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月球這抔土,嫦娥五號有多拼?
12月1日,由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平穩降落月球,啟動鑽頭和鏟子。這一刻,這抔「土」,引來了全世界的關注目光。人類類似的牽掛,發生在44年前。「壯麗的荒涼」坑坑窪窪的表面、灰色的主基調、一望無際的荒涼……是普羅大眾通過科幻作品等認識到的月球。
-
深度丨為了月球這抔土,嫦娥五號有多拼?
12月1日,由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平穩降落月球,啟動鑽頭和鏟子。這一刻,這抔「土」,引來了全世界的關注目光。人類類似的牽掛,發生在44年前。「壯麗的荒涼」坑坑窪窪的表面、灰色的主基調、一望無際的荒涼……是普羅大眾通過科幻作品等認識到的月球。
-
嫦娥五號奔月
此次擔任「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是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這也是長徵系列火箭第五次護送「嫦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被航天迷們親切地稱為「胖五」。之所以稱它為「胖五」,就是因為長徵五號在長徵系列火箭中芯級直徑最大,是中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打破了我國多年來傳統運載火箭3.35米箭體直徑的限制。與「胖」相對應的是其運載能力。
-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
遙遠的月球背面,「四姐」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迎來第24月晝。而作為新的使者,嫦娥五號將開展月表採樣返回任務,替我們帶回月球的第一抔土。「五妹」的這次月球之旅,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完成「繞落回」目標作為地球的鄰居,月球對地球的影響十分深遠,很多生命現象與月相及月球公轉周期息息相關。
-
嫦娥「五妹」即將奔月!帶回月球「伴手禮」還要體驗太空「打水漂」
而作為新的使者,嫦娥五號將開展月表採樣返回任務,替我們帶回月球的第一抔土。「五妹」的這次月球之旅,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大家最常聽到的關於月亮的神話,應該就是「嫦娥奔月」了吧——因為吃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飛到天上,居住在月宮。中國探月工程用這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來命名,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也表達了「奔月」這個主題。 2007年,嫦娥一號發射升空,開啟了我國月球探測的第一段旅程。
-
聲音 | 上九天攬月而歸,一抔月壤告慰毛主席!
今日清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安全著陸,歷經23天,嫦娥五號順利地完成了全部任務,承載著全中國人的驕傲返回了家園!從「兩彈一星」橫空出世到北鬥系統服務全球、神舟飛天,嫦娥奔月,天宮對接……中國航天人從未停止過的努力,在宇宙留下一個又一個腳印。70多年逐夢藍天,中國的航天事業開花結果,不斷創造新的奇蹟。
-
羅瑾 ‖ 嫦娥奔月的地方——《迪山日記》研究之三⑦:探月
嫦娥一號發射升空(圖片來自網絡)作為地球唯一的衛星,月亮「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千百年來,關於月亮的傳說數不勝數,人類從未停止對月球的渴望與探索。從奔月神話到太空「網紅」——嫦娥、玉兔和鵲橋的故事浩瀚星空,皎潔明月,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隨著我國航天事業不斷前進,「奔月」的神話傳說有了變成現實的可能。
-
探月收官之戰:「嫦娥」奔月「挖土」
經過綜合考慮,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在凌晨發射最有利於奔月軌道的設計,可以滿足各種約束條件。 二是減少太陽活動對於嫦娥五號的影響。長徵五號火箭飛向宇宙的時候,正好是地球把太陽光直接遮蔽住,避免有過多太陽輻射對嫦娥五號探測器產生影響,影響地面科研人員對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操控。
-
最強快遞員「嫦娥五號」:來自月球的「土特產」即將送達地球!
