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材料學報》近期MAX相和MXene材料論文精選

2020-09-03 知社學術圈

MAX相材料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天然層狀碳氮化物無機非金屬類材料, 其具有金屬的導電和導熱性質, 也具備結構陶瓷的高強度、耐高溫、耐腐蝕等苛刻環境服役能力。MAX相材料在高溫潤滑、耐氧化塗層、事故容錯核材料、自修復複合材料和能源材料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關注, 國內外材料學家都在積極開展大量的探索研究。我國在MAX相結構材料和MXene能源材料領域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隨著合成技術的發展和多學科交叉的深入探索,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內材料研究小組投身此類新穎材料的研究。


  • 1.MAX和MXene: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種詮釋


MAX相的晶體結構由Mn+1Xn結構單元與A元素單原子面交替堆垛排列而成, 兼具金屬和陶瓷的諸多優點, MAX相的A層原子被刻蝕之後獲得成分為Mn+1XnTx(Tx為表面基團)的二維納米材料, 即MXene。目前,該類材料的諸多特性有何機制尚缺少全新詮釋。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黃慶研究員介紹了近年來國內外MAX相和MXene材料領域在成分與結構、合成方法、性能與應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動態, 據此展望未來幾年該類新穎材料的發展方向。



DOI: 10.15541/jim20190560;

原文題目:三元層狀碳氮化合物(MAX相)及其衍生二維納米材料(MXene)研究趨勢與展望


  • 2. MXene柔性材料:做成燕尾服還是運動衣?


隨著可穿戴柔性電子技術的發展, 高靈敏度和寬感應範圍的柔性力敏傳感器的需求量逐漸增大, MXene材料因其導電性好、柔韌性高、親水性好以及合成可控等優點成為一種極具潛力的導電敏感材料。但此類材料真的能做成可傳感的燕尾服或是運動裝嗎?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孫靜研究員就MXene基柔性力敏傳感器的類型、敏感材料的微結構設計方式、傳感性能及傳感機理等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了闡述和總結。



DOI:10.15541/jim20190282

原文題目:MXenes在柔性力敏傳感器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原文連結:

http://www.jim.org.cn/CN/10.15541/jim20190282


  • 3. 傳統相圖:這個點熱平衡了嗎?


傳統MAX相中的A位可能被更多的過渡族金屬元素替代, 形成新型的MAX相, 而不同A位元素的MAX相性能差異很大, 但其熱力學穩定性如何亟待揭示。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常可可研究員探究了新型MAX相在不同溫度下的熱力學穩定性。使用相圖計算(CALPHAD)方法建立起研究體系的熱力學資料庫, 耦合第一性原理得到的新型MAX相生成焓數據, 最終得到包含新型MAX相的三元相圖。他們為確定新型MAX相的熱力學穩定性提供了系統的研究方法, 可應用於指導合成更多未知的MAX相材料。



DOI:10.15541/jim20190184

原文題目:亞穩相圖研究及其在特種陶瓷塗層中的應用進展

原文連結:

http://www.jim.org.cn/CN/10.15541/jim20190282


  • 4. MAB相超高溫陶瓷:真能確保穿過大氣層的炙烤?


Cr4AlB4是一種近期發現的三元層狀硼化物MAB相陶瓷。該材料可形成具有保護性的氧化膜, 在高溫結構材料領域有巨大應用潛力,但其物相穩定性和力學行為的機制如何尚待證明。哈爾濱工業大學柏躍磊教授基於第一性原理的「線性優化法」和「鍵剛度」理論模型分別研究了Cr4AlB4的物相穩定性和力學行為。他們發現,聲子譜中沒有虛頻出現, 表明Cr4AlB4具有本徵穩定性。而與其它Cr-Al-B系內的競爭相相比, Cr4AlB4具有最低的能量, 表明其在熱力學上也是穩定的。Cr4AlB4具有類似於MAX相的高損傷容限和斷裂韌性。



DOI:10.15541/jim20190160

原文題目:新型三元層狀硼化物Cr4AlB4的物相穩定性和力學行為分析

原文連結:

http://www.jim.org.cn/CN/10.15541/jim20190160


  • 5. 電磁屏蔽薄膜:和雷達探測玩個躲貓貓?


