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句古語箴言:防之於未萌,治之於未亂

2020-12-06 大道知行知行堂

~01~

禁微則易,救末者難。

此句出自範曄《後漢書·桓榮丁鴻列傳》,是丁鴻寫給漢和帝奏疏中的話,意思是說:在萌芽階段抑制不良之事很容易,等到釀成大禍時再來挽救就困難了。

丁鴻是東漢名儒,其才學品行先後得到漢明帝、章帝、和帝的賞識。漢和帝時升任太常、司徒。和帝雖繼承皇位,但竇太后把持朝政大權,其兄竇憲官居大將軍位,跋扈恣肆,欲謀叛逆。永元四年(公元92年),天上發生日食。丁鴻就以此上書皇帝,指出竇家權勢對國家造成了危害,導致出現日食的不祥徵兆,建議迅速改變這種狀況。漢和帝聽從丁鴻建議,撤竇憲官職並賜死,避免了一場大禍。

這篇奏疏中有一段名言:「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夫壞崖破巖之水,源自涓涓;幹雲蔽日之木,起於蔥青。禁微則易,救末者難。人莫不忽於微細,以致其大。」「防微杜漸」這一成語即來源於此。

中醫治病十分注重疾病的預防,《黃帝內經》就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其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提出「治未病」的重要意義。《素問·刺熱》說:「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提出「治未病」的診斷方法。《靈樞·逆順》:「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提出「治未病」的針刺方法。

唐代大醫家孫思邈則將醫生分為上中下三等,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階段。最高明的醫生是治療尚未發病之時的「未病」,次等醫生是治療即將發病之時的「欲病」,最末等的醫生是治療已經發病之時的「已病」。《鶡冠子》記載了扁鵲三兄弟的故事,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回答:「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魏文侯問其原因,扁鵲說:「長兄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中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之時;而我治病,是在病情嚴重之時。」

中醫說的「未病」不是沒有病,而是指身體已受邪但還沒有明顯症狀或症狀較輕的階段,高明的醫生能發現這些細微的症狀,然後採用防治手段阻斷其發展。在疾病的三個階段中,「治未病」成本最低,也最容易;「治欲病」次之;「治已病」成本最高,也最困難。

此句話告誡我們,事情要在剛剛露出錯誤苗頭的「未病」之時防微杜漸,阻斷其發展;其次要在快要犯錯誤的「欲病」之時採取措施,立即止步;最後在已經嚴重的「已病」階段,要找準「病症」,採取有力措施,對症下藥。

~02~

防之於未萌,治之於未亂。

此句典出北宋範仲淹的《奏上時務書》,其原文為:「經曰: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又曰:防之於未萌,治之於未亂。聖人當福而知禍,在治而防亂。」

範仲淹在上書中,以經典格言,勸誡當時的皇帝明鑑福禍倚伏的關係,認為在事情未萌芽時就加以防範,在天下未動亂時候就加以治理,才能事半功倍,天下安康。

「見之於未萌、治之於未亂」,這是先賢的共識。老子《道德經》闡述「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提倡目光如炬、洞明深察、見微知著,在事情還沒有突出或明顯的時候就積極主動去做,這是一種極高的智慧。老子分析說:「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其未兆、未萌、未發的極其微小的狀態,容易謀劃也容易散失,因此,善於發現這個「微」就是一種能力,就是一種境界。如果這個「微」是善的、好的、積極的,就把握不失,擇善固執,從而引導壯大;如果這個「微」是惡的、壞的、消極的,就斷然禁絕,勿使生長,防患於未然。

據《孔子家語·觀周》記載,孔子當年在洛邑后稷之廟堂看到的「金人銘」中,就有「焰焰不滅,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終為江河」之類的警句,小火苗不及時撲滅就能燃成熊熊大火,小水流不及時堵住就可成為滔滔江河。

以上所有這些都提醒人們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有明察秋毫的敏銳,有未雨綢繆的措施,防止千裡之堤毀於蟻穴。

~03~

處事不以聰明為先,而以盡心為急。

此句出自宋代呂本中《官箴》一書。原典為:「處事者不以聰明為先,而以盡心為急。不以集事為急,而以方便為上。」其意是,善於處理事情的人,不會把聰明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盡心盡力放在第一位。不會把事成有功放在第一位,而是把有利於百姓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欲事立,須是心立。心不欽則怠惰,事無由立,況聖人誠立,故事無不立也。」「心立」既是「事立」的必要條件,也是「事立」的充分條件,投機取巧,玩弄心術,機關算盡,往往是既害人禍國,又害己損友。小成靠智,大成在德。要想大成功,必要大德性。大德性如何來,正心是第一,只有正心盡力,才能有所成。

~04~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此句語出《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在這篇先秦短文中,孟子開篇引用了虞舜、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裡奚等6位古代聖賢從貧賤中起家的例子,以其大氣磅礴的邏輯論證和排比論證,深刻闡發了外部環境與個人成敗、國家興亡之間的密切關係。

憂患意識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品質,深深地根植於中華文明的土壤中:

《周易》記載,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其中蘊含豐富的辯證思想,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強調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詩經》中也有「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之說,這種未臨而如臨,未履而如履的狀態,形象地展現了「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的憂患精神。

《左傳·襄公十一年》亦有記載,魏絳引用《尚書》中的話規勸悼公:「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敢以此規。」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暗合千古興亡之道,歷史已經給我們留下了諸多經驗和教訓。憂患意識無論對於國家,還是對於家庭和個人都至關重要,只有樹立憂患意識,國家方能長治久安,文化才能源遠流長,家庭才能和睦長久,個人才能持續進步。

~05~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此句出自淮南王劉安《淮南子》中的《主術訓》。大意是說聚合天地萬物的力量,則無往不勝,無事不成。團結的力量是巨大的,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古人以「積力」和「眾智」號召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的思想影響深遠。

「積力」和「眾智」強調的是集體的力量和群眾的智慧,做事順應客觀規律,尊重事物特性,發揮其優勢,匯聚各方力量,則事業可得成功。

唐代貞觀初年,李世民敕令編輯《群書治要》,要求「務乎政術,存乎勸戒」,專門選錄了《主術訓》「積力之所舉」這一句作為治國箴言。一個人的智勇往往有限,而積聚眾人的力量卻可以將有限擴大為無限。《主術訓》說:「任人之才,難以至治」「乘眾人之智,則天下之不足有也」。

古人憑藉歷史經驗對此有著深刻的理解。揚雄在《法言》中分析了漢王劉邦打敗西楚霸王項羽的原因:「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用來批駁項羽「天之亡我」的抱怨。劉邦的勝利在於善於採納眾人的建議,眾人的建議凝聚了群體的力量。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才是取勝的關鍵。司馬遷特意將漢初重臣劉敬、叔孫通等人的傳記合寫,感慨地說:「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士之智也。信哉!」《資治通鑑》也專門記載吐谷渾阿柴令諸子折箭的故事,教誨世人:「孤則易折,眾則難摧。」

~06~

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

此句出自馮夢龍《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在文章開頭,作者馮夢龍以春秋時期的管仲和鮑叔牙作比,稱他們為古今「交情至厚」的典範,並對「相知」進行了如上闡述。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施惠於人、德義相交的,叫做知己;肝膽相照、心心相印的,叫做知心;志同道合、意氣相投的,叫做知音。知己、知心、知音,名稱雖然不同,總之說的都是朋友相知。

中國古人非常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知音故事褒揚的正是朋友間的信義和友情。當俞伯牙彈琴其意在高山流水時,只有鍾子期「道著了伯牙的心事」,故而鍾子期死後,俞伯牙因知音難覓而斷弦摔琴,終身不再鼓琴。「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這樣的友誼來自彼此心靈深處的理解與默契,建立在互相了解和充分信任的基礎上,人生交得一個真正的知心朋友,足矣。

