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未來的你,貧富早有定數」:看這5點就知道了
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句話乍一聽,好像很消極,其實只不過在不能改變的殘酷現實面前的自我安慰。這句話出自於《論語》中子夏與司馬牛的對話。
司馬牛很憂傷地說:「其他人都是有兄弟,但是唯獨我並沒有。」
子夏回答說:「我聽說過,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兢兢業業又沒有過失,對人畢恭畢敬不失禮儀。四海之內,都會是你的兄弟。1個君子,有何必擔心沒有兄弟呢?」
從這一對話裡能夠 看得出,子夏是在安慰憂傷的司馬牛,而不是子夏消極信命。1個人的命運自始至終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命,即便有定數,也不是天註定的,而是人定。老祖宗認為,未來的你,貧富早有定數,看自己以下5點就知道了。
一、有沒有膽略
民間諺語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敢於冒險的人,能夠 奪得先機,撈到很多好處,取得他人得不到的東西。相反,若膽小如鼠、故步自封,也就只能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清苦日子了。
中國的改革開放,便是1個很有膽略的事兒。當大伙兒仍在糾結姓社姓資的時候,鄧小平爺爺果決邁開了改革的第1步,強調「白貓黑貓,抓住老鼠便是好貓。」敢闖敢拼,才擁有今日的經濟發展。
在這個發展浪潮中,有的人放棄了官職,下海經商;有的人背井離鄉,去深圳等改革前沿;有的人拋下原有專業,努力嘗試新的領域。這一些有膽略的人,成為了首批成功發家致富的人。
未來也是一樣,你是貧是富,還是需要看你有沒有膽略。機會,任何時候都是有;困難,任何時候都存在。就看你有沒有勇氣戰勝困難,去獲得發家致富的機會。
二、夠不夠努力
一個人要發家致富,還是得努力。靠天靠地靠父母,最為穩妥的還是依靠自己。閩南歌曲《愛拼才會贏》也唱道:「三分天註定,7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
一樣是白手起家,一樣是從低做起,有的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的人卻恨不得把1小時掰成兩小時來用。二種狀態,自然就形成二種不一樣的結果。
李嘉誠便是1個很努力的人。李嘉誠剛開始去塑膠廠做推銷員時,他人工作8小時,他就工作十六小時。他僅用了1年的時間,就從新手成長為全廠的銷冠,並且業績是亞軍的7倍!李嘉誠這種努力的勁頭伴隨著他的一生,也使得他後來成為多年的亞洲首富。
「天道酬勤」,這是《周易》揭露的發家致富秘訣。一個人,唯有勤奮努力,才可以迎來好的命運。
三、會不會合作
曹雪芹說:「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一個人再能幹,如果沒有別人的幫助,也很難成氣候。同樣的,一個人要發家致富,也要懂得與他人合作。
合作,可以形成規模效應。大家可以看看,那些做大生意的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等,都是需要找尋各種合作夥伴及拓寬融資渠道。即使是小生意,也可能要和相鄰的幾個商鋪一起合作營造氛圍才能把生意帶旺。
合作,可以取長補短。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馬雲原來只是一個老師,對網際網路並不是內行。可是,馬雲憑什麼成為網際網路的巨頭?靠的就是和一幫人合作,把他的短板給補上去了。
你要致富,不能只是自己苦幹,還要和別人一起合作來幹。我們要牢記毛澤東說的那句話:「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合作共贏,共同致富。
四、懂不懂形勢
《三國演義》開篇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見,在三國亂世,人們都非常關注形勢的變化。特別是那些人才,包括曹操、劉備、諸葛亮、郭嘉、孫權、呂布等等。他們都時刻在關注形勢的變化。
如果形勢判斷錯誤,就可能造成不好的後果。比如:袁術當時稱帝就非常不合時宜,成為眾矢之的,導致吐血身亡的悲慘結局。