高強電磁屏蔽薄膜材料在柔性器件、汽車電子和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但要實現戰機和戰艦能與敵方躲貓貓還需更多突破。受珍珠母微納米結構及其優異機械性能的啟發, 北京化工大學張好斌教授利用簡單的溶液共混及真空抽濾方法, 將纖維素納米晶(CNC)和MXene混合, 經層層組裝製備了高性能MXene基複合薄膜。薄膜的機械性能有了顯著提高, 同時保留了複合薄膜的高電導率(104 S/m)和優異的電磁屏蔽性能, 厚度8 μm時可達40 dB以上。



DOI:10.15541/jim20190148

原文題目:仿生構築超薄MXene/CNC電磁屏蔽複合薄膜

原文連結:

http://www.jim.org.cn/CN/10.15541/jim20190148


  • 6. Ge/MXene複合材料:儲能電池一步搞定


鋰離子電池目前主導著電子器件的供能市場, 並且迅速向電網、汽車等領域滲透, 但開發大容量、高倍率、長壽命、低成本的電極材料仍在路上。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康帥課題組製備了Ge/MXene複合材料, 在MXene表面均勻負載了鍺金屬納米顆粒,並製備成電極、組裝成紐扣電池,作了充放電性能測試, 對電池的比容量、倍率、循環穩定性能進行了系統分析。他們首次將Ge金屬與MXene二維材料複合, 並用於儲能電池的研究, 對金屬/MXene複合材料製備和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有重要參考價值。



DOI:10.15541/jim20190161

原文題目:一步法製備鍺/MXene複合材料及其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的研究

原文連結:

http://www.jim.org.cn/CN/10.15541/jim20190161



  • 7. 插層策略:MXene儲鈉調控新妙招


鈉離子電池(SIB)因鈉資源豐富、成本低廉,正迅速發展成鋰離子電池的替代品。但因鈉離子半徑比鋰離子的大(0.102 nm對0.076 nm),導致電極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發生塌陷,致使SIB缺少合適的陽極材料。中國科技大宋禮教授提出一種Mn2+插層策略用於優化V2C MXene的儲鈉性能。Mn2+的插層不僅擴大了V2C MXene的層間距,同時形成了V-O-Mn 共價鍵,有利於穩定V2C的結構, 抑制Na+脫嵌過程中由於體積變化引起的結構坍塌,潛在應用前景廣闊。



DOI:10.15541/jim20190270

原文題目:Mn2+插層V2C MXene應用於鈉離子電池的研究

原文連結:

http://www.jim.org.cn/CN/10.15541/jim20190270



  • 8. 晶格混合:電化學活性大增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因操作方便、轉化效率高、操作溫度低、汙染少以及液體燃料易存儲易運輸等優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但現有陽極催化劑存在催化活性低、抗CO中毒性差等缺點, 制約了其商業化應用前景。河海大學張建峰教授採用三步法製備了一系列不同Pt、Ru配比的PtRu/(Ti3C2Tx)0.5-(MWCNTs)0.5陽極催化劑材料, Ru原子與Pt原子晶格混合, 形成了粒徑約3.6 nm的鉑釕雙金屬合金。他們的催化劑具有最佳的電化學性能, 其電化學活性面積達139.5 m2/g, 正向峰電流密度達36.4 mA/cm2。



DOI:10.15541/jim20190107

原文題目:二維碳化鈦/碳納米管負載鉑釕粒子的製備及電催化性能研究

原文連結:

http://www.jim.org.cn/CN/10.15541/jim20190107


  • 9. 二維MXene酶傳感器:食品安全檢測大展神通


過氧化氫在製藥、醫療、紡織、造紙和食品加工等許多領域被廣泛用作抗菌劑、氧化劑、還原劑和漂白劑,但其容易形成殘留,且檢測不便。寧波大學張綾芷教授合成了具有垂直柵欄結構的二維MXene材料, 與辣根過氧化物酶連接構築了過氧化氫電化學酶傳感器。該納米柵欄比表面積大,電子傳導特性優良,水中分散特性好;固定在電極上的辣根過氧化物酶分子表現出了優良的過氧化氫催化效果, 現已成功應用於食品中過氧化氫殘留的檢測。



