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航天員首次太空授課內容與直播技術

2020-12-04 搜狐網

  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也是學生。我也很期待能夠與廣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獲取知識和快樂。 中國首位「太空老師」王亞平

  南都訊神十飛天。這次最讓人期待的亮點之一即是航天員將首次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太空授課和天地互動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動。女航天員王亞平將成為中國首位「太空老師」。

  由於地球與太空的重力差異,導致許多地面上的現象到了太空變得不同。美麗的肥皂泡到了太空,能不能破滅?物體在太空中如何飄浮?在太空中火焰會是什麼形狀?屆時,或許能從我們的太空老師那裡找到答案。

  講什麼?

  有趣的小實驗科普課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介紹,女航天員王亞平將成為中國第一位「太空老師」。授課內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了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員將進行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並與地面師生開展雙向互動交流。

  「這次我要在太空為全國中小學生上一堂科普課。我們挑選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小實驗,前期做了大量準備,在地面也進行了反覆的訓練和演練,以期在太空裡能達到最好的演示效果。」此前王亞平在接受採訪時介紹。

  「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青少年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熱愛航天。」武平說。

  何時講?

  具體時間綜合考慮再定

  武平表示,本次科普教育活動將在組合體運行期間擇機進行,具體時間將綜合考慮飛行任務安排、航天員作息情況和測控通信等保障條件最終確定。屆時,將通過媒體全程直播這次活動。

  據了解,此次授課將持續約40分鐘。

  咋直播?

  「衛星的衛星」傳信號

  神舟十號測控通信系統仍採用陸、海、天基測控網。與神舟九號任務相比,新增加了2012年7月發射入軌的天鏈一號03中繼衛星。03星與01、02星共同構成中國太空數據「中轉站」,進一步提升了神十任務測控通信覆蓋率。天鏈一號三星實現全球組網運行後,航天員可以隨時隨地與地面聯繫。

  中繼衛星享有「衛星的衛星」之譽,可為衛星、飛船等太空飛行器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極大地提高了各類衛星使用效率和應急能力,能使資源衛星、環境衛星等數據實時下傳。

  中國以往的載人航天任務受帶寬限制,航天員在太空中只能聽到聲音卻無法看到地面高清畫面。

  中繼衛星建立「空空地」傳輸鏈路後,電子郵件、視頻通話等天地之間溝通交流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化。

  王亞平在天宮一號內的太空授課,也將通過天鏈數據「中轉站」傳送,公眾可以看到更穩定、更清晰的實時畫面。

  主講人:王亞平首位「太空教師」首位太空「80後」

  像很多中國人一樣,王亞平的太空夢源自10年前楊利偉飛天那一刻。那時,23歲的王亞平還是一名加入空軍飛行部隊剛兩年的運輸機飛行員。她沒有想到,10年後的自己會以中國女航天員的身份遠徵太空;她更沒有想到,10年後的自己會成為中國第一位「太空教師」。

  備課細緻入微

  在太空中向青少年講授失重環境中的物理現象,王亞平對即將進行的授課充滿信心。準備教具,研習實驗內容,了解心理知識,她的備課細緻入微。

  張曉光說,亞平是個聰明、可愛的小姑娘,她的太空授課一定會帶給大家驚喜。聶海勝說,她是個要強的女孩兒,有時候我們想幫她,但基本插不上手。

  被同伴們稱為「小姑娘」「女孩兒」的王亞平,是中國第一個飛向太空的「80後」。

  出身農民家庭

  王亞平出生於山東煙臺的農民家庭,家中還有一個小她7歲的妹妹。也許是在自幼幹農活的經歷中學會了堅忍,也許是在多年熱愛的長跑之路上磨礪出隱忍,王亞平總是比同齡人懂事早。

  初中畢業,家裡人希望王亞平讀中專,不願放棄大學夢的她背著家人報考高中。高中畢業那年趕上空軍招收第七批女飛行員,原本想當醫生或律師的她被飛行員職業深深吸引,一路過關斬將進了軍校。

  9年駕駛運輸機馳騁藍天,王亞平安全飛行1600小時,出色完成奧運會開幕式消雲減雨、汶川抗震救災、山東抗旱等任務。

  喜愛攝影籃球

  王亞平說,我們計劃在太空飛行15天,每天的工作安排都很飽滿,在完成好科學試驗任務和其他工作外,對於首次執行任務的我來說,還將帶著一顆好奇的心和滿腦子的想像,去充分體驗失重環境下的太空生活。

  作為一個80後,和很多年輕人一樣,王亞平喜歡攝影,愛聽音樂。在滿是男選手的籃球場上,她還是進球率很高的優秀前鋒。除此之外,王亞平也很喜歡旅行,期待這次太空之旅,及時與大家分享所見、所想。

