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航天員科普航天知識 中小學生「太空課堂」精彩紛呈

2020-12-05 華夏經緯網

  中新網北京4月29日電 (郭超凱)為慶祝第四個「中國航天日」,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活動29日在北京市海澱區太平路小學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山,中國首批航天員、中國航天基金會公益事業部部長吳傑等出席活動,為學生們科普航天知識。

  鐘山在發言中強調,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象徵著中國航天事業邁入了新時代,「中國航天日」的確立就是要同學們銘記歷史,傳承精神。他囑咐同學們認真學好科學知識,希望大家長大成才後,加入中國航天的隊伍,共築航天夢想。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山發言 主辦方供圖

  活動上,與會嘉賓向學生代表們贈送了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8所組織編審的「向太空進發」中國載人航天科學繪本系列——《我想去太空》《飛船升空了》《你好!空間站》,以此激發同學們對航天科學知識的興趣,鼓勵他們學好載人航天精神。

  主題活動結束後,吳傑親臨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現場,為太平路小學的同學們授課。作為中國首批航天員兼教練員,吳傑將晦澀深奧的航天知識融合到自己的親身經歷中,用通俗的語言給孩子們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講座。

中國首批航天員吳傑親臨「太空課堂」現場,為太平路小學的同學們授課 主辦方供圖

  本次活動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主辦,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8所和北京市海澱區太平路小學共同承辦。據介紹,未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 208所將打造集優秀科普期刊、特色品牌活動、經典科普讀物為一體的航天國防科普品牌體系,不斷增強廣大青少年對航天國防科技的興趣和愛好。(完)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太空課堂」雲授課為全國中小學生科普航天知識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郭麗娟)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線上公益科普講座4月24日晚開講,來自北京、天津、浙江等9個省區市的近20所中小學校2000多名學生雲端在線共同聽講。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
  • 來康師傅太空美食課堂,解鎖航天技術的奧秘
    這些都在康師傅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現場得到了解答。目前該活動已經進行快半,重慶、蘭州近10所小學的同學們近距離了解到了我國航天知識,並對此次活動表示出了肯定與喜愛。未來一周,康師傅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將會走進寶雞、貴陽兩地的10所小學,將為上萬名小學生帶來一場太空遨遊體驗。
  • 這個暑假 中國航天科普展等你來體驗太空「漫步」
    本次展覽將從7月20日至8月20日,在醴陵市中國陶瓷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為期一個月的中國航天科普展活動。醴陵市百萬中小學生和市民今年暑假都有了一個好「去處」,可以一覽我國航天事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幾代航天人熱愛祖國、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奮鬥歷程,讓醴陵瓷城的中小學生們及黎民百姓零距離體驗「中國航天夢」。
  • 康師傅航天科普進校園:航天員回信激勵少年築夢太空
    、「航天員平時在太空都吃什麼?」等等。嫦娥五號順利返回的時候,幾位幸運的小朋友收到了航天員叔叔趙傳東的溫暖回信,鼓勵他們朝著自己的夢想勇敢前行。等等,還有很多小朋友對於中國航天發展給予祝福,相信在未來中國航天還會有更多偉大的成就。一封封信件雖然語言青澀,但都代表著小朋友們對於祖國航天事業的熱愛。數位化賦能航天科普,讓更多孩子的夢想照進現實在康師傅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中,近距離接觸「航天大咖」的機會可不止「太空郵局」一個。
  • 「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走進長春 中學生探秘航天知識
    長春晚報記者 呼特「哇塞,航天員在太空也能吃到魚香肉絲!」「這些水果乾泡水之後真的和水果一個味兒!」「太神奇了,我現在開始要儲備航天知識,以後也要當航天員!」18日,2019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公益活動來到市二實驗中學。
  • 航天科技營丨體驗航天員訓練日常,get航天科技知識
    專業的航天知識科普由專業人員傳授太空種植,航天工作者衣食住行和訓練內容等知識。增長航天科普知識• 利用多媒體、實物展示、科普講解、體驗航空生活等,了解載人航天科普知識等為了豐富孩子的航天知識儲備,我們特地邀請了航天專業人員來向孩子講解太空種植,航天衣食住行和航空訓練等知識,為孩子提供最專業的最系統的航天知識。
  • 航天進校園 點燃「飛天夢」 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走進欒城
    河北新聞網11月23日訊(通訊員段錕)今天,「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河北省第一站來到石家莊市欒城區宏遠路小學,給師生們帶來了一份精彩紛呈的航天知識科普大餐。近年來我國航空航天事業闊步向前,特別是在今年航天事業更是捷報頻傳,北鬥三號成功組網、「天問一號」正奔向火星、「嫦娥五號」探月器發射在即,都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開展「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可通過科普展覽和流動科技館等形式,實現航天文化的立體化傳播與推廣,使廣大青少年真正走近航天科技、了解航天、熱愛航天。
  • 航天進校園 點燃「飛天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走進石家莊欒城
    11月23日,「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河北省第一站來到石家莊市欒城區,走進該區宏遠路小學,給師生們帶來了一份精彩紛呈的航天知識科普大餐。開展「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可通過科普展覽和流動科技館等形式,實現航天文化的立體化傳播與推廣,使廣大青少年真正走近航天科技、了解航天、熱愛航天。
  • 2020年廣州市中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成功舉辦
    11月21-22日,2020年廣州市中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在廣東科學中心順利舉辦。來自全市的800名青少年學生現場競答科普知識,連續兩天上演了一場精彩的腦力大作戰。廣東科學中心副主任段飛、課堂內外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昧紅出席觀摩了總決賽。