DOI:10.15541/jim20190139

原文題目:酶-二維MXene複合材料的製備及其電化學檢測H2O2的應用

原文連結:

http://www.jim.org.cn/CN/10.15541/jim20190139


  • 10. A位置換反應:原子間的物競天擇


目前已經合成出的MAX相材料已有70餘種, 但A位元素一直局限在ⅢA和ⅣA主族元素, 如Al、Si、Ga等, 而以副族元素佔據A位的MAX相鮮有報導。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黃慶研究員提出了一種元素置換策略,即在保持MAX相六方層狀晶體結構的基礎上, 利用Al、Zn在高溫下形成共晶產物實現Zn原子向A層內的遷移, 而熔鹽介質的存在促進了反應動力學。本方法巧妙地避免了MAX相傳統合成過程中競爭相的形成,因此可以用於探索更多未知的MAX相材料。



DOI:10.15541/jim20180377

原文題目:基於A位元素置換策略合成新型MAX相材料Ti3ZnC2

原文連結:

http://www.jim.org.cn/CN/10.15541/jim20190139


論文精選連結:

http://www.jim.org.cn/CN/subject/listSubjectChapters.do?subjectId=1576472956096

相關焦點

  • 《無機材料學報》近期能源材料專題精選
    本文精選了中文SCI期刊《無機材料學報》近期刊登的領域內名家名作、熱點文章,以饗讀者。文章的形式包括綜述與中英文研究論文;內容既有前沿的熱點領域,也有材料回收利用、天然材料開發的實用技術;研究方向囊括光解水制氫、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熱電電池,與前期的「儲能電池材料」相得益彰,必有一款適合您。
  • 超火MXene材料如何從MAX相誕生?
    二維層狀金屬碳化物、氮化物或碳氮化物(MXene)以其二維形貌、高導電性和豐富的物理化學性質在材料領域大放異彩。眾多微信公眾號對於MXene「全面開花」的應用已大量報導。本文則聚焦從MAX相製備MXene的方法,介紹最早的HF腐蝕法的產生背景,當今發展及未解之謎。本文內容參考了2017年筆者採訪Yury Gogotsi教授的記錄(參考[1])、已發表文獻和個人思考。
  • 《無機材料學報》影響因子穩步增長
    據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6月20日公布的《期刊引證報告》(2012 JCR),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主辦的《無機材料學報》(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的SCI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分別上升到0.531和946。SCI陶瓷類材料分庫共收錄26種期刊,《無機材料學報》總被引頻次位居第10位,影響因子位居第13位。
  • 凝聚態物理近期論文精選|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 發光學報 | 稀土發光材料在近紅外二區成像中的應用
    在眾多的近紅外二區螢光納米材料中,稀土發光納米材料因具有化學穩定性和光穩定性好、發射帶窄、發光顏色和壽命可調等優點受到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張洪傑院士和王櫻蕙副研究員團隊在《發光學報》上發表了題為「稀土發光材料在近紅外二區成像中的應用」的綜述文章。
  • 唐小真——上海交通大學——新穎無機聚合物及生物醫用材料、多形...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       所在院系: 化學化工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材料學 研究領域: 新穎無機聚合物及生物醫用材料
  • 珍珠巖無機相變隔熱材料延長大棚內適合蔬菜生長的溫度段
    珍珠巖無機相變材料在建築外牆保溫工程中的應用一直存在爭議。以無機材料為主要載體添加一定比例的相變材料形成的無機相變保溫材料,通過現場抹塗 施工,最後一道抹塗時壓入耐鹼網布。提供珍珠巖無機相變保溫材料的企業一般介紹40-50mm即可實現建築節能65%設計要求,這一點是值得懷疑的。根據相變機理, 當超過一定溫度時,固體相向液相轉變,材料吸熱;當溫度降低到一定溫度時材料由液相向固體相轉變開始放熱,通過吸熱和放熱維持一定空間的溫度保持相對穩 定。
  • 汪韜陽 張過 李德仁 等 |《測繪學報(英文版)》(JGGS)精選論文
    汪韜陽 張過 李德仁 等 |《測繪學報(英文版)》(JGGS)精選論文 2021-01-16 13: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綜述】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的化學形成與多功能應用
    這種有機組分與無機組分交互堆積的結構使其既有無機組分的機械穩定性和熱穩定性,又具有有機組分的易加工性和光電功能性。其中,基於滷化鉛的雜化鈣鈦礦材料作為一種獨特的半導體材料,表現出無機半導體與有機分子層交替排列的天然量子阱結構特徵。同時,該類滷化鉛的雜化鈣鈦礦材料具有可溶液加工、高吸收係數、長電荷擴散長度和高遷移率等優點,引發化學、物理、材料、電子等多個領域研究人員的極大興趣,且取得了重大成就。
  • 由有機和無機成分製成的新型玻璃材料
