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是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口腔疾病居於兒童常見疾病前列,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學習生活有著較大影響。「俗話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及時診療口腔疾病是維護口腔健康的關鍵。」威海口腔醫院南院區兒童口腔科副主任宮在毅建議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牙齒齲壞,最好帶孩子到醫院專科接受正規齲齒治療。
宮在毅為患兒診治牙齒。
及早治療齲齒
讓治療更簡單
「醫生,麻煩幫忙看看,我孩子的牙齦上怎麼鼓了個大包呢?」近日,在威海口腔醫院南院區兒童口腔科,市民王女士帶著8歲的兒子洋洋來就診。威海口腔醫院南院區兒童口腔科副主任宮在毅為洋洋檢查後發現,他的牙齦鼓包處的那顆牙齒有個大洞,是牙齒齲壞導致的牙神經感染「起包」。「怎麼可能呢?是不是最近上火導致的?」王女士問。對此,宮在毅解釋道:「這是齲齒沒有及早接受治療,最終導致牙髓感染形成的膿包,根據孩子的牙齒情況,只能做根管治療了。
「牙齦長包大都屬於牙神經慢性炎症,大部分孩子不會感到疼痛,少數孩子會有疼痛症狀。」 宮在毅說,有些家長發現孩子牙齦長包,會誤以為是孩子上火導致的,「實際上,在牙齒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即使上火也不會引起牙齦長包。」
宮在毅提醒家長,發現孩子有齲齒後要及早治療,簡單的齲齒治療基本一次能夠治療完善,而如果牙髓感染後再治療就複雜得多,需要數次才能治好,費用也會增加很多。「威海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專注兒童牙病診治多年,有經驗豐富的兒科醫生,技術水平和醫療器械均走在全省前列,家長可放心帶孩子來治療。」宮在毅表示。
補牙重在「塑形」
讓牙齒咬合更自然
「之前一直帶孩子在一處非專業治療兒童牙齒的診所接受牙病治療,後來因為各種原因來到了威海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診治。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發現,這裡『補』的牙特別逼真,輕易看不出來是補過的牙齒。」近日,再次帶孩子到威海口腔醫院南院區兒童口腔科「補牙」的市民徐女士,禁不住為威海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的充填技術點讚。
眾所周知,充填就是將補牙的材料填入蛀牙的窩洞內。這個環節看似簡單,其實是見證口腔醫生技術的重要時刻。充填的好壞,直接導致補牙後牙齒的形態、咬合是否自然、正常。宮在毅說,威海口腔醫院非常注重補牙後的塑形,做好塑形,不僅使牙齒形狀和原有牙齒更接近,而且可以使牙齒咬合更自然。「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期,牙齒咬合對身心健康影響很大,如果牙齒咬合不好,會影響腸胃功能、面部發育以及後期的恆牙排列。」
生活中,不少家長認為孩子乳牙要替換,當發現孩子乳牙齲壞時,不及時帶孩子治療甚至不治療齲齒。對此,宮在毅特別提醒,乳牙一般要到12歲左右才能全部替換完畢,如果牙齒有了齲壞而不治療,會影響牙齒咀嚼,妨礙食物的消化吸收,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如果齲病、牙髓炎發展到根尖周炎,還可能影響到頜骨內恆牙胚的正常發育。有些乳牙因齲壞嚴重而過早缺失,缺牙間隙因兩側牙齒的傾斜而縮小,這會造成恆牙萌出位置不足,引起咬合關係紊亂。「所以,乳牙齲齒一定要及時、規範治療,切不可因大意而後悔莫及。」
【來源:威海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