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月球行!510所嫦娥五號「產品大家族」助推探月新徵程

2020-11-25 每日甘肅網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李滿福 通訊員 潘穎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12秒,嫦娥五號登月探測器發射升空,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三階段最為重要的一步,它將在探月工程前兩個階段基礎上,繼續在月球表面開展更深層次、更全面的科學探測。

510所嫦娥五號研製團隊部分研製人員。

在嫦娥五號上,搭載著510所的「產品大家族」。尤其是該所獨立設計研製的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密封封裝子系統、月球樣品解封分裝操作臺兩個核心裝置,以及月塵帶電及著陸器無損探傷測量儀等產品,彰顯了其在技術上的創新和先進性。此外,傾注了510所參研人員心智的國際救援示位標、貯箱、電源等20多個「家族成員」,在此次嫦娥五號任務中也各司其職,為探月新徵程保駕護航。

月球樣品密封封裝子系統

作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核心裝置之一,月球樣品密封封裝子系統,其功能是承接採集到的月壤和月巖並對樣品進行自動封裝,保證月球樣品在返回地面的過程中不受汙染,維持樣品的原始狀態。

月球樣品密封封裝子系統。

目前,國外只有美國和前蘇聯實現了月球樣品的採樣返回,美國是載人條件下進行的,而我國的月球樣品採集和封裝是在無人條件下通過設備自主完成的,難度更大,需要攻克的關鍵技術更多。為保證機構的可靠性,研製團隊在多年研製過程中反覆進行各種工況下的試驗、設計更改、再試驗,最終確立了最優方案,保證了月球樣品的成分不發生物理與化學變化並維持月表原態。

510所依託深厚的科學研究與工程研製基礎,在國內首次研製了基於金屬擠壓密封原理的月球樣品密封裝置。產品突破了「極高真空樣品密封技術」、「月表真空、帶電月塵、高低溫綜合環境地面驗證」等關鍵核心技術,使得裝置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月球樣品解封分裝操作臺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解封分裝操作臺,是探月工程三期月球樣品地面應用系統的核心裝置之一,能夠在真空環境下對返回地面後的月球採樣封裝裝置進行解封及收集月球樣品釋放的稀有氣體,並在高純氮氣環境下對月球樣品進行收集、登記、描述等處理,最大限度保證月球樣品儘可能少受地球外部環境的影響,滿足深空探測任務中地外天體樣品密封容器解封、處理和保存等需求。

該產品創新性地提出了分艙段進行月球樣品解封及處理的方案,解決了樣品密封裝置解封時內外壓差過大及真空環境下無法操作處理樣品的難題,實現了真空環境下月球樣品密封封裝裝置的解封及高純氮氣環境下月球樣品的操作和處理。針對微量月球樣品釋放稀有氣體難以採集的技術難點,設計了氣體採集裝置,實現了月球樣品釋放稀有氣體採集及成分分析,解決了月球樣品釋放氣體採集的難題。

月塵帶電測量儀

距離地球38萬公裡的月球上存在著塵土,叫做月塵,這些塵土可能在微流星和人類活動的情況下被激起而四散飛揚。510所為嫦娥三號研製的月塵測量儀採用了高靈敏和大量程傳感器組合式的探測方法,可以測量著陸過程和自然狀態下月塵累積質量。而在此次嫦娥五號項目中,為進一步了解月塵特性,設計研製了測量懸浮月塵帶電的科學載荷裝置。

510所月塵帶電測量儀被安裝在嫦娥五號著陸器的頂部,這是自美國阿波羅計劃以來,人類第一次對月球表面的帶電塵埃進行直接測量。

月塵帶電測量儀研製現場。

月塵帶電測量儀由兩套相同的測量探頭組成,月塵帶電測量探頭是嫦娥五號著陸器工程參數測量分系統的一部分,它能夠對月球表面由自然環境影響引起的月塵帶電特性進行測量。每套探頭又分別由一組阻滯柵網和一臺微質量天平組成。阻滯柵網像扇門,只有滿足一定條件的「月塵」才可以通過。柵網下方是一個由粘性薄膜和石英晶片組成的微質量天平,它相當於月塵顆粒的「體重秤」,這是目前最靈敏的「秤」,甚至可以測到納克級的質量。當不同帶電量的月塵顆粒通過設置不同的柵網被粘性膜「粘住」後,這些顆粒的質量就被稱量出來了。

