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發現隱藏20年軍火庫,裝滿300門迫擊炮,50輛裝甲

2020-12-05 烽火瞭望塔

二戰結束後,蘇聯和美國成為世界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這兩個大國展開了長期的軍備競賽。二戰期間,武器裝備得到了很大發展。軍備競賽時期,美、蘇積極發展本國軍事實力,研製了很多先進武器裝備。

世界上最大的轟炸機就是軍備競賽下的產物,圖160載油量高達1百多噸。在1萬多米的高空,圖160飛行速度可以達到2馬赫,這個速度遠比美國轟炸機快多了。而且,圖160裝有兩個武器艙,最大荷載達到了45噸。

除了武器裝備,美國和蘇聯更是一門心思的發展核武器。冷戰時期,美蘇兩國擁有的核彈頭總量已經達到了全球的97%。當時國際局勢緊張,兩個大國都做好了戰爭的準備。一個不小心,很有可能就會爆發世界第三次大戰。

美蘇爭霸時期,美國經常派出偵察機去收集蘇聯的情況。因此,很多人都認為,蘇聯之所以會解體,完全是中了美國的圈套。不論是戰時物資儲備,還是武器裝備的研發,都需要花費大量資金。

美國在戰爭中發了大筆橫財,自然是有足夠的資本揮灑。蘇聯在二戰損傷慘重,再加上計劃經濟弊端逐漸顯現,國內經濟已經很不樂觀了。但是,現在已經走到這一步,蘇聯說什麼也不會退縮,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

美國看準時機漏出風聲,讓蘇聯以為自己要重點發展航空。一聽美國要轉戰太空,蘇聯馬上就跟了上來。最終,蘇聯不堪重負,只能落得解體的下場。美國實現了一家獨大,但是與蘇聯硬碰硬這麼多年,美國也是元氣大傷。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撿了現成的便宜。蘇聯斥巨資研製的先進武器大多都留給了俄羅斯,就連烏克蘭也分了2千多架戰機。不過,就算給烏克蘭這麼多好東西,它也養活不了。最後,烏克蘭把戰機全賣了,等自己要用的時候,還要找別人去買。

烏克蘭為了跟著美國,把很多武器裝備都銷毀了,因此,烏克蘭一直都以為自己已經沒啥裝備了。烏克蘭沒錢培養空軍,就連軍人的工資也快發不出來了。於是,很多軍人就偷偷地將部隊裡的東西賣到黑市去。

2006年,坦克師的幾個士兵本來想找一些報廢的武器換點錢,畢竟已經好幾個月沒發工資了,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無意間,士兵發現隱藏的一個軍火庫,打開一看,所有人都驚呆了。裡面裝滿了300門迫擊炮和50輛裝甲車。

這些武器裝備都是嶄新的,還沒用過。這麼多東西,要是自己悄悄賣了肯定會出大事。因此,士兵就將隱藏的軍火庫如實上報。最後,烏克蘭把這些武器裝備都賣了,給坦克師的士兵發了工資。