  • 「太空請回答」《強國課堂》第二季即將上線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楊寶光)為培養青少年勇攀科學高峰的熱情,激發強國正能量,中國青年報社攜手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學而思網校等單位重磅推出「太空請回答」《強國課堂》第二季公益在線素質課程,該課程將於9月15日正式上線。《強國課堂》第二季共計20集,每集時長10-15分鐘,將在中國青年報App、學而思網校等平臺免費播放。
  • 揭秘太空美食的奧秘,這樣硬核的網課給我來一打
    此次線上課程《太空美食家》順應時代發展,藉助網絡課堂的多元化、便捷性、跨地域性等特色,將「硬核」航天知識與食品安全知識進行完美融合,為孩子們呈現出一場「最接近宇宙」的太空美食課。 沉浸式課堂體驗,探索網課新模式據了解,康師傅網絡課堂使用3D虛擬技術呈現出空間站的布局,結合實物的展示,給孩子們「沉浸式的體驗」;藉助5G傳輸技術和專業教學軟體,使全國多地師生可以同屏互動,交流航天科技給生活帶來的變化;超萌助教「康康」與孩子們一起開展實驗,揭開太空食品的奧秘。
  • 王亞平太空授課將全程直播 或將講解牛頓定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介紹,在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過程中,將安排航天員首次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太空授課和天地互動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動。本次科普教育活動是我國利用載人航天飛行普及航天知識的一次嘗試,目的是向中小學生傳遞航天科學知識,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對宇宙空間的嚮往、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
  • 航天科普講座舉行 中國首批航天員潘佔春分享航天故事
    2019年12月22日 21:34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冼妍杏 編輯:陸權香 21日,主題為《航天人與載人航天
  • 揭秘中國航天員首次太空授課內容與直播技術
    我也很期待能夠與廣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獲取知識和快樂。 中國首位「太空老師」王亞平  南都訊神十飛天。這次最讓人期待的亮點之一即是航天員將首次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太空授課和天地互動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動。女航天員王亞平將成為中國首位「太空老師」。  由於地球與太空的重力差異,導致許多地面上的現象到了太空變得不同。美麗的肥皂泡到了太空,能不能破滅?
  • 2017國考申論範文:從「太空養蠶」看科普的力量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17國考申論範文:從「太空養蠶」看科普的力量,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而隨著神舟十一號發射升空,中國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又將成為舉世矚目的對象。   開展科普工作,一直是航天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幻電影裡,太空人們失重、吃飯、做實驗、種土豆、錄太空日誌、聽迪斯科音樂……對於這些「天上的生活」,航天迷們如痴如醉,「科技盲」們也是心馳神往。當然,這些情節都還不乏虛構成分,真實的版本更讓人關心。
  • 航天員的秘密:太空國旗、航天食物、太空筆……
    首先是湘繡手繡國旗,以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旗,每面不到1克重,紅旗綢由專供天安門國旗的紅旗廠特製。同展櫃還有神舟飛船上的「中國載人航天陶瓷藝術品搭載專用證物」。另一個展櫃有太空中的中國茶葉,傳統的中國文明象徵「絲綢、陶瓷、茶葉」在太空湊全。另外,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在太空執行任務時航天服上的國旗,在創紀錄的33天太空飛行直播中多次與觀眾見面,這回是首次實物展出。
  • 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河北第一站走進宏遠路小學...
    』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開幕式開幕;區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靳風獻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表示推進航天科普活動就是要在師生中廣泛宣傳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弘揚能吃苦、能戰鬥、能攻關、能奉獻的航天精神;普及航空航天科技知識,點燃孩子們熱愛航天、熱愛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自豪感、愛國情和為國爭光的雄心壯志。
  • 少年強國 航天築夢」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河北第一站走進宏遠路小學
    』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開幕式開幕;區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靳風獻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表示推進航天科普活動就是要在師生中廣泛宣傳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弘揚能吃苦、能戰鬥、能攻關、能奉獻的航天精神;普及航空航天科技知識,點燃孩子們熱愛航天、熱愛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自豪感、愛國情和為國爭光的雄心壯志。
  • 中科院科普講師團南海開講,揭開航天科技神秘面紗
    佛山日報訊見習記者劉浩斌報導:昨日,「2020年大手拉小手——中科院科普講師團科普報告希望行」南海站啟動。即日起至16日,由8位中科院科學家組成的科普講師團,連同3位南海講師團講師,一同走進區內多間中小學,合計將舉辦25場科普課堂活動,課程包括航空航天、AI智能、科技創新等多個領域的科學知識。昨日上午9時半,丹灶中心小學的階梯室座無虛席。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原站長、我國第一顆地球資源衛星地面系統副總指揮兼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教授潘習哲給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紛呈的科普課堂。
  • 「太空美食」的神奇奧秘 康師傅網課告訴你
    在網絡的另一端,始終致力於航天科普的康師傅正式推出《太空美食家》網絡課程,用科技感爆棚的科普知識和食慾滿滿的太空美食為孩子們帶去一場豐盛的科普盛宴。作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康師傅已在全國範圍內的30餘所中小學開展航天科普活動,此次線上《太空美食家》課程更是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藉助網絡課堂的多元化、便捷性、跨地域性等特色,給青少年帶來精彩紛呈的「宇宙級科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