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中小學生今年要到這兒學航空知識

2020-11-24 哈爾濱新聞網

昨天,哈市首個航空科技中小學社會實踐基地在龍塔一樓的萊特飛行者航空科技體驗館揭牌。今年,哈市5000名中小學生將走進這裡學習,體驗不一樣的航空知識。現場還啟動了2019全國青少年模擬飛行錦標賽哈爾濱分站賽,來自新區師範附屬小學校和東風小學校的兩支代表隊現場進行了激烈的模擬飛行對抗預選賽。

航空科技中小學社會實踐基地將在哈市設立5所航空主題學校、30個航空興趣班,萊特飛行者航空科技體驗館將派教員走進學校開展航空模擬課程,並在學校中選派有特長的老師參加全國模擬飛行教員培訓班。

穿上白色航空服,手持飛機操控杆,看著電子屏幕操控飛機……今年,航空科技中小學社會實踐基地計劃招募5000名中小學生開展經常性的公益活動,並全面開展中小學生模擬飛行的探究性研學活動,教育引導學生培養綜合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基地將圍繞航空領域知識,把課程目標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挖掘研學實踐課程,融入物理、化學、歷史、科學、英語、藝術等多學科知識,實現探究式學習和跨學科融合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生活。

相關焦點

  • 中國AOPA正式發布國內首項中小學生航空研學旅行標準
    航空特色教育5.1 教育目標 採用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方法和手段,培養與提高他們對航空文化、航空科技的濃厚興趣,使之了解基本的航空知識與操作方法,提高綜合能力和素質,促進全面發展。(1)通過航空基礎知識、歷史文化教育和航空模型製作、飛行操作基本方法培訓,培養中小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意識、科學思維和動手能力;(2)充分發揮飛行操作、模擬飛行在三維空間動態觀察以及眼、腦、 手等多器官協調應用等方面的獨特訓練優勢,提高中小學生控制與運用注 意的能力;(3) 藉助科學嚴謹的航空行為訓練,幫助中小學生完善基本行為程 序和習慣,提高行為素養,減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差錯,進而提升 學習品質與效果
  • 孩子放假 從幾千到幾萬的暑期研學要怎麼選?
    暑期研學旅行受歡迎歌樂山上的海石公園,是重慶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綜合基地。這個星期,基地迎來了今年暑假第一批上百名研學夏令營成員。重慶驍戰中小學生社會實踐綜合基地負責人羅秋明說。除了軍事主題的研學夏令營,記者在某旅行平臺,輸入「研學」「遊學」檢索發現,今年暑假,重慶本地還有航空、自然等主題的遊學團。
  • 跟誰學+高途課堂捐贈寒假正價直播課,為武漢中小學生免費開放
    2020年1月26日,為了讓武漢地區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能夠在家安心做好寒假學習,K12在線教育公司跟誰學及旗下高途課堂宣布,將聯合專項為武漢地區捐贈價值2000萬元的在線直播課,免費為2萬名武漢中小學生開放寒假正價直播課的學習。打贏肺炎疫情狙擊戰,這是一場關乎每一個人的戰役。
  • 名社專區 ||「了解航空文化,放飛藍天夢想」
    科技教育要從幼兒抓起,科技人才也要從學生培養。在中小學系統普及航天科技知識、培養後備人才,一直是航天科普工作的重要一環。,全書圖文並茂、生動形象,以漫畫為課程導入、以故事形式開啟每章全新探索,讓孩子從小開始接觸航空知識、體驗飛行的樂趣、感受航空科技的神奇和美好、了解航空文化。
  • 「裝修」房間、製作創意菜、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今年中小學生...
    和過去相比,這些作業越來越強調對學生動手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對知識運用能力的鍛鍊。「裝修」房間,用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南岸區珊瑚小學給五年級學生們布置的暑假作業是裝修自己的房間,不僅要測算房間牆面和地面的裝修面積、裝修費用,還要自己設計房間的裝修風格,並結合房間布局畫出相應的設計圖。
  • 中小學生全國性競賽只有這29項(附名單)
    IT之家4月13日消息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公布2019年度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明確全國類競賽只有29項。各地要加強監管,打擊各類違規競賽活動。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競賽組織實施的監督管理,一旦發現存在擅自擴大競賽範圍、強迫或誘導學生參賽、收費、推銷書籍或商品、舉辦有關培訓、競賽成績與中小學招生入學掛鈎等違規行為的,要及時查處並將有關情況上報教育部。
  • 2020年昆明市中小學生航空航海車輛建築模型比賽:航模飛出新高度
    、航海模型、車輛模型、建築模型,向來是深受中小學生喜愛的競賽項目,它們不僅能激發孩子們熱愛科學、勤於動手動腦,還可以鍛鍊孩子的創新能力,集科普教育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於一體,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的喜愛。
  • 瀏陽市2020年中小學生科技節落幕,收集1700餘件科技作品
    在今年中小學生科技節的科幻繪畫比賽現場,一名二年級學生的作品讓評委百思不得其解。「因為我有個雙胞胎弟弟,我想和他一起去深海挖石油。」聽到回答的評委和其他觀眾頓時樂開了懷。「今年我兒子上一年級,參加的是科技DV項目的比賽,本來是三年級以上才能參加這個項目,我們今年先來體驗一下。」得知兒子榮獲了三等獎,王女士十分為兒子驕傲,並鼓勵他明年繼續努力。記者在中小學生科技節現場探訪,發現越來越多學校及家長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
  • 800學生腦力大作戰 2020年廣州市中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成功舉辦
    (央廣網發)   央廣網廣州11月23日消息(記者鄭澍)11月22日,2020年廣州市中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在廣東科學中心落下帷幕。來自全市的800名青少年學生現場競答科普知識,連續兩天上演了一場激烈的腦力大作戰。