  在結束神十飛行之後,這位一心要探尋奇妙太空的漂亮姑娘還有個小小心願:陪丈夫吃頓飯,逛逛街,看一場電影。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次航天員太空授課舉行 教室裡驚嘆聲不斷
    中國首次航天員太空授課舉行 教室裡驚嘆聲不斷   ■ 今天上午在上海中福會少年宮裡,學生們在屏幕前觀看航天員王亞平做太空實驗 本報記者 孫中欽 攝  今天上午,上海許多學校紛紛組織學生收看來自天宮一號空間站中國航天員王亞平的授課。
  • ...6年前,女航天員王亞平登上最高「講臺」,完成我國首次太空授課
    科技日曆|6年前,女航天員王亞平登上最高「講臺」,完成我國首次太空授課  olivia chan • 2019-06-20
  • 王亞平太空授課將全程直播 或將講解牛頓定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介紹,在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過程中,將安排航天員首次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太空授課和天地互動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動。本次科普教育活動是我國利用載人航天飛行普及航天知識的一次嘗試,目的是向中小學生傳遞航天科學知識,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對宇宙空間的嚮往、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
  • 太空授課講些什麼,如何直播
    綜合新華社、《南方都市報》報導    航天員太空授課,將講些什麼內容,什麼時候講,怎麼實施直播?    6月13日16時17分,神舟十號航天員成功開啟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艙門,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以漂浮姿態進入天宮一號。
  • 專家稱中國太空授課科技含量高於人類首次(圖)
    王亞平在使用彈簧秤測量質量  6月20日上午,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一號裡成功進行我國首次太空授課。  評價  中國太空授課科技  含量高於人類首次  2007年8月14日,從中學教師成長為職業航天員的美國人芭芭拉·摩根,在國際空間站裡進行了人類首次太空授課。在25分鐘的課時裡,她通過視頻向學生展示了在太空運動、喝水等情景。
  • 神舟十號太空授課視頻直播 40分鐘全過程回顧
    新華網北京6月20日電(記者白瑞雪、趙薇、任珂)中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20日上午成功舉行,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展示了失重環境下的物理現象。太空授課的主講人為女航天員王亞平。聶海勝輔助授課,張曉光擔任攝像師。
  • 20日在天宮一號裡成功進行我國首次太空授課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記者白瑞雪、趙薇、任珂)來自教育家孔子家鄉的女航天員王亞平,20日上午在天宮一號裡成功進行我國首次太空授課。    設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地面課堂裡,包括少數民族學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及港澳臺地區學生代表在內的330餘名中小學生,參加了這堂物理課。全國8萬餘所中學6000餘萬名師生通過電視直播同步收看。    「實驗太有趣了。」人大附中高一學生王義鐸說,「物理原理我們都學過,但太抽象了,只能死記硬背。今天看了亞平老師的演示,可能一輩子也忘不了。」
  • 女航天員王亞平:太空授課前,做夢都是在做實驗
    來源中國軍網王亞平感言: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地面多一分努力,太空多一分從容。2013年6月20日上午10點,我國首次實施了天地互動、全球直播的太空授課。太空授課獲得了圓滿成功,在世界及國內都得到了強烈反響,在開啟孩子們探索太空、追求真知的同時,也展示了我國的綜合科技實力。作為我國首次在軌天地互動實驗,太空授課在啟動之初就被賦予了特殊而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主講人,我的壓力很大。因為,我除了要專心做好實驗在軌操作和課程講解外,還要注意好與乘組配合,與地面測控通信鏈路時間匹配,還要與地面教師進行配合。
  • 揭秘「天宮一號」:航天員太空中的衣食住行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中新社酒泉9月29日電題:揭秘「天宮一號」如何為航天員打造太空新「家」作者 孫海榮、孫自法隨著全新研製的載人飛行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飛向茫茫天宮,中國航天員將擁有一個太空新「家」。這個新「家」在太空運行兩年,隨時迎接中國航天員駕乘神舟飛船入住。太空新「家」裝修得怎麼樣?有哪些「家具」?航天員工作、生活設施如何?
  • 女航天員太空授課演示水膜變水球 如變魔術(圖)
    (新華社發)    神十航天員太空授課如變魔術  為我國載人航天史上首次,王亞平演示水膜變水球  據新華社6月20日電 「大家好!我是王亞平,本次授課由我主講。」當神舟十號女航天員王亞平從距離地球300多公裡的太空中傳來熟悉的問候時,作為太空授課的「地面課堂」中國人大附中報告廳裡發出熱烈掌聲。
  • 神十太空授課教具飛天成本約35萬元
