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學中最「雞賊」的終極理論,解釋你的所有「為什麼」

2020-12-05 星光探索號

人是天生極具好奇性的動物,我們總是對世界有各種疑問,喜歡問為什麼?最著名的就是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但是這種問題,絕大部分是無法回答的,我們沒有辦法去尋求到答案。而在我們無法回答這種問題的時候,被稱為「終極理論」的「人擇原理」就發揮它的威力了。

而所謂的非常「終極」的人擇原理就是在試圖解釋宇宙存在的根本性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宇宙是適合智慧生命比如我們人類生存的?對於這個問題,人擇原理給出的答案是:如果宇宙不是現在這個適合智慧生命存在的話,也就不會有我們這些智慧生命來提出這個問題了。宇宙是這個樣子,是因為我們看到它是這個樣子。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人擇原理就是別人問你為什麼的時候,你不是在給他解釋為什麼,而是反問為什麼要問「為什麼」?為什麼要發問?

那麼既然能夠發問就說明你存在,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你為什麼會存在?那麼答案就是:因為我們這個宇宙的物理參數非常合適,能夠讓人類存在。那如果你再問為什麼我們這個宇宙的物理參數會那麼完美,導致人類可以存在。答案是:其實所有不同物理參數的宇宙都存在,只不過我們這個宇宙的參數是可以支持人類的存在。其他的宇宙物理定律跟我們不一樣,可能就不存在人。那麼就不會有人提出最開始的「為什麼」了。

當然,我們的物理定律未必是唯一的能夠讓智慧生物存在的物理定律。在其他的星系或者宇宙也存在著其他滿足智慧生物存在的物理定律,那麼在這個星系或者宇宙的智慧生物,自然也會問屬於他們的「為什麼」。

也就是我們對於宇宙的探索,對於一切我們未知的探索,我們人類所追求的答案,這些所謂的答案其實都不是答案,而是問題。

既然如此,人擇原理其實就是說,答案其實就在問題裡。任意一個問題追問「為什麼」,打破砂鍋問到底都是在問「人為什麼存在「,而人擇原理就很好地解答了這個問題。因為人不存在的話就根本問不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也就不會有答案。