無損探傷測量儀

嫦娥五號著陸器無損探傷測量儀是在著陸器著陸時,用來檢測與力學支撐結構連接處受衝擊產生的損傷狀況的儀器設備。該設備可以為地面環境試驗提供在軌數據,並為後續月球登陸提供設計優化支持。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適合空間應用的無損檢測方法主要包括電渦流無損檢測方法、電磁超聲無損檢測方法和目視法三種方法,其中電渦流無損檢測技術發展最為成熟。

著陸器無損探傷測量儀。

510所嫦娥五號著陸器無損探傷測量儀採用的是脈衝電渦流無損檢測技術,根據任務目標,探頭的工作實際上分為在軌測量和地面數據處理應用兩個階段。在軌測量主要是著陸過程中著陸器受著陸衝擊損傷狀況的測量。地面數據處理主要是對在軌測量數據進行反演,利用地面標定實驗結果對測量數據進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獲得著陸器支撐結構連接部位受衝擊損傷狀況,為地面環模試驗提供驗證,並為後續深空探測著陸設計改進提供技術支持。

此次無損探傷測量儀還採用了先進的TMR無損檢測技術,該項技術是國際無損檢測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由於我國對高性能TMR傳感器的研究起步晚,尤其是空間應用尚未開展,為此,510所研製了基於TMR的弱磁場傳感器,滿足無損檢測之用。其中,採用TMR進行無損檢測中線圈與TMR的集成技術、TMR無損檢測儀的標定技術等在國內均屬首次。因此,研製具有空間環境適應能力的高性能TMR傳感器技術,是無損檢測技術中的關鍵技術之一,也是本項目的創新點。

嫦娥五號的使命,是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月面採樣返回,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狀態下月面採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是探月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第三階段的收官之戰。在此次任務中,510所發揮自身技術優勢,通過多年創新攻關,以多樣產品組成「探月家族」向月球進發,用拼搏進取的創新精神助力中國探月工程。