相關焦點

  • 新中國第一悍匪:為制服他,調動7輛坦克,4輛裝甲車,16門迫擊炮
    1979年7月11日,遼陽市東京陵公社新城大隊的凌國梁、徐忠正和王敏跟大隊幹部爆發了一場矛盾,這場矛盾是來自遼化招工,當時大隊書記趙春元和生產隊副隊長搞不良作風,沒有選送他們三人,因此產生了一種報復心理。
  • 遊擊隊的剋星2S9秋牡丹120毫米自行迫擊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71期
    對於大口徑迫擊炮的作用,蘇聯人是非常清楚的。 在二戰期間,蘇軍手中的殺手鐧,就是各種口徑的迫擊炮,尤其是大口徑迫擊炮。 蘇軍裝備有34.8萬門是迫擊炮,同期的德軍迫擊炮產量只有6.8萬門。
  • 德軍的最後一次勝利,勞班坦克大決戰,摧毀蘇軍351輛裝甲車輛
    但科涅夫在最初的幾次火力偵察中發現德軍的防禦異乎尋常的頑強且堅固,所以他下令近衛坦克第三坦克軍打出一記迂迴攻勢,切斷勞班與布雷斯勞的聯繫。雙方只有地面部隊能夠發動進攻,德軍在格倫德一帶成功伏擊了一支蘇軍裝甲部隊,該部隊裝備有大約70輛T-34坦克和謝爾曼坦克,這次伏擊摧毀了10輛蘇軍坦克。而後德軍又成功的攻入了附近的鎮子,並繳獲了13輛正在維修中的坦克,此外德軍還炸毀了11輛受損嚴重,缺乏備件無法維修的T-34坦克。
  • 臺軍終於找到對抗我裝甲部隊法寶!雲豹裝甲車挑大梁
    他們認為不能得到新式坦克的情況下,只能利用雲豹抵抗解放軍的裝甲部隊。裝甲車對付重型坦克?有意思的吧?聽薩沙說一說吧。雲豹裝甲車是臺灣所謂的自產武器,也是臺軍的驕傲之一。目前臺軍雲豹裝甲車裝備總數還是秘密,但臺灣媒體認為至少有700輛。
  • 迫擊炮爆頭,RPG入體:真實戰爭中的小概率事件與命硬的士兵
    1966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VietCong,活躍在越南南部的北越武裝)在峴港(DaNang)周邊進行遊擊活動,由於峴港周邊封鎖嚴密,因此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無法獲得來自河內的裝備。在這樣的前提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就只能使用迫擊炮之類的武器來支援步兵作戰。
  • 英軍訂購21輛北歐海盜BvS10裝甲全地形車圖
    英國陸軍現役的北歐海盜BvS10裝甲全地形車。  法國《防務宇航》2007年5月4日報導 英國國防部已與英國BAE系統公司籤訂了一項合同,訂購21輛「北歐海盜」BvS10裝甲全地形車,英國皇家海軍司令部已於2003
  • 被擊中135次還幹掉了22輛德軍坦克,看二戰「神車」前蘇聯KV-1重坦
    以1937年製造的SMK雙炮塔樣車為基礎在1939年製造出KV單炮塔重型坦克,部分車輛加裝了螺栓固定的附加裝甲,原本使用彈簧懸掛但後來改為扭杆懸掛。在1939年入侵芬蘭時KV-1驗證車在突破「曼納海姆防線」時證實了其實戰價值。1940年KV-1坦克開始量產並裝備部隊,在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至1943年底,KV型都是蘇聯重型坦克編隊的中堅。
  • 坦克碾壓1個裝滿50公斤液化氣的氣罐,爆炸了,會車毀人亡嗎?
    今年的6月13號,台州有一輛裝滿液化石油氣的槽罐車爆炸,炸毀了半條街道,就屬於雲爆。 正因為核彈對於裝甲目標的毀傷效果不好,前蘇聯在歐洲對抗北約,就是用幾萬輛坦克組成裝甲洪流,在戰術核武器的掩護下進行大縱深突擊。 上世紀50年代,英國曾用一輛百夫長坦克測試其在核爆炸下的生存能力,結果顯示:在1萬噸當量的核彈下,距離爆心只有450米的坦克,除了外部的一些設備被核爆炸摧毀以外,車體、主裝甲、發動機仍然保持完好。