    地球上,北京人大附中課堂座無虛席,300多名中小學生聆聽了來自太空的「特殊一課」,全國6000多萬學生同步收看了直播。在北京航天中學裡,高二「神箭班」的26名同學更是與天宮進行了同主題的實驗。北京101中學的物理老師史藝,作為「太空授課」專家組成員,她為王亞平的太空授課打100分。
  • 神七航天員: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
    神七航天員  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  2008年感動中國人物——中國人民解放軍神七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頒獎辭】中國人的足跡,從此印進寥廓而深邃的星空【感動事跡】北京時間2007年9月25日晚,搭載著3名太空人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執行中國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任務的主要內容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實驗。2008年9月27日16點43分24秒,翟志剛開始出艙,他在太空邁出第一步。
  • 太空授課:懸空打坐PK大力神功
    10時1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報告,已建立與航天員的雙向通信鏈路。  「我是王亞平,本次授課由我來主講。」隨著這一句來自天宮的問候,中國首位太空老師王亞平輕輕一躍,向天宮一號艙內的攝像機鏡頭緩緩飄來。有史以來內容最神奇、教室最高遠、觀眾最龐大的一課,開始了。神十飛天任務,也隨著神十乘組的太空授課,達到高潮。
  • 講述太空授課背後的「科學張力」
    6月20日,在南開中學航天體驗館,學生們通過弧形屏幕觀看中國首次太空授課。當日,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開展基礎物理實驗,為青少年進行太空授課,全國8萬餘所中學6000餘萬名師生同步收看。此後,來自不同領域的航天人、科學家、教育工作者廣泛參與其中,設計實驗內容、準備教案、研製教具。「神十」乘組出徵之前,航天員們參與的正式天地授課演練不下5次。這是一次絕無僅有的授課活動。
  • 宇宙生活指南攜手泡泡瑪特 DIMOO太空系列為你揭秘太空生活十二時辰
    他曾經指導策划過我國首次太空授課的教學內容,直播中,他將與我們一起分享載人航天歷史上的一些奇聞趣事,為你揭秘世界上第一批上太空的太空人是怎樣吃喝拉撒的!來自航天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的研究員、中國載人工程高級工程師李志傑博士,來自原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的韓娜,將為分別就「太空中的一天」 太空裡的豪華「家具」兩大主題進行分享。在太空中,所有簡單的事情都變得複雜,太空中的馬桶是什麼樣的?
  • 宇宙生活指南攜手泡泡瑪特,DIMOO太空系列為你揭秘太空生活十二時辰
    本期分享嘉賓田如森教授,作為航天科普專家,也是《太空探索》雜誌社的原社長、主編。他曾經指導策划過我國首次太空授課的教學內容,直播中,他將與我們一起分享載人航天歷史上的一些奇聞趣事,為你揭秘世界上第一批上太空的太空人是怎樣吃喝拉撒的!
  • 宇宙生活指南攜手泡泡瑪特,DIMOO太空系列為你揭秘太空生活十二時辰
    他曾經指導策划過我國首次太空授課的教學內容,直播中,他將與我們一起分享載人航天歷史上的一些奇聞趣事,為你揭秘世界上第一批上太空的太空人是怎樣吃喝拉撒的!來自航天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的研究員、中國載人工程高級工程師李志傑博士,來自原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的韓娜,將為分別就「太空中的一天」 太空裡的豪華「家具」兩大主題進行分享。在太空中,所有簡單的事情都變得複雜,太空中的馬桶是什麼樣的?
  • 航天員的秘密:太空國旗、航天食物、太空筆……
    首先是湘繡手繡國旗,以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旗,每面不到1克重,紅旗綢由專供天安門國旗的紅旗廠特製。同展櫃還有神舟飛船上的「中國載人航天陶瓷藝術品搭載專用證物」。另一個展櫃有太空中的中國茶葉,傳統的中國文明象徵「絲綢、陶瓷、茶葉」在太空湊全。另外,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在太空執行任務時航天服上的國旗,在創紀錄的33天太空飛行直播中多次與觀眾見面,這回是首次實物展出。
  • 太空授課5個實驗方案來自師生 教具重2.9公斤
    10時04分、05分、06分……中國載人航天史上的第一堂太空授課進入倒計時。10時1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報告,已建立與航天員的雙向通信鏈路。「我是王亞平,本次授課由我來主講。」隨著這一句來自天宮的問候,中國首位太空老師王亞平輕輕一躍,向天宮一號(微博)艙內的攝像機鏡頭緩緩飄來。有史以來內容最神奇、教室最高遠、觀眾最龐大的一課,開始了。神十飛天任務,也隨著神十乘組的太空授課,達到高潮。從十餘天前的期盼,到穿著藍色艙內工作服的3名航天員亮相,世界第二堂、中國第一堂太空授課會講什麼?
  • 太空授課實驗很神奇 專家給你講原理
    浙江春暉中學,是全國三個「太空授課」直播點之一。學校的高二(1)班,則是最幸運的那間直播教室。  為何選擇春暉中學?一直是大家窮追不捨的問題。春暉中學校長李培民說,「其實,我們也是14號才接到通知,非常突然。所有的方案,都是保密。」  但央視的解說已道出了緣由:春暉中學是現代文學與現代教育的發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