相關焦點

  • 「蘭州製造」護航 助推探月新徵程
    「蘭州製造」護航 助推探月新徵程月塵帶電測量儀研製現場國際救援示位標水升華器貯箱月球樣品密封封裝子系統著陸器無損探傷測量儀值得一提的是在嫦娥五號上,搭載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10研究所(以下簡稱510所)的「產品大家族」,共有產品27臺/套,活動件潤滑機構1920件,高透明導電聚醯亞胺鍍鋁二次表面鏡60平方米。
  • 510所擔綱嫦娥五號 月面採樣返回核心任務
    國家探月工程中心專家、嫦娥五號飛控專家組專家、510所探月工程技術總負責人王先榮研究員,向記者揭秘了由510所獨立設計研製的「嫦五」核心裝置——月球樣品密封封裝子系統、返回地球之後的月球樣品解封分裝操作臺為代表的510所「嫦五」家族。
  • 「胖五」送「嫦五」 「奔月」採樣去|我國首次,510所擔綱嫦娥五號...
    「由510所特種設計研製的月球樣品鑽取和表取設備,將在著陸後對月球表面及其下部的深層結構物質進行取樣,取樣後嚴密封裝進510所特殊設計的一個封裝容器,然後返回地面。」國家探月工程中心專家、嫦娥五號飛控專家組專家、510所探月工程技術總負責人王先榮研究員,向記者揭秘了由510所獨立設計研製的「嫦五」核心裝置——月球樣品密封封裝子系統、返回地球之後的月球樣品解封分裝操作臺為代表的510所「嫦五」家族。
  • 嫦娥奔月拈塵 首抔月壤「蘭州芯」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此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帶了不少「蘭州造」此次在嫦娥五號上,搭載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10研究所(以下簡稱510所)的「產品大家族」,共有產品27臺/套,活動件潤滑機構1920件,高透明導電
  • 金城觀丨嫦娥五號奔月「採礦」,蘭州製造「保駕護航」
    值得一提的是在嫦娥五號上,搭載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10研究所(以下簡稱510所)的「產品大家族」,共有產品27臺/套,活動件潤滑機構1920件,高透明導電聚醯亞胺鍍鋁二次表面鏡其中以510所獨立設計研製的嫦娥五號核心裝置——月球樣品密封封裝子系統以及返回地球之後的月球樣品解封分裝操作臺為代表,同時還有月塵帶電及著陸器無損探傷測量儀,以及曾在其他型號任務中使用且進行了優化提升的國際救援示位標、貯箱、電源等產品。這些「家族成員」將在嫦娥五號任務中各司其職,為探月新徵程保駕護航。尤其是月球樣品密封封裝子系統直接決定著本次探測任務的成敗。
  • 關注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雙「五」合璧 奔月取土踏徵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雙「五」合璧 奔月取土踏徵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特別報導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示意圖  圖片來源: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作為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將創造諸多紀錄,並帶回來自月球的「紀念品」——月壤。這對於中國開啟月球與深空探測新徵程、建設航天強國有著裡程碑意義。最難任務實現五個「首次」對於月球,中國人的矢志探索未曾停歇。
  • 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向世界展現中國製造
    2020年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 成功著陸後,在地面控制指令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置工作,至此嫦娥五號將在寂靜的月球正式開展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使用機械臂採集月球樣品。
  • 嫦娥四號將首次到達月球背面,帶你回顧人類探月徵程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星球,所以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對它很感興趣。因為通過大量地總結和分析以往探月的經驗、教訓和成果表明,探月具有多方面意義,對人類社會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美國於1994年1月21日和1998年1月6日分別發射的「克萊門汀」、「月球勘探者」探測器,發現月球兩極存在大量水冰,從而進一步激發了人類新的探月熱情,於是拉開了第二次探月高潮的序幕。在進入21世紀後,全球探月再掀高潮,並呈現出許多與以往不同的新特點。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嫦娥探月灌注了科學家們幾十年的汗水和心血,標誌著我國航天事業又一次重大飛躍。向航天科學家們致敬!普天同慶,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任務,探月成功,攜土歸來!向航天科研人員再次致敬,不負偉大使命!為祖國驕傲和自豪!
  • 嫦娥五號取月壤,中國探月的「一小步」
    嫦娥五號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標誌著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圓滿完成。中國探月的「一小步」,也將助推中國深空探測的「一大步」。未來一系列航天任務,包括對火星、小行星的採樣返回,以及載人登月,都將用上源自於嫦娥五號任務的技術。
  • 嫦娥五號「探月」歸來 實現五個首次
    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了解到,17日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約5000公裡處正常解鎖分離,軌道器按計劃完成規避機動。
  • 為什麼說「嫦娥五號」,是迄今最為複雜的探月工程?
    發射場系統數千套設備,從小到大,從單機到分系統,再到各系統聯合檢查,涉及的項目任務,數以十萬計了。還有,從去年12月至今年底,在一年時間內,發射場要完成六次發射任務,涉及長徵五號、七號、八號等4種火箭型號,其中3次發射為新型號火箭首飛。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嫦娥大家族是如何奔向月球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登月挖土,標誌新探月時代到來
    「嫦娥」起舞,直奔月宮。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在椰林海韻中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全速託舉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划過夜空,邁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第一步。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嫦娥五號還將從月球上收集並返回大約兩公斤的月球土壤樣品。
  • 中國探月16年,嫦娥五號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 解讀
    即將於本月下旬發射的「嫦娥五號」,將執行我國探月三期任務「採樣返回」。探月三期的目標是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對返回樣品進行系統分析與研究,深化對月球和地月系統的起源與演化的認識。這也將為載人登月和深空探測奠定基礎。
  • 科技|中國探月16年,嫦娥五號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即將於本月下旬發射的「嫦娥五號」,將執行我國探月三期任務「採樣返回」。探月三期的目標是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對返回樣品進行系統分析與研究,深化對月球和地月系統的起源與演化的認識。這也將為載人登月和深空探測奠定基礎。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探月國家隊書寫《月背徵途》揭秘我國探月工程全...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中國探月踏上新徵程。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徐想 攝)    12月17日,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會上介紹,今天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習近平總書記親致賀電,高度肯定嫦娥五號任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這是對全體參研參試科技工作者的極大鼓舞和鞭策。  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玉兔」探月記|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電話聲:嘟……嘟……)嫦娥五號:喂?玉兔二號:(迫不及待)喂?哪位?嫦娥五號:我是嫦娥五號小姐姐。你是哪位呀?玉兔二號:哇塞!是五姐嗎?你什麼時候來到月球上找我和四姐玩呀?我們都快想死你啦!嫦娥四號:小兔子你可別調皮啦!五妹這次來的目的可不是咱們所在的月背,她是有「重任」在身呢,對吧,五妹?嫦娥五號:是呀,小兔子。我的任務是要在月亮上挖點土,然後從月球上起飛,要帶著這些土返回到地球。再把珍貴的月壤送到師父們的手中去做研究呢。玉兔二號:啊?
  • 嫦娥五號奔月,揭探月工程背後的那些秘密
    」的兄弟姐妹們就開啟了探月新徵程,天眼妹簡單給大家梳理一下,我國的「嫦娥工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我國與「嫦娥五號」相關的軟體著作信息共有12條,其中包括嫦娥五號有效載荷測試序列執行軟體、嫦娥五號有效載荷數據自動判讀軟體、嫦娥五號著陸器數管仿真軟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