◎本文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治未病理論與精準醫學相容相通
    廣州中醫藥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圖@視覺中國名醫說腫瘤周岱翰教授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近十年來全球範圍內癌症發病率呈持續增長態勢,不過,癌症可防可治「但治未病措施要求中醫藥在腫瘤治療上全程參與,而不是在某時段危重時才臨時上陣。」 周岱翰強調。(專訪視頻和更多精彩內容請掃描右上角的二維碼關注「健康有約」,留意相關推送。)
  • 古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是何意思?古人留下的處世之道
    古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是何意思呢?這是古人留下的處世之道。這句話話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一個人並不想做嫖娼之事,那就避免去花街柳巷徘徊,因為你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抵住誘惑,最後做了違背本心的事情,如果一個人並不想參與賭博,那麼就不要去賭博的場所去觀看他人,因為你不能確保自己不會因為看了人家輕易贏得金錢而不動心。
  • 天天學習 | 關於網絡安全,習近平用這句古語指明路徑
    2016年4月19日,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聰者聽於無聲,明者見於未形」這句古語,強調感知網絡安全態勢在信息安全領域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對網絡安全的發展趨勢進行準確預測、預警,知道風險在哪裡,是什麼樣的風險,什麼時候發生風險,才能預先防範網絡安全風險。
  • 武漢治白蟻捷足未先登
    武漢治白蟻捷足未先登 2002年8月5日07:37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訊(記者楊捷 實習生陶君)  武漢市新建房屋實施白蟻預防
  • 《原神》未歸的熄星如何開啟 未歸的熄星星落之地攻略
    《原神》未歸的熄星如何開啟 未歸的熄星星落之地攻略 作者:網際網路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20-11-17 10:25:00手機訂閱
  • 無字天書(六)千年隱學,扁鵲長兄治未病的不傳之密
    扁鵲是歷史著名的名醫之一,扁鵲大哥擅長治未來特定時間會得的病,成為上醫。輝哥有幸學習到,獻給全天下人改命。扁鵲答:「長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問:「那為什麼你最出名呢?」扁鵲答:「長兄善治未病之病,在病情發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也就是我們家人推崇備至。」
  • 管姚:美國會之亂的衝擊不亞於「9·11」
    我個人認為,華盛頓6日之亂,特別是國會山之亂對美國政壇乃至整個國家社會的震撼與衝擊,其嚴重程度不亞於當年「9·11」恐怖襲擊。而且我們也知道,按照恐怖大亨拉登當年的設計規劃,帶著所謂「刀與意志」上路的21名恐怖分子劫持四架民航客機,其原本襲擊對象是包括國會山的,恐怖分子20年前沒做到的,如今竟然由這些所謂「川普粉」給辦成了。
  • 安史之亂持續了多長時間?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安史之亂是一場波及整個大唐王朝的叛亂,從755年11月到763年1月,近9年時間。這次叛亂動搖了整個大唐王朝的統治根基。雖然唐朝沒有因此而瓦解,但是從此以後唐朝走入了衰落期。安史之亂後,藩鎮開始崛起,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輝煌局面再也沒有出現。
  • 雷克雅未克,北境設計之城
    雷克雅未克設計中心2019年3月底,第九屆雷克雅未克設計節將在冰島首都開幕。這個世界最北面的首都,借藝術與設計的盛會,又一次亮相世人的眼前。很難把冰島的首都雷克雅未克定義成什麼。是一個小城市還是一個大村莊?
  • 歐洲頭條丨「民主燈塔」崩塌 美國危機遠未結束
    歐洲頭條丨「民主燈塔」崩塌 美國危機遠未結束 原標題: 美國國會衝擊事件之後,首都華盛頓恢復了表面的平靜,而大選的鬧劇卻遠未謝幕。距新任總統宣誓就職僅剩不到半個月時間,呼籲川普提前下臺的聲音卻不絕於耳。
  • 《公主連結》矛依未怎麼樣 矛依未厲不厲害
    導 讀 公主連結矛依未的技能是什麼呢?矛依未擁有什麼樣的技能呢?矛依未適合什麼樣的戰鬥環境呢?值不值得玩家培養呢?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公主連結矛依未是誰 公主連結矛依未角色介紹和強度解析
    公主連結矛依未是什麼角色?公主連結中很多角色都有一個外號,其中一個外號是矛依未,想必不少玩家都聽過了吧,但大家知道這個矛依未的角色是哪個嗎?其強度又如何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公主連結矛依未角色介紹和強度解析,她一起來看看吧。
  • 習近平引的古語,英文怎麼說
    「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小鮮到底是一道菜還是一條魚?《論語》中的「不善」會不會譯作「evil」或者「monster」?你們大概能想出一百種翻譯,在此之前,先來看看扎克伯格們讀到的官譯長啥樣。 治大國如烹小鮮 Governing a big country is as delicate as frying a small fish.
  • 6句絕妙箴言,悟透人生真諦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對此感慨:「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並指出「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司馬光認為,才與德本不相同,而世俗之人往往區分不清,一概論之曰賢明,於是就看錯了人。他還據德才之別,將人分類: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 防比治重要,烯旺科技將石墨烯應用於中醫「治未病」
    「未病」就是還未發生的病,治未病之「治」,多釋為預防和治療,還有調理,調養。《黃帝內經》中講到,「在疾病早期或發病時治療,可以收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未病防趨勢,治在未病之先:我們在還未發現身體不適的時候,要積極預防可能發生的疾病趨勢;初病防加深,治在發病之初:當我們在剛剛發現疾病的徵兆之後,要積極採取措施預防疾病加重。
  • 《連平州志》卷之九:藝文2,鼎建州治碑記(黃士俊)
    扛過2019年的水災和2020年的疫情,身在異鄉,用那句耳熟能詳的口號來打點雞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連平州志》第九卷藝文,《鼎建州治碑記》(作者:黃士俊)崇正六年(1633年)癸酉,九連山寇悉就蕩平。按憲錢公時按部潮、惠,毅然躬探賊穴,熟察諸險地,得所為四往咽喉,謂宜創州治統東南兩邑,居中而控制之。商之督府熊公,合疏以連平建治,請上報可落成。
  • 醉翁亭記:品讀歐陽修的醉翁之意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同時點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愚之酒也」。說明「醉翁」二字的深意,把景與情直接聯繫起來。這段層與層間過渡巧妙,由山而峰,由峰而泉,由泉而亭,由亭而人,由人而酒,由酒而醉翁,再由「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山水之樂」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句句相銜不著痕跡,給人完整的「山水之樂」印象。第二段,分述山間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 「白蛾」未除「尺蛾」又現 河北遭遇「蟲」之戰
    中新網石家莊五月九日電 (記者 高新國)令人頭疼的美國白蛾蔓延河北的態勢尚未得到根本控制,近日石家莊市區又發現桑褶翅刺尺蛾作孽花木,加之該省小麥吸漿蟲和紅蜘蛛又「盯上」了小麥等農作物,使河北近期聞「蟲」色變,各級政府正採取措施大打人蟲之戰。
  • 鬼滅之刃×灶門炭治郎
    4月新番《鬼滅之刃》第一季已經完結了,雖然第二季還未推出。 但是劇場版卻來了《無限列車篇》 還未看過的朋友可以先把第一季補一下。
  • 學習《龍法之治》 海林市法院在行動
    學習《龍法之治》 海林市法院在行動 2020-10-10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