如果形勢判斷準確,應時而動,就能建功立業。比如:曹操、劉備、孫權都是能把握大勢的人,最終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同樣的道理,你的未來,是貧是富,在很大程度上也要看你能不能看準形勢。如果能夠看清形勢,找準機會,風口上豬都會飛。如果後知後覺,那只有跟著別人屁股跑的份,是很難致富的。
五、有沒有人脈
有人說,成功等於知識加上人脈,而且人脈的影響因素佔了70%。可見,人脈對一個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是貧是富,其實和他的人脈也很有關係。
人脈,可以讓你贏在起跑線上。比爾蓋茨創立微軟,無疑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物,但他開始的時候也得到了母親的幫助,因為他的母親曾經是IBM高管。你的家人、親戚、朋友、同學,都是你的人脈,他們的實力決定著你的起點高低。
一個年輕人從事什麼行業,靠什麼謀生,常常都是與最親近的人有關。家裡有人在公務員系統的,這個人很大概率會去做公務員;家裡有人在房地產領域的,他很大概率會去做房地產;家裡有人在金融領域的,他很大概率都在金融領域。
你的人脈在哪裡,你的錢脈就在哪裡。你很難在一個沒有熟人的領域能夠做得好。打個比方:如果在房地產領域不認識有影響力的人,你想進入這個領域就要費九牛二虎之力了。
未來的你,是貧是富,早有定數。這個定數,全在於你自己。今天談到的五點,在你身上有沒有呢?第一,是不是有膽略;第二,是不是夠努力;第三,是不是懂合作;第四,是不是看得清形勢;第五,是不是有可以幫助你的人脈。如果有,那就恭喜了,你遲早要發達。
古人的智慧助我們成長
老祖宗的話歷經千年依舊盛久不衰,是有道理的。裡面蘊含的都是對於人生經驗的總結和為人處世的大智慧,用來警示後人。
為此,明代鬼才馮夢龍收集了來自民間的各類俗語,涉及教育、生活、為人處世、家庭親情、經商等領域,組合成《智囊全集》,並做出詳細的白話文說明。
其實古人的智慧並不難學,俗語都比較通俗易懂,只要你用心體會,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幫助你的人生路越走越順遂。
曾國藩能夠在官場上站穩腳跟,憑藉的就是自己不凡的膽識智慧以及為人處世。曾國藩之所以可以這麼優秀,還得得益於馮夢龍的這本《智囊全集》。
曾國藩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
讀過《智囊全集》的康熙,還認為它是「國之利器」,只允許內部傳閱,不可外傳。
王健林就將其列入書單,推薦給萬達高層,從古人智慧中學習職場用人訣竅,加強個人修養。
央視節目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在多次演講中提及,在他24歲時讀《智囊全集》這本書,他說道男人就應該跟曾國藩一樣讀《智囊全集》,不單單是是讀的人生經歷,更加是讀的人生智慧、人情世故。
可見,如果有一本書能讓你英明睿智,那麼智囊全集一定是你的最佳選擇。難怪有人評論這本書:十有八九向你學習,你就能安居樂業,趨利避害。
這本書記載了什麼?
《智囊全集》一書的目的在於"增智",圍繞"智慧"這一主題,以講故事的方法,從為官、理政、戰謀、女智、雜智五個大的方面進行了闡述,既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事例鮮活,觀點清晰,值得一讀。
比如其中一個故事:
隋唐時期有個人叫郭純。他頗有心機,趁著母親去世,玩起了花招來騙政府表彰。烏鴉雖然不討人喜歡,但是在當時"烏鴉反哺"是孝心的象徵,郭純就專門準備了烏鴉愛吃的食物,一個人在母親墳前哭前就先撒在地上,把一群烏鴉吸引過來,幾次下來,這群烏鴉就被訓練成了郭純的烏鴉。
等有人在場的時候,郭純就不撒糧食。但是烏鴉一聽他開始哭就像聽了口哨一樣,紛紛飛來,鄉親們都不知情就被他的"孝順"深深感動了,耳口相傳,很快官府人就過了給他立了孝子牌坊。
這個故事就講了市井小人的惡聰明。
直到今天,《智囊全集》上面的故事,仍然用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不論是官場、職場還是生活中,其中的智慧,都可以借鑑。
這本《智囊全集》不僅僅記載了全文,更有詳細的解釋,不用擔心看不懂,簡單易懂。每天下班和睡覺前花點時間來閱讀《智囊全集》,然後再結合自己的實際,與古人智慧一結合。最完美的方案,自然就出來了。
這本書的上下兩冊價格才80元,現在限時活動立減5元只需75,卻能帶給你生活中問題的解決方法,讓你獲得古人的智慧和思維,受益終身,不管自己讀還是送朋友都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