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桃採摘季,我們跋山涉水,深入炎陵尋找一顆好桃。在平樂鄉,我們找到一棵28年的老桃樹,仍在結果,而且是1989顆!它可能是炎陵縣最老的一棵黃桃樹,味道還挺好,已經累計創收30多萬元。28年,在黃桃樹身上,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
樹冠6米老桃樹,掛果1989顆
聽說我們要尋找炎陵最老的黃桃樹,縣黃桃產業協會秘書長譚忠誠給我們推薦了平樂鄉的老支書尹志紅。在他的帶領下,我們到達了炎陵縣平樂村(以前的平樂鄉),看到了炎陵最早一批被種下的桃樹。
桃樹的主人為了方便遊客找到,還在路邊豎了一個牌子:「黃桃老樹由此進」。
眼前是一條歪歪扭扭的小路,蜿蜒而下。山谷中熱浪來襲,桃樹蔭下卻有涼風成行。我們一行人跌跌撞撞走到山坡下的桃樹林裡,去找那棵老桃樹。
老桃樹的主人叫何枝強,早已帶著他的小孫女立於樹下,笑容可掬。
他首先爬到旁邊的一棵芙蓉李上摘下幾個李子給我們。掰開一看,血色的果肉,鮮紅的果汁,吃一口,酸甜可口。他笑著說,黃桃更好吃,只是還有10來天才能熟。
他帶我們去看那棵老桃樹。1987年,炎陵縣農業局在上海參加農業培訓活動時,被舉辦方推廣的「錦繡黃桃」品種吸引,帶回來幾百株幼苗,在全縣推廣種植。只有平樂這個地方的村民堅持種了下來,成為炎陵黃桃的發祥地。
眼前何枝強栽的這棵黃桃樹,始於1992年,比最初栽下的那批桃樹晚了幾年。何枝強說,1987年那批桃樹都被蟲蛀了,已經被砍伐,他家這一棵可能是現存最老的桃樹之一。
漫步桃樹下,步測樹冠直徑有6米。手握樹幹,有近60釐米粗。樹幹上搭建了腳手架,以方便上去摘桃子。樹幹上布滿了桃膠,這是歲月留下的獨特芳華。這樣一棵28年樹齡的黃桃樹,竟然還是鬱鬱蔥蔥,陽光從樹葉中搖曳而下,讓人感覺生機勃發。
這棵老樹,據何枝強的兒子統計,今年大概結了1989個桃子。算得如此清楚,是因為黃桃要套袋子,光這一棵桃樹就套了這麼多。
一棵桃樹20多年累計創收30多萬
老桃樹是何枝強的寶貝。他每年精心照料,截枝、施肥、除蟲害、勻果實,就像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樣。老桃樹也爭氣,每年至少可以結出1000多斤果實,按往年的當地收購價,大約可以賣8000到1萬多塊錢。
李枝強的兒子說,如果是2008、2009那幾年價格高的時候,可以賣到13000多塊錢。20多年來,這棵桃樹累計給李家創收30多萬元。
曾見證炎陵黃桃從無到有的尹志紅笑道,當年推廣種植黃桃樹,大家都說不能當飯吃,把樹種在田埂上。現在一棵桃樹都抵好幾畝水稻的產值。
一些貧困戶也因此得以脫貧,過上好日子。住在何枝強家不遠的朱聖洪,家裡條件差,妻子兄弟臥病在床多年,家裡只有他一個勞動力。以前靠吃政府的救濟糧,現在種了300多棵桃樹之後,年收入十幾萬。不僅買了電視,還起了房子,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是尹志紅形容平樂鄉的地形地貌。以前依靠種植高杆稻,村民僅能解決溫飽。
如今黃桃已經成了炎陵縣的支柱產業,而何枝強家的這棵老桃樹就是大山深處人民依靠黃桃脫貧致富的歷史見證。
一顆老桃樹上的黃桃,將歲月的味道封存,用獨特的口感喚起我們對生活的感恩。何枝強們辛苦了許多個日日夜夜,將這樣一顆黃桃託付給熱愛它的人。願我們珍惜。
文/圖 瀟湘晨報記者 錢燁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