在12月1日,由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平穩降落月球,啟動鑽頭和鏟子。這一刻,這抔「土」,引來了全世界的關注目光。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的月面工作後,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中國電科以科技創新支撐奔月採樣
11月24日4時30分,文昌衛星發射基地,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承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拔地而起飛往月球,並將在23天後帶回月球上的「第一抔土」。天羅地網,無形之手牽引「嫦娥」探月路為全力保障嫦娥五號任務,中國電科多型測控系統,為任務各階段提供了堅實的測控和通信技術保障,自主研製的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大幅提升了數據接收能力、探測距離和接收靈敏度
-
文昌航天發射場兩個蘭州人助力「嫦娥」奔月
文昌航天發射場兩個蘭州人助力「嫦娥」奔月貝雨霏在認真地工作。「長五」飛天,「嫦五」奔月,離不開無數航天人的努力,這其中就有蘭州人貝雨霏和薛逢瑞。蘭州姑娘貝雨霏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助理工程師,擔任電視光端崗位操作手,更是一個擁有一身文藝特長的「寶藏航天人」,古箏、笛、簫、豎琴各種樂器樣樣能行。本次發射任務期間,貝雨霏所在的電視光端職責便是在機房中操作攝像機。
-
嫦娥五號-目標月壤
燃料:液氧煤油+液氫液氧 比衝值:助推器YF100海平面比衝300s,芯一級YF77海平面比衝312s,在真空中的脈衝比為430秒;第二級YF75D真空比衝442s。
-
助力「嫦娥」奔月的蘭州人,手裡有絕活……
11月24日凌晨,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五」飛天,「嫦五」奔月,離不開無數航天人的努力,這其中就有蘭州人貝雨霏和薛逢瑞。蘭州姑娘貝雨霏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助理工程師,擔任電視光端崗位操作手,更是一個擁有一身文藝特長的「寶藏航天人」,古箏、笛、簫、豎琴各種樂器樣樣能行。
-
嫦娥五號奔月,揭探月工程背後的那些秘密
大家可別小看這次地外天體採樣,據天眼妹了解,「嫦娥五號探測器」是我國首個實時無人月面取樣返回太空飛行器,,後來由於嫦娥三號表現出色,嫦娥四號該幹什麼還曾一度引起專家們的激烈討論。」按計劃將著陸在月球風暴洋北部區域,採集月壤和月巖樣品返回地球,進而開展系統、長期的實驗室分析研究,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
-
「嫦娥」奔月靠什麼?
自2007年起,先後有長徵三號甲火箭(簡稱「長三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簡稱「長三丙火箭」)、長徵三號乙火箭(簡稱「長三乙火箭」)成功助力「嫦娥」奔月。此次發射,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發射月球探測器,也是長徵系列火箭第五次護送「嫦娥」。長徵五號即將成為參與探月工程的第四型火箭。我們祖先嚮往月球,探月夢想由來已久,神話故事中,嫦娥服下丹藥,飛上月球。如今,現實中的「嫦娥」,在長徵系列火箭的託舉下,奔月已不再是神話。
-
嫦娥四號完成第24月晝工作,嫦娥五號即將踏上奔月之旅
【嫦娥四號完成第24月晝工作,嫦娥五號即將踏上奔月之旅】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1月22日12時和3時10分完成第24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號已在月球背面工作690個地球日,累積行駛裡程589.6米。基於第23月晝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月球車在第24月晝期間繼續向玄武巖方向和反射率較高的撞擊坑區域前進,這兩個位置均位於西北方。
-
(俄媒看中國)嫦娥五號奔月「挖土」期待中國分享月壤數據
(圖片來源:中新社)嫦娥五號或將成為月球「挖土第三人」月壤是研究月球的樣本,蘊藏著極大的科學價值。科學家通過研究這些月壤物質,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質演化歷史,也可以為了解太陽活動等提供重要信息。俄新社、《共青團真理報》、REGNUM通訊社報導,嫦娥五號執行的中國歷史上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若成功完成,將成為上個世紀70年代末之後,首個將月壤帶回地球的探測器,此前完成這項任務的只有蘇聯和美國。
-
金城觀丨嫦娥五號奔月「採礦」,蘭州製造「保駕護航」
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嫦娥五號到達月球軌道之後,著陸器和上升器會在月面降落,鑽取約2米深的月壤巖芯柱,採集2公斤重月球樣品,採集的過程由探測器自主完成。完成採樣後,上升器將帶著樣品從月面起飛。在地球發射火箭,有完善的系統保障。在月球實現發射,難度可想而知。
-
嫦娥五號奔月第3天,美航天局加緊組裝大型火箭
11月26日,中國嫦娥五號奔月第3天。一直到25日晚22時06分,嫦娥五號已經順利完成2次軌道修正,這趟回到廣寒宮的奔月之旅一切正常。那麼為什麼嫦娥五號剛登月,NASA又快速重啟該計劃了呢?或許能從NASA的表態中發現蛛絲馬跡。嫦娥五號順利升空後,NASA的表態有些"奇怪",不僅通篇沒提祝賀二字,反而"叮囑"中國要分享數據。我們必須要意識到的是,51年前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帶回月壤,44年前,蘇聯也拿到了月壤。
-
@三亞「嫦五」出徵在即,細數「嫦娥」的奔月之路
從嫦娥一號傳回《歌唱祖國》的音符,到嫦娥四號拍下人類首張近距離月背影像......十幾年來,中國探月工程碩果纍纍,一個個驚喜時刻令人印象深刻。嫦娥五號即將奔月,小編為你整理了「嫦娥」的奔月曆程,一起來get中國探月工程的高光時刻~ 先來看一個視頻↓↓↓點擊觀看視頻(來源:人民日報微博) 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