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也是學生。我也很期待能夠與廣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獲取知識和快樂。 中國首位「太空老師」王亞平
南都訊神十飛天。這次最讓人期待的亮點之一即是航天員將首次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太空授課和天地互動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動。女航天員王亞平將成為中國首位「太空老師」。
由於地球與太空的重力差異,導致許多地面上的現象到了太空變得不同。美麗的肥皂泡到了太空,能不能破滅?物體在太空中如何飄浮?在太空中火焰會是什麼形狀?屆時,或許能從我們的太空老師那裡找到答案。
講什麼?
有趣的小實驗科普課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介紹,女航天員王亞平將成為中國第一位「太空老師」。授課內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了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員將進行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並與地面師生開展雙向互動交流。
「這次我要在太空為全國中小學生上一堂科普課。我們挑選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小實驗,前期做了大量準備,在地面也進行了反覆的訓練和演練,以期在太空裡能達到最好的演示效果。」此前王亞平在接受採訪時介紹。
「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熱愛航天。」武平說。
何時講?
具體時間綜合考慮再定
武平表示,本次科普教育活動將在組合體運行期間擇機進行,具體時間將綜合考慮飛行任務安排、航天員作息情況和測控通信等保障條件最終確定。屆時,將通過媒體全程直播這次活動。
據了解,此次授課將持續約40分鐘。
咋直播?
「衛星的衛星」傳信號
神舟十號測控通信系統仍採用陸、海、天基測控網。與神舟九號任務相比,新增加了2012年7月發射入軌的天鏈一號03中繼衛星。03星與01、02星共同構成中國太空數據「中轉站」,進一步提升了神十任務測控通信覆蓋率。天鏈一號三星實現全球組網運行後,航天員可以隨時隨地與地面聯繫。
中繼衛星享有「衛星的衛星」之譽,可為衛星、飛船等太空飛行器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極大地提高了各類衛星使用效率和應急能力,能使資源衛星、環境衛星等數據實時下傳。
中國以往的載人航天任務受帶寬限制,航天員在太空中只能聽到聲音卻無法看到地面高清畫面。
中繼衛星建立「空空地」傳輸鏈路後,電子郵件、視頻通話等天地之間溝通交流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化。
王亞平在天宮一號內的太空授課,也將通過天鏈數據「中轉站」傳送,公眾可以看到更穩定、更清晰的實時畫面。
主講人:王亞平首位「太空教師」首位太空「80後」
像很多中國人一樣,王亞平的太空夢源自10年前楊利偉飛天那一刻。那時,23歲的王亞平還是一名加入空軍飛行部隊剛兩年的運輸機飛行員。她沒有想到,10年後的自己會以中國女航天員的身份遠徵太空;她更沒有想到,10年後的自己會成為中國第一位「太空教師」。
備課細緻入微
在太空中向青少年講授失重環境中的物理現象,王亞平對即將進行的授課充滿信心。準備教具,研習實驗內容,了解心理知識,她的備課細緻入微。
張曉光說,亞平是個聰明、可愛的小姑娘,她的太空授課一定會帶給大家驚喜。聶海勝說,她是個要強的女孩兒,有時候我們想幫她,但基本插不上手。
被同伴們稱為「小姑娘」「女孩兒」的王亞平,是中國第一個飛向太空的「80後」。
出身農民家庭
王亞平出生於山東煙臺的農民家庭,家中還有一個小她7歲的妹妹。也許是在自幼幹農活的經歷中學會了堅忍,也許是在多年熱愛的長跑之路上磨礪出隱忍,王亞平總是比同齡人懂事早。
初中畢業,家裡人希望王亞平讀中專,不願放棄大學夢的她背著家人報考高中。高中畢業那年趕上空軍招收第七批女飛行員,原本想當醫生或律師的她被飛行員職業深深吸引,一路過關斬將進了軍校。
9年駕駛運輸機馳騁藍天,王亞平安全飛行1600小時,出色完成奧運會開幕式消雲減雨、汶川抗震救災、山東抗旱等任務。
喜愛攝影籃球
王亞平說,我們計劃在太空飛行15天,每天的工作安排都很飽滿,在完成好科學試驗任務和其他工作外,對於首次執行任務的我來說,還將帶著一顆好奇的心和滿腦子的想像,去充分體驗失重環境下的太空生活。
作為一個80後,和很多年輕人一樣,王亞平喜歡攝影,愛聽音樂。在滿是男選手的籃球場上,她還是進球率很高的優秀前鋒。除此之外,王亞平也很喜歡旅行,期待這次太空之旅,及時與大家分享所見、所想。
在結束神十飛行之後,這位一心要探尋奇妙太空的漂亮姑娘還有個小小心願:陪丈夫吃頓飯,逛逛街,看一場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