    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之間的聯繫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現象,它們往往能夠實現僅用一種材料無法實現的性能組合。然而,在技術材料發展中,這些所謂的混合材料仍然是當今的一大挑戰。來自德國耶拿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創造出了一類新的混合玻璃材料,它將有機成分和無機成分結合在一起。
  • 【優博微展2019】李江偉:新型全無機滷素鈣鈦礦的材料製備與光電...
    新型全無機滷素鈣鈦礦的材料製備與光電性質研究 Synthesis and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Novel All-Inorganic Halide Perovskites
  • 寧波材料所在高效穩定全無機鈣鈦礦電池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由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中有機成分揮發問題導致其光熱不穩定,相比而言,全無機鈣鈦礦具有良好的耐溫性和光照穩定性,而且無機鈣鈦礦具備鈣鈦礦電池發展重點之一的高效疊層結構前級的理想活性層材料,但是無機鈣鈦礦難於控制結晶性限制了其效率的提升。此外,無機鈣鈦礦雖然具有良好的光熱穩定性,但是對水敏感,在微量水的條件下極易分解或發生相變,導致電池性能衰減或失活。
  • 相變儲能材料專家杜兔平:溫度常變,初心未改
    這位東華大學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同時也是北京宇田相變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業界稱之為「相變儲能材料專家」、「行業領頭人」,在這些光環標籤的背後,是杜兔平積極投身技術研究、持續創新的經歷和故事。1998年從太原理工大學畢業後,杜兔平開始從事煤化工領域的技術研究和推廣,這份工作持續了近十年。到了2006年,杜兔平把研究方向轉到了金屬材料、無機材料及高溫蓄熱材料領域。
  • 凝聚態化學:從無機材料到生物體
    為使更多中國學者更好地了解這一領域的內涵與發展前景,四位老師特別在英文版論文的基礎上,整理出比原文內容更加豐富詳實的中文版本在此發表。以下全文,與君共享。迄今為止,人類已創造出上億種的化學物種與物相,涵蓋了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
  • 相變保溫材料的分類有哪些?
    相變保溫材料的分類方法很多,在建築工程中常用的分類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按材料化學成分不同分類 按材料化學成分不同分類,相變材料可分為無機相變材料、有機相變材料與混合相變材料三大類。
  • 相變材料——重要的節能環保材料
    [1]孫茹茹,李化建,黃法禮,等.相變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應用[J].矽酸鹽通報,2020,39(3):662-668+676.[2]胡志德,趙思勰,汪宏濤.複合相變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矽酸鹽通報,2018,37(9):2825-2829.
  • 給我一張元素周期表,還您一個MAX/MXene新世界(之二)
    MAX相材料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天然層狀碳氮化物無機非金屬類材料MAX相材料在高溫潤滑、耐氧化塗層、事故容錯核材料、自修復複合材料和能源材料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關注, 國內外材料學家都在積極開展大量的探索研究。我國在MAX相結構材料和MXene能源材料領域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隨著合成技術的發展和多學科交叉的深入探索,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內材料研究團隊投身此類新穎材料的研究。
  • 深研院新材料學院潘鋒和吳忠振團隊發現新一代無機超疏水材料
    然而,超疏水性能的實現大多需要微納結構及低表面能有機材料的修飾,因此其力學、耐高溫、抗老化等方面的性能較差。相比於有機材料,無機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因此開發無機超疏水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與應用價值。
  • 楊元喜 徐天河 薛樹強 |《測繪學報(英文版)》(JGGS)精選論文
    發展了抗差貝葉斯估計和抗差擬合推估理論,發展了自適應導航定位理論。主持完了「2000中國GPS大地控制網數據處理工程」和「全國天文大地網與空間網聯合平差工程」,坐標框架點精度分別達到3釐米和3分米,使我國國家大地控制網及相應坐標系統步入國際先進行列。1998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主持的研究項目獲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一項。
  • 論文100s丨輕質材料焊接與連接專題:專刊、專欄及線上分享會
    歡迎大家收看《機械工程學報》編輯部最新欄目——《論文100秒》。本系列欄目將精選發表在《機械工程學報》、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上的科研論文,內容聚焦機械領域前沿及最新科研成果。本欄目將定期以視頻形式呈現給大家,帶您百秒「讀完」一篇優秀論文。本期為大家帶來輕質材料焊接與連接專題:專刊、專欄及線上分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