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態物理近期論文精選|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2020-11-22 科學網
凝聚態物理近期論文精選|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期刊: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原文連結:點擊此處閱讀原文文章

微信連結:點擊此處閱讀微信文章

《通訊–材料》Communications Materials作為自然科研Communications系列的一本新刊,創辦於2019年末,旨在發表材料科學領域內的重要研究。Communications Materials通過發表高質量、範圍廣及開放獲取的文章,最大化地提高了研究的可見度。

我們正在積極尋求與凝聚態物理和量子材料使用相關的所有領域的論文,包括:

• Superconductors

• Topological systems

• Multiferrorics

• Spintronics

• Magnetic and optical materials

• Correlated systems in general

下面是由我們的內部編輯精心選出的文章,或能為科研工作帶來新的啟發。

圖1

凝聚態物理論文精選

Spintronic devices for energy-efficient data storage and energy harvesting

Puebla et al

點擊此處閱讀論文

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7th May 2020

Pair suppression caused by mosaic-twist defects in superconducting Sr2RuO4 thin-films prepared using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Garcia et al

點擊此處閱讀論文

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6th May2020

Absence of superconductivity in bulk Nd1−xSrxNiO2

Li et al

點擊此處閱讀論文

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3rd April 2020

Signatures of complex optical response in Casimir interactions of type I and II Weyl semimetals