  • 如果沒有機會用英語,為何中小學生要學英語?「啞巴英語」何時休
    家長認為英語的運用面並不廣,畢了業也用不到,而學生主要是因為英語學習與自己常用的母語有很大的出入,並不能學進去。其實這些誤解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我們對於英語的教育方式。從1983年開始英語被計入高考總分,那時候掀起了一股英語學習熱,發展到今天英語被很多人嫌棄,質疑英語的作用也不過經過了短短的三十多年。
  • 2020年廣州市中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成功舉辦
    11月21-22日,2020年廣州市中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在廣東科學中心順利舉辦。來自全市的800名青少年學生現場競答科普知識,連續兩天上演了一場精彩的腦力大作戰。廣東科學中心副主任段飛、課堂內外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昧紅出席觀摩了總決賽。
  • 院士+航天員科普航天知識 中小學生「太空課堂」精彩紛呈
    中新網北京4月29日電 (郭超凱)為慶祝第四個「中國航天日」,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活動29日在北京市海澱區太平路小學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山,中國首批航天員、中國航天基金會公益事業部部長吳傑等出席活動,為學生們科普航天知識。
  • 中小學生全國競賽「白名單」公布,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未列入
    教育部近日公布2020至2021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分為自然科學素養類、人文綜合素養類、藝術體育類三類,活動總數由去年的29項增至35項,全國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以及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均入選,世界機器人大賽等14個項目為新增,去年還在名單之列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今年未列入
  • 東莞中小學生競技天文知識 探索宇宙奧秘
    廣東天文學會蘇成悅教授、劉怡副教授和東莞科學館領導為特等獎隊伍頒獎  東莞陽光網訊(記者 鍾榴青)11月14日,「東莞市中小學生天文知識競賽活動以豐富校園科普活動為內容,推動天文知識在東莞中小學生中進行普及,激發青少年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引導學生了解科學、學習科學、熱愛科學。  本次天文競賽由預賽(筆試)、半決賽(搶答)和決賽(搶答)組成,參賽選手為在校在籍的中小學生,分為小學組和初中組。
  • 青島市北區教體局舉行中小學生海洋知識競賽
    中國山東網11月27日訊 近日,市北區中小學生海洋知識競賽決賽在青島四方實驗小學舉行,11支進入決賽的參賽隊經過緊張的角逐,四方實驗小學、長泰學校分別獲得小學組、初中組第一名,獲得參加青島市海洋知識競賽資格。
  • 中小學生怎麼才能學好英語
    每個孩子出生後可以隨時聽到周圍人說漢語,這樣幾個月就能慢慢聽懂,一年左右就可以學會說話,但到了七歲以後上小學了才開始學讀和寫。就是說小學之前六年多時間都在聽和說之中度過。當然聽說沒有問題。英語則不行,因為絕大部分中國孩子都處在一個無英語的環境中,只有到小學一年級或三年級才開始接觸到英語,現在一般學校在小學三年級前一般不要求孩子背英語單詞,主要以聽和讀為主。
  • 教育部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公布
    研學旅行要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注重系統性、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良好成長空間。  ——實踐性原則。研學旅行要因地制宜,呈現地域特色,引導學生走出校園,在與日常生活不同的環境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了解社會、親近自然、參與體驗。  ——安全性原則。
  • 「太空課堂」雲授課為全國中小學生科普航天知識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郭麗娟)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線上公益科普講座4月24日晚開講,來自北京、天津、浙江等9個省區市的近20所中小學校2000多名學生雲端在線共同聽講。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
  • 教育部、國家旅遊局等11部門聯合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
    、熱愛祖國、開闊眼界、增長知識,著力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現就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提出如下意見。研學旅行要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注重系統性、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良好成長空間。 ——實踐性原則。研學旅行要因地制宜,呈現地域特色,引導學生走出校園,在與日常生活不同的環境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了解社會、親近自然、參與體驗。 ——安全性原則。研學旅行要堅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機制,明確安全保障責任,落實安全保障措施,確保學生安全。
  • 今日頭條創作者Mr苟勝:從西安航空學院講師到知識「網紅」,他靠...
    為了縮減時間,稿件要精簡再精簡,語速也要儘可能快,但這樣很難將一個選題講清講透。「幾乎每天都在'留住客官不划走』和『把事情講明白』之間找平衡。」這個時候,今日頭條和抖音的及時引導,化解了梁毅辰面臨的困境。「他們的運營人員聯繫到我,建議我入駐今日頭條,以及主打中等長度視頻內容的西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