那麼我們的宇宙為什麼是這個樣子的呢?答案是因為我們存在,所以我們能感知的宇宙只能是這個樣子。但宇宙的樣子並不會因為我們人類存在與否而改變。

有人會認為這是一種唯心主義,其實這完全不是。雖然說人擇原理看上去很是荒誕、極其雞賊,但是你仔細想一想,好像真是這麼回事。你仔細琢磨一下,大道至簡。

相關焦點

  • 宇宙學中最「雞賊」的終極理論, 解釋你的所有「為什麼」
    我們總是對世界有各種疑問,最著名的就是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種問題我們無法回答,我們沒有辦法去尋求到答案。而在我們無法回答這種問題的時候,被稱為「終極理論」的「人擇原理」就發揮它的威力了。
  • 揭開弦理論的真面目:弦理論是解釋宇宙所有問題的終極理論嗎?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宇宙,但是卻存在經典物理學、相對論、量子力學和弦理論四種互不相融、觀點尖銳對立的理論,每一個理論都是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這是四套完全不同的理論思想體系,它們唯一的共同點是解析我們身處的這個宇宙的運作原理。我們知道,真相只有一個,真理只有一套,我們只需要一套邏輯一致的、可以自洽地解釋宇宙的所有問題的理論,即終極理論。
  • 什麼是宇宙學?能揭開宇宙的終極奧秘嗎?
    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研究人員才開發出第一批觀測儀器和理論工具,將這些重大問題轉化為一個精確的研究領域:宇宙學。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宇宙學家保羅斯坦哈特(Paul Steinhardt)說:我認為宇宙學是人類感興趣的最古老的學科之一,但也是最新型的科學之一。
  • 你還覺得哲學無用?在宇宙學中無法探討的問題 哲學竟能提供洞見
    不管那些仇恨者怎麼想,所有的科學領域都面臨著在科學內無法回答的問題。每當科學家檢驗一個檢驗理論的最佳方法,或想知道科學模型如何與現實相聯繫的時候,他們就是在研究哲學。但處於對整個存在的研究的獨特地位,宇宙學尤其充滿了哲學的困惑和立場。但其實有一種哲學信仰隱藏在宇宙學的核心。
  • 宇宙學中有哪些未解決的問題?
    宇宙學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控制宇宙膨脹的宇宙學常數,也稱為暗能量。宇宙中質量能量的很大一部分(大約60%)是以一種神秘的能量形式存在的,這種神秘的能量正以加速的速度將宇宙推開。這種能量是什麼,從哪裡來的?宇宙學家沒有真正的想法。
  • 霍金三部曲|回答物理學的終極問題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這是物理學和哲學的終極問題是上帝創造了宇宙還是大爆炸?我們真的能回到過去嗎?你知道為什麼世界是十一維嗎?宇宙是否需要一個創造者?......《果殼中的宇宙》——懂與不懂都是收穫天空為什麼是黑的?宇宙是有限大的麼?牛頓的定律可以解釋完整的宇宙嗎?相對論的名字從何而來?目前相對論的進展如何?以前航海靠天上星星的位置判斷,天上的星星不動麼?
  • 現代宇宙學的開端
    我們為什麼存在?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宇宙未來的命運將如何走向?在廣義相對論中,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被統一在3+1維的四維時空當中,時空具有可塑性,由於物體的質量造成了其周圍時空幾何形狀的彎曲,而在其周圍的物體會沿著彎曲時空中的最短路徑(測地線)運動,從而產生了我們稱之為引力的效應。
  • 宇宙學領袖人物安德森·林德:宇宙是永恆海洋中微小的局部
    不久,由於有一打左右世界上最傑出的宇宙學家徒勞地試圖重複林德的壯舉,因而弄得火柴和咒語到處亂飛。當他們要求知道林德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時候,他笑著喊道:「量子漲落!」安德森·林德林德更因其理論「變戲法」而出名。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他使暴漲理論獲得同行們的認可,這是一個從粒子物理學中推出的更為離奇的想法。
  • 「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研究」到底說了啥?
    皮伯斯獲獎的理由是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研究,而另外兩位因發現第一個圍繞類日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而獲獎。 同時,皮伯斯發展了一整套理論來描述宇宙的演化過程,這有助於解釋宇宙大尺度結構的形成,比如星系怎麼形成、星系的分布疏密等問題。 使用他的理論模型,可以預測宇宙的形狀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物質和能量(下圖)。他的計算與之後的背景輻射測量非常吻合。
  • 宇宙學基本理論之一出現問題,如被推翻,宇宙學的很多理論將落空