Rodriguez-Lopez et al

點擊此處閱讀論文

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26th March 2020

Rydberg excitons in Cu2O microcrystals grown on a silicon platform

Steinhauer et al

點擊此處閱讀論文

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12th March 2020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十分鐘回顧近期 Nature Communications 精選論文
    振動會在各個領域帶來大量有用的物理信息。識別多源振動信息通常需要大量的傳感器和複雜的硬體。已經顯示出壓縮感測能夠通過對空間物理場進行編碼來繞開傳統的感測要求,但是如何對振動信息進行編碼仍未探索。在這裡,我們提出了一種帶有隨機耦合的局部諧振器的隨機諧振超材料,用於彈性振動的單傳感器壓縮識別。本地諧振器的無序有效質量導致高度不相關的振動傳遞,因此可以對物理振動信息進行物理編碼。
  • 浙江師範大學凝聚態物理和理論物理調劑
    浙江師範大學凝聚態物理為省級重點學科,擁有理論物理和凝聚態物理兩個碩士學位點,在職科研人員25名,其中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學位14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省特聘教授1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6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0人。
  • 王鼎盛做客固體物理所「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
    4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所研究員王鼎盛做客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第十六期「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作了題為「中國的物理論文——兼談科學論文的評價」的報告,從中國物理論文的數量、影響、中國作者的國際合作、兩類科研單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比較、「高端」刊物上的中國論文等方面進行了系統介紹和闡述,並對科學論文評價方式談了自己的觀點。報告會由固體物理所副所長曾雉主持。
  • 物理所「凝聚態物理中關村論壇」成功舉辦60期
    2004年7月8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線性加速器中心的國際知名學者繆建偉博士應邀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凝聚態物理中關村論壇」作了題為Three-dimensional diffraction microscop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nanoscience and structural biology
  • 凝聚態物理中的開拓者——紀念BCS理論提出者施裡弗
    施裡弗是凝聚態物理中的開拓者,他是一位值得我們永遠紀念的物理學家。1953年,在物理學家斯萊特(John Slater)的指導下,施裡弗完成了關於重原子多重態的畢業論文。懷著對固體物理學的濃厚興趣,施裡弗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開始了研究生學習,並很快被聘為巴丁的研究助理。 上世紀50年代中期,人們對超導性的理解取得了迅速進展。
  • 張富春教授回憶安德森:極具創造性的凝聚態物理天才
    安德森十分重視並了解物理實驗,又極具創造性。許多現象或當時不明白的物理本質,他常常是憑直覺猜出來再加以論證的。他是凝聚態物理的天才。安德森是凝聚態物理的一代宗師和長期的領軍者,197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他在現代物理的許多領域都有開創性的貢獻。我幾十年來大部分的研究都是沿著他開創的方向上做一些具體工作。現在他突然離開了,頗有一種天塌的感覺。記得第一次見到安德森,是在1983年3月的美國物理年會上。我當時在美國讀博,做了一個安德森建議的用大N展開法研究磁性雜質的基礎理論問題。
  • 凝聚態物理:尋找自然美學中的真諦
    其中十有八九你會得到同一個答案—— 凝聚態物理學。是的,凝聚態物理學作為現代物理研究中最大的分支,據保守估計,世界上有八成以上的物理學家都來自此研究領域,作為科學家們助手的研究生,也一樣有如此龐大的隊伍。究竟什麼是凝聚態?我們熟知傳統物理將物體分為三態:氣態、液態和固態。
  • 看似不相干的粒子物理和凝聚態物理,為什麼存在深刻的聯繫?
    本文基於史蒂文·溫伯格(Steven Weinberg)發表的演講,他回顧了自發對稱破缺以及凝聚態物理和粒子物理的聯繫。史蒂文·溫伯格是當今在世的最重要的物理學家之一,因提出電弱理論獲得 1979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 這麼美妙的思想竟來源於凝聚態物理?
    凝聚態以量子理論為基礎,在量子場論建立之後,理論物理朝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粒子物理(particle physics)和凝聚態物理(condensed matter physics)。公眾的眼光大多數投向傳統的、以還原論思想為指導的高能粒子物理,以為那才是物理的正統方向。
  • 「Nanomaterials」(IF:4.324)特刊徵稿
    研究課題包括但不限於:環境納米材料的設計,調整其成分、結構和功能以實現環境修復天然和合成納米材料在環境納米技術中的應用,包括吸附、膜、高級氧化技術、電容去離子化等汙染控制過程的微界面反應及其機理納米技術的環境健康和安全,納米材料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對生物和毒理學效應的影響唯一的限制是研究的主要部分必須是在中國或由中國研究人員進行的
  • 「表面是凝聚態物理的樂園」——紀念厄爾·沃德·普拉默教授
    7月23日,2017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得主,路易斯安那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厄爾·沃德·普拉默教授去世,享年79歲。"表面是凝聚態物理的樂園"厄爾·沃德·普拉默是材料物理學領域的領先科學家,專注於表面和低維電子行為。
  • Communications Materials首批文章發表
    期刊:Communications Materials 微信連結: 點擊此處閱讀微信文章
  • 對稱破缺——美妙思想來自凝聚態物理 | 量子群英傳
    然而實際上,當今的物理學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做凝聚態物理的相關研究,包括理論和實驗兩個方面。凝聚態物理的理論部分,與粒子物理理論有許多相通之處。近百年來從固體到凝聚態的研究,在實用上促進了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帶給人們一次又一次的驚喜,典型範例是上一篇中介紹的電晶體和超導。凝聚態物理在理論上獨樹一幟:凝聚態研究遵循的層展論,對科學思想、科學哲學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凝聚態有關對稱破缺的思想,被用於粒子物理中獲取質量的希格斯機制----這也是我們下一篇將介紹的內容。
  • 邢定鈺:凝聚態物理的追夢人
    邢定鈺教授長期從事凝聚態理論、統計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他很快就被委以重任,開始大課教授《熱力學統計物理》和《固體物理》。1985年底,因突出的科研和教學能力,邢定鈺被破格提升為副教授。1986年,在美國休斯頓大學丁秦生教授的邀請下,邢定鈺成為休斯頓大學物理系和得州超導研究中心的訪問學者。做訪問學者期間,邢定鈺實現了科研之路上的新飛躍。
  •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2010年度技術支撐崗位...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2010年度技術支撐崗位人才招聘啟事 2010-05-28 10:04:27| 中公教育
  •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組建完成
    1月9日,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建設運行管理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兩個委員會分別向各位委員頒發了聘書。這標誌著該中心組建完成。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於2017年11月21日獲科技部批准組建,之前其名稱為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
  • 邢定鈺院士展望凝聚態物理應用前景:就像百年前的電 一旦運用足可...
    他的半導體熱電子輸運理論和高溫超導理論受到國際重視,發表在美國《物理評論》上的幾篇論文被國際同行多次引用。諾貝爾獎獲得者、英國劍橋大學Mott教授看到邢定珏解釋高溫超導體正常態輸運性質的理論後,親筆寫信給邢定鈺,表示對該文很感興趣。訪問學者期滿後,邢定鈺沒有留戀國外優越的科研條件和豐厚的物質生活,和愛人一起回了國。
  • 文小剛榮獲凝聚態物理最高獎巴克利獎—新聞—科學網
    美國當地時間10月11日,美國物理學會宣布,將2017年Oliver E.
  • 論文作者和凝聚態物理學家們沒這麼說
    編者按:昨天一天,果殼科學人的編輯也被「天使粒子被發現」刷了屏,原本這也是最新科研成果進入大眾視野的又一次絕好案例,然而通過研讀發表在Science上的原論文,以及對論文作者和相關領域科學家們的採訪,我們發現,一些媒體報導的「開啟新時代」、「歷史性的突破」、「遲早要得到諾貝爾獎」的研究,和科學家們眼中的「一項不錯的工作」在事實細節上存在著很大的出入。
  • 院士邢定鈺:凝聚態物理像百年前的電 一旦運用可改變世界
    邢院士告訴記者,凝聚態物質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種材料,比如金屬材料、半導體材料、超導材料、磁性材料等。這些都可以統稱為凝聚態物質,多年來,邢院士主要是研究凝聚態物理,並從事這方面的教學和科研。  凝聚態物理對人們的生活和社會進程會帶來哪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