  • 德軍已佔領廠房大門,蘇聯裝甲車卻仍在廠房生產線上生產!
    1942年8月19日 (農曆七月初八),史達林格勒大會戰開始。他命令進攻高加索油田的第4裝甲軍團回師北上,支援第6軍團進攻史達林格勒。其實, 第4裝甲軍團這時已打到距蘇聯最大的產油區僅80公裡的地方,卻不得不掉轉身向東北插上。  這時,在史達林格勒,蘇聯的守軍不足19萬人,有300多輛坦克和300多架飛機。保盧斯統率的進攻部隊近3 0萬人,700多輛坦克,1200多架飛機。
  • 什麼迫擊炮這麼牛?一分鐘無聲速射15發,全重僅有13公斤
    圖為被展出的2B25迫擊炮眾所周知,迫擊炮作為一種高射角大彈道的武器,在一線作戰部隊中被廣泛裝備。自誕生之日起,各國在迫擊炮的研發上都不遺餘力,而在這些國家中,俄羅斯的一款迫擊炮性能被發揮到了極致。自2019年開始,俄羅斯方面開始接收一款名為2B25的迫擊炮。
  • 二戰中,日軍105毫米榴彈炮火力強大,為何僅僅生產了1000門
    一戰中,日本雖然作為戰勝國,奪取了德國在中國和東南亞的一些殖民地,但是在戰爭中嘗到「甜頭」的日本並不滿意,而是發現了陸戰中,自身火力的不足。在1920年,日本陸軍提出了裝備105毫米榴彈炮的需求。1930年施耐德完成樣炮生產,年末陸續有5門新炮運抵日本,等急的陸軍立刻進行各自測試,測試結果對此炮各項性能表示滿意,1931年,日本陸軍正式將這種105毫米的榴彈炮定型,並且從施耐德公司訂購300門。(這一年是日本天皇紀元2591 年,所以稱91式榴彈炮)1933年,日本在法國的幫助下,開始國產化生產91式105毫米榴彈炮。這項任務主要由日本陸軍大阪造兵廠承接。
  • 6000名俄軍荷槍實彈,克宮下令出動裝甲旅
    除了老兵參與訓練外,2020年秋季入伍的新兵也開始學習使用武器進行實彈射擊。 俄羅斯從2015年開始介入敘利亞內戰,直接或者間接擊斃大量叛軍。叛軍為報復俄羅斯,已經不限於攻擊敘利亞境內的俄軍目標,可能會有敢死隊潛入俄境內發動襲擊。俄羅斯地廣人稀,這些潛伏的人員在發動襲擊之前都很難被發現。
  • 二戰秘而不宣的一場戰鬥,1939年蘇軍裝甲車痛擊日寇殲敵萬人
    儘管BA-6裝甲車防護能力有限(裝甲厚度僅10毫米),但它裝備的45毫米口徑火炮能擊毀同時代大多數坦克,所以仍被蘇軍大量列裝。1939年5月13日,蘇軍和蒙古軍隊與日本關東軍在哈勒欣河一帶爆發大規模衝突。5月28日,侵佔中國海拉爾的日軍第23師團向戰區派出由騎兵、裝甲車和步兵中隊組成的混編部隊。
  • 微星B360迫擊炮主板 性價比了解一下
    微星B360M MORTAR主板,採用7相供電,擁有強力的裝甲,目前京東售價769元,有興趣的用戶可以關注一下,哦對,要注意一下,  微星MSI B360M MORTAR迫擊炮主板提供了4個SATA 6G接口,兩個支持Intel的傲騰技術的M.2 插槽。
  • 美軍裝甲旅有多少家底?密密麻麻排在一起,無人機都拍不過來
    我軍由騾馬化向摩託化,再到如今基本實現機械化,共經歷了3個發展歷程,當然在全面實現機械化的同時,我們在信息化領域並沒有落下,而是採用了以信息化帶動機械化的發現模式,而不是實現了機械化再去搞信息化,因此雖然官宣說我們目前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但這個機械化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
  • 大批俄式坦克軍機現身演習,士兵腳踩...
    利比亞國民軍在演習中手持破損的土耳其國旗 「利比亞武裝部隊司令」在消息中寫道,在此次代號為「Martyr General Wanis Bukhamada」的野戰軍演期間,LNA部隊第106裝甲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