    波恩和哈佛大學的研究引起了人們對宇宙學基本理論的懷疑。無論我們在哪裡看,相同的規則都適用於太空中的每一個地方,無數天體物理學計算都基於此基本原理。但是,波恩和哈佛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使這一原則受到質疑。如果測量值得到確認,這將使有關宇宙性質的許多假設落空。
  • 梅曉春:愛因斯坦時空引力和宇宙學理論基礎存在嚴重缺陷
    因而標準宇宙學理論的基本時空框架是錯誤的,暗能量是不存在的,宇宙加速膨脹是不可能的。時空相對性原理和引力幾何化描述只是物理學家的一廂情願,大自然並不遵守這種規則,所有這些都顯示現有的時空、引力理論和宇宙論需要從根本上進行改造。在對愛因斯坦理論去偽存真、徹底改造翻新的基礎上,本人提出一套新的更為合理的時空、引力與宇宙學理論取而代之。
  • 你知道哲學嗎?那麼宇宙學需要哲學嗎?
    從霍金(Stephen Hawking)提出的「哲學已死」,到溫伯格(Steven Weinberg)在《終極理論之夢》(1992年)中的長篇聲討——「反對哲學」,許多物理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認為哲學是無用的,或者至少對科學是無用的。
  • 可以回答哲學問題的宇宙學理論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一層薄如面紗般的大氣,卻分割了生命與虛空?為什麼在這四百多億光年直徑的宇宙中,你,剛好出現在了這顆鬱鬱蔥蔥的星球上?為什麼宇宙中的常數是如此的精確,以至於哪怕改變小數點後的第十位,也會導致生命的徹底消失?這是一個較為複雜的理論,理解時有一定難度。本文將儘量做到由淺入深,請諸位不要放棄,反覆思考文中內容。
  • 掌控最深層次的真相,萬物之理可以解釋宇宙中所有的謎團
    你應該已經想到了答案,當然是——不。我們人類還有太多的事沒有答案,我們對宇宙中到處都是的東西也就是暗物質,以及超強的能量也就是暗能量,幾乎是一無所知,我們的控制力只存在於宇宙中的一個小小的角落,被浩瀚而無知的大海環繞著,我們要面對這個事實,我們理解周圍世界卻對宇宙一無所知,我們連發現終極理論也就是「萬物之理」還有多遠,有沒有這樣的理論存在呢?它是不是可以解釋宇宙中所有的謎團呢?
  • 神奇的宇宙學常數,被愛因斯坦丟進垃圾堆的東西最終又被撿了回來
    當愛因斯坦知道這一點時立馬就撤銷了他的宇宙學常數,把它當做自己的失誤扔進了垃圾堆。但是實際上,宇宙學常數是他的理論中一個自洽的修正,只是當時還用不上罷了。這樣的認知一直持續到人們發現了宇宙加速膨脹。 宇宙學常數描述的是一個無處不在的力,它可以同時以相同的強度吸引(或者排斥)宇宙中所有的粒子。這正是人們解釋宇宙加速膨脹需要的東西。
  • 被稱為「物理的終極理論」的M理論,到底想要證明什麼?
    大到宇宙空間,小到微觀粒子,一切物質的運動規律和基本結構,都在物理學的研究範圍內,因此物理學可以說是其他科學的基礎,也是人類認知宇宙的基礎,物理學的理論結構是「數學」+「實驗」,因此物理學是人類現在最精密最準確的一門學科,簡單來說物理學是人類探索宇宙本質的基礎,或許這就是為什麼物理學家的研究可以改變世界的原因。大一統理論對人類的意義是什麼?
  • 為什麼有人說量子力學推翻了所有科學理論?
    「為什麼說量子力學推翻了所有科學理論?」,我不清楚為什麼會有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實際上,這個想法並不準確。量子力學確實有它的獨特性,但是它並沒有推翻任何理論;並且,並不是只有量子力學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實際上,整個20世紀的科學都圍繞著「不確定性」展開討論的。
  • 為解釋暗能量,有必要修改廣義相對論的引力理論嗎?
    雖然你可以在廣義相對論的背景下解釋暗能量,但最近嘗試通過改變引力來解釋暗能量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最近,獲獎的克勞迪婭·德拉姆博士的理論工作成為焦點,導致《衛報》發問:「物理學家的引力理論是否解決了『不可能』的暗能量之謎?」 這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可能性,但需要有適當程度的懷疑。
  • 揭秘宇宙的終極科技理論,一文讀懂共形循環宇宙
    這些看似撲朔迷離的問題,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羅傑·彭羅斯的共形循環宇宙學提出了一種解釋。這還要從宇宙大爆炸理論說起。上世紀60年代,彭羅斯和霍金一起證明了奇點定理,並且逐漸發展成為當今科學界的主流。但在大爆炸之前,也就是奇點的前面,宇宙是什麼樣的呢?彭羅斯通過共形映射將宇宙的開始和結局聯繫起來,他認為,宇宙的終結事實上就是另一次宇宙大爆炸的開始。並且我們所處的宇宙,就在大爆炸-膨脹-大爆炸-膨脹之中無限循環。
  • 真正革命性的技術來自最不可能的地方,比如宇宙學
    在一篇題為「物體的慣性是否取決於其能量含量」論文中,他擴展了牛頓運動定律,使它們適用於高速運動的物體,然後解釋了為什麼光不受這些定律影響:為什麼,如果汽車以每小時80公裡的速度行駛,其前大燈發射出的光速和靜止車輛燈光速度勢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