻能實現10倍的增長,5年會員突破1400萬,創始人堅持的核心競爭力是做「好」產品和做「好」人
雖然如今內容付費成為創投圈的高頻詞,但是真正從用戶手中收到錢的卻很少,作為第一波吃螃蟹的人,樊登讀書會已經做到了年收入近億元。從2013年創立至今,樊登讀書會發展已超過三年時間。難得的是,從2013年的第一個會員開始,樊登讀書會就收費,每人每年365元,如今會員數量已突破176萬,甚至有人已經續訂到25年後。他是如何構建起願意付費的讀書社群的?付費會員快速增長的秘密又是什麼?如何激發團隊的活力?老闆應該如何調整心態,跟上時代?
作為樊登讀書會發起人,前央視主持人、倡導「全民閱讀」的先行者樊登被書友們稱為中國最會講書的人。
而這位年輕的管理者的管理論卻沒有停止於「紙上談兵」,他在社群裂變上的經驗每一條都是寶貴的方法論,值得網際網路領域裡創業者們借鑑。
以百人尖叫取代萬人說好
「一個企業增長的最大敵人就是慣性,我們習慣以某一個速度成長、習慣跟同行做對標,總是被慣性所束縛。因此,想像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你得想像到我們是能夠做到十倍增長的。」樊登說,「增長的核心一定是內容足夠好,增長的前提是成長,如果沒有一個特別好的被驗證過的產品,任何增長手段對於公司來講都是一個毀滅性打擊。」
什麼叫足夠好?
樊登的標準是「真正足夠好的產品,是對方聽完以後會很激動,如果不分享給朋友,就覺得有點虧欠他。」他認為,在做內容的時候,「與其讓一萬個人都說不錯,不如讓一百個人尖叫」這句話特別重要。因此,他建議,必須得做出一個又一個能夠讓用戶尖叫的產品,這些尖叫的用戶才會願意心甘情願幫你帶其他客戶。所以,一定要做到足夠好。
避免構成單一,增長小組要跨部門
第二個就是組織結構的問題,所有的增長小組都不能夠由單一部門的人構成。
如果想在市場方面有一個增長的行動,絕對不要從市場部挑三個人組成一個增長小組,因為他們一定會遇到財務部、技術部、產品部的阻力。倡導每一個員工都應該得到全面的發展,就應該給員工機會。
保持「責任心」,為公司尋找發展亮點
有些管理者經常會陷入到增長螺旋當中,整天像小狗追著尾巴一樣不停的轉圈,但是公司沒有長期的進步。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明白一個問題:什麼是你現在的關鍵要務?
很多的增長團隊苦於沒有關鍵要務,導致老闆看到到處都是要修補的漏洞,當一個老闆不停地修補船上漏洞的時候,那個船就只能原地打轉,員工根本不知道我們的方向在哪兒。因此,樊登認為,老闆一定要牢牢知道最近一個月的關鍵要務是什麼。也就是說這個事情是一定要推進的,別的事情我都可以不幹。
除了清楚自己目前的關鍵要務之外,樊登認為,作為好老闆很重要的一點是是否能扛事兒。
「很多的領導喜歡不斷的指責團隊,不斷的給團隊提出各式各樣的要求,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團隊的領導不願意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樊登說,「帶團隊也是一樣的道理,很多團隊一遇到困難、錯誤、挫折,領導的第一反應就是得找個人罵一下,你覺得罵了他就代表著對他的幫助,事實上你會把整個公司罵得團團轉,團隊只會原地打轉。」
一個公司能夠成長、發展最重要的叫做尋找亮點,只有亮點才能帶領大家前進,不斷修補漏洞只會讓我們顧此失彼。「所以我們一定要從領導力方面有所改變,改變我們的心態,看到失敗和錯誤自己扛下來,努力尋找亮點讓公司找到進步的方向,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快速的增長的方法是快速嘗試
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快速嘗試。不斷的進行各種驗證,遇到一個成功的實驗就把它留下來,遇到一個不成功的實驗不用沮喪,趕緊做下一個事情。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經過無數次快速的實驗,手中掌握的技術、增長手段就要多很多。
讓團隊保持成長型心態
什麼是成長型心態?樊登的表述是,「我根本不在意我是不是犯了錯,我根本不在意我是不是丟臉,我唯一在意的是我是不是在不斷的進步,我的人生是不是在每天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沉澱。」
一個成長型心態的人考慮的是整個團隊有沒有同仇敵愾朝著一個方向進步,是不是在努力的迭代,努力的進步。
管理本質是最大限度激發員工善意
德魯克說:「管理就是最大限度的激發他人的善意。」
樊登表示,如果一個人的潛意識是帶有大量的鬥爭色彩和艱苦意識以及人性本惡的假設,他所做的各種各樣的事不自覺就會激發他人的惡意,做事越來越難。但是如果你能夠從內心當中相信你為社會做貢獻,社會也不會虧待你,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你周圍的好人慢慢冒出來,你可以把正常人都變成好人。「我希望創業的人,首先要從心理層面調試自己,你自己有足夠的能量,你心中有足夠的陽光才有值得分享給大家的東西。」他說。 據經濟網、正和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