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課堂」雲授課為全國中小學生科普航天知識

2020-12-05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郭麗娟)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線上公益科普講座4月24日晚開講,來自北京、天津、浙江等9個省區市的近20所中小學校2000多名學生雲端在線共同聽講。

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為弘揚航天精神,助力航天事業薪火相傳,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〇八所《軍事文摘·科學少年》特別策劃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線上公益科普講座,與廣大青少年共話航天夢。疫情之下,多地中小學校還未開學,他們依託多年來打造的航天科普教育平臺,與來自北京、天津、浙江、江蘇、湖南、山東、陝西、內蒙古、山西9個省市地區的近20所中小學校共同完成了這次線上公益科普講座。

當天晚上,從東方紅一號到東方紅五號,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青年科普專家張傳良憑藉過硬的科技知識和豐富的科普經驗,精彩講述了《關於火箭的那些事兒》,在線聽課人數達到2000人以上。

剛剛開學不久的浙江嘉興南湖國際實驗學校和湖南婁底冷水江一中積極組織學生在教室集體聽課。大部分沒開學的孩子們在家裡聆聽了講座,來自內蒙古鄂託克前旗的孩子們還特地穿上少數民族服裝。組織本次聽課活動的科技老師們普遍反映,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線上公益科普講座深受孩子們喜愛,希望這類航天科普活動能夠多次舉辦。

據介紹,《軍事文摘·科學少年》將繼續依託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科普平臺,通過更多線上線下科普活動,為青少年開啟探夢航天之旅,助力青少年的飛天夢、科技夢揚帆起航。

↑湖南冷水江一中學生聆聽講座。

↑浙江嘉興南湖國際實驗學校學生聆聽講座。

編輯:韓松豫

相關焦點

  • 院士+航天員科普航天知識 中小學生「太空課堂」精彩紛呈
    中新網北京4月29日電 (郭超凱)為慶祝第四個「中國航天日」,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活動29日在北京市海澱區太平路小學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山,中國首批航天員、中國航天基金會公益事業部部長吳傑等出席活動,為學生們科普航天知識。
  • 王亞平太空授課將全程直播 或將講解牛頓定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介紹,在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過程中,將安排航天員首次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太空授課和天地互動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動。本次科普教育活動是我國利用載人航天飛行普及航天知識的一次嘗試,目的是向中小學生傳遞航天科學知識,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對宇宙空間的嚮往、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
  • 來康師傅太空美食課堂,解鎖航天技術的奧秘
    這些都在康師傅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現場得到了解答。目前該活動已經進行快半,重慶、蘭州近10所小學的同學們近距離了解到了我國航天知識,並對此次活動表示出了肯定與喜愛。未來一周,康師傅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將會走進寶雞、貴陽兩地的10所小學,將為上萬名小學生帶來一場太空遨遊體驗。
  • 講述太空授課背後的「科學張力」
    6月20日,在南開中學航天體驗館,學生們通過弧形屏幕觀看中國首次太空授課。當日,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開展基礎物理實驗,為青少年進行太空授課,全國8萬餘所中學6000餘萬名師生同步收看。鏡頭背後,是設在人大附中的地面課堂。來自北京16所學校的335名學生,用熱烈掌聲歡迎他們的亞平老師。與此同時,全國8萬餘所中學6000餘萬名師生同步組織收聽收看了太空授課活動實況。「生活中如何測量質量?」王亞平以提問的方式開始講課。地面課堂的同學們有的說用天平,有的說用電子秤,還有人提到用「曹衝稱象」的辦法。
  • 20日在天宮一號裡成功進行我國首次太空授課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記者白瑞雪、趙薇、任珂)來自教育家孔子家鄉的女航天員王亞平,20日上午在天宮一號裡成功進行我國首次太空授課。    設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地面課堂裡,包括少數民族學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及港澳臺地區學生代表在內的330餘名中小學生,參加了這堂物理課。全國8萬餘所中學6000餘萬名師生通過電視直播同步收看。    「實驗太有趣了。」人大附中高一學生王義鐸說,「物理原理我們都學過,但太抽象了,只能死記硬背。今天看了亞平老師的演示,可能一輩子也忘不了。」
  • 神舟十號太空授課視頻直播 40分鐘全過程回顧
    新華網北京6月20日電(記者白瑞雪、趙薇、任珂)中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20日上午成功舉行,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展示了失重環境下的物理現象。太空授課的主講人為女航天員王亞平。聶海勝輔助授課,張曉光擔任攝像師。
  • 「童心向太空」科普雲課堂│解鎖火箭知識,「硬貨」滿滿
    新京報訊(記者 王琳)5月31日19:00-20:00,新京報聯合中國火箭舉辦的「童心向太空」科普雲課堂如期開課。在這場直播中,眾多網友與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劉曉一起「解鎖」中國火箭歷史、火箭發射知識、探尋火箭構造等在內的一系列和火箭有關的問題,在「六一」即將到來之際,開啟了一段與眾不同的太空之旅。
  • 揭秘中國航天員首次太空授課內容與直播技術
    我也很期待能夠與廣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獲取知識和快樂。 中國首位「太空老師」王亞平  南都訊神十飛天。這次最讓人期待的亮點之一即是航天員將首次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太空授課和天地互動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動。女航天員王亞平將成為中國首位「太空老師」。  由於地球與太空的重力差異,導致許多地面上的現象到了太空變得不同。美麗的肥皂泡到了太空,能不能破滅?
  • 為青少年築夢太空 康師傅航天科普活動落地深圳
    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楊渝嘉)12月24日,一場大型的航天科普公益活動空降深圳市少年宮,為市民、特別是青少年提供了近距離感受航天魅力的機會。航天科普亮相全球創新之都  深圳青少年嗨遊宇宙大世界 作為全國性的大型航天科普活動,航天精神中華行暨康師傅食品安全科普公益活動自去年10月下旬在西安正式啟動後,相繼走過安康、榆林、太原、大同、成都、濟南、拉薩多個城市,為青少年們帶去了科技力爆棚的航天科普活動。
  • 太空授課講些什麼,如何直播
    在科普領域,哪怕是科學傳播者,也不能以老師自居,因為「其實我們都是學生」。    何時開講?具體時間綜合考慮再定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此前表示,本次科普教育活動將在組合體運行期間擇機進行,具體時間將綜合考慮飛行任務安排、航天員作息情況和測控通信等保障條件最終確定。屆時,將通過媒體全程直播這    次活動。
  • 「太空請回答」《強國課堂》第二季,為青少年開啟「太空夢」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啟動航天強國建設的關鍵之年,多項重大航天工程引發全國人民的關注: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30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全部到位;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奔向太空,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以航天科技引領中小學生!《航天科學家進校園倡議書》發布
    「2020中國拔尖創新人才(航天)協同培養」校長論壇圓滿開展。其中,全國航天科學普及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田如森、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教授劉勇和周炳紅教授以及航天科普專家俞俊生等科學家共同發起「科學家走進校園」活動倡議,希望廣大中小學定期組織航天科學教育,邀請航天專家進校園,以多種形式開展科普活動,配合學校全面育人。
  • 「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走進長春 中學生探秘航天知識
    長春晚報記者 呼特「哇塞,航天員在太空也能吃到魚香肉絲!」「這些水果乾泡水之後真的和水果一個味兒!」「太神奇了,我現在開始要儲備航天知識,以後也要當航天員!」18日,2019全國航天科普進校園公益活動來到市二實驗中學。
  • 神十太空授課教具飛天成本約35萬元
    地球上,北京人大附中課堂座無虛席,300多名中小學生聆聽了來自太空的「特殊一課」,全國6000多萬學生同步收看了直播。在北京航天中學裡,高二「神箭班」的26名同學更是與天宮進行了同主題的實驗。北京101中學的物理老師史藝,作為「太空授課」專家組成員,她為王亞平的太空授課打100分。
  • 中科院科普講師團南海開講,揭開航天科技神秘面紗
    即日起至16日,由8位中科院科學家組成的科普講師團,連同3位南海講師團講師,一同走進區內多間中小學,合計將舉辦25場科普課堂活動,課程包括航空航天、AI智能、科技創新等多個領域的科學知識。昨日上午9時半,丹灶中心小學的階梯室座無虛席。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原站長、我國第一顆地球資源衛星地面系統副總指揮兼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教授潘習哲給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紛呈的科普課堂。
  • 《強國課堂》第二季上線 為青少年開啟「太空夢」
    與會嘉賓出席《強國課堂》第二季「太空請回答」新聞發布會。 曲俊燕 攝與會嘉賓出席《強國課堂》第二季「太空請回答」新聞發布會。曲俊燕 攝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 馬海燕)針對青少年推出的《強國課堂》第二季「太空請回答」15日正式上線。課程聚集了20位兩院院士、航天工程總師、航天科普專家等嘉賓陣容為青少年開講。
  • 「童心向太空」科普雲課堂│火箭發射的冷門知識
    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5月31日19:00-20:00,在新京報聯合中國火箭開啟的「童心向太空」科普雲課堂直播間中,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劉曉解答了網友關於火箭的各種疑問,與屏幕前的小朋友、大朋友來了一場與太空的趣味對話。
  • 太空授課:懸空打坐PK大力神功
    新華社發(視頻截圖)  10時04分、05分、06分……中國載人航天史上的第一堂太空授課進入倒計時。10時1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報告,已建立與航天員的雙向通信鏈路。  「我是王亞平,本次授課由我來主講。」隨著這一句來自天宮的問候,中國首位太空老師王亞平輕輕一躍,向天宮一號艙內的攝像機鏡頭緩緩飄來。
  • "太空請回答"《強國課堂》第二季,為青少年開啟"太空夢"
    2020年是&34;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啟動航天強國建設的關鍵之年,多項重大航天工程引發全國人民的關注: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34;任務序幕;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30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全部到位;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34;奔向太空,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中國航天事業的矚目成就
  • 零壹空間航天科普基地掛牌成立,弘揚航天精神永不止步
    近日,零壹空間航天科普基地掛牌成立,弘揚航天精神,推廣航天文化,零壹空間永不止步。零壹空間航天科普基地建築面積1500㎡,展廳面積1000㎡,包含航天發展歷程區、火箭展示區、衛星展示及應用區等,科普教育內容板塊設有太空飛行器、固體發動機、制導一體化、通用地面站等七大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